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加征关税在即 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欧盟加征关税在即 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实际上,早在2023年,土耳其就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加征40%的关税。随着关税新规的出台,意味着包括燃油车在内,从中国进口的所有汽车,都将会被额外征收高达40%的关税。在土耳其看来,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是不够的,因为从中国进口的汽车中,有78%的份额是燃油车。土耳其商务部在声明中强调,新税的目的,是遏制进口,增加国内生产车辆的市场份额,并减少政府经常账户赤字。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告诉国内媒体,土耳其此次加征关税,主要是该国政府认为“贸易不平衡”。可实际上,认为中国电动汽车跨国贸易“不平衡”的国家和地区,不只土耳其一个。早在去年10月,欧盟宣布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后续将决定是否开征反倾销关税。此前有外媒报道,6月5日将成为欧盟做出决定的最后期限,但根据香港《南华早报》透露,临时关税将在7月4日生效,考虑到五年一度的欧洲议会选举,欧盟推迟了此前6月上旬官宣中国汽车关税的决定。牵一发而动全身欧洲汽车制造业和中国的关系十分特殊,特别是德国这样的老牌汽车强国,和中国汽车“双向奔赴”历时已久,很多政策,往往牵一发动全身。因此,即使欧盟有心限制中国汽车,在加增关税这件事上,内部的核心成员国却存在极大的分歧。德国总理是欧盟增税的反对者之一。朔尔茨多次公开发声,表示对中国电动车增加税收是个“坏主意”。在他看来,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德国经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样的大背景下,欧盟不应该在电动汽车方面“步美国后尘”,必须从大局考虑,保护整体商业往来的利益。同属德国阵营的大众、宝马和奔驰等制造商,也旗帜鲜明地反对欧盟征收更高的进口关税。大众首席财务官甚至犀利地抨击,增加关税是非常短视的行为,只会带来短暂的喘息,从长远来,欧洲汽车制造商应该降低成本,苦练内功,保持竞争力。最现实的结果是,欧盟额外增加税收壁垒,可能会招致严重的报复行动。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也对此表态,征收过高关税是一个“陷阱”,对于欧盟来说,并不会因此避开中国车企的竞争与挑战。他的观点和大众汽车基本一致,欧洲车企的当务之急,是强化成本竞争力,“但欧洲很多国家并不想面对这个现实”。早在今年3月,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就旗帜鲜明地发声,在他看来,欧盟千万不要在保护主义中寻求财富,这是条错误的道路。“欧盟应该降低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因为短视的保护主义将对欧洲汽车制造带来难以估量、且难以弥补的损失。”在此之前,拜登政府也曾对华加征新关税,但欧洲税收新政对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实际影响,要远高于美国白宫。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中国向美国的汽车出口额,2021年为14.5亿美元,到2023年则缩减至3.68亿美元,占比仅为1.08%。但是,2023年出口到欧洲的比例已经高达40%。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 Partners数据,2023年中国品牌汽车的销量占欧洲市场份额约为4%,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7%。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欧洲各国政府在制定税收新政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加复杂。欧盟忌惮中国的电动汽车,担心来自中国的汽车价格更低、竞争力更强,逐渐抢占本土制造商的市场蛋糕。另一方面,欧盟不得不考虑中国汽车为当地带来的投资和就业机会。就在欧盟调查中国汽车补贴、并考虑对进口汽车征收更高关税的同时,欧盟各国政府也在制定自己的激励措施,以吸引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当地投资建厂。匈牙利是欧洲国家“拥抱中国”的典型案例,该国新车产量在2023年达到约50万辆,获得了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首笔工厂投资,这被匈牙利外交部长形容为“匈牙利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之一”。过去几年,匈牙利还吸引了宁德时代耗资73亿欧元的电池工厂,以及多家车企的零部件基地投资。根据比亚迪的最新计划,该公司也考虑在2025年建设第二家位于匈牙利的欧洲工厂。欧洲媒体此前也报道,布达佩斯也曾与长城汽车谈判,为其第一家欧洲工厂提供投资政策,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西班牙是仅次于德国的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国,今年4月,奇瑞汽车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当地设立合资企业,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生产电动汽车,2029年年产能有望扩大至15万辆。路透社报道,上汽集团的目标,是在欧洲建立两家工厂。知情人士透露,第一个工厂将基于现有设施,最早可能在今年7月宣布,年产量或将达到5万辆。第二家欧洲工厂,上汽集团计划从零开始建设,每年生产多达20万辆汽车。消息人士透露,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匈牙利都在上汽集团的候选名单上。当然,据咨询公司统计,在中国生产的1.5万欧元的汽车,如若卖到欧洲,需要500至3000欧元的运输和物流成本。北欧劳动力成本高,竞争力有限,而更南端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则在劳动力成本和制造标准之间取得平衡,这里是中国高端车的首选之地。另一方面,东欧和土耳其更能吸引低成本车辆。目前,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的关税,专家预测,这一比例或将提高至20%至30%。德国经济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最新报告,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20%关税,欧盟进口的中国电动车数量将减少25%,价值近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0亿元)。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欧洲车企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欧洲车企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针对欧盟委员会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车企纷纷表示反对。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当地时间 4 日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做法完全行不通,不仅不能提升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反而可能损害那些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业务的企业。加征关税还会限制对欧洲消费者的电动汽车供应,延缓欧洲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进程。大众汽车集团表示,长远来看,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不利于欧洲汽车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弊大于利。

