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个位置最易滋生细菌#】#冰箱门上的格子不能放牛奶#有一种细菌叫嗜冷菌,适合在冰箱,尤其冷藏室的温度进行繁殖。冰箱的冷

【#冰箱这4个位置最易滋生细菌#】#冰箱门上的格子不能放牛奶#有一种细菌叫嗜冷菌,适合在冰箱,尤其冷藏室的温度进行繁殖。冰箱的冷藏温度通常为4~10摄氏度,而嗜冷菌能在0~20摄氏度中照常生长。如果吃了被嗜冷菌污染的食物,比如李斯特菌,感染后一般表现为发热性胃肠炎症状,包括发热、头疼、腹痛、腹泻等。 冰箱4个地方要特别清理干净:冰箱门的胶条、置物隔板、冷鲜抽屉和上下内壁。这些地方很容易被菜汁和食物残渣等污染,滋生细菌,建议用抹布和洗洁精擦拭,清水擦净后通风晾干。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冰箱》简介: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保鲜设备,通过低温环境抑制细菌滋生,延长食物存储周期。采用多层分区设计,适配不同食材需求,同时

《冰箱》 简介: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保鲜设备,通过低温环境抑制细菌滋生,延长食物存储周期。采用多层分区设计,适配不同食材需求,同时融入节能技术以降低能耗,兼顾实用性与环保理念。 亮点:搭载智能温控系统精准调节冷量,风冷无霜技术减少手动除冰烦恼;部分机型配备杀菌模块与湿度调节抽屉,锁住营养不串味;嵌入式款式可无缝融入家居风格,提升空间利用率。 标签: #家用电器#食材保鲜#节能环保#智能温控#冰箱#家居科技 更新日期:2025-04-24 03:47:07 链接: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温度变化可将原本是猎物细菌变为捕食者

研究发现温度变化可将原本是猎物细菌变为捕食者 捕食性黄色粘球菌(左)正在屠杀猎物(右)。黑点是捕食者聚集体,接触区的波纹是捕食者相互作用的特征。图片来源:Nicola Mayrhofer(CC-BY 4.0)先前的研究表明,生态环境会影响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关系。例如,猎物物种的背景颜色与猎物颜色之间的相似度或对比度会影响捕食者发现猎物的容易程度。此外,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有时也会发生转换,例如两种相互捕食的甲壳类动物,周围盐度的变化会逆转哪种动物占优势。然而,很少有其他已知的例子表明这种关系会随着非生物生态变化而发生转换。有些细菌会捕食其他细菌,而生态环境会影响捕食效率。基于这一认识,Vasse 及其同事进行了几项实验室实验,测试温度如何影响黄色粘球菌(Myxococcus xanthus)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这两种细菌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他们发现,当荧光假单胞菌在32摄氏度的培养皿中生长,然后暴露于黄色粘球菌时,后者充当捕食者,大量杀死荧光菌。然而,当荧光菌在 22 摄氏度下生长后,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它们反杀了黄色粘球菌,并从那里获得了继续生长所需的养分。研究人员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以更好地了解在更冷的温度下生长可能逆转捕食者与被捕食者角色的机制。他们找到了荧光假单胞菌释放的一种非蛋白质物质,这种物质对黄色粘球菌具有致死作用,而其产生似乎受到温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传统上与捕食(即被杀死的生物被其杀手吃掉)并不相关的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杀戮形式实际上可能会导致捕食。他们还指出,在这项研究中,荧光假单胞菌在遇到黄色粘球菌之前的生长温度可以决定这两个物种后来相遇时哪个是捕食者,哪个是猎物,这突出了在评估当前捕食者-猎物关系时考虑历史背景的重要性。这项研究和后续研究有助于了解自然生态学和实际应用,例如优化使用某些微生物来控制其他微生物。作者补充说:"我们发现,在微生物捕食中,一个生态因素相对较小的变化就能决定谁杀谁和谁吃谁,这一点非常吸引人。我们猜测,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杀戮导致的捕食远比以前人们所认识到的要频繁得多"。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鸡蛋上最脏的东西 可能被你吃进去了

