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发现南半球已知最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 长相类似尼斯湖水怪

考古学家发现南半球已知最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 长相类似尼斯湖水怪 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以及挪威、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东帝汶的古生物学家在分析一批缺乏准确鉴定的化石时,发现了这一发现。通过分析和系统发育工作,研究小组将这块脊椎骨归类为属于幻龙的一块脊椎骨,幻龙主要栖息在泛塔拉萨超级大洋的南极海岸。乌普萨拉大学进化博物馆的本杰明-科尔(Benjamin Kear)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他说:"在新西兰发现的虹龙比之前已知的南半球最古老的蜥脚类化石要早4000多万年。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当时南极圈内充满海洋生物的浅海沿海环境中。"南半球最古老的长尾龙的形态和生物地理背景 B.B. P. Kear et al/CurrentBiology/(CC By 4.0)在一次灭绝性事件中,地球上 95% 的生物灭绝,这些爬行动物被迫从陆地迁移到水中。化石记录显示,这些爬行动物很快就适应了新的水生栖息地,它们繁衍生息了 1.8 亿多年。但直到现在,我们只有证据表明它们存在于北极和中国西南部附近的水域。Kear 说:"我们利用经时间校准的长尾龙类全球分布进化模型表明,长尾龙类起源于赤道附近,在标志着恐龙时代开始的大灭绝之后,随着复杂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建,长尾龙类迅速向北和向南扩散,恐龙时代开始时,全球极端变暖,使得这些海洋爬行动物能够在南极繁衍生息。这也表明,古代极地地区很可能是它们最早的全球迁徙路线,就像今天鲸鱼进行的史诗般的跨洋旅行一样。"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它颠覆了现有的理论,即非恐龙经过数百万年才分散到其他地区,特别是南极。幻龙脊椎骨化石在被发现 40 年后终于得到确认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化石属于与幻龙和鸥龙密切相关的类群。幻龙可以长到 7 米(23 英尺)长,被认为是由陆生蜥蜴进化而来的,具有桨状四肢、长颈和锋利的锥形牙齿。它们也被认为是长颈龙的远祖,长颈龙是中生代时期统治海洋的标志性长颈爬行动物,在白垩纪-古近纪恐龙灭绝事件中,它们也遭遇了与(非鸟类)恐龙相同的命运,被消灭殆尽。Kear 补充说:"毫无疑问,在新西兰和南半球其他地方,还有更多早已灭绝的海怪化石遗迹等待人们去发现。"这项研究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西兰发现南半球最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化石 重新定义海洋进化

