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对欧盟反补贴税决定深感失望

上汽集团:对欧盟反补贴税决定深感失望 上汽集团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构建全球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推动力。过去十年,上汽集团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近1500亿元,累计获得26000余项有效专利。我们依靠技术创新,而非政府补贴,竭诚为中国以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绿色环保的优质产品。随着上汽名爵在欧洲市场销量的日益增长,我们正计划将中国新能源技术、绿色工厂引入欧洲。我们希望通过积极举措,促进中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我们殷切期望欧盟能够认真倾听中、德两国汽车企业的呼声,坚决避免人为设置新能源汽车贸易壁垒,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汽集团表示,“未来,上汽集团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业措施,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上汽要求欧盟就中国电动车临时反补贴征税召开听证会

上汽要求欧盟就中国电动车临时反补贴征税召开听证会 上海汽车集团发声明,要求欧洲联盟委员会就中国电动车被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召开听证会。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星期五(7月5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声明,提出上述要求。 根据声明,为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上汽集团将正式要求欧盟委员会就中国电动车临时反补贴税措施举行听证会,进一步依法行使抗辩权。 欧委会今年6月12日发布初裁信息预披露,为上汽集团计算出38.1%的补贴率。针对初裁信息预披露中存在的计算错误,上汽迅速提交抗辩。欧委会7月4日正式公布初裁结果,宣布税率为37.6%,并计划据此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上汽将进一步依法提出抗辩。 抗辩内容包括,欧委会反补贴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例如调查要求配合提供和电池相关的化学配方等,超出正常调查范围。欧委会对于补贴的认定存在错误,例如将给予中国消费者的新能源购车补贴纳入在欧盟销售的补贴率计算。欧委会在调查过程中忽略了上汽提交的部分信息和抗辩意见,基于《反补贴基本条例》第28条的“不配合调查”,作出不利推定,虚增了多个项目的补贴率。 上汽反对人为设置新能源汽车贸易壁垒,呼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开放的对话与合作,中欧双方才能加快凝聚创新力量,共同构建全球绿色低碳经济。 欧委会去年发起的调查得出结论说,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所获得的国家补贴,不公平地削弱了欧洲竞争对手的利益。为此,欧委会6月12日宣布将对原产自中国的电动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欧委会7月4日发布文件列出税率,与6月公布的税率几乎相同,介于17.4%至37.6%。 欧盟决定按照计划,从7月5日起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征收高达38%的额外临时关税。中国商务部星期五公告,将于7月18日召开欧洲联盟白兰地反倾销案听证会。该部今年1月5日宣布,从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 2024年7月5日 5:47 PM

封面图片

欧委会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最高37.6%

欧委会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最高37.6% 对比6月欧盟委员会披露的对抽样三家企业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反补贴税来看,此次征收关税率有所下调。截至《每日经济新闻》发稿之时,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方面尚未向记者回应相关情况。不过,上汽集团表示,明日或有相关回应。据悉,这一临时关税将于2024年7月5日生效,最长持续四个月,期间欧盟成员国将投票决定是否将其转为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对欧盟此番加征关税决议再次发表评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做法完全行不通。这么做不仅不能提升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反而可能会损害那些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业务的企业。”齐普策表示,加征关税还会限制对欧洲消费者的电动汽车供应,从而延缓欧洲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进程。此外,齐普策认为这种做法也严重破坏了欧盟一贯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据央视新闻,在7月4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介绍,目前,中国和欧盟双方工作团队正在就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初步关税一事“抓紧推进磋商”,并希望能找到一个“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对于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方已多次表示强烈反对,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6月22日,王文涛部长与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商定基于事实和规则两大支柱,就妥善处理该案立即启动磋商。截至目前,中欧技术层面已举行多轮磋商。何亚东介绍,目前距终裁还有4个月窗口期。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展现诚意,抓紧推进磋商进程,基于事实和规则,尽快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商务部:希望欧方与中方开展磋商,避免反补贴措施伤害中欧汽车产业据央视新闻,7月3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发表声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将损害在华经营的欧美厂商利益。宝马公司也表示,加征关税死路一条,将损害全球企业利益。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作出了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方注意到,欧盟一些成员国政府和主要汽车企业已经多次明确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措施。中方希望欧方认真听取盟内呼声,理性、务实地与中方开展磋商,避免反补贴措施伤害中欧汽车产业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欧盟征收37.6%临时关税 上汽集团:将依法行使抗辩权

