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加紧提供贷款用于国家购买未售出房屋

中国银行业加紧提供贷款用于国家购买未售出房屋 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指示地方分行提供贷款 中国房地产危机削弱了信心和增长 中国的大型银行正敦促分行经理向购买未售出房屋的国有企业提供贷款,以迅速支持上周公布的政府住房救助计划。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国有银行正指导分行经理以购买的房产作为抵押进行放贷。工商银行未回应置评请求。 这些指令主要是为了清理过剩的房屋库存,凸显了解决国家房地产危机的紧迫性。鉴于房地产估值的不确定性以及国有企业产生回报的能力,银行面临重重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上周表示,将建立一个全国性计划,释放3000亿元人民币(约合415亿美元)的低成本资金,以帮助国有企业购买未售出的房屋。支持计划还包括降低购房者的首付要求。 这些央行资金将转化为总计5000亿元人民币的信贷,资金将以1.75%的利率提供给21家银行,贷款设计为一年期,可以滚动四次。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举将主要集中在提供并购贷款,利率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目前,银行对国有开发商的年化贷款利率约为4%,而对私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则是其两倍。 知情人士表示,尽管员工也被提醒要进行尽职调查并确保贷款按预期用途使用,但尚不清楚这些指示是否会导致贷款的大幅增加。并购贷款是为国有企业收购负债问题开发商的困境项目提供的。 来源: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国有银行据报促向国企购买过剩住房发放贷款

中国国有银行据报促向国企购买过剩住房发放贷款 中国多家国有银行据报敦促各地的分行经理向购买未售出房屋的国有企业发放贷款。 彭博社星期三(5月22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工商银行和其他国有银行正指导基金经理以购买的房产作为抵押,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 这些指令主要是为了清理过剩的住房库存,凸显了解决中国房地产危机的紧迫性。考虑到房地产估值的不确定性和地方政府难以通过此举获得回报,这一举措对银行而言充满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上星期五(5月17日)宣布将设立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569亿新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支持方案还包括降低购房者的首付要求。 中国央行预计,上述举措将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以1.75%的利率向21家银行提供资金。这些贷款的期限为一年,可分四次展期。 知情人士称,贷款的重点将放在并购贷款上,利率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中国的国有银行目前从国有开发商收取的年化利率约为4%,向私营企业收取的年化利率是这一水平的两倍。 上述知情人士说,目前尚不清楚指导意见是否会导致贷款大幅增加,因为工作人员也被提醒要进行尽职调查,确保贷款按预期用途使用。提供并购贷款,是为了让国有企业从有债务问题的开发商手中收购不良项目。 中国政府上周五在一场会议上宣布迄今为止最强力的稳楼市组合拳,包括大幅降低首付比例;降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商业贷款利率限制;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于政府直接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在上述会议中说:“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2024年5月22日 2:29 PM

封面图片

彭博社: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不良贷款在不断攀升,正在侵蚀中国最大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彭博社: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不良贷款在不断攀升,正在侵蚀中国最大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交通银行本周三报告称,其房地产不良贷款比率从去年的2.8%上升至去年底的4.99%。虽然逾期抵押贷款余额有所下降,但这一领域的特别提及贷款(不良贷款的先行指标)增加了23%,达到98.8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 根据工商银行本周三提交的申报文件显示,其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贷款增加了9.6%,达到了278亿人民币。尽管工商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比率下降至5.37%,但仍位居行业榜首。 这则讯息揭示了过去一年中,北京政府希望协助提振国内经济,拯救负债累累的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时,中国最大国有银行的表现如何。与此同时,经济放缓对利率施加了下行压力。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进一步推动银行业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中国央行:进一步推动银行业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出,进一步推动银行业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据中国央行官网,央行星期一(11月27日)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报告提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报告提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性,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保持物价水平合理稳定。 报告还提出,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有效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维护好存贷款市场秩序,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彭博社的报道称,外界担忧中国的通缩实质上已推高经价格因素调整的借款成本。近几个月来中国一直面临着不断加深的通缩压力,与大部分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人们担心通缩会推动实际债务负担上升,进而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根据彭博社近期的一项调查,经济学家预计中国央行在今年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后,要到明年初才会再次调降利率。 2023年11月28日 7:53 AM

封面图片

万科据悉正与银行就500亿人民币贷款深入磋商

万科据悉正与银行就500亿人民币贷款深入磋商 知情人士称,陷入危机的中国房企巨头万科正与一些主要银行就约500亿元人民币(约95亿新元)的贷款进行深入磋商。 据彭博社星期四(5月30日)报道,知情人士称,在金融监管机构指示银行向万科提供资金支持后,这笔由中国工商银行牵头贷款在几个月前开始磋商。 两名知情人士称,大约六到七家银行计划参与这项5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其中包括中国建设银行和平安银行。所得款项将用于偿还债券和其他私人债务。 知情人士补充说,这笔贷款将以价值约800亿元至900亿元的房地产资产作为担保。这是万科总计约1300亿元人民币资产包的一部分。 由中国工商银行牵头的这笔贷款,将是万科今年获得的第二笔巨额贷款。万科上周与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协议,获得200亿元人民币银团贷款。 据悉,银行仍在选择针对这笔贷款的抵押品。这笔贷款尚未最终确定,可能会有变化。 彭博社记者周四联系到万科时,该公司并未立即发表评论。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平安也没有立即回复置评请求。 2024年5月31日 7:54 AM

封面图片

彭博:中国大型银行将降低抵押贷款和存款利率

彭博:中国大型银行将降低抵押贷款和存款利率 中国大型银行正准备降低现有的抵押贷款和存款利率,以支撑该国的经济增长。 彭博社星期三(8月30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正努力降低全国38.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7.27万亿新元)未偿还抵押贷款中大部分的利率。两名知情人士透露,这只会影响首套住房的贷款。 知情人士也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银行也准备在本周下调存款利率,这是一年内的第三次调整。 报道称,上述消息曝光后,中国股市在离岸交易中上涨,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举措是否足以激发投资者信心的恢复。 尽管房地产危机不断加深,通货紧缩压力不断加大,中国政府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面临风险,但迄今为止,当局一直避免采取更广泛的刺激措施。 彭博社引述麦格理银行中国经济研究主管胡伟俊分析说,这是政策跟进迈出的一步,“但不是扭转全局的政策,因为人们的信心依然很弱”。他说:“我认为我们将在未来几周内看到房地产宽松政策出台,只是不知道力度是否足够强。”

封面图片

内地去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62%

内地去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62%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统计与风险监测司负责人刘志清表示,展望今年,内地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加上新型城镇化、绿色转型等形成发展增量,为银行和保险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他认为,行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相信银行业有望持续保持稳健发展趋势。当局数据显示,去年内地商业银行净利润2.38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3.2%;拨备覆盖率205.1%。截至去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1.62%;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84.2%,保持在较低水平;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万亿元。刘志清认为,银行业去年风险抵补能力充足,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银行连续多年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清收力度,激活大量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他提到,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引导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重点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和数字金融,著力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24-01-25 17:56:44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