新西兰发现南半球最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化石 重新定义海洋进化 重建南半球最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约 2.46 亿年前,诺托萨斯龙在现在的新西兰南极古海岸游动。图片来源:Stavros Kundromichalis爬行动物首次入侵海洋是在一场灾难性的大灭绝之后,这场灭绝摧毁了海洋生态系统,并为近 2.52 亿年前恐龙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这一进化里程碑的证据仅在全球少数地方被发现:北极斯匹次卑尔根岛、北美西北部和中国西南部。这次发现虽然只是从新西兰南岛哈珀山脚下溪床的一块巨石中发掘出的一块脊椎骨,但却为我们揭开了南半球早期海洋爬行动物的神秘面纱。新西兰 Nothosaur 脊椎骨的原始化石。南半球最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资料来源:Benjamin Kear在恐龙统治陆地之前,爬行动物统治海洋长达数百万年。现存种类最多、地质年代最长的类群是蛇颈龙类,其进化历史超过 1.8 亿年。该类群包括蛇颈龙(plesiosaurs),与尼斯湖水怪的形象十分相似。Nothosaur是蛇颈龙的远祖。它们可以长到七米长,用四只像桨一样的肢体游泳。Nothosaur的头骨扁平,头骨上有细长的锥形牙齿,用来捕捉鱼和乌贼。新西兰的这只Nothosaur是在 1978 年的一次地质调查中发现的,但直到来自瑞典、挪威、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东帝汶的古生物学家联合起来,对脊椎骨和其他相关化石进行研究和分析后,人们才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新西兰 Nothosaur 的复原图。南半球最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图片来源:Johan Egerkrans"在新西兰发现的nothosaur比以前已知的南半球最古老的蜥脚类化石要早4000多万年。"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乌普萨拉大学进化博物馆的本杰明-科尔(Benjamin Kear)博士解释说:"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当时南极圈内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浅海沿岸环境中。"乌普萨拉大学进化博物馆古脊椎动物馆馆长兼古生物学研究员本杰明-卡尔博士。图片来源:大卫-内勒最古老的Nothosaur化石距今约2.48亿年,是沿着一条古老的北部低纬度带发现的,该低纬度带从遥远的泛塔拉萨超级大洋的东北边缘延伸到西北边缘。关于它的起源、分布以及何时到达这些遥远地区仍存在争议。一些理论认为,它们或者是沿着北部极地海岸线迁徙,或者是游过内陆海道,或者是利用洋流穿越 Panthalassa 超级大洋。Kear 说:"我们利用一个经过时间校准的蛇颈龙类全球分布进化模型表明其起源于赤道附近,然后在标志着恐龙时代开始的大灭绝之后,随着复杂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建,蛇颈龙类迅速向北和向南扩散。""恐龙时代开始时,全球气候极度变暖,使这些海洋爬行动物得以在南极繁衍生息。这也表明,古代极地地区很可能是它们最早的全球迁徙路线,就像今天鲸鱼进行的史诗般的跨洋旅行一样。毫无疑问,在新西兰和南半球其他地方,还有更多早已灭绝的海怪化石遗迹等待我们去发现。"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来自12940年前 考古学家发现美洲已知最古老的骨珠

来自12940年前 考古学家发现美洲已知最古老的骨珠 这些图片拍摄的是一颗骨质管状珠子,距今约有 12940 年。怀俄明大学考古学教授托德-苏罗维尔(Todd Surovell)和他的研究团队在怀俄明州的拉普雷尔猛犸象遗址发现了这颗珠子。资料来源:Todd SurovellSurovell 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科学报告》上。研究小组成员包括来自华盛顿大学、怀俄明州考古学家办公室、曼彻斯特大学、韦伯州立大学和奇科州立大学的人员。拉普雷尔猛犸象遗址保存着一头被宰杀或拾捡的亚成体哥伦布猛犸象的遗骸,以及在这头猛犸象被宰杀期间所居住的相关营地。为了确定骨珠的来源,研究小组通过质谱法(又称 ZooMS)提取胶原蛋白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这使研究小组能够深入了解骨的化学成分。怀俄明州康沃斯县拉普雷尔猛犸象遗址鸟瞰图。资料来源:Todd Surovell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颗珠子是用野兔的跖骨(连接指骨和肢体近端骨骼的骨头)或近端趾骨(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手指和脚趾上的骨头)制成的。这一发现代表了克洛维斯时期野兔存在的首个可靠证据。克洛维斯时期是指北美洲的一个史前时代,在大约 1.2 万年前尤为突出。它以新墨西哥州的克洛维斯考古遗址命名,在那里发现了独特的石器。珠子长约 7 毫米,内径平均为 1.6 毫米。研究小组一开始认为,这颗珠子可能是经由食肉动物食用和消化而产生的,而不是人类打磨创造的,但是,食肉动物在这个遗址上并不常见,而且这件文物是在距离其他文化材料密集散落处 1 米的地方发现的。此外,珠子外侧的刘海与人类用石头或牙齿创造的珠子相吻合。像这样的珠子很可能是用来装饰他们的身体或衣服的。Surovell 同时也是华盛顿大学弗里森研究所的所长,他是一位考古学家,专门研究美洲考古最早的古印第安时期。他主要在大平原和落基山脉工作,但也在欧亚大陆有过实地考察经验。他对从决策到遗址形成的考古记录结构因素很感兴趣。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国发现大规模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群

