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职场新人,在休假期间,要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以应对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吗?

作为职场新人,在休假期间,要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以应对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吗? 镜花水月的回答 这事儿可真让人头疼。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新鲜人,咱们心里都揣着一股子劲儿,想要在职场上一鸣惊人,博得领导和同事们的刮目相看。但是,说到休假时还得背着笔记本电脑,随时待命,这就有点儿太拼了吧?要知道,休假的意义在于让咱们身心得到放松,好比给手机充充电,为接下来的挑战蓄满能量。 话说回来,领导临时派任务,这是常有的事儿。他们可能是出于工作需要,也可能是在考验咱们的责任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咱们得24小时在线,随时准备战斗。毕竟,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家人朋友等着咱们陪伴,有个人兴趣等着咱们去追求。咱们得学会适时地说“停”,告诉自己和他人:“现在是休假时间,工作的事儿稍后再议。” 当然了,作为职场菜鸟,咱们得聪明点儿,处理好这事儿。在休假前,提前跟领导沟通,说明自己的休假安排,同时也表达出在必要时刻可以协助的态度。这样做,既展现了咱们的职业精神,又保护了自己的休息权益,可谓是一箭双雕。 然而,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话题职场与生活的界限。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仿佛工作成了生活的全部。咱们得学会设立界限,守护自己的私人空间。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维护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是为了在工作时更加高效,毕竟,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所以啊,我的建议是,休假期间,就让工作暂时靠边站,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如果实在放心不下,可以设置个自动回复,告诉外界自己正在休假,会在返工后第一时间处理事务。同时,可以设定特定时间段检查邮件或信息,比如每天晚上固定半小时处理工作相关事宜。这样既能保持工作的连贯性,又不会让休假成为工作的延伸。 归根结底,咱们得学会珍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让工作占据生活的全部版图。生活,不仅仅有工作,还有诗歌、远方,以及那些温暖人心的人和事。咱们得学会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点,这样才能在职场上稳步前行,翱翔天际! 总而言之,休假时是否携带笔记本电脑,这事儿得分场合。但无论怎样,咱们都得懂得给自己留点空间,守住自己的私人时间。毕竟,人生的意义远不止于工作,它还包含着无数等待咱们去探索和享受的美好!希望每位职场新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之道,既能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又能尽情拥抱生活的多彩画卷!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镜花水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职场上,工作「留痕」有必要吗?

职场上,工作「留痕」有必要吗? 镜花水月的回答 朋友,咱们聊聊这个职场上的“留痕”事儿。我觉得吧,这事儿还真挺重要的,虽然一开始听起来可能让人觉得有点儿“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味道,但说到底,它关乎的是保护自己,也是职场生存的一门小技巧。 想象一下,咱们每天在办公室里忙忙碌碌,大家都是为了工作,为了那个叫做“业绩”的东西拼。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时候就像天气,说变就变,尤其是涉及到责任归属的时候。你这次遇到的情况,就像是晴天突然来了个大反转,变成了你头顶上的那片乌云。心里憋屈不?肯定是的。可咱们得从中吸取教训,对吧? 你说的没错,职场上建立信任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咱们可以完全不设防。信任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而留痕,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它不是让你变成疑神疑鬼的人,而是确保在需要的时候,你能有理有据地为自己发声。 记得我刚入行那会儿,也是满腔热血,觉得只要努力工作,一切都会顺风顺水。结果呢,也遇到了类似的情景,那种被冤枉的感觉,哎,真是一言难尽。从那时候起,我就明白了,工作中留痕,其实就跟咱们出门带伞一样,不一定每次都会下雨,但有了它,心里就踏实多了。 你说的面对面沟通,确实是最直接高效的,但咱们也可以灵活一些,比如: 1. 邮件往来:重要的决策点或者任务分配,不妨通过邮件确认一下。一来显得正式,二来也方便日后查证。 2. 会议纪要:开会时,主动承担起记录的角色,或者会后整理出一份会议纪要,发给大家确认。这样,谁说了什么,一目了然。 3. 工作进度报告:定期给领导或者团队成员发送工作进展报告,里面可以包括你完成了哪些任务,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是如何解决的。这样做,既展示了你的工作态度,又无形中留下了工作轨迹。 4. 使用工作协作软件:现在各种协作工具多得很,像钉钉、Teambition这些,利用好它们的任务分配和评论功能,讨论的内容都能有迹可循。 至于你说的录音,虽然听着有点儿极端,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特别关键的会议,如果觉得有必要,提前告知并得到同意的情况下,也是一个办法。不过这招得慎用,毕竟涉及到隐私和信任感的问题。 说到底,职场留痕不是为了制造隔阂,而是为了更好地合作。它像是我们工作中的“安全网”,让我们在面对误解或不公平时,能够站得住脚,有话可说,有据可依。当然了,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大多数同事还是愿意相互支持和理解的。职场路长,咱们不仅要学会奔跑,还得学会保护自己,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最后,别因为这次的小风波就失去了信心。职场就像一片大海,有风平浪静,也会有波涛汹涌。咱们要做的是调整航向,继续前行,让自己的船更加坚固,不是吗?加油,朋友!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镜花水月)

