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一家媒体滴水不漏地把一个复杂事件的来龙去脉一次性地完整报道,这是违背新闻规律的,对报道者是一种苛求,甚至可以是一种变相的封口

要求一家媒体滴水不漏地把一个复杂事件的来龙去脉一次性地完整报道,这是违背新闻规律的,对报道者是一种苛求,甚至可以是一种变相的封口。应该有更多的媒体参与进来,但是消息披露后一周,几乎没有任何媒体跟进。新京报完全是孤军奋战,一边承受来自食品油行业的压力,一边在微博被一些人围攻。 在其他很多地方,这样的调查大概率会让他们至少入围当年最重要的新闻奖项(即便只是现阶段的内容),但实际情况是你对他们说声谢谢,可能都会被一些人围攻。 而之前某些人攻击新京报“针对国企,其心可诛”,现在国际品牌金龙鱼也出现在了疑似违规之列,它们又抓住金龙鱼而忽视其他海量的大小国内企业,兴奋地大喊“外企果然不靠谱”。这种灵活切换甚至不需要考虑是否自洽的风格,像极了那些一会儿装食品油一会儿装工业油并且不洗的油罐车。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1. #金龙鱼#揭露煤油罐车的@新京报 在报道过程中,直指@中储粮集团 的食用油。 形成舆情后,@金龙鱼 喜滋滋的对@澎湃新闻

1. #金龙鱼#揭露煤油罐车的@新京报 在报道过程中,直指@中储粮集团 的食用油。 形成舆情后,@金龙鱼 喜滋滋的对@澎湃新闻 说“我司对食用油运输有严格监管,此事件对我们没有影响。” 不料今天有万能的网友挖出,记者追踪视频中的某油罐车,多次在装运煤制油后装载了大豆油送往金龙鱼旗下企业卸货。 微博上有少数阴谋论网友怀疑新京报记者是金龙鱼的枪手,俺是不会同意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测的,否则尾款肯定就没法儿结了。 哈哈哈,不好意思,实在忍不住,请允许俺去阳台上再笑一会儿……

封面图片

【当心爆炸,#这种降温神器使用不当或引发爆炸#】在近年流行的众多“降温神器”中,“瞬间冷冻喷雾”可能是效果看起来最震撼的一种。

【当心爆炸,#这种降温神器使用不当或引发爆炸#】在近年流行的众多“降温神器”中,“瞬间冷冻喷雾”可能是效果看起来最震撼的一种。 按照商家的演示,只要把它对准物体喷上一会儿,就能让物体表面的温度急剧下降,甚至产生“瞬间结冰”的效果,看起来就感觉十分凉爽。 “冷冻喷雾”的降温效果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并不适合作为日常防暑的首选。这种产品安全隐患较多,如果使用不当甚至可能导致爆炸。当心爆炸,这种降温神器其实是个“迷你煤气罐” via 捉谣记的微博

封面图片

#央视曝色情举牌盯上未成年 举牌本是参与者手持一张照片或者写有祝福语的牌子,拍成图片或视频与网友互动的一种网络行为。但央视新闻记

#央视曝色情举牌盯上未成年 举牌本是参与者手持一张照片或者写有祝福语的牌子,拍成图片或视频与网友互动的一种网络行为。但央视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社交媒体平台,却有一些人借助举牌的形式,买卖淫秽色情图片和视频,形成了一个由举牌者、代理和买家组成的利益链条。 举牌者,按照买主需求拍摄涉黄图片和视频;代理,在社交媒体开设账号引流,建立聊天群,售卖大尺度照片、视频,每条价格从三四元到三四百元不等……甚至有不少未成年人参与其中。在一些涉黄举牌聊天群中,记者注意到有些参与者明显是十三四岁的未成年人!

