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录制了一个视频节目,聊骨质疏松,提前写好了脚本,再把关键内容点发到这里,希望能对一些朋友有用。

晚间录制了一个视频节目,聊骨质疏松,提前写好了脚本,再把关键内容点发到这里,希望能对一些朋友有用。 1.起病初期,骨质疏松可能没任何明显症状,易被忽视,被称为“安静的流行病”。随着疾病进展,容易导致脆性骨折并引起慢性疼痛,如果不幸发生髋部骨折或脊柱骨折,甚至可能引起残疾。 2.骨量从35岁左右开始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增加。与男性相比,女性患上骨质疏松的可能性更大,患者中大约80%为女性。围绝经期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因为这一时期有助于保持骨骼健康的雌激素水平降低。 3.临床中骨质疏松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定骨密度,检查部位一般选择腰椎和股骨颈部位。DXA辐射剂量小,做一次的辐射剂量仅为普通X射线摄片的1/30左右。骨密度检测结果一般分为4个等级:骨量正常:T值≥-1;骨量减少:-2.5<T值<-1;骨质疏松:T值≤-2.5;严重骨质疏松:T值≤-2.5,且伴有脆性骨折病史。 4. 怀疑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看骨科、内分泌科、妇科均可,有些医院专门开了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即使确诊也无需太过担忧,但一定要重视。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三类: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性激素补充剂。 5.补钙对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成人每天推荐摄入800毫克钙。7~18岁儿童青少年、50岁以上的人,对钙的需求更大,每日推荐摄入1000毫克。食物是最理想的钙来源,足量的奶制品、绿色蔬菜、豆制品摄入,有助获得每日所需的钙。800毫克钙≈300毫升牛奶+半斤绿叶菜+二两卤水豆腐+一把坚果 6.维生素D对人体吸收钙元素非常必要。人体主要通过晒太阳(隔着玻璃晒没啥用)、摄入食物补充维D。富含脂肪的鱼类,如金枪鱼和鲑鱼等,是天然维D的好来源。 7.锻炼对任何年龄人群的骨骼健康均有益。青春期前期和青春期是促进骨骼生长的最佳时机,务必积极运动。50岁后,通过运动或许无法继续促进新生骨骼形成,但可有效减缓骨质流失速度,维持骨骼肌健康。任何需要双脚着地并负担自重的锻炼方式,均有助于维持骨健康。 8.40岁以上,酗酒、经常应酬、爱喝浓茶或大量咖啡、长期坐在办公室中、缺乏体力活动的职场人士,以及围绝经期女性和老年人,家中有母系遗传性骨质疏松风险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长期喝咖啡少得7种病#【#喝咖啡会钙流失吗#】日常喝咖啡,不用太担心钙流失的问题。咖啡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体现在摄入量上,并且存在

#长期喝咖啡少得7种病#【#喝咖啡会钙流失吗#】日常喝咖啡,不用太担心钙流失的问题。咖啡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体现在摄入量上,并且存在性别差异。如果每天饮用咖啡超过3~5杯,女性的骨折风险会随之上升;对男性来说,适量饮用咖啡,反而可能降低骨折风险。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一种能使骨质翻倍的新激素

科学家发现一种能使骨质翻倍的新激素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解开了一个由来已久的谜团,即母乳喂养的妇女如何在因分泌乳汁而流失钙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强健的骨骼。一种新发现的激素能使哺乳期妇女的骨骼保持强壮,这种激素还能帮助骨折愈合并治疗更多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小鼠体内,被称为母体脑激素(CCN3)的荷尔蒙能增加骨密度和强度。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即在母乳喂养期间,即使骨骼中的钙被剥离以支持乳汁分泌,妇女的骨骼仍能保持相对强健。新论文的资深作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细胞分子药理学教授霍利-英格拉哈姆(Holly Ingraham)博士说:"这些发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如果我们没有对雌性小鼠进行研究(不幸的是,这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常态),那么我们就可能完全错过这一发现。这凸显了研究雌雄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于全面了解生物学是多么重要。"全世界有 2 亿多人患有骨质疏松症,这是一种严重的骨骼衰弱,可导致频繁骨折。女性绝经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尤其高,因为性激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雌激素通常能促进骨骼的形成。哺乳期的雌激素水平也很低,但这一时期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却更少见,这表明促进骨骼生长的除了雌激素,还有其他因素。