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8个习惯不易得癌#】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近一半的癌症是可预防的。这些可防的癌症中,80%与生活方式有关。但防癌建议千万条

【#有这8个习惯不易得癌#】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近一半的癌症是可预防的。这些可防的癌症中,80%与生活方式有关。但防癌建议千万条,最重要的是哪几条呢?发表在国际期刊《Cancer》上的研究提示:有8个习惯的人,不容易得癌,特别是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很多癌症都是因为四大不规律#世界癌症权威机构:有这8个习惯的人,不容易得癌……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家族癌遗传概率可高达50%#】#浙江一家8口确诊同种病一人患癌#某些家族中,有一人患癌症,其他成员可能同样患癌症,既可同时发

【#家族癌遗传概率可高达50%#】#浙江一家8口确诊同种病一人患癌#某些家族中,有一人患癌症,其他成员可能同样患癌症,既可同时发生,也可先后出现,患癌部位可相同,也可不相同;成员不限于夫妻关系,更涵盖父子、兄弟姐妹等。目前,癌症的发病机制大都不太清晰,但遗传因素几乎是共同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的后代罹患这一疾病的几率比常人高出2~3倍,很大程度上具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患有多发性结肠息肉瘤导致的结肠癌,其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可能性高达50%。肺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白血病等也属于有一定遗传倾向的肿瘤。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不良饮食与癌症之间缺失的联系

科学家发现不良饮食与癌症之间缺失的联系 新的研究发现,一种与不健康饮食或不受控制的糖尿病有关的化学物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新的证据揭示了肿瘤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新的见解,这些见解可以阐明癌症风险与不健康饮食以及与营养不良有关的糖尿病等其他常见疾病之间的联系。这些发现对于制定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癌症预防策略也很有希望。在 Ashok Venkitaraman 教授的领导下,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癌症科学研究所(CSI Singapore)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麟医学院癌症研究中心(N2CR)的科学家们与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A*STAR)的同事们共同开展了这项突破性研究。新加坡癌症研究所所长文基塔拉曼教授解释说:"癌症是由我们的基因与饮食、运动和污染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增加患癌风险的,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如果我们要采取预防措施,帮助我们更长久地保持健康,那么了解其中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种与糖尿病、肥胖症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的化学物质会增加患癌风险研究小组首先研究了因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份有问题的癌症基因BRCA2而面临罹患乳腺癌或卵巢癌高风险的病人。他们证明,这些患者的细胞对甲基乙二酸的影响特别敏感,而甲基乙二酸是细胞分解葡萄糖以产生能量时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研究表明,这种化学物质会导致我们的DNA发生故障,而这正是癌症发展的早期预警信号。研究小组的研究还表明,那些没有遗传到错误的 BRCA2 基因拷贝但甲基乙二酸水平可能高于正常水平的人,如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这与肥胖或不良饮食习惯有关),也会积累类似的警示信号,表明患癌症的风险较高。Venkitaraman 教授解释说:"我们的研究表明,甲基乙二酸水平高的患者患癌症的风险可能更高。甲基乙二酸很容易通过血液中的 HbA1C 检测出来,它有可能被用作一种标志物。此外,高水平的甲基乙二酸通常可以通过药物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来控制,这就为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癌症的发生提供了途径。"该研究的第一作者、N2CR研究员孔立人博士补充说:"我们开始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哪些因素会增加易患癌症家庭的风险,但最终发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机制,即基本能量消耗途径与癌症发展之间的联系。这些发现提高了人们对饮食和体重控制在控制癌症风险方面的影响的认识。"肿瘤形成的新机制有趣的是,研究小组的工作还修正了一个由来已久的关于某些防癌基因的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为克努德森"两击"范式(Knudson's 'two-hit' paradigm),最早提出于 1971 年,当时有人提出,在癌症发生之前,这些基因必须在我们的细胞中永久失活。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小组现在发现,甲基乙二酸可以暂时使这些防癌基因失活,这表明反复出现的不良饮食习惯或未控制的糖尿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累加"而增加患癌风险。这一新知识很可能会改变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小组的重要发现于 2024 年 4 月 11 日发表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杂志之一《细胞》上。下一阶段的研究在新发现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计划开展进一步研究,以了解代谢紊乱(如糖尿病或不良饮食)是否会影响新加坡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癌症风险。研究小组还希望找出他们所发现的新陈代谢、饮食和癌症之间联系的新机制,从而开发出更有效的方法来预防或推迟癌症的发生。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牛津大学科学家发现早期癌症检测的关键蛋白质 确诊前7年多就可检测到

