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回应利润下降:因恒大、碧桂园、融创等房企违约 回款受到了一定影响

中国中冶回应利润下降:因恒大、碧桂园、融创等房企违约 回款受到了一定影响 4 月 8 日,在中国中冶 2023 年度业绩会说明会上,中国中冶炼总裁助理、副总会计师、财务部部长范万柱介绍,由于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整个 2023 年的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尤其是民营房地产这一块,特别是像恒大、碧桂园、融创等房地产企业,在经营市场当中出现了一些违约,中国中冶作为施工方在回款当中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第一财经) 来源:财经慢报频道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碧桂园据报首次出现美元债违约

碧桂园据报首次出现美元债违约 深陷债务危机的中国房企碧桂园,据报有史以来首次出现美元债券违约。 彭博社看到的受托人花旗国际向持有人发出的通知显示,碧桂园未能在上周结束的宽限期内支付该票据利息,因此“构成违约事件”。这意味着,如果未偿还票据本金总额至少25%的持有人提出要求,花旗国际必须立即宣布本金和利息到期。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债权人已提出任何有关要求。 碧桂园早前错过9月17日的最后期限后,未有在30天的宽限期结束时,支付1540万美元(约2107万新元)的美元债券利息。这已近乎被视为正式违约。 碧桂园上周在回应彭博社询问的声明中称,由于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销售额持续承压,公司预期将无法如期履行所有境外债务款项的偿付义务。 碧桂园称,公司希望寻求整体方案来解决问题,并称集团保持持续经营才可最大程度恢复各方价值。 2023年10月25日 2:37 PM

封面图片

碧桂园濒临首次违约 在兑付问题上仍保持沉默

碧桂园濒临首次违约 在兑付问题上仍保持沉默 在一只美元债的付息宽限期即将结束之际,陷入困境的中国房地产巨头碧桂园仍保持沉默。如果不予兑付,将标志着该公司有史以来首次公开违约。 彭博社引述这只票据的一位持有人说,截至香港时间星期三(10月18日)上午9时仍未收到钱。 碧桂园的总负债达1870亿美元(约2558亿新元),是全球负债最重的房地产商之一。 该公司必须在10月17日至18日的30天宽限期结束前支付息票,否则可能会被宣告违约。由于原定付息日9月17日是个周日,使得实际付款期限顺延至9月18日,从而导致宽限期的截止时间比较模糊,碧桂园一直未明确正式的截止日期。

封面图片

碧桂园新增5家子公司股权冻结 总额约5.4亿

碧桂园新增5家子公司股权冻结 总额约5.4亿 3月18日,据天眼查信息显示,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近期新增了5则股权冻结信息。 涉及的企业包括广州碧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州粤东碧桂园投资有限公司、广州碧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市碧桂园地产有限公司和广州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据了解,被冻结的股权数额分别为约1.87亿元、1亿元、1.04亿元、1.01亿元和5000万元,冻结的执行期限从2024年3月一直持续到2027年3月。

封面图片

碧桂园3只境内债二度展期通过

碧桂园3只境内债二度展期通过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再次对三只境内债券展期,避免了境内违约。 彭博社星期三(4月24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本周碧桂园的境内债持有人完成了对碧桂园的展期投票,同意将债券本金及利息兑付时间推迟至9月。 碧桂园本应在3月12日支付“21碧地01”去年3月12日至今年3月11日期间的利息,并应于4月12日兑付2%的本金及对应利息;也应于3月17日兑付“21碧地04”2%的本金及对应利息,两笔债券均未能按时兑付并进入30个交易日宽限期。 另一只境内债券“21碧地02”,则应于今年6月15日支付利息。 本次展期已经是碧桂园第二次对这三只境内债券进行展期。 碧桂园去年已经出现美元债券违约,是房地产危机受影响最大的企业之一。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下行,碧桂园在住宅销售回款方面也面临更大困难,继2月销售下降85%后,3月合约销售额继续同比暴跌83%。 2024年4月24日 3:34 PM

封面图片

碧桂园据报拟增设宽限期以防到期债券首次违约

碧桂园据报拟增设宽限期以防到期债券首次违约 中国房地产巨企碧桂园据报拟增设宽限期,以防止到期的债券首次违约。 综合彭博社和澎湃新闻星期二(8月29日)报道,上交所私募债平台披露的公告,碧桂园计划在8月29日至31日召开的第二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四期)(品种二)(简称“16碧园05”)增加40个自然日宽限期的议案。 “16碧园05”为碧桂园全资附属公司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私募债券,这是碧桂园首只寻求展期的债券。 议案显示,在本次债券项下的违约事件发生之后,给予发行人上述宽限期,在宽限期内不构成债券违约或违约事件。 增设宽限期的议案也显示,若发行人在该宽限期内对本期债券到期本金和/或利息进行了足额偿付或得到债券持有人会议相关豁免或展期,则不构成违约。 碧桂园未立即回应彭博社的查询。 彭博社早前报道,“16碧园05”未偿本金为39亿元人民币(约7.24亿新元),将于9月2日到期,因当日为星期六顺延至9月4日。 在增设宽限期的议案出炉之前,发行人提议将该债券展期三年并分期兑付,但一些债券持有人要求按期全额偿付,公司将展期方案的投票表决时间从8月25日延长至8月31日。

封面图片

碧桂园上半年亏损489亿人民币 警告或陷债务违约

碧桂园上半年亏损489亿人民币 警告或陷债务违约 深陷债务危机的中国房企碧桂园今年上半年录得489亿元(人民币,下同,约90.59亿新元)的亏损。碧桂园坦言,公司面临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并警告出现债务违约的可能性。 综合彭博社、法新社和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碧桂园星期三(8月30日)在向港交所提交的文件中公布,今年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的亏损为489.3亿元,去年同期则纯利6.1亿元,股东应占的每股亏损为1.79元。 碧桂园公布,今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同比增39.4%至2263.1亿元,然而销售成本也同比大增72.6%至2505.7亿元,令期内转录毛亏约为242.6亿元。 截至今年6月底,碧桂园总借贷(有息负债余额)下降至约2579.1亿元,其中未来一年内将有1080亿元的借贷到期。目前公司现金余额缩减至1305.7亿元,其中受限制现金余额295亿元。受限制现金主要包括预售物业建设和工人工资等未被解除限制的保证金及因诉讼而被冻结的资金。 碧桂园称,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虽然公司对本轮调整周期有所预判,但市场下行的深度和持续度超出公司预期,未能及早做出更有力度的应对措施,对三四线及更低线城市投资比例过大、负债率压降速度不够等潜在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刻、化解行动不够及时有力等都致使公司面临自成立以来的最大困难。 碧桂园警告,如果未来财务状况持续恶化,或将无法满足若干借款的财务契约条款,导致违约。公司将尽最大努力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做好销售,盘活资产,削减不必要开支,采取各种债务管理措施化解阶段性流动性压力。 上述财报公布后,碧桂园股价星期三收盘录得3.3%的跌幅,跌至0.88港元(约0.15新元)。今年以来,碧桂园在香港的股价已暴跌67%,沦为仙股。 碧桂园曾是中国销售额最高的房地产开发商,但目前陷入无法偿还螺旋式上升债务的窘境。这家大型民营房企能否避免违约,将影响境内外投资者对中国地产行业未来前景的信心。如果碧桂园无法偿还9月4日到期的私募债,将正式陷入债务违约。这笔债券余额为39.04亿元人民币,也是未来一年碧桂园境内债余额最大的一笔债券。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