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正在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长期贷款,并暂免支付利息。

据悉,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正在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长期贷款,并暂免支付利息。 中行、建行等银行已经开始向符合要求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新增25年期贷款(对比现行企业贷款多数为10年期)。知情人士称,部分贷款在前四年暂免支付利息或本金,但利息将在之后累计,目前暂无法确定贷款总规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已通知国有银行将现有的地方政府债务转为利率较低的长期贷款,这是中国政府为降低经济衰退中的债务风险所做努力的

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已通知国有银行将现有的地方政府债务转为利率较低的长期贷款,这是中国政府为降低经济衰退中的债务风险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说,原定于2024年或之前到期的贷款如果逾期,将被归类为 "正常 "贷款,而不是不良贷款,这不会影响银行的绩效评估。路透社第一时间报道了银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这些措施。 一位消息人士说,为确保银行不会因债务重组而遭受重大损失,展期贷款利率不应低于中国国债利率,并补充说贷款期限不应超过10年。目前,中国 10 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约为 2.7%,而一年期基准贷款优惠利率为 3.45%。 由于政策保密,这两位消息人士拒绝透露姓名。

封面图片

中国国有银行据报促向国企购买过剩住房发放贷款

中国国有银行据报促向国企购买过剩住房发放贷款 中国多家国有银行据报敦促各地的分行经理向购买未售出房屋的国有企业发放贷款。 彭博社星期三(5月22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工商银行和其他国有银行正指导基金经理以购买的房产作为抵押,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 这些指令主要是为了清理过剩的住房库存,凸显了解决中国房地产危机的紧迫性。考虑到房地产估值的不确定性和地方政府难以通过此举获得回报,这一举措对银行而言充满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上星期五(5月17日)宣布将设立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569亿新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支持方案还包括降低购房者的首付要求。 中国央行预计,上述举措将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以1.75%的利率向21家银行提供资金。这些贷款的期限为一年,可分四次展期。 知情人士称,贷款的重点将放在并购贷款上,利率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中国的国有银行目前从国有开发商收取的年化利率约为4%,向私营企业收取的年化利率是这一水平的两倍。 上述知情人士说,目前尚不清楚指导意见是否会导致贷款大幅增加,因为工作人员也被提醒要进行尽职调查,确保贷款按预期用途使用。提供并购贷款,是为了让国有企业从有债务问题的开发商手中收购不良项目。 中国政府上周五在一场会议上宣布迄今为止最强力的稳楼市组合拳,包括大幅降低首付比例;降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商业贷款利率限制;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于政府直接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在上述会议中说:“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2024年5月22日 2:29 PM

封面图片

彭博社消息称,中国据悉考虑由地方政府收储,以帮助化解存量代售住房。

彭博社消息称,中国据悉考虑由地方政府收储,以帮助化解存量代售住房。 知情人士称,国务院正就化解存量房产方案向部分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征求意见。方案将要求国有银行提供贷款,支持地方国企以较大折扣从资金紧张的开发商收购住宅用作保障房。预期新计划规模将较此前试点项目更大。

封面图片

“2022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申请期延长至2023年7月

“2022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申请期延长至2023年7月 #经济及科技发展局 为协助企业疫后资金周转,减轻融资成本,特区政府透过第239/2022号行政长官批示,将《减轻因2022年疫情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简称“2022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的申请期延长6个月至2023年7月30日。 特区政府于2022年7月推出《减轻因2022年疫情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计划实施期间一直检视申请及审批情况...

封面图片

“2022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接受申请

“2022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接受申请 经科局加强向银行宣讲 #经济及科技发展局 特区政府日前推出的《减轻因2022年疫情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简称“2022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现已接受申请。计划申请期由2022年7月30日至2023年1月30日结束。 经科局今(1)日透过线上形式与澳门银行公会合办专场讲解会,向澳门多间持牌银行详细介绍“2022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的补贴方式及资格要件、申请审批流程等内容...

封面图片

中国国有六大行:房地产不良整体可控 继续支持融资需求

中国国有六大行:房地产不良整体可控 继续支持融资需求 中国楼市陷入寒冬之际,国有六大银行集体表态,称房地产不良在整体可控范围内,未来将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综合澎湃新闻和中国基金报报道,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六大行近期陆续召开2023年业绩发布会。从年报数据来看,截至去年年末,国有六大行的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合计约4.0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7800亿新元),同比增长6.6%。 随着中国楼市持续低迷,恒大、碧桂园等房企陆续发生债务违约事件。中国政府过去一年要求国有银行承担提振国内经济,以及救助负债累累的房企和地方政府的职责。迄今为止,国有银行已响应政府号召,降低贷款利率,同时加大对开发商的融资支持。 彭博社上月底报道,中国楼市的长期低迷,已影响大型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令这些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步攀升。 但多位国有银行管理层人士在业绩发布会上说,房地产不良在整体可控范围内,未来还将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同时加强对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和处置。 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国有六大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合计约4.09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534.92亿元,同比增长6.6%。不过,从占比上来看,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有所下降。 财报也显示,截至去年底,六大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合计约2144.96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67.36亿元。 其中,中国银行、工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较2022年末分别下降77.94亿元、35.74亿元,其他四家银行均有所上升。在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方面,工行、农行、中国银行的不良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其余三家的有所上升。 2024年4月7日 5:23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