英格拉哈姆的实验室以前曾发现,在雌性小鼠体内,而不是雄性小鼠体内,阻断大脑一小块区域内特定神经元中的一种特殊雌激素受体,会导致骨量大幅增加。他们怀疑是血液中的一种荷尔蒙导致了超强的骨骼,但当时却找不到这种荷尔蒙。在这项新研究中,英格拉哈姆及其合作者对这种造骨激素进行了详尽的搜索,最终确定CCN3是导致雌性突变的因素。最初,研究小组对这一结果感到惊讶,因为CCN3并不符合神经元分泌激素的典型特征。当他们在哺乳期雌性小鼠的同一脑区发现CCN3后,他们的疑虑消失了。如果这些特定神经元不产生CCN3,哺乳期雌性小鼠的骨质就会迅速流失,其婴儿的体重也会开始下降,这证实了这种激素在哺乳期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性。基于这一发现,他们现在将CCN3称为母体脑激素(MBH)。当对年轻成年和老年雌性或雄性小鼠实施增加循环CCN3的策略时,它们的骨量和骨强度在数周内大幅增加。在一些完全缺乏雌激素或非常年老的雌性小鼠中,CCN3能使骨量增加一倍以上。当英格拉汉姆的科学合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托马斯-安布罗西博士对这些骨头进行测试时,他对这些骨头的强度感到惊讶。他解释说:"在某些情况下,高矿化度的骨骼并不是更好;它们可能更脆弱,实际上更容易断裂。但当我们对这些骨骼进行测试时,发现它们比通常的骨骼要坚固得多。"安布罗西仔细观察了骨骼中负责生成新骨的干细胞,发现当这些细胞接触CCN3时,它们更容易生成新的骨细胞。为了测试这种激素帮助骨骼愈合的能力,研究人员制作了一种水凝胶贴片,可以直接贴在骨折部位,在两周内缓慢释放CCN3。在老年小鼠身上,骨折通常愈合得不好。然而,CCN3贴片刺激了骨折部位新骨的形成,有助于骨折的年轻愈合。Ambrosi说:"我们从未能通过任何其他策略实现这种矿化和愈合效果。很高兴能继续跟进,并将CCN3应用于其他问题,如软骨再生。"研究人员计划今后就CCN3的分子机制、母乳喂养妇女体内的CCN3水平以及这种激素治疗各种骨骼疾病的潜力开展研究。第一作者之一、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内分泌学部指导医师兼科学家穆里尔-巴贝(Muriel Babey)博士热切希望了解CCN3在临床相关疾病中如何影响骨代谢。威廉-克劳斯(William Krause)博士是一名资深科学家,也是该项目的共同负责人,他将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催化剂项目合作,开始转化这些新成果。英格拉哈姆说:"骨质流失不仅发生在绝经后的妇女身上,而且经常发生在服用某些激素阻断剂的乳腺癌幸存者身上;年轻、训练有素的精英女运动员身上;以及髋部骨折后相对存活率比妇女低的老年男性身上。如果CCN3能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增加骨量,那将令人无比兴奋。"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2块和20块的盐到底有啥区别?选错真的影响健康

2块和20块的盐到底有啥区别?选错真的影响健康 有的只有两三元 1 包,有的居然高达几十元,它们到底有啥区别,贵的盐更值得吃吗?人为什么要吃盐?吃盐不只是为了让菜肴更美味,也是为了身体健康,因为盐中的钠离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钠具有调节人体细胞外液的容量与渗透压、维持身体体液的酸碱平衡、维持正常血压以及参与身体能量代谢等重要功能。体液中钠、钾、钙、镁等离子保持一定浓度和适当比例是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所必需的,而钠的正常浓度是保证这一功能的重要因素。纷虽然钠在食物中广泛存在,但除了部分水产类食物,其他大多天然食物中的钠含量都不高,所以只靠吃天然食物较难满足人体对钠的需求(钠的适宜摄入量为 1500 毫克/天),适当吃盐可以帮我们补充足够的钠。食盐能提供的钠如果钠摄入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现低钠血症。轻度缺钠会让人淡漠、倦怠、没有精神,稍严重会出现恶心、呕吐、血压降低、痉挛,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特别是出汗多的高温作业和重体力劳动者、反复呕吐或腹泻的胃肠道疾病患者,更应该注意钠的补充。不同的盐有啥不一样?现在去超市买盐,放眼望去啥盐都有,原本简单“买包盐”的事儿,瞬间让人有了选择恐惧症。1、来源不同的盐井矿盐、湖盐、海盐,这些盐只是来源不同,本质上都是氯化钠,没有太大的区别。- 井矿盐用石盐或地下卤水(不包括沿海地区的地下卤水)为原料制成的盐。从地质上来讲,有井矿盐的地方远古时代几乎都是大海,经过历史变迁,在长年累月的烈日、强风和蒸发作用下,海水干涸了,盐不断析出,结成一层一层的盐盖,后被泥沙覆盖埋没,随着地壳的剧烈运动被埋藏在了地下。因为“与世隔绝”时间太久,经过加工后其氯化钠纯度高、杂质少,较为纯净,市面上比较常见,便宜的只有 2 元钱 1 包。- 湖盐(池盐)湖盐是从盐湖中直接采出的盐和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我国是世界上湖盐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湖盐颗粒较大,不容易结块,所以产品基本不需要使用抗结剂。- 海盐食用海盐是以海水或海盐为原料制成;日晒海盐是以日晒海水浓缩结晶等工艺制得的食用海盐。精制海盐以海水或海盐为原料,用真空蒸发制盐工艺、机械热压缩蒸发制盐工艺或粉碎、洗涤、干燥工艺制得的食用海盐。雪花海盐是以海盐为原料,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和干燥等工艺制成的雪花状食用海盐。