牛津大学科学家发现早期癌症检测的关键蛋白质 确诊前7年多就可检测到 由英国癌症研究中心(Cancer Research UK)资助、牛津人口健康中心(Oxford Population Health)开展的两项研究发现,血液中的蛋白质有可能在癌症确诊前七年就提醒人们癌症的存在。研究人员确定了与19种不同癌症类型相关的618种蛋白质,其中包括在癌症确诊前至少7年采集血样的人体内发现的107种蛋白质。研究小组发现,这些蛋白质可能在癌症的最早期阶段就参与其中,从而可以预防癌症。他们认为,其中一些蛋白质可用于比目前更早地检测癌症。将来,这将有助于在更早的阶段治疗或完全预防癌症。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正在资助研究人员寻找癌症的最早征兆,这也是该中心通过研究预防癌症的长期战略的一部分。在这些研究中,研究小组使用了一种名为蛋白质组学的强大技术。蛋白质组学使科学家能够在一个时间点上分析组织样本中的大量蛋白质,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发现不同组织样本中蛋白质的重要差异。在第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分析了英国生物库中的血液样本,这些样本来自 44000 多人,其中有 4900 多人后来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研究小组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了每人一份血液样本中的 1463 种蛋白质。他们比较了被确诊为癌症和未被确诊为癌症的人的蛋白质,寻找他们之间的重要差异,并找出哪些蛋白质与癌症风险有关。科学家们还发现了癌症确诊前三年血液中存在差异的 182 种蛋白质。在第二项研究中,科学家们研究了 30 多万个癌症病例的基因数据,深入探讨了哪些血液蛋白与癌症的发展有关,哪些可以成为新疗法的目标。科学家发现,血液中的 40 种蛋白质会影响一个人罹患 9 种不同癌症的风险。虽然改变这些蛋白质可能会增加或减少人们患癌的几率,但科学家们也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不过,研究小组强调,他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找出这些蛋白质在癌症发展中的确切作用、哪些蛋白质是最可靠的检测指标、可以开发哪些检测方法来在临床上检测这些蛋白质,以及哪些药物可以靶向这些蛋白质。牛津人口健康研究所高级营养流行病学家、第一项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凯伦-帕皮尔(Keren Papier)博士说:"为了挽救更多癌症患者的生命,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癌症早期发生了什么。来自数千名癌症患者的数据揭示了血液中的蛋白质如何影响我们的癌症风险,这确实令人兴奋。现在,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这些蛋白质,看看哪些蛋白质可以可靠地用于预防。"共同第一作者约书亚-阿特金斯博士说:"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以及由这些基因产生的蛋白质对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感谢成千上万向英国生物库提供血液样本的人,我们正在建立一幅更全面的图景,了解基因如何在多年内影响癌症的发展。"牛津人口健康研究所高级分子流行病学家、第一篇论文的资深作者和第二篇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卡尔-史密斯-伯恩博士说:"我们已经预测了人体可能对针对特定蛋白质的药物做出的反应,包括许多潜在的副作用。在进行任何临床试验之前,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早期迹象,知道哪些蛋白质可能会因为意外的副作用而成为我们避免使用的靶点。这项研究让我们离利用靶向药物预防癌症的目标更近了一步这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却更容易实现了。"牛津大学人口健康研究所高级分子流行病学家、这两项研究的资深作者露丝-特拉维斯(Ruth Travis)教授说:"要想预防癌症,我们就必须了解导致癌症早期发展的因素。这些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提供了许多有关多种癌症的病因和生物学特性的新线索,包括对癌症确诊前几年发生的事情的深入了解。我们现在拥有的技术可以对数千个癌症病例中的数千种蛋白质进行研究,确定哪些蛋白质在特定癌症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哪些蛋白质可能对多种癌症类型有共同的影响"。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与创新执行主任 Iain Foulkes 博士说:"预防癌症意味着要注意疾病最早的预警信号。这意味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到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的分子信号。这项研究的发现是向提供预防性疗法迈出的关键性的第一步,而预防性疗法是让人们过上更长、更美好的生活,远离癌症恐惧的最终途径。"编译来源:ScitechDailyDOI: 10.1038/s41467-024-48017-6DOI: 10.1038/s41467-024-46834-3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长期喝白开水 VS 长期喝茶的人:到底谁的身体更健康?

