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一家媒体滴水不漏地把一个复杂事件的来龙去脉一次性地完整报道,这是违背新闻规律的,对报道者是一种苛求,甚至可以是一种变相的封口

要求一家媒体滴水不漏地把一个复杂事件的来龙去脉一次性地完整报道,这是违背新闻规律的,对报道者是一种苛求,甚至可以是一种变相的封口。应该有更多的媒体参与进来,但是消息披露后一周,几乎没有任何媒体跟进。新京报完全是孤军奋战,一边承受来自食品油行业的压力,一边在微博被一些人围攻。 在其他很多地方,这样的调查大概率会让他们至少入围当年最重要的新闻奖项(即便只是现阶段的内容),但实际情况是你对他们说声谢谢,可能都会被一些人围攻。 而之前某些人攻击新京报“针对国企,其心可诛”,现在国际品牌金龙鱼也出现在了疑似违规之列,它们又抓住金龙鱼而忽视其他海量的大小国内企业,兴奋地大喊“外企果然不靠谱”。这种灵活切换甚至不需要考虑是否自洽的风格,像极了那些一会儿装食品油一会儿装工业油并且不洗的油罐车。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1. #金龙鱼#揭露煤油罐车的@新京报 在报道过程中,直指@中储粮集团 的食用油。 形成舆情后,@金龙鱼 喜滋滋的对@澎湃新闻

1. #金龙鱼#揭露煤油罐车的@新京报 在报道过程中,直指@中储粮集团 的食用油。 形成舆情后,@金龙鱼 喜滋滋的对@澎湃新闻 说“我司对食用油运输有严格监管,此事件对我们没有影响。” 不料今天有万能的网友挖出,记者追踪视频中的某油罐车,多次在装运煤制油后装载了大豆油送往金龙鱼旗下企业卸货。 微博上有少数阴谋论网友怀疑新京报记者是金龙鱼的枪手,俺是不会同意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测的,否则尾款肯定就没法儿结了。 哈哈哈,不好意思,实在忍不住,请允许俺去阳台上再笑一会儿……

封面图片

金龙鱼方面 7 月 10 日对自媒体发布报道中货车轨迹一事作出回应。金龙鱼表示,该车曾在集团旗下武汉、陕西工厂卸货,涉工厂行程为

金龙鱼方面 7 月 10 日对自媒体发布报道中货车轨迹一事作出回应。金龙鱼表示,该车曾在集团旗下武汉、陕西工厂卸货,涉武汉工厂行程为该车注册后第一次运输,即装运时为新车状态;涉陕西工厂行程,装运前,装载工厂按照相关制度要求,核验了其罐身的食用油标识及前载的书面盖章证明件,并进行了清罐、验罐,检验合格后方进行了油料装载,施铅封后发运;油品到厂后,收货工厂验证铅封,并进行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安全、质量各指标检测,产品品质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一财)

封面图片

下午察:五个记者顶100个市场监管局?

下午察:五个记者顶100个市场监管局? 《新京报》7月2日发表调查报道,揭发中国一些货运油罐车既运送豆油等食用油,也运送煤油等化工类油品,而为了节约成本,这些罐车在换货运输时并没有清洗罐体,造成食用油受到残留的、可能致癌的化工类油品污染。 报道引起中国社会广泛关注,后续更有自媒体通过第三方定位平台查询被曝光罐车的行车轨迹,追溯该罐车半年内在不同食用油厂家和煤制油厂家之间穿梭的运输线路。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汇福粮油集团、山东鲁花集团和中储粮集团等食用油巨头,由此均卷入这场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以来最严重的中国食安风暴。 中国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已宣布与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并称将严惩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并及时公布调查处置结果。 2024年7月12日 11:08 PM

封面图片

【当心爆炸,#这种降温神器使用不当或引发爆炸#】在近年流行的众多“降温神器”中,“瞬间冷冻喷雾”可能是效果看起来最震撼的一种。

【当心爆炸,#这种降温神器使用不当或引发爆炸#】在近年流行的众多“降温神器”中,“瞬间冷冻喷雾”可能是效果看起来最震撼的一种。 按照商家的演示,只要把它对准物体喷上一会儿,就能让物体表面的温度急剧下降,甚至产生“瞬间结冰”的效果,看起来就感觉十分凉爽。 “冷冻喷雾”的降温效果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并不适合作为日常防暑的首选。这种产品安全隐患较多,如果使用不当甚至可能导致爆炸。当心爆炸,这种降温神器其实是个“迷你煤气罐” via 捉谣记的微博

