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岩自曝患子宫肌瘤 #90%子宫肌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绝大部分子宫肌瘤不会恶变#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

【柳岩自曝患子宫肌瘤 #90%子宫肌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绝大部分子宫肌瘤不会恶变#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顾名思义,是生长在子宫上的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的育龄期女性。90%子宫肌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仅在妇科超声检查时发现。 体检发现子宫长了肌瘤,这类瘤子会恶变吗? 绝大部分子宫肌瘤不会发生恶变,仅需定期随访,无需太过担心。子宫肌瘤的恶变发生率一般不到0.5%,在发现肌瘤后,建议定期复查妇科超声,如果短期出现肌瘤生长过快,或者绝经后肌瘤继续生长,则需引起重视,考虑有肌瘤恶变的可能。 没有任何症状,为什么会长肌瘤呢? 子宫肌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根据其在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普遍发生于30-50岁的育龄期女性的表现,认为子宫肌瘤可能与女性雌孕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工作压力大、熬夜、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肥胖、滥用保健品等都可能成为雌孕激素分泌异常的帮凶,从而容易发生子宫肌瘤。 长了子宫肌瘤,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疾病,并非所有肌瘤都需要手术切除。临床症状是判断肌瘤是否需要手术的重要依据。如果将子宫比作一个房间,肌瘤就是“子宫墙面”长的石头,有的小如豌豆,有的大如足球,它们会让光滑的子宫壁失去弹性和收缩功能,进而影响月经。因此月经异常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症状。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1)子宫肌瘤引起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甚至继发贫血。 (2)肌瘤增大出现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发生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等;压迫肠道,引起排便不畅甚至便秘;压迫输尿管及髂内外静脉神经,造成肾盂积水、静脉回流不畅、下肢浮肿。 (3)子宫肌瘤合并不孕或造成反复流产的唯一原因,备孕前子宫肌瘤≥4cm。 (4)可疑恶变,肌瘤生长速度太快、绝经后肌瘤继续增大、超声提示肌瘤血流异常丰富怀疑肌瘤恶变等。 (5)有蒂肌瘤扭转造成急性腹痛。 医生提醒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常见良性疾病,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妇科超声随访肌瘤变化。肌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生育需求、肌瘤的大小、部位、数目、症状等进行综合专业评估。目前暂无药物能消除肌瘤,切勿迷信按摩、针灸、保健品等“保养”。#44岁柳岩自曝患子宫肌瘤#(上海仁济医院) via 捉谣记的微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妇科医生把子宫肌瘤分为两种#】#44岁柳岩自曝患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的发生和雌孕激素密切相关,只要是育龄期女性,卵巢能分泌雌

【#妇科医生把子宫肌瘤分为两种#】#44岁柳岩自曝患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的发生和雌孕激素密切相关,只要是育龄期女性,卵巢能分泌雌孕激素,内分泌紊乱后就可能长瘤子。体检查出肌瘤到底要不要切? 生命时报的微博视频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3种月经异常可能是身体在求救#】#柳岩肌瘤手术# 伴随女性半生的月经,也是健康的晴雨表。不同人月经周期、出血量等都不一样,关

【#3种月经异常可能是身体在求救#】#柳岩肌瘤手术# 伴随女性半生的月经,也是健康的晴雨表。不同人月经周期、出血量等都不一样,关键是要有规律。月经是否正常要从周期、经期、经量3个方面综合判断。 ①周期过短或过长。周期过短(<21天)首先考虑妇科内分泌疾病,如排卵障碍型、黄体功能不全等;周期过长(>35天)甚至提前闭经,多与内分泌、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卵巢相关疾病有关;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垂体腺瘤等也可能导致周期变化。 ②出血时长变化。一次经期持续2~8天都是正常的。经期明显延长且淋漓不尽,考虑是否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排卵功能障碍、凝血障碍等;经期缩短可能和过度节食减肥、子宫内膜疾病、甲亢甲减等有关。 ③出血量异常。突然出血量过大,与器质性病变的关系更为密切,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要及时就医。 第一次出现经期异常,可自行观察,超过两次就要及时就医,通常检查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妇科超声等。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晚间录制了一个视频节目,聊骨质疏松,提前写好了脚本,再把关键内容点发到这里,希望能对一些朋友有用。

晚间录制了一个视频节目,聊骨质疏松,提前写好了脚本,再把关键内容点发到这里,希望能对一些朋友有用。 1.起病初期,骨质疏松可能没任何明显症状,易被忽视,被称为“安静的流行病”。随着疾病进展,容易导致脆性骨折并引起慢性疼痛,如果不幸发生髋部骨折或脊柱骨折,甚至可能引起残疾。 2.骨量从35岁左右开始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增加。与男性相比,女性患上骨质疏松的可能性更大,患者中大约80%为女性。围绝经期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因为这一时期有助于保持骨骼健康的雌激素水平降低。 3.临床中骨质疏松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定骨密度,检查部位一般选择腰椎和股骨颈部位。DXA辐射剂量小,做一次的辐射剂量仅为普通X射线摄片的1/30左右。骨密度检测结果一般分为4个等级:骨量正常:T值≥-1;骨量减少:-2.5<T值<-1;骨质疏松:T值≤-2.5;严重骨质疏松:T值≤-2.5,且伴有脆性骨折病史。 4. 怀疑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看骨科、内分泌科、妇科均可,有些医院专门开了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即使确诊也无需太过担忧,但一定要重视。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三类: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性激素补充剂。 5.补钙对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成人每天推荐摄入800毫克钙。7~18岁儿童青少年、50岁以上的人,对钙的需求更大,每日推荐摄入1000毫克。食物是最理想的钙来源,足量的奶制品、绿色蔬菜、豆制品摄入,有助获得每日所需的钙。800毫克钙≈300毫升牛奶+半斤绿叶菜+二两卤水豆腐+一把坚果 6.维生素D对人体吸收钙元素非常必要。人体主要通过晒太阳(隔着玻璃晒没啥用)、摄入食物补充维D。富含脂肪的鱼类,如金枪鱼和鲑鱼等,是天然维D的好来源。 7.锻炼对任何年龄人群的骨骼健康均有益。青春期前期和青春期是促进骨骼生长的最佳时机,务必积极运动。50岁后,通过运动或许无法继续促进新生骨骼形成,但可有效减缓骨质流失速度,维持骨骼肌健康。任何需要双脚着地并负担自重的锻炼方式,均有助于维持骨健康。 8.40岁以上,酗酒、经常应酬、爱喝浓茶或大量咖啡、长期坐在办公室中、缺乏体力活动的职场人士,以及围绝经期女性和老年人,家中有母系遗传性骨质疏松风险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