英国发现大规模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群 2025年1月3日星期五伦敦2025年1月3日电 英国研究人员在英格兰南部牛津郡一处采石场发现数百个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可追溯至侏罗纪中期。研究显示,包括体长达9米的巨盗龙在内的爬行动物曾在此留下巨大的活动轨迹。 牛津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2日表示,在迪沃斯农场采石场的发掘工作中发现了五条延伸的足迹路径,其中最长的一条超过150米。 科学家表示,其中四条足迹路径由长颈素食性巨型恐龙滑龙类留下。这些恐龙很可能属于鲸龙科,与体长18米的著名双冠龙为近亲。第五条足迹路径则由三趾带爪的巨盗龙类肉食性恐龙留下。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距今约1.66亿年的肉食性和草食性动物足迹相互交错,引发了人们对这两类恐龙之间互动方式和程度的思考。

封面图片

考古学家发现智利大象猎人失落的营地

考古学家发现智利大象猎人失落的营地 TT-3 的照片。资料来源:Labarca 等人,2024 年,PLOS ONE,CC-BY 4.0智利中部塔瓜塔瓜湖地区有多个考古遗址,是美洲已知最早的人类定居点。在这项研究中,拉巴尔卡及其同事报告了最近发现的一个名为塔瓜塔瓜3号的新遗址,这是一个古老的狩猎采集者营地,可追溯到更新世晚期,距今有12440到12550年的历史。值得注意的是,该遗址出土了大象的一种已灭绝的近亲 - 嵌齿象(gomphothere)的化石遗骸。尸骨上的屠宰痕迹以及石制工具和其他证据表明,塔瓜塔瓜 3 号遗址是一个围绕加工大型尸体而建立的临时营地。在营地短暂使用期间,还进行了其他活动,包括加工其他食物,更多烧焦的植物和小动物(如青蛙和鸟类)残骸表明了这一点。仙人掌种子化石和鸟蛋壳化石表明,该营地主要在旱季使用。该地区目前已知有许多类似年代的遗址,这意味着由于当地资源丰富且可预测,塔瓜塔瓜湖在更新世晚期是人们经常狩猎和拾荒的地方。作者认为,该地区是当时流动族群路线上的一个重要地点,临时营地可能是这些流动族群定期聚会的场所。对这一丰富考古区域的进一步调查将继续为了解南美洲早期人类的流动性和生存策略提供帮助。作者补充说:"塔瓜塔瓜 3 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在晚更新世时期,早期人类是如何适应智利中部瞬息万变的环境的"。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紫外光影像揭示了从鳞片到羽毛的进化过程 曾经与玻璃的主要物质相同

