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ETF涨幅榜TOP10:纳斯达克ETF涨近58%夺冠 游戏ETF涨34%

2023年ETF涨幅榜TOP10:纳斯达克ETF涨近58%夺冠 游戏ETF涨34% 2023年ETF涨幅榜TOP10出炉!截至今日,纳斯达克ETF今年累涨57.96%位居榜首,游戏ETF涨34.01%,排名第3至第5的日经ETF、中韩半导体ETF和标普500ETF均累涨超28%;第5至第10分别为通信ETF、德国ETF、法国CAC40ETF、传媒ETF和中国国企ETF。 来源:格隆汇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023年全球药企Top10榜单出炉

2023年全球药企Top10榜单出炉 具体来看,如果按公司总收入排名,全球药企TOP10分别为强生、罗氏、默沙东、辉瑞、艾伯维、拜耳、赛诺菲、阿斯利康、诺华和BMS。如果按照制药业务收入排名,全球药企TOP10分别为辉瑞、强生、艾伯维、默沙东、罗氏、阿斯利康、诺华、BMS、赛诺菲、GSK。全球药企TOP10(按总营收)注:罗氏、赛诺菲、诺和诺德增幅按固定汇率计算;2023年平均汇率:1瑞士法郎=1.1177美元,1欧元=1.0845美元,1丹麦克朗=0.1454美元重磅产品依旧是制胜关键制药巨头的业绩表现与产品息息相关。经过统计,我们发现制药巨头的收入普遍依赖重磅单品,TOP10药企中有6家最畅销药物(前三)累计销售额占制药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40%,几乎撑起了公司的半壁江山。2023年,默沙东的K药和HPV疫苗为公司狂揽340亿美元,强生的Stelara和赛诺菲的Dupixent增长同样强劲,首次迈过了100亿美元大关。而Comirnaty和Humira两款产品虽然仍隶属于百亿美元俱乐部,但由于外部环境变化、专利到期等原因,2023年销售额下滑严重,2024年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未来如果没有产品及时补位,公司业绩可能进一步下滑。全球TOP10药企最畅销药品注:2023年平均汇率:1瑞士法郎=1.1177美元,1欧元=1.0845美元,1丹麦克朗=0.1454美元辉瑞就是受重磅单品影响的典型案例。2022年该公司凭借新冠产品Comirnaty和Paxlovid一举登上全球药企总营收和制药业务收入两张冠军宝座。但随着疫情退去,新冠类产品临床需求萎缩严重,Comirnaty和Paxlovid销售额出现断崖式下跌,2023年辉瑞总营收几近腰斩(-41%),跌至榜单第四名,制药业务虽然仍排在第一,但后劲不足。为此,辉瑞斥430亿美元巨资将ADC龙头企业Seagen纳入麾下,预计到2030年能为公司带来百亿美元收入。与此同时,受困于专利悬崖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BMS、默沙东、艾伯维等MNC也手握大额美金在全球疯狂扫货,希望能找到新的重磅炸弹,弥补成熟产品销售额下滑或增速乏力的缺憾,并进一步促进公司业绩增长。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2023年BMS不仅以1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神经科学公司Karuna Therapeutics,还与KRAS明星公司Mirati Therapeutics、核药新锐Rayzebio分别达成了48亿美元和41亿美元的收购协议。默沙东选择重金押注TL1A抗体,在PRA023治疗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两项II期临床数据公布后,溢价75%收购Prometheus,交易总额高达108亿美元。艾伯维则财大气粗斥资近200亿美元将ADC先驱ImmunoGen和神经科学公司Cerevel Therapeutics收入囊中。除“买买买”外,制药巨头内部也在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管线。2023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共有6家,从高到低依次是默沙东(305.31亿美元)、罗氏(158.71亿美元)、强生(150.85亿美元亿美元)、诺华(113.71亿美元)、阿斯利康(109.35亿美元)和辉瑞(106.79亿美元)。与2022年的135.48亿美元相比,默沙东2023年研发投入飙升,主要是因为收购与剥离造成的相关成本大幅增加。研发费用占总营收20%及以上的企业也有6家,分别为默沙东、罗氏、阿斯利康、诺华、BMS和GSK。未来排名仍有变化近两年,资本寒冬,再加上大批重磅产品面临专利悬崖,现金流充裕的制药巨头为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不断并购扩张。随着它们对交易进行消化和业务资产整合完毕,未来全球药企TOP10榜单将会再次发生调整。比如,辉瑞2022年收购Biohaven囊获的偏头痛新药Nurtec销售额就从当年的2.13亿美元上涨到了2023年的9.28亿美元(+336%),开始为公司业绩助力,另一款产品Zavzpret也已于2023年3月在美国上市,作为目前唯一一款治疗偏头痛的鼻喷雾剂,市场潜力巨大。安进在2023年10月6日完成收购Horizon后获得了近10亿美元的额外销售额,预计全年能贡献超30亿美元的收入。辉瑞、BMS、默沙东、艾伯维等制药巨头在2023年达成的大额收购交易或许也能在2024年业绩中得以体现,进而引起公司排名变化。此外,在默沙东、辉瑞、GSK、强生、诺华陆续完成消费者保健或仿制药业务拆分后,赛诺菲也于2023年10月宣布计划剥离消费者保健部门,预计在2024年第四季度前成立法国新公司并独立上市。瘦身完成后,赛诺菲的总收入将有所下降,至于是否会被挤出TOP10,尚未可知。最后,礼来、诺和诺德有望凭借GLP-1类产品杀出重围,成为榜单中的两匹黑马。财报显示,这两个公司2023年的总营收涨幅均超过了20%,分别达到341.24和337.71亿美元,仅次于GSK。2024年,手握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两个大杀器,诺和诺德和礼来业绩将进一步增长,跻身全球药企TOP10指日可待。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信息图]2023年美国畅销汽车榜TOP10:Model Y位列第五