纷海盐不容易结块,产品中也不得含有抗结剂,不添加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另外,海盐中氯化钠的纯度相对较低。2、市面上“高档盐”竹盐、喜马拉雅玫瑰盐,给人的感觉很高档,其本质也是为了补充氯化钠,只是风味和外观上和普通盐略有不同。- 竹盐普通竹盐是以食盐为原料,经一次(或多次)灌入新鲜竹筒后黄土封口、高温烧制而成的盐。九烤熔化竹盐是以食盐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氯化钾,经八次灌入新鲜竹筒后黄土封口、高温烧制,第九次烧制时使用高温将其熔化形成的盐。竹盐呈白色、灰白色或紫褐色,在有咸味的同时还有清鲜味或皮蛋味。每包 250 克竹盐的价格多在 7~10 元之间。- 喜马拉雅玫瑰盐属于岩盐的一种,据说开采自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附近,天然的粉红色来自于其中的铁元素,具有较高的颜值,价格也高,250 克的价格就要将近 20 元。这种盐的铁元素可能会比我们平时吃的盐高,但别指望补铁,一般不含碘。3、营养强化盐除了我们日常吃的加碘盐之外,还有一些盐进行了营养强化,比如钙盐、富硒盐,让很多人误认为“吃这样的盐更有营养”。我国居民一般成年人钙和硒的推荐摄入量分别为 800 毫克/天、60 微克/天,而这些“营养盐”在营养补充上作用非常小。我们吃盐主要是为了调味和补充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最多吃 5 克盐,按照这个量最多只能摄入 7.5 毫克钙或 0.75 微克硒,与推荐量相差甚远,作用微乎其微。如果为了摄入这些所谓的“营养”就呼呼吃盐,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某品牌钙盐某品牌富硒盐吃盐要选对,而不是选贵对于我们一般家庭来说,买盐的时候建议关注盐的钠含量和碘含量选购即可。1、低钠盐低钠盐是用一部分氯化钾代替了氯化钠,咸味与普通食盐相差无几,烹调不影响口感。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合理选择吃低钠盐对降低血压有帮助。但对于高温作业人员、重体力劳动人员、某些肾病人群、尿毒症患者等要谨慎食用低钠盐。2、加碘盐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可维持人体健康,食用加碘盐主要是为了预防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肿大。某品牌加碘盐我国大部分地区几乎都属于缺碘地区,尤其是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在碘缺乏地区,吃碘盐很有必要。即便是生活在沿海地区,也是需要吃碘盐的。虽然沿海地区的海带、紫菜等食物含有丰富的碘,但如果当地居民食用频率和食用量都较低,仍然需要吃碘盐补够推荐量,但对于生活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建议吃无碘盐。另外,甲亢患者和部分甲状腺肿瘤患者也适合吃无碘盐。但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疾病都需要吃无碘盐,具体还得根据自身情况遵医嘱来吃。盐要吃,但一定要限量!对于维持健康来说,吃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都建议要将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不超过 5 克。散开的 5 克盐,直径比 1 元硬币大一点丨作者拍摄这是因为高盐饮食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会引起身体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不仅会诱发高血压,还会刺激身体的炎症反应,甚至增加骨质疏松、脑卒中、胃炎的风险,也可能会影响认知能力。除了控制盐的摄入量之外,生活中的隐形盐也得注意,比如酱油、蚝油、蒸鱼豉油、黄豆酱、味噌、咸菜、泡菜等。计算盐含量的方法为:营养成分表的钠含量(mg)÷400=盐含量(g)盐的种类很多,没必要追求“高档”和“营养”。对于咱们一般人来说,只需要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低钠盐、加碘盐等就可以了。无论吃哪种盐,都要控制好盐的摄入量,清淡饮食。参考文献[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8[2]株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盐来源于哪里?盐是如何制成的?[EB/OL].(2021-07-02)[2024-4-29] 0022-2021 食用海盐[S].2021.06.28[4]QB/T 5682-2022 竹盐[S]. 2022.04.08[5]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居民补碘指南[R].2018:5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经常运动和不运动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真相让人吃惊