紫外光影像揭示了从鳞片到羽毛的进化过程 曾经与玻璃的主要物质相同 被研究的恐龙标本 NJUES-10 在自然光(上半部分)和紫外光(下半部分)下显示出化石皮肤的橙黄色荧光。资料来源:杨子晓博士研究人员在恐龙皮肤中发现了"分区发育"现象,即爬行动物式的鳞片区和鸟类式的带羽毛的皮肤区新发现的恐龙皮肤化石由二氧化硅组成与玻璃的主要物质相同这一发现揭示了从鳞片到羽毛的进化过程爱尔兰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某些长有羽毛的恐龙拥有像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的鳞片状皮肤的证据,这为人们了解从鳞片到羽毛的进化转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研究中,科学家们检查了新发现的带羽毛恐龙鹦鹉嘴龙标本,其年代可追溯到白垩纪早期(1.35-1.2 亿年前)恐龙进化为鸟类的关键时期。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鹦鹉嘴龙身上没有羽毛覆盖的区域的皮肤与现代爬行动物的皮肤相似。这项研究发表在今天(5月21日)出版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由科克大学学院(UCC)生物、地球和环境科学学院的古生物学家杨紫晓博士和玛丽亚-麦克纳马拉教授领导,他们与中国南京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完成。电子显微镜下的化石皮肤,显示矿化细胞层研究小组利用紫外线(UV)来识别保存下来的皮肤斑块,这些斑块在自然光下是看不到的。利用 X 射线和红外线对化石皮肤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了保存下来的细胞结构的壮观细节。杨博士说:"这块化石确实是一块隐藏的宝石。肉眼无法看到化石的皮肤,2021 年标本捐献给南京大学时,它也一直隐藏着。只有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化石的皮肤才会呈现出醒目的橙黄色。真正令人惊讶的是化石表皮的化学成分。它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与玻璃相同。脊椎动物化石中从未发现过这种保存方式。可能还有更多隐藏着软组织的化石等待发现"。科克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Cork)研究人员发现,一些长有羽毛的恐龙拥有像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的鳞片状皮肤,从而为从鳞片到羽毛的进化过渡提供了新的线索。图片来源:Ruben Tapia/UCC TV然而,这一发现最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它告诉了我们恐龙羽毛的进化过程。该研究的资深作者麦克纳马拉教授说:"从爬行动物的鳞片进化出羽毛是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最深远但却鲜为人知的事件之一。虽然人们已经研究了大量羽毛化石,但皮肤化石却更为罕见。我们的发现表明,类似鸟类的柔软皮肤最初只在身体有羽毛的部位发育,而其他部位的皮肤仍然是鳞片状的,就像现代爬行动物一样。这种分区发育可以保持皮肤的基本功能,如防止磨损、脱水和寄生虫。因此,第一种尝试羽毛的恐龙可以存活下来,并将羽毛的基因传给后代"。鹦鹉嘴龙标本 NJUES-10 目前收藏在南京大学。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考古学家在英国发现82英尺长的古代巨型鱼龙