封面图片

跟没逻辑的人说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跟没逻辑的人说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东云正树的回答 事快乐的. 我只爱跟两种人谈话, 即趣味相投且颇有见地的聪明人与逻辑能力彻底缺失的抽象人. 对前者大概无需多论, 只是后者也同样重要, 二者缺一不可, 可真要论起来, 后者反倒是更罕见些. 幽默究竟是什么? 幽默肯定是好的. 但幽默究竟是什么? 我想, 幽默至少要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 一个人要开口前你就知道他要说啥, 那这句话便是废话, 要想在废话上找到幽默点大概只能转去嘲笑废话之废了吧? 但这多少有些消极了. 而如果一句话是完全不可预见的, 那这本身在我看来就是相当幽默的.有人问过我为啥他通过经验总结写出来的东西总读着不那么幽默, 我想, 这或许就是因为总结出来的东西显然就一定是不具备不可预见性的, 所以你逻辑上就没法将幽默公式化.不过我这里说的不可预见实际上是个还算比较强的条件, 指的是你即便听到了这句话也不得不感叹于这句话的不可预料性, 所以刻意的不着调与纯粹的疯话也只能是乏味的. 比如你可以在姓名一栏上填「漱口水」, 但这很牵强, 因为它是基于逻辑的刻意不着调, 你也许没法预测到漱口水, 但这种桥段是可以顺着逻辑去批量生产的. 至于纯粹的疯话··· 或可类比为白噪音, 虽难以复刻, 但不难想象. 所以, 我们需要的其实只是一个没有逻辑的人. 我就是一个逻辑常常缺失的人, 这份缺失也是我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前阵子看完的两部双男主小说中都疯狂地在灌葡萄酒, 这让路过超市[1]时的我不得不扛上两箱, 但我的开瓶器不见了··· 次日陪朋友荒唐到凌晨的我突然想起了这个问题, 他俩就陪我去买开瓶器了. 只有马路对面还开着几家店, 我们走进一家陌生的杂货店问道有没有红酒的开瓶器. 老板说没有, 但不知道为啥他笑得很开心. 这打断了我的逻辑, 紧接着的便是一句来自虚空的话语: 「不过没有红酒的开瓶器也没关系, 因为光是能走进这家店我就已经非常荣幸了. 」 好吧到此为止还算常规操作, 我们经常在散步[2]时这样乱说胡话后稍作细品, 对方在断裂的逻辑链条边愣段时间后给出的那个茫然的眼神就通常能使我们感到心满意足. 但老板只愣了半秒便十分郑重地站在了我的面前发自肺腑地蹦了句中气十足的广普:「谢谢」. 这让我们愣了半秒. 他笑了, 我们也笑了. 哈哈世界开始搞笑了, 笑我们癫狂. 不记得多少天后的一个凌晨, 我们再次路过这家店时, 老板放下饭碗主动冲我招手问好, 我很欣赏他, 也很高兴他还记得我, 便冲他笑了笑. 走在我身边的该溜子里还有那俩人, 其中一个忍不住上前说我们那天晚上找遍了整条街都没买到. 老板问:「买什么? 」 我说:「红酒的开瓶器, 不过后来我们在学校的超市买到了. 」 老板欣慰地笑了笑, 我不得不再补充道:「但也就那样, 还是路过你的店比较荣幸一些. 」 老板非常满意, 他再次郑重道谢. 我们回去的路上鉴赏着同行第四人的茫然, 为他稍作解释后又不得不去探讨一个更深刻的问题: 你说老板现在是不是也在跟他边上的人解释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方能理解吗? 想到这里的我非常快乐, 这样的快乐是我生活中的必需品. 讲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下那位古埃及掌管手撕鸡的神明了. 学校食堂有款清真手撕鸡是我的必点菜, 但并不是每天都有. 以前是这样, 现在这道菜出现的频率得到了相对可观的提升. 甚至还会专门为我现场做, 这是因为我的诚意感动了食堂的那位黑色高级大妈. 我虽然每周都只去不超过两次食堂, 但每次都必点手撕鸡. 有时候会没有, 但我绝不会直接撤退. 我一定会围绕着「怎么这餐没手撕鸡」这一主题赋上几句垃圾话. 掌管手撕鸡的大妈听完后大笑属于标准流程, 而真正值得我感到荣幸的反倒是偶尔没笑的情况, 此时她会转头把我的原话复述给身后的另一位大妈, 二人确认过眼神才组团进入大笑环节. 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这段垃圾话是真值得品鉴的. 现在我的创作不得不建立在其它的主题上了, 因为几乎每次过去大妈都会主动告诉我有手撕鸡, 偶尔没有的时候大妈还会让我稍等一会儿, 说看我来得够早可以通知后厨再加道菜. 有时来的是其它一些低级小哥或大妈, 此时高级大妈会在一旁教唆他们多搞点鸡甚至直接把剩下的全都给我. 那我当然要蹬鼻子上脸, 而面对我的这些客制需求, 大妈都会在一边示意: 搞. 后来有次跟朋友去食堂, 他看到我那嚣张跋扈的样子就问大妈我是否太过于无礼. 我笑了, 指着大妈说这是我干妈家事你少管, 大妈笑了, 又是满满一勺纯肉. 看吧, 多来些没逻辑的垃圾话, 总是有好处的.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东云正树)

封面图片

厨房里有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每一种都可能在有毒的罐车里过了一遭。曾经城市里的中产阶级为了干净的生活使尽浑身解数,从国外带进口奶粉

厨房里有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每一种都可能在有毒的罐车里过了一遭。曾经城市里的中产阶级为了干净的生活使尽浑身解数,从国外带进口奶粉,把孩子放在有高档空气净化器的室内,到昂贵超市的食品区仔细阅读绿色有机标签。 而此刻没有一个人能眼一闭心一横立刻发狠想个招数做到从此一口都不吃不干净的油。几千的高档餐厅和十块钱的路边摊就此拉平,家里做的饭和外面的炸鸡谁也别说谁不健康。这感觉,绝望又宁静。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