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大法,“空大”了

本田大法,“空大”了 一个事实是,本田的技术优势肯定是有,但是面对中国市场,本田说不慌是假的。2024年过半,很多中国车企都在晒成绩单,同比是不同幅度大涨,但本田的数字并不好看。6月份,本田在华销量为68966辆,同比大跌39.04%,缩水近4成。1-6月份,本田在华的累计总销415906辆,同比下降21.5%。目前本田在国内的两家合资企业,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并没有单独发月度销量,不难看出,销量都在下滑。眼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打得火热,也不免和外资品牌短兵相接,中国车市被拖向了新的战局。昔日的本田大法,似乎失去号召力了。01销量大跌,爆款“不爆”其实从越来越简单的销量战报就能看出,其销量越来越不好看,热销时,详细到包含了具体各个车型的成绩,如今却是点到即止,对外只有合计销量和年度累计销量。从今年的累计销量上看,本田汽车1-6月累计销量较去年同期减少21.5%至415906辆,其中,广汽本田减少26.5%,为216532辆,东风本田减少15.1%,为199374辆。拆分单月销量后,除了1月份不错,其他月份销售都相当低迷。其中1月份的销量为100,960辆,同比增长了57.3%;到了2月份,直接腰斩过半,仅45498辆,同比下跌38.6%;3月销量60449辆,同比下降26.3%。即便是进入二季度,本田销量依然不高,4月终端销量73831辆,同比减少22.2%;5月份终端销量66,202辆,同比下跌34.7%;6月份销量则为68,966辆,环比虽有所增加,但同比下降却高达39%。而且,2023年已经是本田在华业绩连续下滑的第三年,但按照今年上半年的趋势,2024年或将延续去年的走势。本田中国没有说明销量下滑的原因,但从销售结构中不难找到答案:曾经的爆款开始落寞。今年1-5月份,本田中国累计销量前三的车型分别为本田CR-V、雅阁和思域,销量分别为7.23万辆、5.44万辆和5.33万辆,皓影和型格次之,分别为4.25万辆和3.91万辆。不过一个事实是,在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50%的今天,燃油车已是越来越难卖。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5月份国内的乘用燃油车销量为863000辆,较去年同比减少24.5%。大盘走低,以燃油车为销售主力的本田结果可想而知。以本田5月份的在华销量为例,本田仅有雅阁、CR-V、皓影三款车型月销量破万,而旗下24款车型中,月销量不到2000辆的多达16款。特别是曾经热销的思域、飞度、XR-V等车型如今下滑严重。要知道XR-V这一款车型在2022年1-5月的累计销量为53137辆,而今年1-5月的累计销量仅为12534辆,下滑幅度高达76.4%,短短两年时间,XR-V就从热门车型变成了冷门车。而其旗下的新能源车型e:NS1、英仕派PHEV、凌派、e:NP 2四款车型的月销量更是连100辆都不到。往前推10年,“一日本田,终身本田”、“本田买发动机送车”这些口号我们屡见不鲜。以i-vtec发动机和CVT变速箱著称的汽车品牌,推一款车就火一款,像飞度、思域、雅阁、奥德赛等都是终端市场抢手货,还开创了“饥饿营销”现象的CR-V等经典车型。如今这些神车,很难再焕发英姿了,更惨痛的事实在于,即便打骨折价卖车,也没能挽回局面。曾经开启加价卖车先河的本田CR-V,本田“常青树”一样的存在,其价格体系已经全面崩盘,以前落地要二十多万,如今已经降到了12.56万。即便如此,如今的CR-V也不过是月销过万,要知道在CR-V的热销时期,月销能接近3万辆。不止CR-V,另一款“本田门面”车型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指导价19.78万元起的广汽本田雅阁最高直降5万元,优惠后14.78万元起。而这款经典的中型车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十几年前。2011年8月,雅阁的单月销量达到了惊人的36762辆,全年更是狂卖41万辆,虽然此后锋芒有所收敛,也依然是月销2万+的常客。直到2024年2月,雅阁的销量暴跌到6519辆,创下历史最低,近两个月虽有缓和,但也是拿大幅牺牲利润换来的。本田汽车在华销量的骤跌,传导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两大合资企业,生存就更艰难了。最近,广汽本田因为裁员出了圈,因为采用"N+2+1.8"的赔偿模式,短短几天内,裁员名额被“抢空”,裁员的背后就是业绩承压而不得已的降本。广汽本田不好过,东风本田也不见得能过得多舒服。据悉,东风本田也将在7月启动裁员计划,目前官方还未回应。02油不行,电也得加把劲除了燃油车市场收缩,面对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本田似乎也有点力不从心。以4月份为例,本田卖得最好的燃油车型是CR-V,为15385辆;卖的最好的插混车型是雅阁PHEV,只有551辆;其纯电车型e:NS1,更是只有可怜的186辆。曾引以为傲的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在新能源汽车面前,优势荡然无存。单在油耗这方面,自主品牌凭借混动优势,也终结了日系车多年的省油神话。一个事实是:很多人在买一辆省油的车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买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混动车。除此之外,纯电车、插混车等新能源汽车在城区驾驶成本更低,智能化程度也更高,这和日系车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如果说燃油车光环褪去是本田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那么电动化转型缓慢则是本田在浪潮之下的顽疾。本田在2021年10月才正式发布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战略,而本田首款纯电车型东本e:NS1在去年6月才正式上市,转型速度已然跟不上自主品牌的步伐。本田相继推出的e:NS1、e:NS2、e:NP1、e:NP2四款纯电车型,光听名字就已经相当的拗口。推出后的市场存在感也相当低,零售数据显示,1-5月,东风本田e:NS1累计销量为2037辆,广汽本田e:NP1为413辆,广汽本田e:NP2为33辆,而猎光e:NS2则是一款今年6月底刚刚发布的新车。惨淡的市场表现并非毫无根据,回看本田刚刚发布的新车型e:NS2,其配置在一众卷到极致的新势力车型下,显得平平无奇。同级中并不算长的545公里续航里程,还没有大天窗,中、低配版本的前排座椅无法加热,也没有通风的功能,而这些都是同级别国产车中的常规配置。其智能化配置,车机芯片连高通骁龙8155的标准都未达到。不过面对内卷的市场,本田似乎开始大彻大悟,策略变得“激进”,其“电动化转型计划 ”做出大幅调整,将“停止投放燃油车”的期限从2030年提前至2027年。2027年前投放10款纯电动车型到国内,到了2035年,纯电动车销售比例达到100%。而且,本田汽车将在2030年前投资10万亿日元用于电气化,这一数字是本田于2022年4月承诺的两倍。在中国市场还想打造本土品牌,除目前已经推出的e:N系列外,还发布了新型纯电动车“烨”品牌,全球首发了三款车型烨S7、烨P7、烨GT CONCEPT。还强调“烨”品牌由Honda中国团队自主设计,为了贴近中国市场,更是直接与国内供应商合作,不仅采用华为的屏,在其他零部件上,也合作了宁德时代、航盛电子、科大讯飞等企业。本田显然不想丢失中国这个最大的汽车市场,就是不知道,电动化的“本田大法”还香不香了。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1月Honda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100,960辆 同期比157.3%

