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00只家鸡放到荒野中,3年后它们有什么变化?

把100只家鸡放到荒野中,3年后它们有什么变化? 动物奇事的回答 我包山头养土鸡的时候,少说也有两三百只土鸡跑到周边山林去了。后来山头不包了,时不时还能在山上看到野化的土鸡。好几个朋友觉得这些土鸡能在山上繁衍生息,我姑父说:“活不了多久,走着瞧吧孩子们。” 为什么大家觉得土鸡在野外能生存下来呢?到底能不能,今天就探讨一下。 土鸡有一定的飞翔能力,貌似能在野外生存 想在在野外生存,鸡得有一定的飞翔本领。土鸡其实是有飞翔能力的。小时候我们几个发小一块去上学,在沟边看到几只家养的鸭子,都不是太肥的那种。 有一个小伙伴突然猛跑吓那几只鸭子,几只鸭子拍打翅膀往前跑几步竟然飞了起来,有一只飞在空中绕一圈落在旁边的墙头上。 我们几个小伙伴惊呼:“大雁大雁。”非常激动,因为从来没近距离接触过大雁,可是课本上又经常有大雁的故事和图片,我们对大雁很感兴趣,就把鸭子当大雁赶,就是为了看它们飞翔,给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一点乐趣。 平时看到鸭子、鹅、鸡,趁着没人的时候,我们这群熊孩子总会猛追一下,吓得它们慌不择路,飞上天空。我们在下边惊呼感叹:“好厉害,好厉害。” 有次从前街撵吓一只大白鹅,大白鹅飞奔着滑翔而起,从前街飞到后街,飞行距离两百多米,飞行高度超过树梢。要是你们小时候没这么皮过,肯定不敢相信大白鹅还能飞几百米远吧。 撵鸡让它们飞这更是经常干的事,因为一只土鸡也就两三斤,比鸭子和鹅都要麻利,飞起来更容易,甚至不需要助跑就能飞起来。我们村里大部分家庭都会养几只鸡,所以小时候把鸡撵得飞起来是最常干的事。 最后我们消停了,因为有次实在找不到可以撵飞的合适家禽了。在路边看到一只大肥公鸡,公鸡胖得都拽不动了。可是我们小孩子为了玩,没想那么多。冲着那只肥鸡猛地一撵,吓得它赶紧扑棱着翅膀想飞走,结果把腿给崴断了。 好巧不巧,公鸡家的主人出来了,刚好逮住我们这群熊孩子,直接告给家长们。家长一审问,有个发小把之前我们干的坏事都招供了。每人挨了一顿打,从此放弃了对飞行动力学的研究。 血的教训加皮鞭下的领悟,我深深记住了几个数据。土鸡拼命飞起来的高度可以超过二十米,距离可以达到数百米。普遍是高度四五米,距离三四十米。太肥的土鸡飞不起来,容易弄断肢体。 土鸡在野外天敌太多 有一定飞行能力的土鸡是不是可以在山上独立生存呢?其实还是办不到的,因为它们有几个天敌,是自己对付不了的。 1.头号敌人就是黄鼠狼。 这家伙体长也就二十五公分左右,通体黄色,少数活得久的,头部和后背会有部分黑毛。这是鼬科动物,别看体型不大,个个都是动物中的战斗机。 非洲有平头哥硬刚狮子花豹,美洲有水獭吃鳄鱼。黄鼠狼没有平头哥和水獭厉害,对付比自己大两三倍的家猫和大十多倍的家犬,它们都不逞多让。我还见过一只黄鼠狼把比自己大两三倍的猴子都猎捕了。 我们家里养鸡,平时它们都卧在屋檐下。有几天我们那里闹黄鼠狼,七八只老母鸡不敢呆在地上了,都往大枣树上飞,每次都有两三只飞不上去。 我妈就把一根长三米的木梁靠在枣树上,这样所有的母鸡都能借着木梁飞到三米高的枣树杈上。晚上黄鼠狼就拿我家母鸡没办法了。 我看老妈把木梁立得太陡峭了,母鸡爬得辛苦,我就帮忙换了根更长的木梁,这样没那么陡峭了。没想到母鸡不辛苦了,黄鼠狼也可以爬上去了,当天晚上就丢了一只母鸡。 我们街坊邻居,几乎每家都被黄鼠狼偷走过土鸡,想了各种办法对付黄鼠狼。有次我爷爷养的大黑狗,大白天在院子里看到黄鼠狼,黑子去追黄鼠狼,看它要钻下水道逃跑,去咬黄鼠狼的屁股。 黄鼠狼放了个屁,把我家黑子熏出病了,卧在狗窝里,几天不吃东西,差点没扛过来。一只三四十斤的大黑狗都差点顶不住黄鼠狼一屁之威,更不用说土鸡了。 我姥姥家土鸡大晚上乱叫,表哥知道是黄鼠狼来了,赶紧起来去看。