经常运动和不运动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真相让人吃惊 经常运动的人心肺功能更强我们知道心脏是全身血液循环的中心,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心肺功能指的是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能力,而两者的能力又直接影响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动。经常运动可以增强呼吸肌的肌肉强度和力度,改善肺的顺应性,增强肺功能及肺局部的抵抗力等,还可以使心脏搏动更加有力和规律,保证心脏泵血的节律和效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心肺功能好的人,患慢性疾病如冠心病、慢阻肺的概率也会比较低。那什么样的运动对人体心肺功能提升最有效呢?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HJ)上的一项研究,针对 2070 例平均年龄在 54 岁的人,进行了为期 8 年的周期性运动与健康状态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发现: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比如快走或骑自行车,最适合提高心肺功能。经常运动的人 认知能力可能更好很多人锻炼后都会觉得呼吸更轻松,身体更轻盈,心情也有所改善。这是因为运动后,脑细胞分泌的“内啡肽”会在短期内让人产生快感。那长期运动对大脑是否有正面影响呢?英国一项长达 10 年,针对 8958 名 50 岁及以上人群的认知功能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防止认知能力下降,但对于睡眠不足的人来说,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会减弱。另一项持续 10 年的跟踪研究也发现:在这项研究开始时,无论参与者的睡眠时长如何,运动量更多的人几乎都有着更好的认知功能,而在持续 10 年的跟踪研究中,情况则发生了变化:睡眠时间短(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少于 6 小时)成为认知下降的主因,而睡眠时间少且运动少的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得更快,这种认知能力的下降对于 50~70 岁之间的人来说较为明显,而对于 7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即使睡眠不足,运动对他们的认知情况还是有益处。经常运动的人骨骼、肌肉、关节更好经常运动对骨骼、关节、肌肉的好处,可能比你想的还要多。首先,经常运动可以改善骨的血液循环,加强骨的新陈代谢,使骨径增粗、肌质增厚、骨质的排列规则、整齐。随着骨形态结构的良好变化,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等骨骼强度方面的能力大幅提高。其次,经常运动可以增加关节面软骨和骨密度的厚度,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发达、力量增强、关节囊和韧带增厚,从而减轻关节负荷,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在增加关节稳固性的同时,由于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关节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也大大增加。此外,经常运动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让肌细胞变粗,肌肉体积增大,肌肉力量增加。还可以刺激在肌肉中穿行的血管一同舒张、收缩,增强血管舒张收缩能力,降低高血压、高脂血症、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同时伴随神经也能获得更好的营养供给,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经常运动,患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更小我们知道胰岛素的分泌会引起细胞消耗的葡萄糖增多,导致糖水平降低,还可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入血。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则与胰岛素相反,可加速肝脏糖异生过程,促进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经常运动会使胰岛素分泌下降的同时,胰岛血糖素分泌增加。换句话说,经常运动的人患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也会较小。经常运动的人更瘦、更美、更快乐经常运动不仅有利于减肥,还有利于全身骨骼肌系统的强健。而功能强大的肌肉更能伸展体态、挺拔身姿,让人看起来更有气质、更好看。经常运动刺激大脑分泌的内啡肽,可以引起良好的情绪和状态反应,有助于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也有助于某些慢性疾病的预后和康复。怎么才算经常运动?运动宜适量,标准主要看心率,应该是最大心率的60%~8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与安静心率相比,应相差15%~30%,甚至更多。选择最佳运动量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体力状况、健康水平、体育基础、生活环境、目的任务等不同情况来决定,关键要把握好运动强度,除了心率保持在适当范围,还要有强烈的时间概念。美国心脏学会(AHA)建议成年人的运动准则:-每周应保证有 5 天进行至少 3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锻炼,合共 150 分钟;-或每周保证有 3 天进行至少 25 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锻炼,合共 75 分钟;-以及每周保证最少 2 天进行中至高强度肌肉伸展锻炼以提升身体健康。