[信息图]2023年美国畅销汽车榜TOP10:Model Y位列第五 福特F系列连续40多年保持美国最畅销汽车的地位,去年销量达750,789辆。在福特去年售出的200万辆汽车中,近40%是F系列。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18%,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增长25%。雪佛兰Silverado电动皮卡去年销量达555,148辆,常年位居畅销榜第二名。总体而言,Silverado的销量每年增长6.1%。2023年,最实惠车型的建议零售价为38,195美元,而福特F-150的建议零售价为34,445美元。道奇Ram系列皮卡、丰田RAV4 SUV去年销量分别为444,926和434,943辆,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虽然特斯拉没有报告美国销量数据,但据EVadoption.com预估,特斯拉Model Y SUV销量为403,897辆,位列第五。TOP6-10还包括,本田CR-V(361,457辆)、通用旗下高端豪华品牌GMC的Sierra皮卡(295,737辆)、丰田凯美瑞(290,649辆)、日产Rogue小型SUV(271,458辆)和Jeep Grand Cherokee(244,594辆)。丰田凯美瑞是销量前十名中唯一的轿车。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4月份汽车品牌销量榜TOP10 比亚迪冲至全球第四

4月份汽车品牌销量榜TOP10 比亚迪冲至全球第四 丰田以近63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而大众和福特的销量则在30万辆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的销量与排名第三的福特相差无几。除了前四名之外,全球汽车品牌销量前十名还包括本田、现代、铃木、雪佛兰、起亚和日产等知名品牌。2023年,中国整车出口量达到491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比亚迪在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方面表现出色,2023年的出口量达到24万辆。成功将市场拓展到美洲、欧洲、日本和东南亚等地,与欧美日等传统汽车制造商展开直接竞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9月26日,中概股普涨,阿里与拼多多涨幅均超10%

9月26日,中概股普涨,阿里与拼多多涨幅均超10% 周四美股成交额第7名阿里巴巴收高10.07%,成交69.29亿美元。受中国刺激政策推动,周四热门中概股普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近11%,创2022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9月25日,《财富》杂志公布2024年“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阿里巴巴因AI技术辅助检测胰腺癌病变,成为唯一入选前十的中国公司。这是《财富》公布“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10年来,阿里巴巴第6次上榜,是上榜次数最多的中国公司。 另据市场消息,京东物流和菜鸟速递将分别接入淘天、京东平台,京东也将在“双11”前开通支付宝支付。 美女去衣换脸搜索更多

封面图片

比特币一度升破68000美元 今年至今累涨近50%

比特币一度升破68000美元 今年至今累涨近50%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批准了现货比特币ETF的上市,这为新的大型投资者带来了机会,也重新点燃了类似于2021年的热情和动力。新加坡加密货币分析机构10x Research的研究主管Markus Thielen表示:“投资者对价格上涨充满信心,资金持续流入。”据LSEG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的一周内,流入美国十大现货比特币基金的净资金达到21.7亿美元。与此同时,以太坊等较小的竞争对手也受到市场猜测的影响,可能很快会推出ETF,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截至当天,以太坊今年以来上涨了50%,并且正在创下两年来的高点,在当天上涨了2.6%,达到每枚3518美元。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上涨趋势与日本日经指数、标普500指数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创下新高相呼应,同时,股票和外汇市场的波动率指标也在下降。“在纳斯达克指数创下新高的情况下,加密货币表现良好,因为比特币仍然是高波动性的科技代理和流动性温度计。”分析公司Spectra Markets的交易员兼总裁Brent Donnelly表示。“我们回到了2021年的市场氛围,一切都在上涨,每个人都在享受其中。”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继日经ETF后 美股ETF又被买出20%溢价