打开堂屋门,黄鼠狼就跑了,有只母鸡倒在地上死了,身上没有任何伤口,姥姥说是被黄鼠狼的臭屁晕死了。 在野外土鸡要是遇到黄鼠狼是无解的,尤其是野外有草木做掩护,黄鼠狼躲起来打伏击,不知道有多少土鸡要倒在黄鼠狼的嘴下。 尤其是晚上土鸡只要不能飞到树上,基本上都难以逃脱黄鼠狼的猎捕。就是能飞到树上过夜,基本上也无法繁殖小鸡仔了,小鸡仔又不会飞,更是无路可逃的。 2.山林中的苍鹰也是土鸡的天敌 就算有一部分土鸡飞行能力很好,躲过了黄鼠狼的猎捕,它们也难以生存下去,还有苍鹰的虎视眈眈呢。苍鹰是中型猛禽,体重二斤左右,飞行技能很强,是少有的林中猛禽。 我二爷爷在院里坐着晒暖,二奶奶在纳鞋底,院子里有一只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仔在啄食吃,一只苍鹰突然从空中飞下来把老母鸡抓走了,留下一脸懵的二爷爷和一群吓坏了的小鸡仔。 小时候我们那都没有院墙,房子也小。平时家里养的鸡喜欢满地跑,叫走地鸡。平时最怕的就是天上的老鹰突然下来抓鸡,不厉害的老鹰喜欢抓小鸡,厉害的老鹰把大母鸡都能抓走。 3.蛇也是土鸡的天敌 我在山上养鸡那会,最讨厌的就是蛇。那种比较大的蛇,喜欢偷鸡蛋吃。把鸡蛋整个吞到肚子里,然后在肚子里把鸡蛋摔破,再吐出来就剩个鸡蛋壳了。 更多的蛇是直接把小鸡仔缠住,几分钟小鸡仔就窒息了,然后整个吞下肚去。母鸡不管还好,要是去斗比较大的蛇,连老母鸡都得被蛇缠死。 4.人会抓野化的土鸡 其实最影响土鸡在山上野化生存的不是野生动物,而是人。 野鸡可以飞两三百米,可以飞几十米高。就算有些土鸡飞不了这么高这么远,也不差不了太多。土鸡就算没野鸡野外生存能力强,总是能活下来一部分的。 野鸡前些年被打得快消失了,这几年保护得好,很多地方野鸡又恢复以前的繁荣了,经常在野外出没。 土鸡就算野化了,它还是土鸡,并不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野鸡比土鸡野外生存能力强,没有法律保护,它们也很难生存延续,更不用说土鸡了。 十几年前我在桐柏山包山头养土鸡,跑到附近山上不回来的土鸡起码有几百只。转行做别的了,不再包山头了。好多老乡都在山上发现过我们养鸡场跑的土鸡。还见过有母鸡带着一二十只小鸡仔在野外活动。 后来姑父说土鸡在野外活不下去,以前是我们在那里养鸡,就算跑出去的土鸡也可以在附近活动,有危险时往养鸡场附近跑,野生动物怕人,这也算对野化土鸡的间接保护了。这边养鸡场没了,周边的野鸡也活不下去的。 事实就是这样的,开始几年好多村民都说在山上打到了野化的土鸡,还捡过土鸡蛋。更有甚者,有个附近的居民看到土鸡带着小鸡仔在山上跑,直接抓回去养在自己家里了。 几年后附近的村民没人再说山上可以看到土鸡了。我和几个朋友有次到之前的养鸡场附近钓鱼,去山上转悠一圈,除了已经快腐烂的土鸡毛,一只土鸡的影子都看不到了,连鸡粪都没看到一坨。野化的土鸡都没了。 总结一下:土鸡相对于野鸡来说,野外生存能力已经低了很多。在天敌黄鼠狼、苍鹰、蛇等动物的挤压下,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空间了,加上土鸡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人都能把野化的土鸡抓绝的。所以在荒野中放100只土鸡,最后只能看到土鸡毛,鸡已经被野生动物和人抓走吃掉了。土鸡都不行,别的没有土鸡灵活麻利的鸡更不行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动物奇事)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双狼》简介:双狼可能讲述两只狼或两个与狼有相似特质的主角的故事。影片中或许有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经历,或是在社会环境下如同狼