长期喝白开水 VS 长期喝茶的人:到底谁的身体更健康? 长期喝白开水的人 身体健康有什么优势?白开水、瓶装水是生活中我们喝得较多的饮水,清淡解渴、无色无味。因为没有糖、咖啡因、任何色素添加剂等,所以不会对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不过,虽然白开水极其普通,但对人体的生理机理具有重要的调理作用,包括维持生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等。身体状态好:白开水在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保障身体细胞正常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体温调节、营养物质运输以及废物排出等生理过程的关键参与者。同时,白开水不含任何添加剂,这意味着它不会对身体产生额外的负担,也最安全。新陈代谢好:我们身体里各种器官代谢、生化反应的过程都离不开水分。充足的水分摄取,对于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水分能够有效地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进而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和体型。心脏更健康:2022年3月,《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表明,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可以降低患心衰的风险,并减缓心脏功能的下降。研究人员解释,我们每天喝水,血液中的“血清钠”就会发生变化。而如果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则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血清钠”,更有利于心脏健康。不容易便秘:大部分的便秘患者大多都存在喝水量不足的情况。因为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其所含水分被肠道大量吸收,使大便变得难以排出。便秘的人喝水最好是大口大口地喝(即喝满口),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能够尽快地到达结肠,同时刺激肠蠕动,改善便秘的症状。很少有结石:很多尿路结石的发生都和饮水不足有关,长期保持一个健康的喝水习惯能有效预防各类结石。而多喝水能冲洗尿路,有利于预防结石形成,以及促使尿石排出。痛风风险低:喝水对预防痛风的发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嘌呤易溶于水,痛风患者多喝水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尿酸的排出,预防尿酸肾结石,延缓肾脏进行性损害。感冒好得快:感冒发烧时,一句“多喝水”可不是什么敷衍的话,多喝水确实对感冒有一定缓解作用,补充体液流失,避免虚脱。另外,多喝水还能促使出汗和排尿,加速体内细菌和病毒快速排出。长期喝茶的人 身体健康有什么优势?生活中爱喝茶的大有人在,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茉莉花茶……很多“茶友”都有自己的独特喜好。患癌风险低:2020 年发表在《营养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喝茶真的可以预防癌症,尤其是口腔癌。同时饮用各种茶与胃癌、结直肠癌、胆道癌、肝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降低有关。茶叶的防癌效果主要与所含茶多酚类物质有关,而这一物质会在发酵过程中被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所氧化,导致其含量降低。就防癌效果来说:绿茶、白茶,不发酵或轻微发酵的效果最佳。死亡风险低:2022 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对50万人随访研究发现,每天喝≥2杯茶的人,全因死亡风险比不喝茶的人低9%-13%。“三高”风险低: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喝茶可以调节“三高”。