继日经ETF后 美股ETF又被买出20%溢价 警惕美股ETF持续高溢价风险1月23日,由易方达发行的美股50ETF高开大涨10.01%,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溢价率已高达20%。这意味着投资者要买到该ETF,还需额外支付20%的溢价,溢价对持有者意味着收益被放大,但对新入者也意味着更容易导致亏损。该ETF的溢价情况已经持续几日。一名投资者22日就对记者表示:“我两周前买了一点美股ETF,今天(22日)早上看的时候涨8%~9%,但等下午收盘的时候已经涨了15%了,就好像加了杠杆一样。”23日,由于跨境ETF持续受资金追捧,美股50ETF午后快速拉升涨停,溢价率超10%,此外日经ETF(159866)大涨超4%,纳斯达克ETF(513300)涨3.54%。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多是因为QDII额度有限且很少有卖盘,因此买家无奈只能付出更高的溢价,此时往往容易出现较大波动。Wind数据显示,上述美股ETF的规模仅5089万元。这一情景在上周就已经出现,只不过上周出现溢价较大的标的是日经ETF。日本股市近一年来气势如虹,涨幅接近36%,开年以来就已涨约7%,于是中国投资者亦跑步进场,最为便利的投资标的便是ETF。“华夏、易方达的日经ETF规模都是1亿元左右,前一周买盘特别集中,但QDII额度又不够,也没有卖盘出来,因此需要不断挂更高的价格去成交。”某公募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全球资深宏观基金经理袁玉玮对记者表示:“1月16日,华夏野村日经225ETF以50亿元成交额(1个月前不到1亿元)竟然还能升高(溢价)超10%,这已经非常夸张了。部分T+0策略完全可以做空这个标的。”他也表示,“现在日本股市受益于全球供应链重构,高端制造主题受到追捧,加上日元贬值助力,否则在高通胀环境中,很难走出大涨行情。”除了华夏日经ETF盘中溢价超20%,工银大和日经225ETF(159866)和易方达日兴资管日经225ETF(513000)16日溢价也均超6%。当时多家基金公司发声,警示风险。例如,华夏基金1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旗下日经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美股科技巨头财报主导市场走势就美股而言,本周也是尤为关键的一周,2023年托举指数的科技巨头财报将开始陆续发布。对于在纳斯达克100指数中权重甚大的大型科技股来说,2024年伊始并不顺利,但它们在第一周后迅速重回正轨。本周开始明星科技股将陆续公布业绩,其中网飞(周二)、特斯拉(周三)和英特尔(周四)最为引人关注。三家公司在上次财报公布当日的涨跌幅分别为16%、-9%和9%。“最近推动纳斯达克100指数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劳动力市场(今年第一周非农数据)、价格(今年第二周的CPI)和消费数据(上周早些时候的零售)均强于预期,很明显,美国经济的表现超出了之前的预期。”嘉盛集团全球研究主管马特·韦勒(Matt Weller)告诉记者,几年前,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的成长型科技股在长期加息的背景下苦苦挣扎,它们自那之后越发成熟,现在是强经济及高利率的纯粹受益者。他表示,现在“七巨头”股票(微软、苹果、谷歌/Alphabet、亚马逊、英伟达、Facebook/Meta和特斯拉)的合算市盈率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50倍,唯一可能拖累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只有糟糕的财报表现。“七巨头”各自都面临机遇和挑战,但一些需要关注的共同主题是消费者和整体经济的健康状况,以及人工智能的影响和增强/虚拟现实设备的增长。据Zacks分析师称,在12%的高营收背景下,“七巨头”的盈利总体上预计将较上年同期增长近40%。根据LPL Financial的数据,这7只股票将占整个标普500指数总盈利增长的100%以上,这意味着“标普493”(标普500指数其余493只成份股)可能在去年全年亏损。盈利并不是“七巨头”跑赢其他股票的唯一基本指标。从销售增长(预计未来两年将接近11%,而“标普493”为3%)和净利润率(预计约20%,“标普493”约为10%)等因素来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否交易指数,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应该密切关注“七巨头”的财报表现。此外,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变化亦将影响市场。美国1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跳升至78.8,远超预期且创2021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市场对经济软着陆的乐观期待令3月降息概率进一步缩减至50%以下,今年全年的降息幅度押注从最高的160BP降至120BP左右。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本周五将发布美国12月PCE通胀数据,预计同比增速维持在2.6%不变,核心PCE增速从3.2%降至3%。通胀回落的速度将决定美联储今年的降息时间表。本周美国的其他经济数据还包括周二公布的PMI,以及周四公布的2023年四季度GDP、耐用品订单和初请失业金人数。其中GDP环比增速预计从4.9%放缓至2%。相关文章:日股创34年来新高 日经ETF被买爆 超高溢价还有人追走势巨震暗示风险 中国华夏日经ETF宣布临时停牌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