封面图片

大众警告欧盟不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大众警告欧盟不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大众汽车品牌负责人警告说,欧盟方面不应该对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提高关税,这么做可能导致在中国运营的国际品牌遭到“报复”。欧盟委员会正在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展开调查,由于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激增威胁到了正在从燃油车转向电动汽车的欧盟本土车企,外界普遍预计该委员会将在未来几个月对中国电动汽车提高关税。但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表示:“我不相信关税,我希望大家在同样的条件下展开竞争。”他在未来汽车峰会上表示:“总是会招来某种报复的。”施文韬说:“这是一个形势严峻的市场。你必须保持警觉,但我们对中国来说足够大、足够重要,在中国也足够本土化,所以没理由我们会跟不上。”

封面图片

欧盟将推进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欧盟将推进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欧盟方面将推进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将为其带来每年逾20亿欧元的收入。此举显示欧盟方面没有理会德国政府的警告,即此举可能挑起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造成高昂代价。知情人士称,欧盟委员会将于当地时间周三通知各汽车制造商,它将从下月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至多25%的额外临时关税。欧盟方面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受益于补贴,使其能够用低价抢走欧洲竞争对手的生意。

封面图片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当地时间 3 日发表声明,反对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该协会认为,此举不符合欧盟利益,不仅会对欧洲消费者和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还将阻碍欧盟本土电动汽车市场发展,也不利于实现气候目标。声明指出,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尤其会影响欧洲车企及其合资企业,因为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相当一部分电动汽车来自欧美制造商,而这些企业在华合作与生产是欧洲能源转型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基石。此外,中国的原材料和电池等先进技术,为欧洲电动汽车工业提供了保障,额外关税会使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更加昂贵,从而限制消费者购买。(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欧盟将允许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追溯关税

欧盟将允许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追溯关税 欧盟委员会将于本周四开始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 (EV) 进行海关登记,意味着如果欧盟调查认为中国电动车接受不公平补贴,将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从登记日起开始计算。欧盟委员会在周二发布的一份文件中表示,目前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电动汽车正在接受补贴,自去年10月份正式启动调查以来,中国电动车进口量同比增长了14%。报告称,如果中国电动车进口在调查结束前继续以这种速度加速进口至欧盟,欧盟生产商可能会遭受损害,而且这种损害很难弥补。中国欧盟商会对此举表示失望,认为进口激增反映的是欧洲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

封面图片

欧盟需加征50%关税才能遏制中国电车洪流

欧盟需加征50%关税才能遏制中国电车洪流 最新分析显示,欧盟需要加征约50%的关税才能阻止中国平价电动汽车涌入欧盟。欧盟方面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反补贴调查预计将在几周内结束,但荣鼎咨询的研究人员称,可能出台的任何惩罚性措施都可能过于温和,不足以阻止中国汽车的涌入。该报告说:“我们预计欧盟委员会将加征15%至30%的关税。但即使加征这一区间最高30%的关税,一些中国制造商出口到欧洲的汽车仍有可观的利润率,因为成本优势实在巨大。“要让欧洲市场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商失去吸引力,可能需要加征40%至50%的关税,对于比亚迪这样的垂直一体化制造商来说可能需要更高。”欧盟官员告诉英国金融时报,初步关税可能最早于5月出台,尽管最后期限是7月。永久性关税将必须得到大多数欧盟成员国的支持,并将在11月实施。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