戴尔预计今年内存和固态硬盘价格将再升20%

戴尔预计今年内存和固态硬盘价格将再升20% 自去年以来,我们就一直听说内存和固态硬盘即将涨价,而这一消息最终被证明是准确的。我们最近更新了固态硬盘价格指南,对五款领先的 500GB 固态硬盘进行了调查,发现从今年 1 月到 4 月,每款产品的价格都比几个月前要高。一些消费类硬盘如 Crucial MX500只上涨了 5 美元,但包括三星 970 Evo Plus 在内的其他硬盘则明显上涨 15 美元,然而预计涨价还会继续。戴尔公司首席运营官杰夫-克拉克(Jeff Clarke)在上周四举行的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他们预计各种形式的成本都将上升,包括运费和零部件成本。克拉克解释说:"各种迹象表明,资本支出不足、工厂利用率低、晶圆开工率不高,都将导致供应量低于市场需求。"戴尔认为,大部分市场需求将围绕功能强大的人工智能服务器展开,这些服务器需要高带宽内存和高速内部及外部存储。预计今年下半年固态硬盘和 DRAM 的成本将增加 15%至 20%。戴尔也很有可能相应地调整价格,把压力转嫁给买家。DRAM 和 NAND 芯片行业陷入动荡已有一段时间。2023 年,芯片制造商发现自己面临着库存过剩的问题,这导致固态硬盘和内存价格屡创新低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对企业来说就不是那么美好了。几家制造商在今年下半年缩减了生产规模以帮助纠正库存问题,但根据戴尔的最新警告,他们似乎做得太过分了,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恰恰相反:需求太多,供应不足。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三星将上调SSD、内存价格15-20%

三星将上调SSD、内存价格15-20% 戴尔公司首席运营官杰夫-克拉克(Jeff Clarke)表示,大部分市场需求将围绕功能强大的人工智能服务器展开,这些服务器需要高带宽内存和高速内部及外部存储。预计今年下半年固态硬盘和DRAM的成本将增加15%至 20%,对于厂商来说,则要把压力转嫁给买家。DRAM和NAND芯片行业陷入动荡已有一段时间。2023年,芯片制造商发现自己面临着库存过剩的问题,这导致固态硬盘和内存价格屡创新低,虽然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对企业来说就不是那么美好了。几家制造商在今年下半年缩减了生产规模以帮助纠正库存问题,但根据戴尔的最新警告,他们似乎做得太过分了,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恰恰相反:需求太多,供应不足。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组台电脑成本越来越高:除 CPU / GPU 之外,内存和固态硬盘价格也疯涨

组台电脑成本越来越高:除 CPU / GPU 之外,内存和固态硬盘价格也疯涨 各位网友,你有发现现在组装一台电脑越来越贵了吗?除了 CPU 和 GPU 两个大件之外,内存和固态硬盘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基本上所有零件都处于涨价状态。

封面图片

已经降价的固态硬盘为什么突然涨价了?