考古学家在英国发现82英尺长的古代巨型鱼龙 考古学家在英国萨默塞特发现的第二块两米长的鱼龙颚骨揭示了一个新的巨型物种Ichthyotitan severnensis,其历史可追溯到 2.02 亿年前,这为人们了解三叠纪海洋巨兽增添了重要的线索。海滩上被冲刷过的 Ichthyotitan severnensis 尸体。图片来源:Sergey Krasovskiy, CC-BY 4.0来自德文郡布劳顿的贾斯汀-雷诺兹和鲁比-雷诺兹父女于 2020 年 5 月在萨默塞特蓝锚海滩寻找化石时,发现了第二块颚骨的第一块碎片。当时 11 岁的鲁比发现了第一块巨骨,然后一起寻找更多的巨骨碎片。几乎完整的巨型颚骨照片,以及与保罗-德拉萨尔发现的 2018 年骨骼(中间和底部)的对比。图片来源:迪恩-洛迈斯博士他们意识到自己发现了重要的东西,于是联系了著名的鱼龙专家、曼彻斯特大学古生物学家迪恩-洛马克斯博士。洛马克斯博士同时也是布里斯托尔大学的 1851 研究员,他联系了经验丰富的化石收集者保罗-德拉萨尔(Paul de la Salle),后者于 2016 年 5 月在更远的利尔斯托克海岸发现了第一块巨型颚骨。迪安-洛迈斯博士说:"我对这一发现感到非常惊讶。2018年,我的团队(包括保罗-德-拉萨尔)研究并描述了保罗的巨型颚骨,我们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发现另一块巨型颚骨。这块新标本更加完整,保存得更好,而且表明我们现在有两块这种巨骨被称为'方骨'具有独特的形状和结构。至少可以说,我变得非常兴奋"。贾斯汀和鲁比,连同保罗、洛马克斯博士和几位家庭成员一起来到现场,寻找这一罕见发现的更多碎片。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小组发现了更多相同下颚的碎片,它们完美地拼接在一起,就像一个有着数百万年历史的拼图。贾斯汀说:"当鲁比和我发现头两块时,我们非常兴奋,因为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件重要而不寻常的东西。当我找到下颚的后半部分时,我非常激动,因为那是保罗早先发现的决定性部分之一。"一对巨大的游泳中的鱼龙。图片来源:Gabriel Ugueto, CC-BY 4.0最后一块骨头于 2022 年 10 月找到。由洛马克斯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这些下颚骨属于一种新的巨型鱼龙,其大小与蓝鲸差不多。比较来自同一地质时区、具有相同独特特征的两块相同骨骼,证实了他们的鉴定结果。研究小组将新属和新种命名为 Ichthyotitan severnensis,意为"塞文河巨型鱼蜥"。历史背景和意义这些骨骼距今约 2.02 亿年,可追溯到三叠纪末期。在这一时期,巨大的鱼龙在海洋中游动,而恐龙则在陆地上行走。然而,这是巨龙们的最后一章因为这些化石上面的岩石所讲述的故事记录了一场被称为晚三叠世全球大灭绝事件的灾难。在此之后,巨型鱼龙灭绝。今天,这些骨头代表了它们最后的同类。Ichthyotitan并不是世界上第一只巨型鱼龙,但de la Salles和Reynolds的发现在科学界已知的巨型鱼龙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两块骨头出现在它们最近的地质学亲戚(包括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湘西龙(Shonisaurus sikanniensis)和中国西藏的喜马拉雅龙(Himalayasaurus tibetensis)之后大约1300万年。2020 年,研究小组的部分成员在检查鲁比和贾斯汀-雷诺兹新发现的初步发现(在后面)。随后又发现了其他部分的骨骼。从左至右:迪恩-洛马克斯博士、鲁比-雷诺兹、贾斯汀-雷诺兹和保罗-德拉萨尔。图片来源:迪恩-洛迈斯博士洛马克斯博士补充说:"鲁比和贾斯汀正确地将这一发现确定为鱼龙的另一块巨大颚骨,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确认这与我们在 2018 年描述的那具相吻合。我问他们是否愿意加入我的团队来研究和描述这块化石,包括为它命名。她们抓住了这个机会。特别是对于鲁比来说,她现在是一名发表过论文的科学家,不仅发现了一种巨大的史前爬行动物,还帮助为其命名。也许没有多少 15 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也许,她就是玛丽-安宁(Mary Anning)"。鲁比说:"发现这只巨大鱼龙的一部分真是太酷了。能参与这样的科学发现,我感到非常自豪。"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的硕士生马尔切洛-佩里洛对骨头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他的研究工作证实了骨头的鱼龙起源,并发现这种动物在死亡时仍在生长。他说:"我们可以确认巨型鱼龙下颌特有的一系列组织学特征:这些骨骼异常的骨膜生长暗示了尚未被理解的骨骼发育策略,这种策略很可能使三叠纪晚期的鱼龙在体型上达到脊椎动物的已知生物极限。关于这些庞然大物的许多事情仍然笼罩在神秘之中,但我们将能够通过一块块化石揭开它们的秘密。"保罗-德-拉萨尔在总结这项工作时补充说:"想到我在2016年的发现会引发人们对这些庞然大物如此浓厚的兴趣,我就充满了喜悦。当我发现第一块颚骨时,我就知道它很特别。第二块颚骨证实了我们的发现,这太不可思议了。我欣喜若狂。"鲁比、贾斯汀和保罗的发现不久将在布里斯托尔博物馆和艺术馆展出。洛迈斯说:"这项研究已经进行了近八年。在三叠纪时期,巨大的、蓝鲸大小的鱼龙就游弋在英国周围的海洋中,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这些颌骨提供了诱人的证据,也许有一天会发现这些庞然大物的完整头骨或骨骼。世事难料"。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