运动需坚持,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并且长期坚持。健康人可以选择快走、游泳、乒乓球、篮球、跳舞等活动方式;而身体有一些小问题的人,如膝关节有损伤的人,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择游泳、骑自行车、椭圆仪等;其他特殊人群运动的安排,建议听医生或者专业人员的建议。此外,坚持经常运动,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劳逸结合,运动量循序渐进(一般锻炼后全身有汗,心跳加快,锻炼的目的基本就达到了);2.在思想高度紧张、情绪激动或身体疲惫劳累(如熬夜后)时避免体育锻炼;3.合理均衡饮食营养,尤其不能忽视进食蔬菜和水果,多摄入各种微量元素;4.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让运动发挥出最佳效用。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总是睡不够,只因缺乏维生素D?

总是睡不够,只因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 D 有什么作用?首先我们来说说维生素 D 是什么。维生素 D 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食物中的钙在肠道的吸收,有利于骨健康。此外,维生素 D 还调节体内的许多其他细胞功能。《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当中明确建议,0~64 岁的人群,每天需要摄入 400IU 的维生素 D(IU 是国际单位,400IU 维生素 D 为 0.01 毫克)。我们去医院检查的时候,通常是检查血液中的 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人群维生素 D 缺乏筛查方法》的规定,当血液中 25(OH)D 水平大于 20ng/L 时,表明维生素D 的营养状况是正常的,低于 12ng/L 时即为缺乏。《人群维生素 D 缺乏筛查方法》维生素 D 缺乏,最大的问题的会导致骨质疏松。文章开头这位网友平常会“腿抽筋”,可能就是跟维生素 D 缺乏有关。但,维生素 D 缺乏会导致睡眠问题吗?总是“睡不够”是缺乏维生素 D 吗?对于这类“永远都睡不饱星人”,他们的睡眠很有可能是“非恢复性睡眠(nonrestorative sleep,NRS)”。1987 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首次将“非恢复性睡眠”也列为一种失眠症状,它被描述为睡眠不安、睡觉轻或者睡眠质量差的感觉,即使睡眠的持续时间可能看起来正常。导致非恢复性睡眠的原因很复杂:有心理因素,如情绪障碍等;也有生活习惯因素,包括酒精、烟草和咖啡因的摄入,以及与睡眠卫生不良习惯相关的其他几种行为。但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缺乏维生素 D 是“睡不够”的主要原因。至于其他类型的失眠症状,确实有一些研究发现,维生素 D 缺乏与失眠、睡眠质量不好有一些关系。比如,就有研究发现,慢性失眠患者血清维生素 D 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不过,这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2021 年,挪威一项临床的随机对照研究对 189 名维生素 D 不足人群进行了 4 个月的维生素 D 补充,结果发现,补充维生素 D 对改善睡眠水平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2022 年,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研究了维生素 D 补充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一共纳入 19 项研究,其中含 13 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维生素 D 补充与睡眠指数下降存在一定关联,但证据等级只是中等。而且,维生素 D 补充与睡眠困难和障碍的影响结果并不一致。研究者因此认为,维生素 D 补充对睡眠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总体来说,尽管维生素 D 缺乏与睡眠障碍有一定的关联,但补充维生素 D 对预防或治疗睡眠障碍并没有直接的作用。如何改善睡眠?影响睡眠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如果从饮食与生活方式来说,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日常饮食注意食物多样化,均衡营养。研究发现,均衡的饮食和营养对于整体的健康有好处,也有助于我们睡个好觉。2.晚餐清淡点,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性食物。研究发现,油、盐、脂肪摄入过多、蔬菜吃太少,容易导致失眠。而太辣会增加肠胃刺激,也会影响睡眠。3.不要太晚吃东西。太晚吃,尤其是临近睡觉了,食物都没有完全消化,胃还是撑着的,还要继续活动来消化食物,对睡眠是不利的,建议睡觉前的三个小时内最好不要吃东西了。4.不要饿着肚子睡觉。饿着也是睡不好的,如果睡前觉得饿,可以吃点淀粉为主的食物,例如燕麦粥,小米粥等。5.睡前避免剧烈运动。适当的睡前运动可以减少浅睡眠、增加深睡眠,保证睡眠连续性、提高睡眠效率,也就是更容易一觉睡到天明。但需要注意不要过于剧烈。6.睡前不要喝太多水。喝水太多容易起来跑厕所,势必会影响睡眠。