2021年5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刊发了一项综述研究《饮茶与老年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中指出,喝茶可以调节老年人群的“代谢综合征”。研究指出,茶叶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酚类物质,如儿茶素具有抗氧化、降低血压、降低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体脂形成等诸多功效。心血管病风险低:2018 年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喝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长期坚持饮茶的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下降得更慢,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 8%。患老年痴呆风险低:2022 年发表在《自然》子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不喝茶的人相比,喝茶可使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 16%。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1、无论你面对的是谁,只要你不欠对方的,就不必卑躬屈膝,更没必要小心翼翼地讨好。很多人习惯性地在强势的人面前低声下气,生怕被对

“1、无论你面对的是谁,只要你不欠对方的,就不必卑躬屈膝,更没必要小心翼翼地讨好。很多人习惯性地在强势的人面前低声下气,生怕被对方不满意。其实,做人不必这样。只要你没做错,没欠谁的,别怕得罪人。心里有底气,才是做人做事最好的姿态。 2、不要让任何人轻易从你这里得到东西,尤其是免费的东西。别忘了:免费的往往最不被珍惜。你给得太轻易,别人只会习以为常。人性就是这样,得到容易的,不会在乎。所有的付出,都该让对方付出相应的代价。想让别人记住你的好,就要让他们明白,你的好不是理所当然。 3、一定要有强大的屏蔽能力。每天面对的信息纷繁复杂,嘈杂的声音、别人的闲言碎语、莫名其妙的想法,都会消耗你的精力。学会屏蔽那些无用的信息、看似热闹的八卦,屏蔽那些动摇你心神的干扰。把注意力放在最值得投入的人和事上,才是真正聪明的选择。 4、在你有理的时候,要敢于把事情闹大。有人给你添乱,不要一味忍让。很多人看你软弱,就觉得是你的问题,反而欺人得寸进尺。必要时,学会把事情闹到对方不得不低头、主动道歉为止。你不把矛盾摆到明面上解决,问题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5、和那些看不透、让人捉摸不透的人,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别被表面的一套甜言蜜语迷惑,背后很可能是暗藏的算计。学会“看破不说破”,有时候装作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不懂,是最好的保护。别被套走了心思,也别把自己置于险境。 6、对那些欺负你、拿你当软柿子捏的人,别想着用道理说服他们。和这种人,没什么道理可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尝到欺负你的代价,让他们明白:惹你,得付出更大的代价。别怕冲突,有时候,硬碰硬反而能赢得尊重。 7、只要你在别人那里有所求,主动权就不在你手里。越表现出对某件事的渴望,越容易被看穿、被拿捏。古人说得好:无欲则刚。藏好自己的需求感,别轻易暴露想法,才不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8、突然对你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的人,要格外小心。人心险恶,突如其来的温柔往往暗藏陷阱。不要被一时的表面感动了,就忘记了背后的真实意图。事出反常必有妖,任何过分热情的举动,都值得多留个心眼。 9、主动疏远你的人,就让他远离。别去死缠烂打,也别想挽回。强留住的,往往是卑微和廉价。真正重视你的人,舍不得走,哪怕走了,也会默默惦记你。离开的,就让他走,别纠缠、别纠结。 10、搞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并不在于你一味忍让或迎合,而是有斗争力。越是不敢面对冲突的人,越容易被冲突包围。学会在必要时正面硬刚,别人才会在心里给你留位置、给你足够的尊重。