封面图片

跟没逻辑的人说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跟没逻辑的人说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东云正树的回答 事快乐的. 我只爱跟两种人谈话, 即趣味相投且颇有见地的聪明人与逻辑能力彻底缺失的抽象人. 对前者大概无需多论, 只是后者也同样重要, 二者缺一不可, 可真要论起来, 后者反倒是更罕见些. 幽默究竟是什么? 幽默肯定是好的. 但幽默究竟是什么? 我想, 幽默至少要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 一个人要开口前你就知道他要说啥, 那这句话便是废话, 要想在废话上找到幽默点大概只能转去嘲笑废话之废了吧? 但这多少有些消极了. 而如果一句话是完全不可预见的, 那这本身在我看来就是相当幽默的.有人问过我为啥他通过经验总结写出来的东西总读着不那么幽默, 我想, 这或许就是因为总结出来的东西显然就一定是不具备不可预见性的, 所以你逻辑上就没法将幽默公式化.不过我这里说的不可预见实际上是个还算比较强的条件, 指的是你即便听到了这句话也不得不感叹于这句话的不可预料性, 所以刻意的不着调与纯粹的疯话也只能是乏味的. 比如你可以在姓名一栏上填「漱口水」, 但这很牵强, 因为它是基于逻辑的刻意不着调, 你也许没法预测到漱口水, 但这种桥段是可以顺着逻辑去批量生产的. 至于纯粹的疯话··· 或可类比为白噪音, 虽难以复刻, 但不难想象. 所以, 我们需要的其实只是一个没有逻辑的人. 我就是一个逻辑常常缺失的人, 这份缺失也是我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前阵子看完的两部双男主小说中都疯狂地在灌葡萄酒, 这让路过超市[1]时的我不得不扛上两箱, 但我的开瓶器不见了··· 次日陪朋友荒唐到凌晨的我突然想起了这个问题, 他俩就陪我去买开瓶器了. 只有马路对面还开着几家店, 我们走进一家陌生的杂货店问道有没有红酒的开瓶器. 老板说没有, 但不知道为啥他笑得很开心. 这打断了我的逻辑, 紧接着的便是一句来自虚空的话语: 「不过没有红酒的开瓶器也没关系, 因为光是能走进这家店我就已经非常荣幸了. 」 好吧到此为止还算常规操作, 我们经常在散步[2]时这样乱说胡话后稍作细品, 对方在断裂的逻辑链条边愣段时间后给出的那个茫然的眼神就通常能使我们感到心满意足. 但老板只愣了半秒便十分郑重地站在了我的面前发自肺腑地蹦了句中气十足的广普:「谢谢」. 这让我们愣了半秒. 他笑了, 我们也笑了. 哈哈世界开始搞笑了, 笑我们癫狂. 不记得多少天后的一个凌晨, 我们再次路过这家店时, 老板放下饭碗主动冲我招手问好, 我很欣赏他, 也很高兴他还记得我, 便冲他笑了笑. 走在我身边的该溜子里还有那俩人, 其中一个忍不住上前说我们那天晚上找遍了整条街都没买到. 老板问:「买什么? 」 我说:「红酒的开瓶器, 不过后来我们在学校的超市买到了. 」 老板欣慰地笑了笑, 我不得不再补充道:「但也就那样, 还是路过你的店比较荣幸一些. 」 老板非常满意, 他再次郑重道谢. 我们回去的路上鉴赏着同行第四人的茫然, 为他稍作解释后又不得不去探讨一个更深刻的问题: 你说老板现在是不是也在跟他边上的人解释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方能理解吗? 想到这里的我非常快乐, 这样的快乐是我生活中的必需品. 讲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下那位古埃及掌管手撕鸡的神明了. 学校食堂有款清真手撕鸡是我的必点菜, 但并不是每天都有. 以前是这样, 现在这道菜出现的频率得到了相对可观的提升. 甚至还会专门为我现场做, 这是因为我的诚意感动了食堂的那位黑色高级大妈. 我虽然每周都只去不超过两次食堂, 但每次都必点手撕鸡. 有时候会没有, 但我绝不会直接撤退. 我一定会围绕着「怎么这餐没手撕鸡」这一主题赋上几句垃圾话. 掌管手撕鸡的大妈听完后大笑属于标准流程, 而真正值得我感到荣幸的反倒是偶尔没笑的情况, 此时她会转头把我的原话复述给身后的另一位大妈, 二人确认过眼神才组团进入大笑环节. 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这段垃圾话是真值得品鉴的. 现在我的创作不得不建立在其它的主题上了, 因为几乎每次过去大妈都会主动告诉我有手撕鸡, 偶尔没有的时候大妈还会让我稍等一会儿, 说看我来得够早可以通知后厨再加道菜. 有时来的是其它一些低级小哥或大妈, 此时高级大妈会在一旁教唆他们多搞点鸡甚至直接把剩下的全都给我. 那我当然要蹬鼻子上脸, 而面对我的这些客制需求, 大妈都会在一边示意: 搞. 后来有次跟朋友去食堂, 他看到我那嚣张跋扈的样子就问大妈我是否太过于无礼. 我笑了, 指着大妈说这是我干妈家事你少管, 大妈笑了, 又是满满一勺纯肉. 看吧, 多来些没逻辑的垃圾话, 总是有好处的.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东云正树)