《双狼》 简介:双狼可能讲述两只狼或两个与狼有相似特质的主角的故事。影片中或许有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经历,或是在社会环境下如同狼般的竞争与合作,展现动物的生存法则或人性的复杂 标签: #双狼 #动物题材片 #生存故事 #人性复杂 文件大小 NG 链接:

封面图片

世界上现在77亿人,有253亿只(养殖的)鸡,是人的数量的三倍。也就是说,每个人平均可以得到三只鸡。请记住,不管你有多么孤独,这

世界上现在77亿人,有253亿只(养殖的)鸡,是人的数量的三倍。也就是说,每个人平均可以得到三只鸡。请记住,不管你有多么孤独,这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里有三只鸡是为你而生的,就算它们死了,立刻又会有同类补上,就算你一个朋友都没有,你还有三只鸡。肯德基疯狂星期四,转我60,我帮你去谢谢鸡​

封面图片

- 如果你把 100 只黑蚂蚁和 100 只红蚂蚁放进一个罐子里,什么也不会发生。

- 如果你把 100 只黑蚂蚁和 100 只红蚂蚁放进一个罐子里,什么也不会发生。 但如果用力摇晃这个罐子,蚂蚁就会开始互相残杀。红蚁会认为黑蚁是他们的敌人,黑蚂蚁也认为红蚂蚁是他们的敌人。而真正的敌人是那个摇动罐子的人。 人类社会也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在人们互相攻击之前,你需要想想是谁摇动了罐子?! 奥托·冯·俾斯麦