7.睡前别抽烟、喝酒、吃含咖啡因的食物。喝酒会影响睡眠质量,而抽烟只会让你越来越兴奋,更睡不着了。有些人对咖啡因比较敏感,如果想要好的睡眠,最好注意避免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比如咖啡、茶、奶茶、可乐、巧克力,以及含瓜纳拉提取物、巴拉圭茶提取物的食品和饮料,它们也含有咖啡因。如何补充维生素 D?虽然补充维生素 D 对改善睡眠问题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对人体的健康依然十分重要。人类获得维生素 D 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皮肤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自身转化生成维生素 D?;二是由摄取食物获得,动物性食物富含维生素 D,如奶制品、三文鱼、鲭鱼和沙丁鱼等。想要获得维生素 D,要注意多进行户外活动。选择紫外线不强的时候,在阳光下晒 10~20 分钟左右即可;另外也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如奶制品、三文鱼、鲭鱼和沙丁鱼等。如果实在担心不足,也可以吃点维生素 D 的补充剂。摄入维生素 D 补充剂,通常是利大于弊的。参考文献[1] Roth T, Zammit G, Lankford A, Mayleben D, Stern T, Pitman V, Clark D, Werth JL. Nonrestorative sleep as a distinct component of insomnia. Sleep. 2010 Apr;33(4):449-58. doi: 10.1093/sleep/33.4.449. PMID: 20394313; PMCID: PMC2849783.[2] 刘亚平,潘集阳.非恢复性睡眠的研究现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07):1208-1210.[3]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4] Ohayon MM.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Nonrestorative Sleep Complaints. Arch Intern Med. 2005;165(1):35–41. doi:10.1001/archinte.165.1.35[5] Vitamin D.Fact Shee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NIH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第一批用上“减肥神药”的人 现在都怎么样了?

第一批用上“减肥神药”的人 现在都怎么样了? 从减重效果来看,这个药物的作用当然是毋庸置疑的。相关临床数据显示,每周注射司美格鲁肽的人,在经历 68.1 周的注射后,平均体重下降可高达 15%,中位数体重减轻了 15.3kg,而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杂志新近发表的国内分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每周注射 2.4mg 司美格鲁肽,到第 44 周,司美格鲁肽组体重下降了 12.1%,而安慰剂组仅下降了 3.6%。看到这里,想必很多朋友已经心动不已了,但是,只要是药,尤其是被冠以“网红药”“神药”之名的药,我们一定要记得多问一句:“风险是什么?”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司美格鲁肽在可喜的高效减重效果之外,长期应用中仍然也存在着不少的隐患,如果不了解这些用药安全信息,而滥用药物,而带来身体的健康损伤,也就违背了我们“健康减肥”的初衷,今天的这篇科普,就来为大家汇总一下司美格鲁肽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 4 大健康隐患。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从药物分类上来看,司美格鲁肽属于 GLP-1 受体激动类药物,GLP-1 是人体肠道分泌的激素,它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会提升饱腹感,减缓胃排空速度。而司美格鲁肽能够模拟 GLP-1 的这种作用,从而进一步激活 GLP-1 在肠道的作用发挥,从而发挥了降糖、减重等多方面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带来常见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出现,这种情况与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它是与药物的作用机理紧密相关的,因此可以说,大部分这个药物的使用者,都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这一点也与临床试验结果是相互印证的。前述的临床试验结果中,司美格鲁肽引发胃肠道反应的比例高达 84.1%,而国内分组的研究中,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也达到了 86%。司美格鲁肽常见的胃肠道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腹痛、食欲下降、胃痛、呕吐、便秘、消化不良等,这些副作用的具体情况和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如果使用该药物出现了不可耐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用药物,并做好调理改善,以免引发更多的胃肠道健康问题。