封面图片

厨房里有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每一种都可能在有毒的罐车里过了一遭。曾经城市里的中产阶级为了干净的生活使尽浑身解数,从国外带进口奶粉

厨房里有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每一种都可能在有毒的罐车里过了一遭。曾经城市里的中产阶级为了干净的生活使尽浑身解数,从国外带进口奶粉,把孩子放在有高档空气净化器的室内,到昂贵超市的食品区仔细阅读绿色有机标签。 而此刻没有一个人能眼一闭心一横立刻发狠想个招数做到从此一口都不吃不干净的油。几千的高档餐厅和十块钱的路边摊就此拉平,家里做的饭和外面的炸鸡谁也别说谁不健康。这感觉,绝望又宁静。

封面图片

到底是什么浏览器 让我在里面泡了一整天?

到底是什么浏览器 让我在里面泡了一整天? 虽说用上它们后,咱的效率确实是提升了,但世超总感觉,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就拿浏览器的 AI 插件为例吧,且不说找插件和下插件有多少步骤了,光是配置起插件来,咱就得费不少心思。有时候,用户还得自备 OpenAI 的 API ,不然就用不上大模型的功能。另外,一些工具和插件不支持在线分析文档,得提前把论文下载下来再喂给 AI ,这对能躺着就不坐着的世超来说,多少还是有点麻烦。如果,咱是说如果浏览器里能直接集成 AI 功能,一步到位,是不是大伙们就能摸更多鱼了呢?好在,不少厂商似乎听到了大家对摸鱼效率的呼唤,把AI 融到浏览器里,也成了一大趋势。像是海外的 Arc AI 浏览器,刚出来就收获了不少好评,虽然暂时还没全面开放测试,但已经被一些媒体冠上了碾压微软 Edge 和谷歌 Chrome 的名头。而在国内,同样也有公司敢于尝鲜,比如 360 刚亮相的 AI 浏览器。大家也了解世超我的,我可太想进步了,于是也立马去试了这款 AI 浏览器,到底分量几何?咱也先省流一波,我觉得它不仅综合了 AI 搜索工具和插件的能力。。。查资料获取知识的感觉,还让人想起了第一次用浏览器时,那种探索世界的奇妙感。值得一提的是,原生打造的 AI 体验就是比插件丝滑。废话就不多说了,打开 360 AI 浏览器,默认就能看到 360 AI 搜索,侧边栏还有 AI 助手、 AI 写作和 360 智绘的入口。就拿咱平时写稿来说,比如要写前段时间的淀粉肠事件,在 AI 搜索里,世超就问了一个 “ 淀粉肠为啥受争议 ” 的问题。接着在给出的拓展追问里点点、读读,差不多十来分钟就能把整件事情盘清楚。丢给 AI 助手一篇论文,它也能立马帮咱们总结出里面的要点,还顺便画出了思维导图。更具体的内容,直接在侧边栏里提问就行,世超和论文原文对比了下,回答得没啥问题。要是涉及到英文的内容,它还会多出个 AI 翻译功能,不仅是中英对照的,连 “ MoE ”“ SOTA ” 这种专业名词都能翻译出来。这还没完,在长文本能力上, 360 AI 浏览器这次也下狠功夫了,现在市面上免费能用的,大都支持20 万字的上下文,其他更多的要么得排队内测,要么得氪金。相较之下, 360 AI 浏览器不要钱的 100 万字上下文就香多了。