封面图片

小鸡性别鉴定师 一个老板都不敢让加班的神奇职业

小鸡性别鉴定师 一个老板都不敢让加班的神奇职业 但是对于家禽养殖业来说,如果鸡的性别鉴定失误达到一定规模,则会让生产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想让鸡生蛋,养了半年发现是公鸡。而为了避免这种损失,一种对操作者眼力和手法要求极高的神秘职业专业辨鸡师应运而生,即辨别新生小鸡的性别。为何新生小鸡要分公母?刚出壳的小鸡毛茸茸的,挤作一团不停叽叽喳喳,非常可爱。但是在家禽生产流程中,它们立刻就得接受一轮莫得感情的严厉筛选,那就是分公母。在家禽生产流程中,雏鸡性别鉴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把它当作一个批次鸡群的启动开关也不为过。这是因为:如果是养殖肉用鸡,公鸡和母鸡吃料、长肉速度不同,需要分开售卖和饲养,不然不方便管理;如果是养殖蛋鸡,想要鸡蛋当然只需要饲养母鸡,公鸡自然会直接被淘汰掉;如果是养殖种鸡,因为喂料量和分群标准均不同,需要从育雏、育成期,就将公母分开饲养,非笼养种鸡在产蛋期允许公母混养,但仍然会分开喂料。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雏鸡鉴定必不可少,但这项工作,却一点都不好干,甚至曾是困扰家禽业几个世纪的问题。直到 19 世纪 20 年代,日本兽医科学家发现可以通过小鸡的泄殖腔来判断其性别,立即改变了全球孵化业,并催生了一个独特的职业专业辨鸡师。专业辨鸡师?听说不加班?专业辨鸡师,也叫鉴别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在雏鸡孵化后,鉴别出鸡的性别。根据不同的家禽品种,鉴别的方式会有所不同。目前主要的人工视觉鉴别方案分两种,一种是羽速鉴别,一种是翻肛鉴别。所谓羽速就是观察羽毛,雏鸡的主翼羽和副主翼羽会因性别不同而显示出生长速度(既观察到长短)不同。而翻肛鉴别则需要徒手翻开雏鸡泄殖腔观察特征点,翻肛鉴别适用范围比羽速鉴别更广。羽速鉴别,图片来源:Royal Pas Reform虽然鉴别原理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但这活可真不好干。鉴别员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种,培养一名翻肛鉴别员一般至少需要 3~6 个月实操时间(光看 PPT 不行),才能达到商业生产的效率需求(雏鸡每小时鉴别 700~800 只,准确率超过 99% )。银行柜员点钞用的是练功券,而培训鉴别员则一般使用孵化厂的淘汰雏进行练习,除了识别关键点的眼力,翻肛手法同样重要。如果手法不够细腻,有可能直接造成鸡苗泄殖腔损伤,造成损失。图片来源:youtu.be 截图在中国,多数生产商采用人工鉴别方式。鉴别员对于孵化厂有多重要?一个孵化厂一整天的工作流程,都要围绕鉴别员的工作效率来开展,因为这是生产车间中唯一一个绝对不能连续工作 8 小时,累计 8 小时后也不能加班的工种。鉴别员用眼过度,鉴别效率会大打折扣,而鉴别准确率减低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企业无法承担的。假设养一万只蛋鸡,而这批鸡的鉴别员在出鸡当天,加了一小时班,由于疲劳等因素,导致鉴别效率下降了 1% 。这个比例好像看起来只有一点点,但这意味着养殖场不仅要多淘汰 100 只白吃料不下蛋的公鸡,还相当于多损失了 100 只原本能下蛋的母鸡,是不是得不偿失了?辨鸡师万一看走眼,怎么办?辨鸡师一天要看好几千只鸡,难免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有补救措施来兜底了。在农场饲养过程中,育成中期可以发现鉴别错误的鸡只,越早发现,对集群整体的不利影响越少。我们管鉴别错误的鸡称为“假公鸡”(混入公鸡群的母鸡)或“假母鸡”(混入母鸡群的公鸡)。以笔者个人的经验是抓起来拍一下,公鸡的叫声会更粗,而有经验的饲养员通常可以通过鸡走路的形态、体型看出不合群的那一只“假鸡”。这种鉴别错误的鸡,由于连续十几周吃到不符合生长需求的料,放回它原本性别的鸡群也是无法正常生长的,需要直接淘汰掉。鉴别员会被 AI 替代吗有可能,但不会很快。虽然现在已经有高科技企业研发了自动鉴别雏鸡性别的机器,该机器翻肛工作效率 1200 只/小时,羽速鉴别效率 3000 只/小时,但准确率只有 98% ,现阶段不如人工(熟练工种可达 99.5% 准确率)。不过,机器胜在效率稳定和连续工作时间长。目前已经有部分规模化生产商采用机器替代人工的方案。自动性别鉴定机器,图源:网络除此之外,还有分子水平的鉴定方法如流式细胞仪法、Embrex 法、PCR 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准确率比人工更高,但成本、操作难度都更高,所需时间也更长,所以无法用于规模化生产。随着科技发展,鉴别员这种存在技术壁垒的工种也有面临被机器替代的风险,所以还是不能高枕无忧呀。参考文献[1]Halle M, Papadakis M. A new dawn of managing cardiovascular risk in obesity: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ing lifestyle intervention and medication. Eur Heart J. 2024 Feb 16:ehae091.[2]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Aerobic and Muscle-Strengthening Activity With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and Cancer Mortality. JAMA Intern Med. August 7, 2023.策划制作作者丨SamKakeru 科普创作者审核丨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员策划丨林林责编丨丁崝 林林审校丨徐来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一只独眼雌狼的传奇“狼生” 11岁高龄还在领导狼群