当别人觉得挑衅你的成本太高,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11、想让别人真正把你当回事,就要让他们为你的付出也付出相应的代价。别做那个总是单方面付出、拼尽全力却什么也得不到的人。人性就是这样:轻易得到的东西,不懂得珍惜。想让别人珍惜,就让他们也为此付出。 12、成年人的世界,没有那么多“一笑泯恩仇”。得罪过的人,最好敬而远之。很多矛盾一旦结下,背后都藏着难以化解的心结。别天真地以为什么都能用一句道歉或几句软语就能过去。有些人只是在等机会反扑。 13、和那些滴水不漏、嘴巴特别甜、八面玲珑的人,保持足够距离。表面看似人缘极好,实则最擅长背后暗算。他们在人前笑脸盈盈,背地里心思缜密。别被表面的风度和情商迷住,谨慎相处才安全。 14、千万别随意告诉别人你的经济状况。你有钱,会引来嫉妒和打压;你没钱,也会被瞧不起、被踩在脚下。财不外露,是最安全的生存法则。让人猜不透你,反而能避免麻烦和觊觎。 15、人缘好≠人品好。人缘好的人,往往八面玲珑,最擅长投其所好、拉帮结派。你看他四处逢源,交际圈大,但很可能是最不值得深交的人。别被表面的和气和热闹迷惑。 16、别人向你请教意见或建议时,最多帮忙做分析,别轻易下结论。人心复杂,凡事留点余地,别让自己背上责任或被人利用。 17、千万别对认知层次太低、格局太小的人太好。你越对他好,他越不知好歹、变本加厉。面对这样的人,保持距离就是最好的方式。 18、千万不要手把手教会那些随时能顶替你的人。你再无私,也要学会留后路。无论在哪个行业,都要懂得留一手,别让自己随时被取代。 19、不要指望用真心去换来真心。再怎么深情、再怎么赤诚,也抵不过利益交换的冷漠。很多时候,真心换不来感恩,只会换来得寸进尺。人情往来,最好都有所等价,才能保有分寸和安全感。 20、如果你没背景、没靠山、没资源,又选择做个“好好先生”,很可能一生都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因为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你所有的优点,都会变成被人利用和打压的劣势。虽然听上去残酷,但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封面图片

白牙入职腾讯三周年时,写了一篇文章,简单分享下这一年,白牙都学到了什么。

白牙入职腾讯三周年时,写了一篇文章,简单分享下这一年,白牙都学到了什么。 01-认知提升 1.成长是件很私人的事,成长是你自己的事,你需要100%负责。 2.工作要主动,从“凭什么要我做?”,到“愿意主动去多做事儿”,再到“把奋斗当做习惯”。越主动的人收获越多。在工作中主动找一些需求外的事做,比如做一个提效工具。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你需要偶尔抬头,想想哪些问题困扰着你,也许这就是一个工具的出发点。 3.让你的上级知道你的价值,让他的上级知道就更好了。你要有这种意识,不能陷入不断解决眼前问题中不能自拔,要主动挖掘出潜在的价值点。 “你到底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寻找机会?” 彼得·德鲁克《成果管理》 “成果的取得靠主动挖掘机会,而不能仅靠解决眼前的问题 ” 少楠 4.公司不为你的忙碌买单,公司只为你提供的价值买单。你的领导并不关心你做了多少件事,他关心的是,问题有没有真正解决。所以没必要卷加班。 5.跟对人,真的很重要,在组织架构调整时,愈发明显。 6.不要只当工具人,要时刻想着业务,开发也要主动思考并参与为业务赋能上,提供建议,不要只当做需求的工具人,时刻牢记「降本增效,提质创收」。 7.每个团队、每个业务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你觉得你做的业务没价值,可能别的团队做的还不如你现在做的。 8.不要指望提醒用户按照你要求的做,用户就会照做,一定要在产品层面加限制,功能限制的作用远远大于提醒。 9.一份工作不能只盯着工资,更要关注长远利益,比如个人经验的积累、个人成长、Work Life Balance 等。总之,你应该有个干现在工作的理由,如果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可能就要考虑换个工作了。 10.一定要保证自己手头有活儿可做,这才可能保证你不下牌桌。99%的成功只是在场而已。在此基础上,也要会挑活儿,挑有价值的活儿,挑能讲新故事的活儿。 挑活不是你想做啥就做啥,不想做啥就不做。你要把手头的活做好,让领导发现你有能力去做更有挑战的事,让他相信你的能力,后面会主动给你分配那些有挑战、有价值的活. 你也可以主动申请参与到那个有价值的活里,保持在场就行,做这种活儿,对你绩效、晋升都是加分项,因为领导也会拿这些事去讲故事。 