司美格鲁肽能够迅速减重,但减重时我们失掉的并不仅仅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脂肪,迅速减重带来的肌肉流失、骨质流失,也是长期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的重要风险之一。特别是对于非肥胖人群(这原本也不是司美格鲁肽减肥的适应证),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更要特别慎重。使用这种药物迅速减重的同时,可能会带来大量的肌肉流失,甚至是骨密度的下降,这种流失可能会影响使用者的运动耐力以及日常活动能力,甚至造成摔倒、骨折风险的大幅增加。试想一下,如果为了减肥,而导致大量的肌肉流失,导致连上楼、自己洗澡等生活事项都无法完成了,这样的减肥,又有什么意义呢?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会带来“Ozempic Face”,这种情况是指使用药物迅速减肥后,出现的一种急速的面部衰老下垂的面容,这种情况的产生,同样也是由于迅速减重导致肌肉大量流失造成的,除了脸部一样,身体其他部位同样也可能会出现皮肤下垂和类似于“妊娠纹”的纹路。有些人并不肥胖,滥用药物只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体重,但最终却出现了这样的一种衰老下垂的面容和皮肤,是否值得呢?肠道梗阻风险2023 年 8 月,美国 FDA 更新了司美格鲁肽的安全标签,警示了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带来肠道梗阻的风险。据报道,美国 FDA 安全报告系统已经受到了 6000 多份与使用司美格鲁肽相关的胃肠道疾病报告,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有 34 例肠梗阻病例,虽然该机构指出,不能够确定药物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但该药物具有“延迟胃排空”的作用,确实也可能会导致这种相关的不良反应风险。停药体重反弹的风险司美格鲁肽使用过程中,减重作用当然是明确的,但由于身体不耐受,或者用药费用问题停药后,药物的激素模拟作用也会随之消失,其对代谢的促进作用、食欲的抑制作用等,也会有随之消失。因此,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效果好,但停用后体重出现反弹的情况,也是比较普遍的。一项 2022 年 4 月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停止使用司美格鲁肽后,体重出现反弹,一年后平均恢复了之前减掉的三分之二体重!综上所述,很多朋友奉为“减肥神药”的司美格鲁肽,虽然其减重效果明确而高效,但在长期使用的安全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用药风险,安全合理地使用该药物,给大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首先,应该明确适应证的前提下使用。目前司美格鲁肽在国内尚未获批减肥的适应证,用于非糖尿病患者的肥胖人群减重治疗属于超说明书应用,因此,到底可不可以用药,到底是否属于使用人群,用药前最好还是经过专业人士的评估后再考虑用药。其次,如果使用该药物进行辅助减重的话,一定要注意营养的合理补充,特别是对于肌肉骨骼健康重要的基础营养物质,如优质蛋白、钙质等,都应该做好合理的补充,例如海鲜、乳制品、豆类等食物,都是可以摄入的优质食物,安排好膳食补充,能够减少药物可能带来的肌肉和骨质流失风险。另外,也要多注意增加水分的补充,这对于保持肌肤的弹性也很有帮助。另外,运动锻炼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运动本来就是改善身体代谢,加强热量消耗,健康减肥的重要手段,而对于使用司美格鲁肽的人群来说,加强运动锻炼就显得更为重要,这是药物健康减肥的重要基础保障,也是减少肌肉流失,减少停药反弹的重要干预方法。我们减肥减重,最终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因此,药物的作用很多时候都只是辅助作用,常规的健康饮食,长期坚持的运动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才是真正的健康减肥基础,在此基础上,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用药物进行辅助,才是正确合理的减肥方式,您说是不是呢?编辑的话:其实,当下网络传播有几个特点,可能影响我们的选择,进而带来健康隐患。“XXX 减肥太管用了!用它就对了!”之类情绪化的表达,让我们无暇仔细思考得失。“研究都说了 XXX 减肥有用,XXX 连医生都在用!”这样简单化的表达,让我们只能获得部分真相,却忽略了风险。实际上,任何一种药物都有都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是处方类药物,更是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如果以后我们看到什么药被冠以“网红药”“神药”这样的称谓,那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应该是先弄清楚它有什么风险,适用于哪些情况,而不该是盲目下单订购。同时,也呼吁各个媒体在做药物类内容的相关报道时,应当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获取全面信息,而不是跟风炒作。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