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和补贴进行的调查是保护主义行为

中国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和补贴进行的调查是保护主义行为 中国商务部周四抗议欧盟调查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决定,称这是旨在扭曲供应链的“保护主义”行为。 欧盟周三宣布,将对向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政府补贴进行调查,欧盟认为这些补贴人为压低了电动汽车价格。在投资数十亿美元的补贴以获得优势后,中国已成为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比亚迪和吉利等汽车制造商在向日本和欧洲销售电动汽车后迅速获得了市场份额。 “我想强调的是,欧盟计划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为了以公平竞争的名义保护本国产业,”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在北京举行的吹风会上表示。 “这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也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消息来源: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欧盟将对中国电动车征收38%反补贴税 商务部斥赤裸裸保护主义

欧盟将对中国电动车征收38%反补贴税 商务部斥赤裸裸保护主义 欧盟委员会公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决,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38.1%临时反补贴税。在北京,商务部形容这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批评欧方罔顾事实和世贸组织规则,无视中方多次强烈反对,不顾多个欧盟成员国政府、产业界的呼吁和劝阻,一意孤行,中方对此高度关切、强烈不满,中国产业界对此深感失望、坚决反对。商务部发言人说,欧方裁决中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欧委会罔顾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来自开放竞争的客观事实,罔顾世贸组织规则,罔顾中国相关企业对有关调查的全面配合,人为构造并夸大所谓的「补贴」项目,滥用「可获得事实」规则,裁出畸高的补贴幅度,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是制造并升级贸易摩擦,是以「维护公平竞争」为名行「破坏公平竞争」之实,是最大的「不公平」。欧方此举不仅损害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也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发言人又说,欧委会一手高举绿色发展大旗,一手挥舞保护主义大棒,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不符合中欧领导人关于加强合作的共识精神,将影响中欧双边经贸合作氛围,不利于欧盟消费者自身的利益,也将破坏欧盟自身绿色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大局。中方敦促欧盟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2024-06-12 18:57:04 (1)

封面图片

欧盟据报将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外交部斥典型保护主义

欧盟据报将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外交部斥典型保护主义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将从下个月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25%的关税,在北京,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这宗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欧方以此为由,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的稳定,最终也会损害欧洲自身的利益。林剑又说,近一段时间,欧洲多个国家政要,业界的代表对欧委会的调查表达反对意见,认为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来试图保护欧洲产业是错误的方法,保护主义没有前途,开放合作才是正道。中方敦促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与中方一道维护好中欧经贸合作大局。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4-06-12 16:28:54

封面图片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 在大量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后,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 综合路透社、彭博社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星期三(9月13日)在欧洲议会上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并称“欧洲对竞争持开放态度,但不是自下而上的竞争”。 冯德莱恩还说:“全球市场现在充斥着较廉价的中国电动汽车,这些汽车的价格因获得巨额国家补贴而被人为压低,而这正在扭曲我们的市场。”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大力开拓欧洲市场,欧洲汽车制造商须生产更低成本的电动汽车,以便与中国在开发更便宜、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电动汽车上所占据的领先地位竞争。 几个月以来,法国政府和一些欧盟委员会成员一直在施压、敦促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展开调查。

封面图片

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展开调查

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展开调查 欧盟行政部门负责人周三表示,欧盟正在对中国向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补贴展开调查,因为人们越来越担心这些援助正在损害欧洲公司的利益。 “全球市场现在充斥着更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而巨额国家补贴人为地压低了它们的价格。这正在扭曲我们的市场。”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对欧盟议员说。 “既然我们不接受市场内部的这种扭曲,我们也不接受外部的这种扭曲,”冯德莱恩说。“因此,我今天可以宣布,欧盟委员会将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中国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的补贴,帮助该国成为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以在这个被视为有前途的行业中取得早期领先地位。 全球汽车制造商在其本土地区面临着来自抢占市场份额的中国品牌日益激烈的竞争。 “欧洲对竞争持开放态度,但不是逐底竞争。我们必须保护自己免受不公平行为的侵害,”冯德莱恩说。她没有提供有关调查的细节。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家发改委:以“反补贴”名义限制中国电动汽车是典型双标

中国国家发改委:以“反补贴”名义限制中国电动汽车是典型双标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中国国家发改委称,以“反补贴”名义限制中国电动汽车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中国国家发改委星期四(6月13日)晚间发文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罔顾事实、预设结果、不合理、不合规,本质是将调查工具武器化、政治化,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将采取一切手段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发改委在文章中表示,以“反补贴”名义限制中国电动汽车,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中国对内外资汽车品牌一视同仁,外资品牌在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口数量排名中,特斯拉稳居第一名,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特斯拉出口量较第二名的比亚迪高41.7%。 文章称,到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已到期退出,但欧、美仍在实施大额购置补贴,补贴力度明显高于中国。欧美以反政府补贴为由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且对中国产品区别对待、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原则。例如,法国自2024年起实施电动汽车补贴激励措施,采用中国生产电池的电动汽车可能由于“碳足迹”评分较低而不能获得补贴。 文章称,此次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一方面,是在没有欧盟产业申请的情况下自行发起的,明显违反市场意愿;另一方面,为达到预设目标,欧盟委员会罔顾世贸组织规则,构造并夸大所谓“补贴”项目,摒弃出口量最大代表性标准,在抽样中排除了出口量靠前的欧美企业,只选择中国本土企业。这些做法,抽样标准不合规、过程不透明、结果不公正,其本质是滥用世贸规则程序,将调查工具武器化,以“公平竞争”名义破坏公平竞争。 文章最后写道,欧盟汽车行业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每年创造近千亿欧元贸易顺差,2023年德国生产的汽车近80%用于出口,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是欧盟汽车企业的共同期盼。如果欧盟一意孤行,滥用保护主义措施,执意制造并升级贸易摩擦,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2024年6月14日 7:12 AM

封面图片

国家发改委指欧盟以反补贴名义限制中国电动汽车是典型双重标准

国家发改委指欧盟以反补贴名义限制中国电动汽车是典型双重标准 国家发改委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罔顾事实、预设结果、不合理、不合规,本质是将调查工具武器化、政治化,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将采取一切手段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发改委晚上发文表示,以「反补贴」名义限制中国电动汽车,是典型的双重标准。文章指出,在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口数量排名中,特斯拉稳居第一名,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特斯拉出口量较第二名的比亚迪高41.7%。文章又指,到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已到期退出,但欧美仍在实施大额购置补贴,补贴力度明显高于中国。欧美以反政府补贴为由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并对中国产品区别对待、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原则。文章又表示,这次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一方面,是在没有欧盟产业申请的情况下自行发起,明显违反市场意愿;另一方面,为达到预设目标,欧盟委员会罔顾世贸组织规则,构造并夸大所谓「补贴」项目,摒弃出口量最大代表性标准,在抽样中排除了出口量靠前的欧美企业,只选择中国本土企业。这些做法,抽样标准不合规、过程不透明、结果不公正,其本质是滥用世贸规则程序,将调查工具武器化,以「公平竞争」名义破坏公平竞争。文章指出,如果欧盟一意孤行,滥用保护主义措施,执意制造并升级贸易摩擦,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4-06-14 01:52:37 (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