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揭示NGC 2005星团 星系合并的古老见证

哈勃揭示NGC 2005星团 星系合并的古老见证 这张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显示的是球状星团 NGC 2005。它距离大麦哲伦云中心约 750 光年,距离地球约 162000 光年。这个星团是古老宇宙结构的一个范例,其中可能蕴藏着数百万颗古老的恒星,它们提供了类似于地球化石的洞察力,揭示了古老恒星的特征。图片来源:ESA/哈勃和 NASA, F. Niederhofer, L. GirardiNGC 2005距离大麦哲伦云(LMC)中心约750光年,大麦哲伦云是银河系最大的卫星星系,它本身距离地球约162000光年。球状星团是由数万或数百万颗恒星组成的密集星团。它们的密度意味着它们受到紧密的引力束缚,因此非常稳定。这种稳定性造就了它们的寿命:球状星团的年龄可达数十亿年,因此通常由非常古老的恒星组成。因此,研究太空中的球状星团有点像研究地球上的化石:化石让人了解远古动植物的特征,而球状星团则让人了解远古恒星的特征。目前的星系演化理论预测星系会相互合并。人们普遍认为,我们在现代宇宙中观测到的相对较大的星系是由较小的星系合并而成的。如果这一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天文学家就会发现有证据表明,附近星系中最古老的恒星起源于不同的星系环境。众所周知,球状星团中含有远古恒星,而且它们非常稳定,因此是检验这一假说的绝佳实验室。NGC 2005就是这样一个球状星团,它的存在为星系通过合并而演化的理论提供了证据。事实上,NGC 2005中恒星的化学成分与它周围的LMC中的恒星截然不同。这表明,LMC在其历史的某个时期曾与另一个星系发生过合并。另一个星系早已合并或消散,但NGC 2005却作为一个古老的见证者留在了这里。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哈勃太空望远镜带你认识疏散星团

哈勃太空望远镜带你认识疏散星团 这张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显示的是一个名为 NGC 2164 的疏散星团,它是由一位名叫詹姆斯-邓洛普的苏格兰天文学家于 1826 年首次发现的。NGC 2164 位于银河系的近邻之一被称为大麦哲伦云的卫星星系内。大麦哲伦星云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星系,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它被认为是一个卫星星系,因为它与银河系有引力约束。图片来源:ESA/哈勃和 NASA, J. Kalirai, A. Milone由于其开放和弥散的结构,它们并不是特别稳定,其组成恒星可能会在几百万年后消散。因此,在新恒星正在形成的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中会发现疏散星团,而在椭圆星系中则不会发现疏散星团。在银河系中,我们可以在旋臂内和旋臂之间发现疏散星团。天文学家对所有星团都非常感兴趣,因为其中的恒星都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和地点形成的。疏散星团通常比球状星团更容易观测,因为可以对单个恒星进行研究。对星团的研究为了解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疏散星团是由几十颗到几百颗恒星组成的松散星团。它们存在于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中。图片来源:NASA和 ESA迄今为止,天文学界在银河系中已经发现了大约 1100 个疏散星团,不过人们认为还有更多疏散星团存在。Trumpler 14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大约 8000 光年之外,靠近著名的船底座星云的中心,被哈勃拍摄得非常美丽。在整个银河系中,这个空间区域是大质量、高亮度恒星最密集的地方之一。NGC 1872 位于我们的小邻近星系大麦哲伦云中。这个星团具有两种星团类型的特征它和典型的球状星团一样丰富,但要年轻得多,而且和许多疏散星团一样,它的恒星更蓝。这样的中间星团在大麦哲伦云中很常见。资料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空局哈勃还瞄准了著名的鹰状星云(NGC 6611)的壮观部分,这是一个开放星团,形成于大约 550 万年前,距离地球大约 6500 光年。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星团,包含许多炙热的蓝色恒星,其强烈的紫外线光芒使周围的鹰状星云发出耀眼的光芒。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银河化石:古老恒星在大麦哲伦云的NGC 1841中默默无闻地存在

银河化石:古老恒星在大麦哲伦云的NGC 1841中默默无闻地存在 这张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像显示的是大麦哲伦云(LMC)中的球状星团 NGC 1841。像 NGC 1841 这样的球状星团以其密度和古老恒星为特征,是宇宙的化石,揭示了早期星系发展的复杂性。图片来源:ESA/哈勃和 NASA, A. Sarajedini, F. Niederhofer我们通常认为距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是仙女座星系,但更准确的说法是,仙女座星系是离我们最近的星系,但并不在银河系的轨道上。事实上,我们的银河系被几十个已知的卫星星系环绕着,这些星系比仙女座星系要近得多,其中最大、最亮的是 LMC,从南半球用肉眼很容易就能看到它(不过由于光污染,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LMC 是许多球状星团的家园。这些天体介于开阔星团和小型紧凑星系之间开阔星团的密度要小得多,束缚也紧密得多。越来越精密的观测发现,球状星团的恒星群和其他特征是多样而复杂的,人们对这些紧密结合的星团是如何形成的还不是很清楚。不过,所有球状星团都有某些共同点:它们非常稳定,因此能够持续很长时间,也因此可能非常古老。这意味着球状星团通常包含大量非常古老的恒星,这使它们类似于天体"化石"。就像化石可以让人了解地球上生命的早期发展一样,NGC 1841 这样的球状星团也可以让人了解星系中恒星形成的早期情况。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NGC 1156 孤立星系