11.大环境真的不好,找工作真的不容易,要猥琐发育,千万别浪。 12.别再问做管理还是做技术了?不管做啥技术都不能丢,这是你吃饭的工具。即使做到了管理,甚至做了多年的管理,也可能有下来的那天,下来不会写代码怎么办?职场真的没有稳定一说。 13.充分利用职场资源,主动抓机会向合作的同事学习,比如排查问题时,可能会遇到DBA、运维等,可以趁机往深里多问几个问题 14.在业务工程团队,如果你还能做数据,你的壁垒就稍微高些,工程谁都能写,但数据就不一定了。如果你还会算法或大模型LLM相关的应用开发,就更好了。 02-晋升&绩效 15.晋升或绩效考核的衡量标准如果不明确,与上级的人情关系很重要,所以一定要关注与上级的人情关系,最好别抱有“老子技术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前几年可能还行,现在可别。 16.绩效、晋升都是人打的,人打的就不乏主观,于你而言,就会出现你认为的“不公平”,但要明白,即使结果不如意,并不一定代表你这个人不行。不要过度依赖职场的绩效和晋升这个单一的评价体系,一定要构建对自己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这个需要自己去探索和挖掘,这样才不会因为绩效不好、晋升不过而郁郁寡欢,值得你用心做的事有很多,职场只是其一。 17.晋升与绩效的名额有限,大部分员工体验不到这些激励。 18.晋升三大原则: 主动原则:主动做事的人比等着安排工作的人更容易晋升。 成长原则:一边做事一边挖掘成长点、提升自己能力的人,比光顾着做事的人更容易晋升。 价值原则:有能力为公司产出价值的人,比空有一身能力的人更容易晋升。 李运华 《大厂晋升指南》 19.晋升答辩是做证明题,证明你已经达到了下一个职级的要求,晋升答辩不是做技术分享,思考的过程可能比你最后选的方案更重要。平时要多积累,有的人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 03-薪资 20.公司不会为员工的成长涨工资,只会为成长后做得更好、产出更多的人涨工资。 21.工作是一个人把最多的清醒时间都投入的事情,只想着赚了多少工资并不明智,聪明人一定要收获更多。 22.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外部激励减少,比如调薪的名额骤减,你要找到内部驱动,关注成长、成事,或者一些xx感 23.涨薪慢、不涨薪可能才是真正的常态,只是前几年互联网红利,让人误以为每年涨薪才是常态。但有机会也要自己争取。 04-向上管理 24.向上管理是一种有自主意识的方法,通过与你的老板在目标上达成共识,并最终用这个目标满足你、你的老板、你的组织的最大利益。 25.向上管理与你的老板无关,老板都没得选的,向上管理不是你老板的责任,是你自己的责任。 26.向上管理是一种能力、意愿、行为习惯。你知道它对,发自内心的认可,同时要培养自己有能力去跟老板沟通,和他同频。另外也要会和他谈判,不要怕,主动去聊,老板换的这么快,你怕啥呢? 27.向上管理的目的是帮助组织成功,让老板成功,给老板创造价值,给自己创造价值,让自己成功。 28.有问题及时找领导反馈与沟通,让领导知道事情的进展以及是否有问题需要他帮忙,别一个人憋着。 29.别老盯着领导的缺点,尝试关注下领导的优点,并借用领导的优势为自己助力。 05-职场中如何保护好自己? 30.要敢于说不 如果团队分工是按模块划分,临时分给你其他模块的需求,尤其是复杂恶心需求时,要敢于说不。 31.让自己手头永远有需求,最好至少2个,这样有拒绝的理由。 32.拒绝时可以直接,可以委婉,比如手头的需求比较紧急,暂时抽不开身,再加上对这块不太熟悉,担心出问题影响不好,如果非得需要我来支持,我需要xxx,这里可以申请一些资源。 33.方案一定要讨论清楚 尤其是开发不熟悉的业务时,如果想当然得开发,大概率会出问题。 34.做好充分的自测并要求测试同学做好测试 免测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做好了没有表扬,做砸了还可能背锅,要学会保护自己,除非你非常想做那块业务。 06-结尾 最后以脱不花的「五点工作交流法:交代工作和接收任务时要关注的 5 个关键点」收尾 1. 起点:上下文,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2. 终点:目标是什么,达到什么标准? 3. 重点:关键点在哪里? 4. 卡点: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坑在哪里? 5. 节点:多久同步,里程碑节点的交付物是什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