一只独眼雌狼的传奇“狼生” 11岁高龄还在领导狼群 编号907F独眼狼:公园北部山脉最年长的狼从1995年开始,美国黄石公园陆续引入了几十头狼,发展至今,公园里至少有10个狼群,数量超过124只。其中,有一头雌狼堪称是黄石公园的传奇角色,编号907F,是公园北部山脉最年长的狼。自2015年生下第一窝幼崽,连续十年,年年产,今年11岁的高龄,也在上个月产子了。研究人员表示非常意外:“每只狼都戴有定位项圈,每年我都以为会收到它死亡的消息,然而最后它都活得很好很健康,还年年产子,今年也不例外!”之所以会这么猜想,是因为在野外,一头狼的寿命只有三四年。大自然是残酷的,几乎不可能给动物老死的机会。狼更是如此,最常见的死亡方式就是和别的狼群打架,或者在狩猎时被踩死、踢死。据统计,大约有50%的狼是被其他狼群杀死的,有15%是在捕猎时死亡,还有20%是因为人类的原因死亡,例如车祸、狩猎等。在这种情况下,907F雌狼不仅没有被淘汰,而且非常健康地活到了11岁高龄。要知道,在野外活到这个年龄的概率是很低的。根据黄石公园的研究表明,300只狼里只有1只能活到11岁,目前记录在案的,包括907F雌狼在内只有6只,活得最久的一只是12.5岁。雌狼4岁成独眼,依然成为头狼907F雌狼的传奇远不止这些,它4岁的时候,就失去了左眼。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在打猎时被鹿角戳伤或者被树枝扎伤了,导致左眼萎缩失明,但这不影响她成为Junction Butte狼群的头狼。很多人以为狼群和狮群是差不多的,一个族群是由绝对的阿尔法雄性占据主导位置。但事实上,狼群并非如此,雌狼也可以是头狼。狼群中不存在为了争夺头狼位置,出现儿子挑战父亲、拼死一搏的场景,也不存在一切由雄性头狼说了算的情况。简单来说,狼群是一个家庭,头狼是一对可繁育的雄狼和雌狼,一夫一妻制,其他成员包括它们前两三年产下的尚未独立生活的后代,狼群数量也就6-10只左右。在这个家族里,头狼无论雌雄,都能决定家里的大小事。雄性头狼在这个家里无非就是一个一家之主的角色,但所有决策,是需要它和“爱人”商量决定的,这一点和人类家庭比较相似。在Junction Butte狼群,907F雌狼的贡献不仅仅是在生育后代上,它的经验和聪明,让整个族群获益良多。“它知道哪里是安全区域,Junction Butte狼群很少离开黄石公园的边界;”“它知道如何安全躲避人类,如何通过人类区域,比如在过高速公路前要左看右看,以免被车撞;”“它知道如何寻找猎物,如何在洪水期度过河流。”年轻时,907F雌狼是狼群中出色的猎手,老了体力跟不上了,就为群体出谋划策,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带领整个狼群茁壮成长。据统计,Junction Butte狼群成员一直保持在10-35只,这在狼群中算是规模很大的一族,相比于其他狼群,它们的战斗力很强,被其他狼群杀死的风险极低。最后总的来说,907F雌狼能活到11岁这个年纪,主要还是它聪明能干,还带一点点运气。作为头狼,它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带领着家族壮大。家族壮大了,反过来也能保护它,免受其他狼群的伤害。如今的907F雌狼,年事已高,但健康状况良好,大部分时间都和幼崽在一起。狩猎时,它不再冲锋陷阵,派遣狼群中更年轻、更强壮的狼去拖倒猎物,而自己负责猎物倒地后的最后一击。相比于身体,经验和智慧,让它成为狼群中的一个“智者”。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如果你把 100 只黑蚂蚁和 100 只红蚂蚁放在一个罐子里,什么也不会发生,但如果你用力摇动这个罐子,蚂蚁就会开始互相残杀,

“如果你把 100 只黑蚂蚁和 100 只红蚂蚁放在一个罐子里,什么也不会发生,但如果你用力摇动这个罐子,蚂蚁就会开始互相残杀,红蚂蚁会认为黑蚂蚁是他们的敌人,而黑蚂蚁会认为红蚂蚁是他们的是敌人。 真正的敌人是摇动这个罐子的人。人类社会也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在人们互相攻击之前,我们需要想想是谁摇动了罐子?!” – 奥托·冯·俾斯麦,德国政治家和政治家,德意志帝国第一任总理。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