鸡蛋上最脏的东西 可能被你吃进去了 鸡蛋上看不见的致病菌母鸡生蛋和排便都会经过“泄殖腔”,鸡蛋和鸡屎总是会相遇的。虽然没有鸡屎的鸡蛋看起来很干净,但却仍然可能会携带一些我们肉眼不看到的脏东西,那就是致病菌。有调查显示:蛋壳表面的总细菌数量约达150万个,虽然这个数据听起来很吓人,但也不用太害怕。其实细菌存在于环境中,我们人体每平方厘米也可能有一万至一百万个菌落,形成单位不等的细菌数量。需要我们警惕的是鸡蛋中“最脏”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曾经有研究对北京市房山区、海淀区和顺义区三个地区的市售鸡蛋做了检测。结果发现:3 个地区的鸡蛋蛋壳上大肠杆菌检出率较高,平均带菌率为 80%;沙门氏菌平均带菌率为 15%;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带菌率为 5%。蛋壳表面有较明显粪便和污物的能检测到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且菌落数较多,蛋壳表面比较干净的检测到的多为大肠杆菌,菌落数较少。鸡蛋在产后被污染,表面污染较轻的鸡蛋(看起来干净的鸡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被微生物侵染到内容物,一般在 25℃ 下贮存 3 天,沙门氏菌便可穿过蛋壳及壳膜侵染蛋内容物;表面污染较重的鸡蛋,微生物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并侵入鸡蛋内部。需要警惕的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常见于蛋类、肉类和生牛奶中。沙门氏菌可能会在蛋壳形成之前由受感染的母鸡生殖组织污染鸡蛋,进而还会污染到鸡蛋的内部。更可怕的是,沙门氏菌特别好养活:耐盐、耐低温、可以在干燥环境中存活数周、在水中存活 3 周、在粪便中也能活 2 个月。而被沙门氏菌感染后轻则会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严重可能会导致死亡。我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诸多食用鸡蛋导致的疾病中,因食用沙门氏菌污染的鸡蛋而致病的比例可高达 70%~80%;由此可见,关于沙门氏菌,咱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掉以轻心。安全吃鸡蛋的建议虽然鸡蛋中的沙门氏菌很危险,但并不难对付,吃鸡蛋的时候只要做到以下 6 点就能最大程度避开它的伤害。1、购买鸡蛋在超市中购买鸡蛋,要选择清洁和蛋壳完整的鸡蛋。鸡蛋壳上污染物较多的鸡蛋以及有裂纹的鸡蛋更容易被致病菌污染,最好别买。2、正确保存鸡蛋买回家之后可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最好放在冰箱冷藏,并注意和蔬果、肉等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一般情况下,买来的鸡蛋不需要清洗,这是因为鸡蛋外壳的表面也有一层保护膜,能够减少微生物进入鸡蛋内部,如果清洗过度会导致保护膜被破坏,即便再放入冰箱,鸡蛋也很容易变质。但如果蛋壳表面有很多鸡粪和泥土等可以清洗一下,清洗过的鸡蛋要在短时间内优先吃完。并且需要注意,已经冷藏过的鸡蛋应继续保持在冷藏的温度,不要把之前冷藏的鸡蛋转移到室温下保存。因为温差的作用,会在蛋壳上形成水珠,可能有利于微生物进入蛋内,使鸡蛋容易变质。3、保存时间不要太久一次别买太多鸡蛋,少买勤买为佳,避免储存时间太久。虽然鸡蛋的表面有一层保护膜,但随着鸡蛋存放时间越来越长,这层保护膜对鸡蛋的保护能力会越来越弱。并且,鸡蛋储存时间越长,其内部会更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4、尽量不吃溏心蛋溏心蛋往往是蛋清已经凝固质地较软,而蛋黄还处于液态可流动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蛋黄中心温度可能没有达到 60℃ 以上,那就很难杀死沙门氏菌,可能会携带沙门氏菌和其他细菌,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相比之下,还是全熟蛋食用安全性较高。如果实在爱吃溏心蛋,就选正规厂家生产的“可生食鸡蛋”,并按照说明保存和食用。5、不要开水冲鸡蛋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鸡蛋即使用开水冲,也不一定能达到杀死沙门氏菌的温度,而且基本都是冲完搅一搅就喝了,所以时间上也几乎不能满足杀菌要求。这样的操作就没法保证杀死所有沙门氏菌和其他细菌,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6、不建议吃毛鸡蛋毛鸡蛋是鸡蛋在孵化过程中“嘎”掉了的,也就是死胎蛋。可能含有寄生虫以及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致病菌,会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总之,鸡蛋虽美味,但一定要注意食用的安全性。鸡蛋身上“最脏”的致病菌,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但却是危险的存在,万不可掉以轻心。参考文献[1]. 保定地区鸡蛋沙门氏菌污染调查、分析及涂膜保鲜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21.DOI:10.27104/d.cnki.ghbjy.2021.000449.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只需1毫克就能致死的毒物 可能就在你的厨房里