1月Honda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100,960辆 同期比157.3% Honda中国发布2024年1月终端汽车销量,1月Honda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100,960辆,同期比157.3%。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1月终端累计销量为54,081辆;其中,雅阁(ACCORD)车型月销量超1.5万辆、皓影(BREEZE)、型格(INTEGRA)两款车型月销量均破万。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1月终端累计销量为46,879辆;其中CR-V车型月销量超1.5万辆、思域(CIVIC)车型月销量破万。(财联社) 来源:雪球7X24资讯

封面图片

本田飞度6月销量仅961台 比亚迪海鸥是其36倍

本田飞度6月销量仅961台 比亚迪海鸥是其36倍 而在此前本田飞度的高光时刻,2021年其单月销量超1.2万辆,一款车型占据国内A0级市场近45%的份额,不到4年的时间,已今非昔比。对比来看,作为本田飞度的直接竞争对手,比亚迪海鸥6月份销量高达35201辆,是飞度的36倍多。比亚迪另一款A0级轿车海豚,上市之初的直接对标车型也是本田飞度,6月份的销量也有8429辆,同样远超飞度。事实上,本田飞度三年间的销量变迁翻天覆地,与其自身产品力跟不上时代关系密切。当前在售的本田飞度共有六款车型,指导售价9.78-10.88万元,虽然入门版车型已给出了1.2万元的终端优惠,但8.58万元的起售价,相较于其配置着实有点不够看。以入门车型2024款飞度无限MUGEN为例,该车搭载1.5L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91kW,WLTC油耗6.52L/100km。配置上,全系车型采用后轮鼓式刹车以及机械手刹,前后驻车雷达和倒车影像均缺席,中控没有大屏车机,也没有蓝牙、车载电话和车联网等功能。而入门飞度的价格,甚至已经能够买到一辆7.98万元的秦Plus车型,空间更大、配置更高、动力更强更省油,与其对比,飞度销量下滑也并不令人意外。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传日产、本田将大幅削减在华产能

