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抓紧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实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商务部:抓紧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实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现行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包括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其中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实现了制造业清零。”何亚东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抓紧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来源:格隆汇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2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实现了制造业“清零”,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我们将与有关部门一道深化研究,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同时,推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引领全国持续扩大开放。 来源:格隆汇

封面图片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12月27日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12月27日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主要变化:一是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开放。汽车制造领域,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领域,取消外商投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及关键件生产的限制,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管理。本次修订,实现了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二是自贸试验区探索放宽服务业准入。市场调查领域,除广播电视收听、收视调查须由中方控股外,取消外资准入限制。社会调查领域,允许外商投资社会调查,但要求中方股比不低于67%,法人代表应当具有中国国籍。三是提高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精准度。在负面清单说明部分增加“从事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禁止投资领域业务的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股份并上市交易的,应当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境外投资者不得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其持股比例参照境外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由证监会和有关主管部门按规定对从事负面清单禁止领域业务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实行精准化管理。需要说明的是,“应当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系指审核同意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不适用负面清单禁止性规定,而不是指审核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活动本身。四是优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根据《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在负面清单说明部分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应符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做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衔接,在负面清单说明部分增加“境内外投资者统一适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 (国家发改委)

封面图片

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

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 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未来5年,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 来源:

封面图片

商务部: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清理内外资待遇不一问题

商务部: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清理内外资待遇不一问题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将以更高水平开放,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让更多外资愿意来、进得来。凌激出席「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致辞时表示,将以更优质服务稳存量,办好每月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用好外资企业问题诉求及收集办理系统等渠道,推动解决外资企业关注问题,落实好外资国民待遇;同时当好「清道夫」,清理内外资企业待遇不一致及隐性壁垒问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外资既准入、又准营。他说,将以更精准的政策提高质量,落实好「外资24条」和新推出的行动方案,加大研发中心、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引资政策支持力度,为外资参与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场的北京市委书记尹力表示,北京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不断拓展更大的投资空间、创造更多的投资商机。 2024-03-26 11:07:04

封面图片

中国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中国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星期三(9月27日)说,要引领高水平市场开放,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与有关部门一道深化研究,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盛秋平在中国国新办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商务部将与有关地方和部门一道,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作用,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盛秋平说,一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今年6月,已经出台了首批自贸区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政策措施,商务部将加强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试出成效。在此基础上,加快推动全面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先行先试工作,进一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二是引领高水平市场开放。目前,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实现了制造业“清零”,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将与有关部门一道深化研究,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同时,推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引领全国持续扩大开放。 三是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商务部将围绕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研究制定综合性指导文件,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在贸易、投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等重点领域集中推出一批引领性、集成性改革举措,支持自贸试验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改革探索,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四是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各自贸试验区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各不相同,是丰富多样的自贸试验田。将支持各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差别化探索,围绕生物医药、海洋经济、大宗商品贸易等重点领域,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同时,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支撑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封面图片

中国发改委谈外资规模下降:将扩大制度型开放缩减准入负面清单

中国发改委谈外资规模下降:将扩大制度型开放缩减准入负面清单 针对去年以来中国利用外资规模有所下降的问题,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伍浩星期三(3月20日)说,全球跨境投资有升有降是常态,从未来趋势看,中国吸引外商投资优势显著、空间广阔。下一步,将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伍浩当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就如何评价去年以来中国利用外资规模有所下降的问题回答说,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跨境投资有升有降是常态。近年来,世界变乱交织、全球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全球跨境投资波动有所加大,2021年全球数据上升到较高规模以后出现持续回落。今年1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全球投资趋势观察》显示,扣除跨国企业投资中转地因素后,2023年全球跨境投资下降了18%。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保持了较好态势。 伍浩说,拉长时间尺度看,202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仍处于历史高位。虽然2023年单纯从数字上,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看,都可以得出更为客观结论。量上,去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约2100亿新元),处于历史第三高。质上,中国利用外资的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37.4%,比2022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引资占比达到27.9%,提升了1.6个百分点。 从未来趋势看,中国吸引外商投资优势显著、空间广阔。中国是全球超大规模且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在先进制造业、新型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将持续释放出巨大需求。同时,中国拥有良好稳定的政策环境、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能为外商投资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的产业配套体系。中国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充足的人才资源和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等,能为外商扩大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创造良好投资空间。去年中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39.7%,充分体现了外资分享中国市场机遇的热情和对未来投资前景的信心。 ... 2024年3月20日 4:53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