只需1毫克就能致死的毒物 可能就在你的厨房里 吃凉皮、嗦粉还能中毒?之前,一则“吃凉皮中毒身亡,河南一地禁售凉皮”的热搜更让大家对凉皮望而却步。消息称,河南永城市两名女子吃凉皮后中毒致 1 死 1 伤。目前,永城市全市凉皮店都被查封,暂时不让销售凉皮。对于中毒原因,有 2 个版本:一种说法称凉皮中添加了过量的硼砂;另一种说法则是凉皮被细菌污染发生了变质,滋生了米酵菌酸毒素,引发中毒。其实,类似事件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根据广西疾控提供的数据,1996 至 2005 年的 10 年间,广西仅河池、百色两个市的巴马、凌云等 8 个县,就发生了 11 起由嗦粉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累计有 77 人中毒,其中死亡 50 人!2020 年 7 月,广东惠来一家肠粉店内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案件。11 名顾客在食用河粉(粿条)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症状。其中 1 人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后死亡,2 人的病情比较危急,2 人的病情较为稳定,还有 6 人因症状较轻,在家观察。为什么这些湿性米粉或凉皮会产生“米酵菌酸毒素”?米酵菌酸毒素到底从哪里来?之后还能快乐嗦粉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个米粉杀手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是什么?1977 年,米酵菌酸首次在我国东北变质酵米面中被发现,属于食源性致病菌。20 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累计报告米酵菌酸中毒人数超过 9000 人。米酵菌酸是一种长链脂肪酸结构的细菌毒素,是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可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毒素,26℃~28℃ 是它的最佳产毒温度。食物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后会产生米酵菌酸,人食用后会导致中毒。米酵菌酸毒性很强,只需 1 毫克即可致命,并且没有能够解毒的解药,临床上只能采取支持疗法、对症治疗,无法完全缓解,所以中毒后的死亡率极高,可达 40%以上。中毒后常累及肝、肾、脑、心、肺等实质器官。轻则导致中毒者腹痛、呕吐、腹泻、乏力、烦躁,严重时可迅速引起肝肾损伤并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关键是,被它污染的食物无色无味,不好辨认。米酵菌酸命很硬,不仅不怕烹煮,耐热性还极强,即便是高温高压都不能将它分解,目前对于米酵菌酸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致死率在 40%~100%。米酵菌酸毒素进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 30 分钟至 12 小时,也有少数人在 1~2 天后才会发病。它会攻击人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症状重的人会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症状。如果怀疑自己发生米酵菌酸中毒了,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然后尽快催吐,尽量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身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如何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日常生活中,有 3 类食物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分别是: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凉皮;泡发的木耳、银耳;使用发酵的玉米面、糯米面、高粱面、糯小米粉、玉米淀粉等制作的食品,如汤圆、糍粑、凉粉等。2020 年 10 月 5 日,黑龙江省鸡东县发生了一起因为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品中毒事件,共有 9 名中毒者,经抢救无效全部死亡。酸汤子是一种用玉米粒水磨发酵后制作的粗条状食物,是东北的一种传统食物。这些食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制作时都需要长时间的浸泡或者发酵,这个长时间的潮湿环境给椰毒假单胞菌提供了繁衍的温床,让米酵菌酸毒素大量聚集。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我们有 9 点注意事项送给大家:1、选择正规餐馆:在外就餐吃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凉粉、凉皮等食品时,要注意餐厅的卫生情况、经营许可证。2、尽量避免自制发酵面食:家庭自制发酵米面食物很难控制环境,安全系数低。如果喜欢吃酸汤子、湿米粉这类食物,最好直接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并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保存条件等因素。3、注意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超市、市场选购袋装的上述食品时,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和保质期,用眼睛观察它们的性状,是否出现了霉斑、黑斑、粉斑、绿斑、黄斑等。在选购木耳、银耳或其他谷类发酵制品、薯类制品时,要选择有正规资质的经营者。4、散装商品少量购买:在选购散装承重的上述食品时,要确认它们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每次少量购买,吃完再买新鲜的。5、不食用受潮米粉、木耳、银耳等食物:自己在家浸泡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或自己在家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提前检查它们的形状,如果已经受潮,疑似发生了变质,就不要食用它们。6、泡发前先清洗干净:木耳、银耳在泡发前,先将表面清洗干净,减少椰毒假单胞菌的数量。7、正确泡发木耳:泡发木耳的时间和环境很关键,不要长时间泡发。建议控制在 4 小时以内,水温不要太高,一般 30℃ 为最适宜的温度。有实验表明,如果长时间泡发木耳,比如超过 6 个小时,黑木耳的边缘就会出现开裂现象,严重影响木耳的品质,也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8、正确保存银耳:鲜银耳储存温度越高,椰毒假单胞菌活性越大,越容易产生米酵菌酸。购买新鲜银耳后一定要低温保存,置于冰箱 4℃ 冷藏或者冷冻,尽早食用。9、若有不适及时就医:米酵菌酸中毒潜伏期为 30 分钟~12 小时,少数 1~2 天,最长为 3 天。如果吃了疑似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后出现了不适,一定要尽快就医,越早就医越有希望治愈,别抱有侥幸心理。夏季天气炎热,不仅要预防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也要注意食物变质带来的危害。食品安全无小事,别因为“吃一次没事”的想法后悔终身。参考文献[1] 蔡洁,罗琳,刘栩晔等.食品中米酵菌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导刊,2023,No.375(10):156-159.DOI:10.16043/j.cnki.cfs.2023.10.050.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