已经降价的固态硬盘为什么突然涨价了? 什么是固态硬盘?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是一种主要以闪存(NAND Flash)作为存储介质的长期性存储器。这里面有两个概念需要重点说明一下:第一,对于存储介质来说,传统的机械硬盘是依靠“碟片”存储数据。上图为东芝DT02 7200RPM 2TB机械硬盘的拆解图,其中圆形的部分就是存储数据的“碟片”。而固态硬盘则是依靠芯片存储数据。具体来说,市面上大多数硬盘是依靠NAND Flash芯片来存储数据。不过也有少数固态硬盘依靠其它芯片存储数据,比如英特尔的900P、905P、P4800X、P5800X均采用了3D XPoint作为存储介质。而3D XPoint简而言之就是介于NAND和DRAM之间的产品。第二,固态硬盘是长期性存储器。这点主要是为了说明固态硬盘与内存的不同。由于固态硬盘和内存都能存储数据,且都以芯片作为存储介质,所以这两者经常会被一些人混淆。特别是对于手机产品来说,混淆的情况更加严重。简单来说,断电之后数据全没的是内存,断电之后数据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比如几年)是固态硬盘。固态硬盘的价格一般固态硬盘主要由3类芯片组成,如上图所示:1、NAND芯片:这是存储数据的芯片2、DRAM芯片:用于缓存(并非必须,有些固态硬盘会将DRAM芯片阉割掉)3、主控芯片:用于完成数据存取等工作而在上述3类芯片中,固态硬盘成本的大头一般是在NAND芯片,主控芯片和DRAM芯片在总成本中占较小。也因此固态硬盘的售价往往和NAND芯片价格直接关联。从中长期来看,NAND芯片的价格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1、技术迭代2、产能调整技术迭代:比如出现了新的存储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存储芯片单位容量的成本,这样NAND芯片的价格会整体下降。目前,存储密度提升的主要技术路径包括提高存储单元的可存储数位(bit)量和提升3D NAND Flash的堆叠层数。根据每个存储单元存储的可存储数位量,NAND Flash分为SLC、MLC、TLC、QLC。SLC(Single-level Cell)为每个存储单元存储的数据只有1位,而MLC(Multi-level Cell)、TLC(Triple-level Cell)和QLC(Quad-Level Cell)每个存储单元存储的数据分别为2位、3位与4位,存储密度梯度提升。传统NAND Flash为平面闪存(2D NAND),3D NAND使用多层垂直堆叠技术,拥有更大容量、更低功耗、更优耐用性以及更低成本的优势。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将来PLC(Penta-Level Cell)普及了,或者有厂商能造出堆叠层数更高的NAND芯片,那么NAND芯片价格又会迎来一波下降。产能调整:比如上游存储芯片原厂增加资本支出扩张产能,导致供过于求,NAND芯片的市场价格就会呈现下降趋势。反之亦然,当上游存储芯片原厂削减产能,导致供不应求,NAND芯片的市场价格就会呈现上升趋势。从短期来看,NAND芯片的价格主要受下游需求波动影响。比如固态硬盘价格的上涨可能导致固态硬盘下游客户短期内加大采购量,价格下跌则可能导致下游客户短期内减少采购量,从而对固态硬盘的供需产生影响,导致固态硬盘的市场价格波动幅度高于上游NAND芯片市场价格的波动。QLC的普及NAND芯片价格为什么先降后涨?简单来说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QLC的普及和NAND芯片减产。QLC从诞生之日起,来自性能和寿命方面的质疑就始终不绝于耳。但在2022年,众多服务器厂商开始接受并大量配置QLC固态硬盘进入到自己的产品中。以戴尔为例,戴尔科技集团在2022年宣布专为非结构化数据而生的PowerScale率先引入QLC SSD。其中PowerScale F600和F900这两款支持NVMe的节点提供了15TB和30TB两种QLC SSD的选择。特别是30TB的QLC SSD将提供PowerScale产品组合中密度最高的闪存。单个PowerScale F900节点就可支持高达736TB的原始容量或者900TB的有效容量(每个节点都开启数据缩减的情况下),而整个存储集群容量更提高至高达186PB,这将是以前最大容量的两倍。其实服务器厂商对于QLC固态硬盘表现出“真香”的态度并不让人意外。一方面随着行业的发展,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在不断增长。那么配置大容量固态硬盘就是必须的。另一方面,QLC真的便宜。或者按官方的话说:“引入QLC固态硬盘可以进一步降低企业部署全闪存储的整体TCO成本”。至于QLC的性能和寿命嘛,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问题。在寿命方面,虽然QLC的寿命低于TLC,但在“产品生命周期”内,QLC的寿命其实还是够用的。性能方面则可以通过其它技术进一步优化。对于基于QLC的固态硬盘产品,目前固态硬盘的供应商其实会通过多种技术对性能进行补偿,比如多通道、多die、利用高并发对性能进行补偿等。而服务器厂商则可以通过对存储系统的优化和创新对性能进行补偿,比如戴尔的PowerScale通过其存储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使得使用QLC SSD的节点的性能和使用TLC SSD的节点维持在了同一个水平。具体来说,PowerScale本身是一个横向扩展,且通过多个节点和高速网络连接组合而成的存储集群系统,因此在实现读写功能时,或者说当有一个文件进来之后,PowerScale会把文件进行切片,然后分散给到所有的节点,让节点自己去实现落盘而背后代表的含义就是,数据不会只单独写到每一个节点之中,而是所有相关节点的多块存储介质分散地写,这样性能就得到了保障。在此基础上,PowerScale还有一个NVDIMM系统,也就是说它提供非易失性内存的能力,因此当数据写入每个节点之中时,并不是直接落盘,而是先落在每个节点的NVDIMM里,等在NVDIMM中攒够了一批再落盘。这样无论是TLC或者QLC的SSD,对PowerScale而言几乎都是没有任何区别的,由此也最大化的利用了存储介质性能,并保证了对整个存储系统写操作的性能发挥。NAND芯片减产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显示,五大NAND芯片厂商在2023年第三季度占据了大约95.4%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三星、海力士、西部数据、铠侠、美光这五大厂商只要开始减产,NAND芯片涨价就只是时间问题。铠侠:对四日市和北上闪存工厂进行生产调整,从2022年10月开始将其晶圆产量减少约30%。西部数据:在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将把NAND闪存晶圆产量减少30%。美光:在2022年11月,美光就宣布了要将DRAM和NAND晶圆产量减少约20%(与截至9月1日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相比),并且美光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还表示将继续监测行业状况,并根据需要作出进一步调整。这意味着美光实际减少的产能可能高于20%。海力士:在2022年10月海力士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海力士曾表示今后将以收益性较低的产品为中心减少产量。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投资缩减和减产的基调,使市场的供需平衡恢复正常。三星:三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根据评估,公司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产量,以应对未来的存储芯片需求变化,三星正在调整将存储芯片产量降至有意义的水平,重点是已经获得额外供应的产品,以及优化生产线运营。”而对于三星具体的减产措施,2023年9月有业内人士透露,三星电子已加大NAND闪存减产力度,预计到2023年底减产幅度将达50%。三星已在2023年上半年将NAND闪存产量削减了20%。2023年下半年以来,三星减产的步伐有所加快,三星已将NAND闪存产量缩减约40%。所以由于五大NAND芯片厂商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减产策略,等到市场上的存量芯片消耗差不多了,NAND芯片也就会迎来涨价了。固态硬盘涨价NAND芯片涨价了,作为“下游产品”的固态硬盘也会随之涨价。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下游厂商对于涨价这件事会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以江波龙为例,江波龙电子主要从事Flash及DRAM存储器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拥有嵌入式存储、...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光推出英睿达Pro系列Gen5固态硬盘、DDR5超频内存