NGC 1156 孤立星系 NASA 公布一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NGC 1156」星系照片。「NGC 1156」是位于白羊座的一个不规则星系,距离地球约2500万光年。这个星系中央聚集着大量古老的红巨星,外围光点是新诞生的年轻恒星。由于该星系距离其他星系较远,因此也被划分为孤立星系。摄影师:NASA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哈勃最新观测结果揭示银河碰撞是如何引发恒星形成的

哈勃最新观测结果揭示银河碰撞是如何引发恒星形成的 从这张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片中可以看到,AM 1054-325 星系在邻近星系的引力作用下,从正常的薄饼状螺旋形状扭曲成了 S 形。这样做的一个后果是,新生的恒星群沿着一条拉长的潮汐尾迹形成,长达数千光年,就像一串珍珠。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位天文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研究锁定了其中的 12 条潮汐尾迹,发现了 425 个星团,每个星团都有多达一百万颗新生恒星。图片来源:NASA、ESA、STScI、Jayanne English(马尼托巴大学)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对12个星系进行了观测,这些星系拥有长长的、像蝌蚪一样的潮汐尾迹,尾部的气体、尘埃和恒星都是在这种碰撞中产生的。研究小组在这些潮汐尾迹发现了 425 个新生恒星星团,每个星团包含多达 100 万颗新生恒星。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教授、研究小组成员简-查尔顿(Jane Charlton)说:"星系合并时,气体云会发生碰撞和坍缩,从而形成一个高压环境,恒星就可能在这个环境中形成。这些合并的内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对于这些合并产生的碎片(如潮汐尾迹)中可能形成恒星的情况却知之甚少"。当星系相互作用时,引力潮汐力会拉出长长的气体和尘埃流,相互作用的星系之间的引力拉锯战把星系的旋臂拉得像太妃糖的形状一样,沿旋臂尾部的星团看起来就像一串珍珠。天线星系和老鼠星系就是两个具有这种潮汐尾迹的著名星系,它们都有狭长的手指状突起。在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组综合利用了新的观测数据和哈勃的档案数据,确定了 12 个潮汐尾迹内星团的年龄和质量。然后,他们利用绕地球运行的两台紫外线太空望远镜的数据确定了恒星形成的速度,其中一台搭载在现已退役的银河进化探测器(Galex)上,另一台搭载在尼尔-盖尔瑞斯-斯威夫特天文台(Neil Gehrels Swift Observatory)上,该天文台的任务运行中心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小组发现,许多潮汐尾迹星团都非常年轻只有1000万年的历史。此外,这些星团似乎是以相同的速度沿着绵延数千光年的整个尾部形成的。他们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尾部看到大量年轻天体令人惊讶。这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星团形成效率的信息,"第一作者、弗吉尼亚州阿什兰市伦道夫-麦肯学院讲师兼基布尔天文台主任迈克尔-罗德鲁克说,他在研究时还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有了潮汐尾尾迹,就会有条件建立起新一代恒星,否则这些恒星可能不会存在"。在合并之前,这些星系中含有大量的分子氢尘埃云,它们可能一直处于惰性状态。在碰撞过程中,这些云相互挤压和碰撞,氢被压缩到一定程度,从而引发了一场恒星诞生的风暴。据研究人员称,这些被挤出的星团的命运还不确定。它们可能在引力作用下保持完整,进化成球状星团,比如那些在银河系平面外运行的星团。或者,它们可能会分散开来,在螺旋星系周围形成一个恒星光环,或者被抛离出去,成为银河系间游荡的恒星。查尔顿说:"我们认为,潮汐的星团可能在宇宙早期更为常见,当时宇宙较小,星系碰撞更为频繁。"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12个相互作用的星系 碰撞引发了恒星的形成而不是毁灭

