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未来10年会被重视吗?
文科未来10年会被重视吗?
盐选成长计划的回答
优秀的文科生,在未来一定会有前途。
因为互联网革命其实是一场交流的革命,会交流者在其中一定最有饭吃。
而这场革命迟早会把所有人都卷进来,只要你有相关的才能,你就能得到一份精彩而不辜负你的工作。
这是比「个人奋斗」更重要的历史大势。
而我后悔的,不是当年「弃理从文」这条路,而是既然选了这条路,为什么没有更加坚定、更加勤奋地走下去;
为什么要在焦虑、犹疑和他人的嘲笑中浪费了太多时间,为什么没有练一身更好的本领。
这是我的教训,希望你能吸取。
未来,文科生为什么一定有前途
文科到底是不是一个「坑」?如果你不幸掉到了这个「坑」里,那你该怎么安慰自己,提振自己的信心?
有一位读者朋友给我的留言是这样的:
我是一名普通本科学校的文科生,今年大四了,眼下正在考研,报了一个文学类专业,虽然第二轮复习还没结束,但最近总觉得这条路走得没希望、没意思。
前两天,合租的一位理科女生说了两句话刺痛了我:「你们不就是背书吗?」「就靠资料的阐述,又没有创新性见解,也能拿够分。」
我听后很郁闷,但想想也是,本科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现在又去考研,只是为了那个学历,如果考不上就去卷下一届,但考上了,也不过就是继续生产学术垃圾罢了。
首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文科生肯定是有用的,即便出身普通本科院校,只要你努力,你的将来也未必比讽刺你的那位理科妹子差。
事在人为。
至于「文科的招生人数是不是过于多了」,这个问题对你没什么意义,因为严格说来,目前中国大学几乎所有专业的招生人数都过多,你在大学校园里看到的大多数同学毕业之后都会为找工作发愁,不论专业。
而这种事儿你改变不了,所以也不用去操心。
还有你强调的「普通本科学校」,这事儿其实你也不用太在乎,就像我以前在一篇文章中说的,中国国内各个大学之间的差距,真没有那么大。
简要地答完之后,下面我详细解答一下你的第一问:学好文科,在未来,为什么一定会有前途。
其实你「大学文科没学到啥」的苦恼,我在大学的时候也经历过,而且应该比你的更刻骨铭心。
我大学的时候找了个女朋友,是我中学时的班花,追了很多年才追到手的。
男生嘛,心仪的女生多看他一眼,他连俩人孩子叫什么名字都能给想好了。
我当时也自然在为两人的未来做规划。
但我一旦真正规划起来,却发现不行,我大学理转文,进了历史系,而这个专业实在太不好找工作。
我的那些师兄师姐就像你在提问中说到的,毕业后不是考研,就是考编,出路也很窄很窄。
像你一样,我也会遇到很多他人不解的嘲笑:「你转文科干吗啊?」「你学的这些东西,将来有啥用?」
于是,我对未来很焦虑、很绝望,这种焦虑和绝望的情绪传染到我平素的言行举止中,对我的性格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我觉得大部分正常女性应该都喜欢自信、有担当的男人,没人会喜欢三天两头问「我养不起你咋办」的焦虑狂)。
如此三弄两弄,就把我的恋情搅黄了,然后就是一个大学生失恋之后的那些常规戏码:以头抢地、黯然神伤、酩酊大醉、形容枯槁、长期颓废、怀疑人生……
但今天,当我坐在电脑桌前,穿着睡袍、泡上一杯咖啡,哼着小曲、敲着键盘跟你回忆这些事时,我突然觉得当初的我是幼稚可笑的,为一个杞人忧天的理由错失了自己的一段精彩人生:是的,大学之后,我其实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
而如今的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写写稿子,收入虽然说不上特别丰润,但养家糊口好歹还是没有问题的,并不会与我大学时代很多「好专业」的理科朋友拉开「霄壤之别」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现在这份工作是最有意义的,最能让我感觉到人生的价值的。
有一天,我跟一位出版社的编辑朋友交谈,她说:小西,你加油,中国现在特别缺好的人文素养普及类书籍,你用心写就行,将来一定是不愁卖的。
当然,我知道她这样说有客套的成分,但她传达的意思显然是明确的:当今时代,我们其实急需真正的文科生好的文科生。
那么,我能有今天这番际遇和随之而来的思想转变,是不是运气或者(有点不谦虚地说)个人努力使然呢?
我用心思考了一下,觉得可能有这些因素的影响,但绝对不是关键。
我自感最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一年是 2012 年,那会儿微信公众号已经悄然上线。
在微信公众号这个东西出现之前,我们那批大学同学压根儿想不到,文科生能靠自己写写文章,就获得读者的青睐、打赏,并以此维持生计。
因为在此之前,若想「吃笔杆子饭」,你就只能去报社等传统媒体,或者青灯古卷地写个大部头,期待能被出版社看上,出书挣点版税。
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流量打赏模式的成形,让大批能够熟练进行文字表达的文科知识分子,第一次在经济上开始「直立行走」。
随后那几年,在鲶鱼效应的搅动下,各个平台都开始争抢优质作者,「文科生」里出了一批像六神磊磊、言九林这样的大 V。
你知道现在这些顶级「文科生」们有多么名利双收么?在这个圈子里,只要你肚子里有货,笔下能流畅地表达,就真的能够养活自己,而且过得还很不错。
甚至,即便你没有那么大的才华也没有关系你知道现在中国有多少顶流大 V 有他们自己的工作室吗?你知道这些大 V 非常需要一些靠谱的文字或知识助理吗?这是个很抢手的职业。
就连我,一个刚写了微信公众号一年的人,也常常感觉自己的精力不够用,等到经济和时间允许了,我也想招一个好的助理来帮帮我。
那些大公司、大企业,对文案功底扎实、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才的需求其实同样巨大。
互联网革命是一场交流的革命,会交流者在其中一定最有饭吃。
而这场革命迟早会把所有人都卷进来,只要你有相关的才能,你就能得到一份精彩而不辜负你的工作。
这是比「个人奋斗」更重要的历史大势。
所以,你知道我现在最后悔的是什么吗?是我当初为什么要那么焦虑、迷茫、痛不欲生;是我没有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知识;是我毕业后为什么贪图安逸,选择了一份「有编」「有体制」的工作把自己「养起来」。
如果我当年在大学时能再多读一点书,在毕业后能早一点「入局」,没有错过微信的几个风口期,那么我能做到的也许会比现在好很多。
换句话说,我真正应该后悔的,不是当年「弃理从文」这条路,而是既然选了这条路,为什么没有更加坚定、更加勤奋地走下去,为什么要在焦虑、犹疑和他人的嘲笑中浪费了太多时间,为什么没有练一身更好的本领。
这是我的教训,希望你能吸取。
停止无用的焦虑,别管那些嘲笑,好好学习,因为你不知道机遇什么时候会来敲门。
当我们不再被「文科生」这顶帽子压得抬不起头来,抬头看清历史大势后,你会发现,即便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看,文科和理科到底哪一个更「吃香」,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盐选成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