欧盟征收37.6%临时关税 上汽集团:将依法行使抗辩权 欧委会对于补贴的认定存在错误,例如将给予国内消费者的新能源购车补贴纳入在欧盟销售的补贴率计算。欧委会在调查过程中忽略了上汽提交的部分信息和抗辩意见,基于《反补贴基本条例》第28条所谓的“不配合调查”,作出不利推定,虚增了多个项目的补贴率。7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其中上汽将被征收37.6%临时反补贴税。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直面关税大幅提升 上汽集团:不会放弃欧盟市场

直面关税大幅提升 上汽集团:不会放弃欧盟市场 在昨日举行的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针对欧盟大幅加征中国车企反补贴关税,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说,上汽集团将通过中东、东南亚在内的全球产销布局来平衡欧盟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另外,MG在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销售情况也很不错,值得继续培育。“上汽集团肯定不会放弃欧盟市场,占据欧盟汽车市场一定的份额对上汽而言非常重要。”王晓秋说,欧洲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如果我们占有一席之地,能够占到5%以上的市占率,就能真正体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封面图片

中国长城汽车提交欧盟反补贴调查应对资料

中国长城汽车提交欧盟反补贴调查应对资料 中国电动车品牌长城汽车已就欧盟委员会的反补贴调查提交应对资料,成为首个正面回应欧盟反补贴调查的中国电动车企业。 据“长城汽车穆峰”微信公众号消息,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星期一(10月23日)说,针对欧盟委员会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一事,长城汽车率先应对,已经于本月11日第一个提交应对材料。 穆峰说,每个企业都需要公平公正的贸易环境,长城汽车也会尊重每一个地区的市场规则。“长城汽车快速推进欧洲工厂选址工作,不会放慢出海脚步。” 他说,长城汽车将在欧洲投放更多新能源车型,加速构建欧洲本地化研发团队,把更多的新能源、智能化技术和资源引入欧洲。“中国汽车出海会坎坷,但我们坚定不移,加速出海步伐。” 德国《汽车报》今年5月称,长城汽车计划在欧洲建厂,德国是候选厂址之一。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长城汽车在中国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排名第八。 欧盟委员会是在10月4日宣布正式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认为,全球市场现在充斥着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它们的价格被巨额国家补贴人为压低,“这扭曲了我们的市场”。 欧盟的反补贴调查也涉及外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包括特斯拉、宝马和雷诺等。 2023年10月24日 1:53 PM