传日产、本田将大幅削减在华产能 本田的一位发言人则表示,公司尚未决定将在中国的产量减少到约120万辆汽车,并拒绝进一步评论。虽然上述两厂商并未确认产能削减报道的真实性,但其在华销量大幅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日产中国累计销量为79.3万辆,相比2022年同比下降24.8%;而2022年,日产中国的销量为105.5万辆,同比降幅22.1%,日产中国在国内已连续多年销量大幅下滑。本田中国2023年销量为1234181辆,同比下降超10%;2022年本田中国销量为1,373,122辆,同比下降12.1%。即便是相对坚挺的丰田,2023年在华销量170.1万辆,但仍同比下滑12.36%;随着国产品牌质量、车型产品力和口碑的提升,国人不再热衷日系车,已是当前车市大趋势。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广汽本田25年来首次在华裁员

广汽本田25年来首次在华裁员 日本本田汽车将解雇中国合资车企广汽本田旗下的900名合约工。这是本田汽车自1998年与广汽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以来,首次实施裁员。 综合路透社和第一财经报道,本田汽车发言人星期六(12月2日)说,汽车产量下降,所以只能终止与劳务公司的人员派遣协议。 发言人透露,这次裁员人数占广汽本田约1万3000名员工的7%,但拒绝说明哪些汽车型号的生产线被砍。 广汽本田说,劳务派遣用工制是广汽本田根据生产需求可灵活调整的用人制度。广汽本田将依法依规、及时地提供经济补偿,并积极协助相关人员再就业。 广汽集团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广汽本田的累计产量为76.78万辆,同比减少2.45%;累计销量为74.18万辆,同比减少4.93%。广汽本田今年的产销量进一步恶化,前10个月累计产量为52.05万辆,同比减少20.52%;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49.94万辆,同比下滑21.55%。 全球汽车行业已经大步转向电动化,行事作风素来保守的日系车企未能跟上转型步伐,因此在电动车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面对产销量下滑的困境。 今年7月,广汽丰田也发声明说,鉴于近期的生产水平,公司提前终止了约1000名劳务派遣员工的合同。 在有报道指因为销量疲软,丰田汽车将实施局部停产,丰田汽车发言人星期六对此回应,广汽丰田部分老化生产线已停产。 2023年12月4日 5:22 PM

封面图片

曝广汽本田裁员赔偿金异常丰厚 员工排队抢裁员名额

曝广汽本田裁员赔偿金异常丰厚 员工排队抢裁员名额 他身边的许多老员工更是积极踊跃报名,想趁此机会提前“退休”;“报名的人太多了,听说还得抢名额,赔偿给的比特斯拉(N+3)还多。此次裁员的主要是生产线一线员工,但一线员工的工资在国内车企中,绝对算是顶尖水平,有些月薪高的可拿2.5-3万元,另外还有各种补贴。有一位广本一厂最高级别的班长,最后拿到了数十万元的赔偿金。事实上,广汽本田被传出裁员的消息,也属情理之中,最近几年,广汽本田的销量一直处在不断下滑的尴尬局面中。最新销量数据显示,广汽本田5月份销量只有3.1万辆,同比下滑幅度高达41.31%;而广汽本田去年销量为64万辆左右,同比下滑13.5%。不止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本田中国前几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本田中国5月累计销售66202辆;1-5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346940辆,同比下降16.7%。对于本田在国内的合资企业来说,销量持续下滑,产能必然要缩减,而多出的产业工人,恐怕只剩下裁员这条路可走。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日产欲与本田联手共同研发电动平台

日产欲与本田联手共同研发电动平台 据悉,早在2010年,日产就开始生产电动汽车,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该车型并未在中国市场取得很好的成绩。而本田的电动汽车历史则有些迟缓,原计划与通用合作,但该项目也在去年受到了取消。从此前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日产和本田皆欲削减在华产能,前者计划将其在中国的产能削减至30%,而本田汽车也打算将其产能削减20%。2023年全年,日产中国累计销量为79.3万辆,同比下滑24.8%;而本田中国销量为123.4万辆,同比下滑超过10%。日产汽车COO阿什瓦尼·古普塔解释,在中国目标下调的原因是“中国市场的电动车潮流正在被自主品牌所引领”。相关文章:传日产、本田将大幅削减在华产能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