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12个相互作用的星系 碰撞引发了恒星的形成而不是毁灭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了12个相互作用的星系,发现了富含气体、尘埃和恒星的长潮汐尾迹,沿潮汐尾迹发现了425个新生恒星簇。这些星团每个都包含多达 100 万颗蓝色的新生恒星,它们是星系碰撞的结果,星系碰撞引发了恒星的形成而不是毁灭。从这张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片中可以看到,AM 1054-325 星系在邻近星系的引力作用下,从正常的薄饼状螺旋形状扭曲成了 S 形。这样的一个后果是,新生的恒星群沿着一条延伸数千光年的潮汐尾迹形成,就像一串珍珠。它们的形成是由于气体结在引力作用下坍缩,从而在每个星团中产生了大约 100 万颗新生恒星。资料来源:NASA、ESA、STScI、Jayanne English(马尼托巴大学)与你的想象相反,星系碰撞并不会摧毁恒星。事实上,粗暴和翻滚的动力学引发了新一代恒星的诞生,并可能伴随着行星的诞生。现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锁定了12个相互作用的星系,这些星系有着长长的、像蝌蚪一样的潮汐尾巴,尾巴上有气体、尘埃和大量的恒星。哈勃望远镜的锐利度和对紫外线的敏感度发现了这些潮汐尾巴上的 425 个新生恒星星团,看上去就像一串串节日彩灯。每个星团包含多达 100 万颗蓝色的新生恒星。潮汐尾部的星系团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当星系相互作用时,引力潮汐力会拉出长长的气体和尘埃流。触须星系和老鼠星系就是两个广为人知的例子,它们都有狭长的手指状突起。一个天文学家小组结合新的观测数据和档案数据,得到了潮汐尾部星团的年龄和质量。他们发现,这些星团非常年轻只有1000万年的历史。而且它们似乎是以同样的速度沿着绵延数千光年的尾巴形成的。"在尾部看到大量年轻天体是个惊喜。它告诉我们很多关于星团形成效率的信息,"第一作者、弗吉尼亚州阿什兰市伦道夫-麦肯学院的迈克尔-罗德鲁克说。"有了潮汐尾部,你就会建立起新一代的恒星,否则这些恒星可能不会存在"。这些尾巴看起来就像是星系的旋臂,并将其伸向太空。旋臂的外部像太妃糖一样被一对相互作用的星系之间的引力拉扯着。在星系合并之前,星系中含有丰富的分子氢尘埃云,这些尘埃云可能一直处于惰性状态。但是,这些氢云在碰撞过程中受到了挤压和撞击。这就把氢压缩到了一定程度,从而引发了一场恒星诞生的风暴。这些被挤出的星团的命运还不确定。它们可能在引力作用下保持完整,进化成球状星团就像那些在银河系平面外运行的星团一样。或者,它们可能会分散开来,在宿主星系周围形成一个恒星光环,或者被抛弃,成为星系间的流浪恒星。在宇宙早期,星系之间的碰撞更为频繁,这种串珠状恒星形成可能更为常见。哈勃观测到的这些附近的星系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的代表,因此是研究遥远过去的实验室。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哈勃的固定焦距仪器如何捕捉浩瀚的宇宙?

哈勃的固定焦距仪器如何捕捉浩瀚的宇宙? 这幅大麦哲伦星云中的球状星团 NGC 1651 的图像,展示了由于哈勃的固定视场和天体与地球的距离,不同大小的天体是如何出现在哈勃的图像中的 信用:ESA/哈勃和 NASA, L. Girardi, F. Niederhofer这幅图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球状星团几乎占满了整幅图像,尽管球状星团的直径只有大约 10 到 300 光年(NGC 1651 的直径大约为 120 光年)。相比之下,许多哈勃每周图片中的星系(直径可达数千万或数亿光年)也或多或少地占满了整幅图片。望远镜视场解释一个常见的误解是,哈勃望远镜和其他大型望远镜能够像地球上的专业相机一样,通过放大来观测大小迥异的天体。然而,虽然小型望远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或缩小,但大型望远镜却不能。每台望远镜的仪器都有固定的"视场"(一次观测所能观测到的天空区域的大小)。例如,哈勃的宽视场照相机 3(WFC3)的紫外线/可见光通道,也就是用于收集本图所用数据的通道和仪器,其视场大约为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直径的十二分之一。每当 WFC3 进行观测时,它所能观测到的天空区域就这么大。捕捉宇宙尺度哈勃能观测到大小如此悬殊的天体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天体的距离决定了它从地球上看有多大,因此相对较远的整个星系在天空中所占的空间可能与相对较近的球状星团(如 NGC 1651)相同。事实上,在这张图片中,球状星团的正左侧还潜藏着一个遥远的螺旋星系虽然它无疑比这个星团大得多,但在这里显得很小,足以与前景恒星融为一体!其次,跨越天空不同部分的多幅图像可以镶嵌在一起,为哈勃视场太大的天体生成单幅图像。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通常不会在"每周图片"中使用,但在哈勃最经典的一些图片中使用过。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