恰好这两天赶上了网飞三体上线,世超也快把原著的情节忘光了,就趁着这个机会测测它的长文本阅读能力。世超下载的是三体Ⅲ,三十多万字的小说喂给 AI 助手,它差不多一分钟左右就能读完,亮点总结和思维导图也是张口就来。甚至还能在聊天框里,追问各种关于小说的问题。世超问了小说里云天明讲的三个童话,没反应多久它就给出了答案,三个故事讲得都没啥大错。要是想读小说里这三个童话的话,直接点下面的十条来源,就能定位到原文里。再问 AI 助手 “ 王国的新画师 ” 这个故事,它也能继续展开。而且它还有联网搜索的功能,就算咱们问一些超纲问题,比如三体Ⅰ、三体Ⅱ里面的细节,甚至问它一堆胡编乱造的地外文明问题,它也答得像模像样。。另外,除了文本能力之外,世超发现 360 AI 浏览器分析视频和音频的能力,也挺有两把刷子的。要知道,目前市面上的 AI 工具,大都是偏科生,能通吃文本、音频和视频的,确实不多见。为了测一测 360 AI 浏览器的能力,世超直接找来了甄嬛传滴血验亲名场面的音频,这场戏出来说话的人是相当多,咱们听的话要辨认好一会儿。但不到一分钟, 360 的 AI 助手就分析完了,一共十三个发言人,在哪个时间点发言都标得清清楚楚,还总结出了人物关系图。重要的是,点击每个发言人的右上角,还能总结他们各自的观点和态度。更让世超惊讶的是, 360 AI 浏览器不止能分析离线文件,直接打开视频网页,也能用里面的 AI 功能。就比如世超在视频网站上打开了一段关于 “ AI 风险 ” 的访谈,点击 AI 助手,它就能自动总结出核心。不方便看视频的话,还能转成文字版,谁讲了啥都一目了然。还有大伙平时刷 B 站,也能拉出一旁的 AI 助手栏目来一波互动。像世超最近刚看了沙丘 2 ,没过瘾想再看看分析,结果挑了个热度高的视频,刚打开就发现要一个多小时。这时 AI 总结就派上用场了,它能把视频总结成文字看点,对哪部分感兴趣,可以直接点击跳转。而且中途有啥问题,拉出一旁的对话框就能问。世超倒是挺好奇,里面的主人公保罗 · 厄崔迪是怎么驾驶沙虫的,问了 AI 助手,回答得都还挺专业。反正在体验了这么两天之后,世超已经停不下来了,甚至有种上瘾的感觉。就跟小时候能点一下午维基百科一样,用 360 AI 浏览器,也能在解决完一个问题后,继续在 “ 追问 ”“ 拓展 ” 里开启副本。其实去年业内就一直在说 “ 要用AI 把所有的产品都再做一遍 ” ,咱们也看到了各种尝试,像是 AI 和拍照软件、办公软件,再到如今和浏览器的结合。除了咱们开头提到的 Arc AI 浏览器外,谷歌 Chrome 在年初,也宣布要在最新版本引入生成式 AI 功能,微软的 Edge 从去年就开始慢慢加 AI 功能,现在已经有了 Copilot ( 原 NewBing )侧边栏功能。360 这次让自己研发的大模型 360 智脑彻底入驻 “ 全家桶 ” ,从头到尾给自家浏览器来了场 AI 大更新。在世超来看,浏览器也确实需要这么一场改造,毕竟它可能是咱打工人接触最多的软件,也是大多数人认识世界的第一个窗口,而现在这个窗口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灰了。或许这次的 AI ,就是这个老古董再次焕发新生的好机会。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