封面图片

作为职场新人,经常加班到深夜仍无法完成工作,感觉要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

作为职场新人,经常加班到深夜仍无法完成工作,感觉要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 镜花水月的回答 你得首先想明白!是自己能力不行,还是工作太多!干不完就找领导协商,人不能把自己逼死啊! 职场新人们,你们的苦我懂,加班加到月亮都下班了,手头的工作还是堆成山,这滋味,简直比吃苦瓜还难受啊!但别怕,咱得挺住,因为困境背后往往藏着成长的机会。今天,就让我来给你支几招,让你在职场上既能保住健康,又能提升效率,把那些难缠的工作一一搞定! 说真的,加班到深夜,那滋味谁都不想尝第二次。可问题是,为啥你总是在加班呢?是不是工作方法不对路?或者是时间管理出了岔子?要知道,高效才是王道,而不是拼谁熬的时间长。所以,咱们得从根源上找原因,看看是哪块儿出了问题。 有时候,咱们得学会说“不”。是的,你没听错,就是那个小小的“不”字。当领导或者同事给你压任务时,如果实在忙不过来,勇敢地说出你的困难,这不是软弱,而是理智。毕竟,超负荷运转的机器迟早会坏掉,人也一样。学会合理拒绝,才能保证自己在关键时刻能顶得住压力。 再者,提升工作效率,这是关键中的关键。比如,你可以试试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工作,然后休息5分钟,这样既能保持注意力集中,又不会让自己过度劳累。还有,整理好自己的工作台,减少干扰,也能大大提升效率哦。记住,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养成高效的工作习惯,会让你事半功倍。 当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熬夜加班绝对不是长久之计。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适量的运动,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迎接每一个挑战。毕竟,健康没了,赚再多的钱又有啥用呢? 最后,别忘了给自己加油鼓劲。职场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挫折和困难在所难免。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那么,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一一化解。记得,每一次的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成功的垫脚石。 总之,作为职场新人,面对加班加点的现状,咱们既要努力提升自我,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让生活被工作吞噬。所以,调整好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就能在职场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啦!加油,小伙伴们,未来可期,咱们一起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镜花水月)

封面图片

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充满能量?

