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金融发展要支持创造性破坏,为改革铺路搭桥和保驾护航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金融发展要支持创造性破坏,为改革铺路搭桥和保驾护航 今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对话,提升全球经济金融韧性”分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表示,经济与人口的双新常态对金融发展提出新要求。第一,潜在增长率越是依靠生产率提高,金融越是要从传统功能(积累和培育产能)转向支持熊彼特式的创新(创造性破坏)。第二,保持增长速度越倚重需求扩大,越要求金融从擅长的刺激短期需求功能,转向更具有普惠性,更善于培育长期需求。第三,居民消费越成为常态制约,越要求金融从以投资者、企业为服务对象,转向善于为居民服务,更加强调家庭本位。第四,保持合理增长速度归根结底靠改革,要求金融善于为改革铺路搭桥和保驾护航,同时也分享改革红利。 来源: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土耳其总统任命加密货币教授FatmaOzkul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新成员】

【土耳其总统任命加密货币教授FatmaOzkul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新成员】 土耳其总统Recep Tayyip Erdogan已任命教授Fatma Ozkul为土耳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新成员。 Fatma Ozkul主要研究领域是会计、金融和审计,曾开设过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资产等学科的课程,教授加密资产和区块链技术相关知识。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加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易会满退出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加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易会满退出 中国央行星期二(3月19日)发布了更新后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名单,名单显示,中国证监会新任主席吴清等四人加入,被免职的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等四人退出。这也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修订之后,首次对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 据中国央行网站公布的最新名单显示,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为潘功胜,另有13名委员分别是徐守本、李春临、廖岷、张青松、宣昌能、李云泽、吴清、康义、朱鹤新、田国立、王一鸣、黄益平、黄海洲。 目前,货币政策委员会由下列单位和人员组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副秘书长一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一人;财政部副部长一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两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专家委员三人。整体上看,货币政策委员会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二是金融专家。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去年12月召开的第四季度例会显示,会议由主席潘功胜主持,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廖岷、张青松、李云泽、易会满、康义、朱鹤新、刘世锦、蔡昉、王一鸣出席会议。徐守本、李春临、刘国强、田国立因公务请假。 与此前的名单相比,此次调整后的四个新面孔分别是: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特聘教授黄海洲。 易会满、刘世锦、蔡昉、刘国强四人退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立于1997年7月,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 2003年12月27日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二条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应当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 2024年3月20日 4:55 PM

封面图片

根据周一发布的声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指出,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周一发布的声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指出,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声明发布之际,背负着超过3000亿美元负债的中国恒大集团正濒临崩盘。这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冲击,而150万购房者还在期盼住宅的完工。 由行长易纲担任主席的货币政策委员会表示,中国央行还将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防风险。 中国央行承诺会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并表示中国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央行重申,将增强信贷总量成长的稳定性,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中国央行维持货币政策立场基本不变,承诺做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彭博社)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中国央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数据出现平稳势头之际,中国央行会议决定,要持续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星期三(9月27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例会9月25日在北京召开,提出上述要求。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利率将持续保持高位;中国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动力增强,但仍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 会议提出,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会议提出的调控方案包括: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支持银行补充资本,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 会议还提出,要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校正背离、稳定预期,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此外,还要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中国8月经济和金融数据表现高于预期,显示市场在急剧下滑后正趋于稳定,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危机存续,加之地方债务和地缘政治风险,也有分析认为稳定趋势恐难以延续。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