封面图片

欧盟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比亚迪等多家知名中国车企中招

欧盟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比亚迪等多家知名中国车企中招 记者也第一时间采访了上述三家被抽样的车企,其中比亚迪称“不予回应”,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截至发稿尚未有明确的回复。目前,多位欧洲汽车产业从业人员已对欧盟加征关税的行为提出强烈反对,认为欧洲汽车产业依赖与中国的对话而非对抗。相关多方表态:反对!在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后,多方已经明确了对此事的态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方面表示,欧盟委员会在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信息披露中,罔顾事实,坚持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存在高额“补贴”,对欧盟电动汽车产业带来损害,并拟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性反补贴税。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深感遗憾,并表示坚决不能接受。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就欧盟反补贴调查初步结果也已发表声明。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表示:“欧盟宣布从7月初起对中国的电动汽车临时征收高达38.1%的附加关税,这进一步背离了全球合作。这一措施增加了全球贸易冲突的风险。事实上,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无益于增强欧洲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希尔德加德·米勒还警告称,额外关税等所谓反补贴措施并不能解决欧洲和德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相反会迅速产生负面影响。“贸易冲突也会危及欧盟推广电动汽车和向数字化转型的目标,目前与中国的业务为德国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我们的企业目前正以创纪录的金额进行转型融资,资金也来自中国这个核心销售市场。”数据显示,欧盟汽车行业直接或间接创造了近1400万个就业岗位,占欧盟劳动力的6.1%。对出口商的潜在影响可谓巨大。2022年,欧盟向中国出口了价值2400亿美元的商品,中国成为欧洲第三大海外市场。据界面新闻6月12日晚报道,挪威财政大臣韦杜姆表示,作为插电式汽车的先驱,挪威不会加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提高关税的行列。韦杜姆在接受媒体采访就欧盟加征关税一事置评时称,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于本届政府既无关系,也不可取”。蔚来方面6月12日晚表示,蔚来强烈反对用增收关税这样的方式阻止全球电动车的正常贸易,这对于全球的环保、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阻碍而非促进。蔚来不会因保护主义而动摇公司在全球市场长远发展的决心。在欧洲,蔚来将继续服务好蔚来用户,并积极开拓更多的国家市场。对于欧盟的政策,蔚来将持续关注、评估,并根据进展调整商业计划。在调查的最终结论宣布之前,蔚来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仍然抱有希望。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 周游 摄宝马、奔驰、大众发声综合中国新闻网、南方都市报6月12日报道,对于欧盟此番加征关税,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宝马集团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齐普策进一步表示。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 宁俊斌 摄(资料图)同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表示:“我们关注到欧盟发布的相关临时措施。梅赛德斯-奔驰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实际上,在今年2月公布2023奔驰集团年度业绩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就曾警告称,欧盟针对中国加强保护主义的任何举动,都将对像欧洲这样的经济区域造成破坏性影响。另外,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反对欧盟委员会征收此类“反补贴税”的决定。德国大众认为,这一决定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对欧洲尤其是对德国汽车行业的任何潜在利益,提高进口关税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措施和反措施,导致贸易冲突升级。大众汽车表示,欧盟委员会做出上述决定的时机,让当前德国和欧洲对电动汽车疲软的需求雪上加霜。对欧洲、尤其是德国汽车行业来说,这一决定弊大于利。欧洲所需要的是促进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气候中和转型的监管环境。大众汽车集团认为,自由、公平的贸易以及开放的市场是全球繁荣发展、保障就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作为一家全球企业,大众汽车集团支持并倡导开放、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政策。“大众汽车集团积极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其中也包括中国市场的竞争。竞争将成为促进发展的机遇,并将使我们的客户受益。大众汽车集团对自己的产品和创新能力充满信心。”大众汽车呼吁欧盟委员会利用下半年时间与中国方面进行贸易谈判,以便找到另一个既能公平对待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状况,又不会不必要地限制自由贸易的法规。相关贸易损失或近40亿美元欧盟中国商会调研显示,对大多数中国车企而言,欧盟加征10%以上关税即为高位区间,将给对欧出口带来直接负面影响。当前17.4%到38.1%的临时关税区间意味着严峻的市场准入障碍。对此,欧盟中国商会认为,该措施不仅将严重损害中欧汽车企业及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当权益,扭曲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还将冲击中欧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正常经贸往来,其“溢出效应”更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和双边关系带来挑战。有分析认为,此次欧盟加征的高额关税,将影响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日前,一项由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若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20%的进口关税,则欧盟进口的中国产电动汽车数量将减少四分之一,约12.5万辆,相关贸易损失将高达近40亿美元。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会使中国车企进入的步伐有所放缓,同时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场也将面临暂时的调整期。值得注意的是,由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一旦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地区电动汽车价格将受到显著影响,导致本土消费者购车成本大幅上涨,更高的价格可能会阻碍欧盟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另外,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在加征关税后,中国电动汽车能否维持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决定着对动力电池的影响。据界面新闻,睿咨得能源副总裁付多向记者分析称,关税政策的实施将导致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售价提高,进而可能影响销量。他认为,如果车企选择以降价的措施来获得市场竞争力,可能会压缩动力电池的采购价格,使得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短期内面临盈利压力。美国白宫今年5月发布声明称,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将从25%提升至100%,此项措施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就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做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2日回应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欧方以此为由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稳定,最终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我们敦促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同中方一道维护好中欧经贸合作大局。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林剑称。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