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充满能量? 情感酒馆的回答 这事儿吧,得从心开始聊。咱们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个小宇宙,有时候它光芒万丈,有时候却暗淡无光。想让内心充满能量,其实就像是给小宇宙充电,得找到对的频率,才能让它嗡嗡作响,活力四射。 你瞧,生活嘛,就像过山车,有高峰也有低谷。在低谷时,咱们得学会给自己加油鼓劲。这事儿,我有个小秘诀,那就是“自我对话”。不是跟自己说话那种自言自语,而是真心实意地对自己说些鼓励的话,像是“你行的”、“挺住”、“再来一次”。这招儿啊,就像是给自己打鸡血,能瞬间提振精神,让内心的小宇宙重新点燃火花。 再说了,人是社会性动物,身边的人对我们影响可大了。所以,找一群正能量满满的朋友,就像是找到了充电站。跟他们在一起,笑声不断,正能量满溢,内心的电池自然充得满满的。记得,别忘了回馈这份正能量,因为传递快乐和力量,也是给内心充电的一种方式。 还有啊,身体和心灵是紧密相连的。要想内心强大,身体也得跟上。运动,就是个好方法。跑步、瑜伽、游泳,找个你喜欢的,坚持下去。运动时,身体会分泌出一种叫内啡肽的东西,俗称“快乐荷尔蒙”,能让你心情大好,内心充满力量。而且,健康的身体是支撑一切的基础,有了强壮的体魄,内心自然也就更有底气了。 当然,咱们还得学会放慢脚步,给心灵一个喘息的机会。冥想、深呼吸、甚至是简单的发呆,都能帮助我们清空杂念,找回内心的平静。这种时候,就像是给手机关机重启,能让我们的小宇宙重新调整状态,充满电再出发。 最后,别忘了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人生嘛,总要有追求,有梦想。这些目标和梦想,就像是远方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每当你觉得疲惫不堪时,想想它们,就能重燃斗志,内心的能量也会随之激增。 总之呢,让内心充满能量,就像是给自己做SPA,得从身心灵全方位来。记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充电方式,才能让内心的小宇宙永远发光发热。加油哦,朋友,你一定可以的!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得靠自己。但别怕,因为你并不孤单。咱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一起让内心的小宇宙燃烧起来,照亮前方的路。记住,你是最棒的,你的小宇宙,永远充满无限可能!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情感酒馆)

封面图片

职场新人应该如何正确应对职场中的「老油条」?

职场新人应该如何正确应对职场中的「老油条」? 老铁别慌的回答 职场新人面对“老油条”时,确实可能会感到有些棘手。但别担心,这里有几个小建议,能帮你更好地和他们相处,同时也能保护自己,学到东西。 “耳朵比嘴巴好使”。这句话的意思是多听少说。老油条们通常在公司里待的时间长,对公司的文化和规则了解得更透彻。你可以通过观察和倾听他们怎么处理问题、与人沟通的,来学习一些职场生存技巧。比如,如果看到一个老员工在会议中如何巧妙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你就可以学着这样做,这样既能表达自己,又能在团队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持尊重,但要有底线”。老油条可能因为经验而显得自信甚至有些自大,但无论如何,你都应该对他们保持基本的尊重,毕竟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无条件服从或者忍受不公平的对待。比如,如果一个老员工试图把不属于你的工作推给你,你可以说:“我目前手上还有一些任务需要完成,如果你的任务很紧急,我们可以一起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样既表达了你的立场,又提出了合作的可能,展现了你的专业性和团队精神。 “建立自己的网络”。虽然老油条有他们的圈子,但这并不妨碍你构建自己的人脉网。你可以主动去认识不同部门的人,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甚至是在午休时间主动找同事聊天。这样不仅能让你更快地融入公司,还能从不同的人那里学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你可以定期邀请几个同事共进午餐,聊聊各自的工作心得,这样的交流不仅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还能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记住,职场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无论是老油条还是新来的小伙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相信你会在职场上越走越远!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老铁别慌)

封面图片

笔记本电脑太烫了?收下这份指南,你也可以清理它内部的灰尘 [by PostMeridy]

笔记本电脑太烫了?收下这份指南,你也可以清理它内部的灰尘 [by PostMeridy] 夏天马上就要来了,也是时候给你的笔记本电脑清理一下灰尘了。 笔记本电脑便携的特性,让它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灰尘的机会相比台式机高了许多,这些积累的灰尘又会影响笔记本的散热效率、让本就不富裕的散热「雪上加霜」。所以定期清理灰尘,不仅是为了保持比较正常的工作状态,更是可以在长期上减少笔记本出现由于积热严重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其他不可控的故障的概率。 哪些笔记本需要清理灰尘? 已经用上一年的笔记本电脑就值得清理灰尘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自己拆装还在保修期的笔记本电脑可能会丢失保修。 与此同时,清灰作为一项很常见也很基本的保养手段,也会被一些品牌作为专门的服务推出。所以还在保修期的笔记本电脑最好还是询问一下品牌官方是否可以提供清灰服务最稳妥。 要准备这些工具: - 拆卸指南和参考资料 - 拆解:螺丝刀、吸盘、撬片 - 清理:酒精棉片、棉签、气吹 - 足够的时间与耐心

