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7 日,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部分日媒歪曲解读外商在华投资情况答记者问。发言人表示,部分日媒选择性引用有关统计数据,并歪

3 月 7 日,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部分日媒歪曲解读外商在华投资情况答记者问。发言人表示,部分日媒选择性引用有关统计数据,并歪曲解读外商在华投资情况,炒作所谓 “外资出逃” 叙事。相关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发言人说,从实际使用外资角度看,2023 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53766 家,同比增长 39.7%。实际使用外资 1.1 万亿元人民币,尽管同比下降 8%,但规模仅次于 2021 年、2022 年,处于历史第三高,稳居全球前列。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 37.4%。发言人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继续保持对外商投资的强大吸引力。1 月,在华新设外商投资企业 4588 家,同比增幅高达 74.4%。从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 40.6%,越来越多跨国企业选择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总的来看,大部分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长期发展前景,对投资中国依然充满信心。发言人说,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多支持便利。(澎湃) 来源:财经慢报频道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方批评有日媒炒作所谓「外资出逃」 称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

中方批评有日媒炒作所谓「外资出逃」 称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 中国驻日本使馆回应有日本传媒指中国去年外商直接投资下跌八成,创30年来新低的报道,发言人说,部分日媒选择性引用有关统计数据,并歪曲解读外商在华投资情况,炒作所谓「外资出逃」叙事,相关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 发言人表示,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1万1千亿元人民币,尽管同比下降8%,但规模仅次于2021年和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稳居全球前列。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 发言人指出,总的来看,大部分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长期发展前景,对投资中国依然充满信心。 2024-03-08 11:21:21

封面图片

工信部长: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重要组成

工信部长: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重要组成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星期一(3月25日)形容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并说工信部将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设立的研发中心承担重大攻关项目。 据中国21经济网报道,金壮龙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在华营业收入和利润已经分别占到中国规模以上工业的20.4%和23.4%,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0.2%,在稳定中国工业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望未来,金壮龙说,工信部将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深化与世界各国企业互利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金壮龙介绍,工信部将积极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设立的研发中心承担重大攻关项目,为各国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赴华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工信部也将支持中外企业加强合作,加快先进适用数字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中国转化落地。 他也强调,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坚持以开放求发展,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场需求,为促进全球经济循环、助力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贡献。工信部将坚定不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在这之前,中国总理李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向上百名全球商业领袖信心喊话,强调中国宏观政策仍有充足发力空间,并承诺将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不断以更高水平的开放链接世界。 2024年3月25日 2:17 PM

封面图片

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8%

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8% 中国商务部公布2023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人民币1.13万亿元(2152.2亿新元),同比下降8%。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2023年中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万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亿人民币,下降8%,规模仍处历史高位。 从行业来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最多,降幅为13.4%,制造业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179.2亿元人民币,下降1.8%,但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5%。 从来源地看,法国、英国、荷兰、瑞士、澳大利亚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84.1%、81.0%、31.5%、21.4%、17.1%。商务部网站新闻稿并未公布其他国别投资数字。 以人民币计,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6.3%,2021年增长14.9%。 2024年1月19日 5:27 PM

封面图片

商务部:1 至 6 月全国吸收外资 4989.1 亿元人民币

商务部:1 至 6 月全国吸收外资 4989.1 亿元人民币 2024 年 16 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26870 家,同比增长 14.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4989.1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29.1%。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 1418.6 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为 28.4%,较去年同期提高 2.4 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 637.5 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 12.8%,较去年同期提高 2.4 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 87.5% 和 43.4%。(央视)

封面图片

商务部计划下周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详细解读外资24条

商务部计划下周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详细解读外资24条 在北京,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外资24条」推出半年多,当局开展阶段性评估,计划于下周三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进行详细解读。他提到,国务院去年7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受到外资企业普遍欢迎和高度关注,外资企业圆桌会将积极邀请在华外商协会、外资企业参加,有关情况将及时发布。 2024-02-22 15:13:30

封面图片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12月27日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12月27日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主要变化:一是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开放。汽车制造领域,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领域,取消外商投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及关键件生产的限制,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管理。本次修订,实现了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二是自贸试验区探索放宽服务业准入。市场调查领域,除广播电视收听、收视调查须由中方控股外,取消外资准入限制。社会调查领域,允许外商投资社会调查,但要求中方股比不低于67%,法人代表应当具有中国国籍。三是提高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精准度。在负面清单说明部分增加“从事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禁止投资领域业务的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股份并上市交易的,应当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境外投资者不得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其持股比例参照境外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由证监会和有关主管部门按规定对从事负面清单禁止领域业务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实行精准化管理。需要说明的是,“应当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系指审核同意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不适用负面清单禁止性规定,而不是指审核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活动本身。四是优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根据《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在负面清单说明部分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应符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做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衔接,在负面清单说明部分增加“境内外投资者统一适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 (国家发改委)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