美光推出英睿达Pro系列Gen5固态硬盘、DDR5超频内存 如此高的速度,可轻松应对游戏、视频编辑、3D渲染和繁重工作负载的AI应用程序处理。该硬盘容量为4TB,有散热器和无散热器两个版本,可向下兼容Gen3和Gen4主板,兼容最新Intel Core第13代、第14代CPU和 AMD Ryzen 7000 CPU。Crucial英睿达DDR5 Pro内存:超频版目前提供有16GB版本,速度高达6000MT/s,时序为36-38-38-80。同时这些DDR5超频DRAM模块可兼容新的DDR5 Intel和AMD CPU,所有模块均支持Intel XMP 3.0和AMD EXPO,让用户无需考虑兼容性问题。美光表示,借助DDR5 Pro内存:超频版和 T705 固态硬盘,发烧友、游戏玩家和专业人士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带宽和性能,充分发挥 AI-PC 的实力,处理、渲染和存储大量 AI 生成的内容。此外,本年稍晚些时候还将推出24GB版本的超频内存,限量版2TB白色散热器版本T705固态硬盘也将在3月12日推出。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PCIe 5.0固态硬盘先别买 价格贵感知无差异

PCIe 5.0固态硬盘先别买 价格贵感知无差异 PCIe 5.0:速度新高度PCIe 5.0标准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速度。相比目前主流的PCIe 4.0,PCIe 5.0带宽翻了一番,理论上可提供高达32GT/s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当于每通道带宽可达8GB/s,一个x4接口的SSD即可实现32GB/s的惊人读写速度。从实际的数据来看,PCIe5.0固态硬盘的连续读写速度可以轻松突破12000MB/s,不管是PCMARK的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还是3Dmark的存储基准测试,PCIe 5.0固态硬盘在分数上都有碾压级的优势,看起来PCIe 4.0毫无招架之力。价格门槛:高处不胜寒然而,科技进步的代价往往是高昂的成本。目前市场上的PCIe 5.0 SSD价格远高于同等容量的PCIe 4.0产品,这主要由于新标准的SSD采用了更先进的控制器和闪存技术,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到了产品零售价这里就有非常大的差距了。举例来说,1TB的PCIe 4.0固态硬盘价格在450元左右,而相同容量的PCIe 5.0 SSD则要达到1500元左右,是PCIe 4.0的3倍之多,这样的价格差异是无法忽视的。而且目前PCIe 5.0 的固态硬盘容量和产品非常少,给消费者的选择也远不如PCIe 4.0那么丰富。使用体验:感知无差异虽然PCIe 5.0在速度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实际体验却没有那么明显,如果只是单纯地办公和娱乐,那你可能都不会有感知。而对于要求更高的专业用户和游戏发烧友来说,PCIe 5.0的提升也极为有限,毕竟应用的速度还要受限于其他硬件的性能,而且大多数游戏和应用在PCIe 4.0 SSD上已能流畅运行,加载速度从3秒提升到2.5秒对于用户来说意义并不大,更何况PCIe 5.0的固态硬盘要付出3倍的成本。所以结论也就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与其追求PCIe 5.0的极高速度,不如把预算加在内存等硬件上,可以获得更强的系统性能,或者把速度换成容量,改买容量更大的PCIe 4.0固态,带来的体验升级要划算得多。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希捷放弃开发60TB固态硬盘 将主要精力放在机械硬盘上

希捷放弃开发60TB固态硬盘 将主要精力放在机械硬盘上 8年过去了,这款固态硬盘至今都没有没有推出。希捷近日公开表示,谈及了取消60TB固态硬盘的原因。官方发言人表示,近些年经济衰退明显,产品规划都需要重新调整,重新评估后决定放弃,考虑到固态硬盘仍然比机械硬盘昂贵,每TB价格的比例约为5:1,未来会将更多精力放在自家最具优势的领域机械硬盘,会带来更高的密度、更大的容量。希捷首席商务长先前证实,于2027-2028年实现单盘5TB的容量,届时会推出更大容量的机械硬盘,预计等到2030年,应该就能看到60TB机械硬盘面世了。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