封面图片

买了个一万块的台式机 结果放了个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

买了个一万块的台式机 结果放了个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 当他们找到我让我过去看看的时候,我还在想:台式机嘛,能有什么问题?你们买的不还是台拯救者品牌机吗,出了问题找售后呗……多大点儿事!结果我把机箱盖子打开一看:啊???这问题,售后还真是解决不了……第一眼,我感觉这个散热器长得有点儿怪品牌机嘛,定制点儿长相奇怪的散热器也合理。但是当我第二眼看到内存条的时候不是,哥们儿……笔记本的内存条怎么跑台式机里去了?!好在,编辑部里还是专门有人一直在关注台式机的,很快他就跟我说,这个是联想今年刃 7000K 整的一个活,把笔记本处理器给用在了台式机里面……是的,真的就是字面意思给台式机用笔记本电脑处理器。上面这个模式大家可能有点儿陌生,但我用下面这个图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们肯定就明白了。u1s1 ,翻开这台电脑在电商的详情页面,假如你是个钻研数码的老司机的话,那么当看到 “ 14900HX ” ,以及 “ 超桌面性能 ” 的时候,应该就能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了。可惜我们后期组小伙伴对行业的敏感度还不够高,这么重要的信息,居然都被漏过去了。于是,本着 “ 买都买了 ” 的精神,这个电脑就落到我手上了……相信大家也会很好奇,这台 “ 笔记本台式机 ” 跟真正的台式机相比,都有什么不一样。当然,由于我们赶时间把这玩意儿退货换个真正的桌面端处理器主机,所以这期测评会有点儿水,大伙还多多担待。先来看看外观,这部分反而没啥好说的,就是一个普通的拯救者机箱,上面有联想和拯救者的 LOGO ,还有一个英特尔的标识。顶部也是最常见不过的电源键、耳机插口和 USB 接口。机箱背部我也不多啰嗦了,一大坨 USB 接口、 HDMI 和 DP 接口等等。背面的接口也和以往的品牌机差不多。话说,我感觉今年台式电脑的主板接口缩水有点儿严重 放在往年,几百块钱的主板也能搭配个 2.5Gbps 速率的有线网口,也会给上雷电 3 、 USB4 的 USB-C 接口,音频部分还会预留出同轴和光纤 SPDIF 的数字传输接口。但是今年我翻了一圈,基本得在 2000 块钱往上的主板上,才能看到这些配置了……某 2299 元主板的接口介绍图说回正题 ~ 要是你买的是这种组装好的台式机,直接把显示器和键鼠啥的往后面一插,直接开机就完事儿了,所以成品台式机对于小白和懒人来说还是很友好的。目前为止看上去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只要拆开机箱,你们就会看到文章开头出现的画面了。这个造型其实不难理解,联想这次直接把 CPU 风扇给装在机箱上了,一个是减轻主板负担,一个是能让热风直接排到机箱外面,提高散热效率。该说不说,这几根 “ 金灿灿 ” 的热管,乍一看还是挺带劲的。反正不管你喜不喜欢这样的设计,到时候机箱盖子一盖,里面啥样你也看不见,散热效率高就行呗,外观设计嘛,就简单粗暴一点咯。显卡也没啥好说的了,联想给这个笔记本主板改造了一下,增加了实体的 PCIe 扩展槽,所以能安装台式机版本的 RTX 4060 Ti 显卡。因为是 OEM 版本的显卡,所以外观要比大伙自己装机时买的各种牌子的显卡简洁不少。拆下来拍个显卡正面照,来给大家端详一波。机箱自带的风扇也是 RGB 的,光污染爱好者狂喜,这部分也不多聊了。所以虽然我开头调侃这玩意是 “ 笔记本台式机 ” ,但是这么描述肯定不严谨。很简单一个事,假如放在笔记本里,这颗处理器的设计的峰值功耗是 130W ,但在这个 “ 台式机 ” 里,联想把它给提高到了 190W ……外加上提供了可以直接插台式机显卡的 PCIe 插槽,相当于把笔记本处理器超频成台式机用了。所以这样的效果如何呢?我们跑了一下知名跑分软件 Cinebench R23 ,结果单核 2218 ,多核 33274 。确实比它原本在笔记本上 3.1 万分的成绩高了一些,但是对比台式机还是有差距因为真正的台式机处理器 14900K 的单核是 2194 ,多核 41391 。而 CPU-Z 的测试结果也差不多,单核 931 多核 14759 ,都比笔记本上的分数高一点,单核比桌面端低一点,而多核分数低了差不多 15% 。10 分钟烤机我们也试了一下, CPU 封装功率 182W ,确实接近官方说的 190W 。当然,但也还是没法跟桌面端 200-300 W 的性能释放去比。我们最后还趁退货前跑了一下《 都市:天际线 》,在相同的高强度地图情况下, i9-14900HX 只能跑到 36.9 帧,而 i9-14900K 确实会高一点,在 41 帧出头。几个基本项目测下来,这台刃 7000K 里面的 i9-14900HX 的表现,差不多可以总结成:比笔记本电脑的性能释放确实要好一点,但是多核性能跟真正的桌面端 i9-14900K 还是有不小的差距。CPU 部分说完了,这个显卡咱就不测了, 4060Ti 这玩意儿现在确实没啥好讲的,差友们感兴趣直接网上搜测评,一抓一大把。最后,这台奇妙电脑能聊的也就差不多了,那么用上了移动端处理器的台式机,价格会便宜一些吗?嗯……貌似没有。托尼手里这个 i9-14900HX 搭配 RTX 4060Ti 的配置,在官网售价是 10499 元。而满血的桌面端 i7-14700K 搭配同样的显卡,价格只贵了 200 块……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好好的台式机,为啥非要用移动端处理器?真就为了清库存吗?嗯……如果是以前的台式机用移动端处理器,那么确实很像清库存,但是这次可能确实有一个理由,让联想不得不这么做……前段时间我们同事反映自己的电脑在玩游戏和干活的时候,软件经常会崩溃,甚至还会蓝屏。托尼遇到这事儿肯定要帮忙,结果查了半天,发现居然是英特尔自己的锅……简单来讲,就是英特尔一开始过于自信,结果主板厂商也跟着膨胀了起来,几乎没怎么给新一代 i9 处理器的超频做限制。但是等正式销售之后才发现,不少 i9 的芯片体质并没有设想的那么好,运行时间一长, CPU 顶不住就干烧了……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手动降频或者等主板厂商更新收紧了超频策略的 BIOS 固件……这个事前一阵在装机圈里还闹了一点儿风波,被大家称为 “ i9 缩缸事件 ” 。目前大部分主板厂商都已经推送了 “ 缩缸 BIOS” 更新, i9 集体蓝屏的问题也基本上得到解决了,事情已经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在联想推出这台 “ 笔记本台式机 ” 的五月份,整件事还并没有彻底调查清楚。所以我估计两个月前的联想产品经理是这么想的“ 桌面端的 i9 貌似有坑,但我新品又不能不上…… ”“ 反正笔记本处理器这两年也挺牛批了,不如第一批货就先拿笔记本处理器顶一下吧! ”有点离谱,但是吧……也合理。如果你让我选的话,反正我会选那个用了 i7 桌面端处理器的版本,至少在 Cinebench R23 上面,他们的分数是比较接近的,而且现在应该是也不会蓝屏死机了。但落实到实际日常使用环节,如果你跟我一样只是一个臭打游戏的,除非你对参数和游戏画面细节特别敏感,那么无论是桌面端的 14 代 i7 还是移动端的 14 代 i9 ,都完全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了。真正成为你游戏体验瓶颈的,其实是显卡……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