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小米汽车生产企业由北汽变更为小米,将对后续造车带来哪些优势?

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小米汽车生产企业由北汽变更为小米,将对后续造车带来哪些优势? 摆烂的吃瓜群众的回答 这新闻有问题吧,小米早就有造车资质了,只是由于销售资质那个bug般的3w销售才能申请的条件所以借用了北汽销售资质,现在的情况应该是小米在原有造车资质的情况下又获得了销售资质,现在可以独立发车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摆烂的吃瓜群众)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小米汽车生产企业由北汽变更为小米

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小米汽车生产企业由北汽变更为小米 7月12日,在工信部官网披露的第38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出现四款“小米牌”纯电动轿车,值得注意的是,其企业名称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取得独立造车资质,其生产企业名称也由北汽更换为小米。

封面图片

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SU7尾标北京小米改为“小米”

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SU7尾标北京小米改为“小米” 全新小米SU7尾标据了解,此前小米SU7配备“北京小米”车标是因为借用了北汽的生产资质,申报企业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不过,小米SU7全部量产车都是从小米亦庄的自建汽车工厂生产,只是当时没有生产资质。老款小米SU7尾标如今小米SU7生产企业已经变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商标为小米牌。获得资质之后,预计很快新生产的小米SU7就会换装新车标,小米彻彻底底变成一家汽车厂商。值得注意的是,完成切换后,“北京小米”SU7也将成为绝版。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如何评价小米汽车获得汽车生产资质认证?

如何评价小米汽车获得汽车生产资质认证? 文命的回答 意料之中的事情 当时在这个问题下我就说了,你们在担心什么呢?担心北京市政府的能量不够吗? 传小米造车资质尚未获批,你觉得小米汽车会怎么取得造车资质? 只不过是时间相比预估时间晚了很多 小米已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准生产电动汽车的时间距离小米汽车披露的量产时间还有半年多,小米汽车在这期间拿到生产资质也不无可能。 我们说的“双资质”,分别是国家发改委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即须满足生产和销售的大小“双资质”,这也是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选择代工的原因之一。 如果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比喻为“准生证”,那么当时的小米汽车还缺少一张由工信部颁发的“身份建档卡”。现在的小米汽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自然人 作为正经八百的造车新势力,独立生产资质+自建工厂+母品牌直接造车+大定交付双双破纪录,小米汽车已经创造了很多记录,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突然想起来一个事情,小米现在已经交付的车是不是算绝版了?北京两个字新生产的SU7应该是没有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图中有四辆车,但现在小米只有三辆,意思就是小米真的有Xiaomi SU7 Ultra这款车,小米汽车的订单池又会扩大不少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文命)

封面图片

小米汽车何时上市?售车资质刚定了

小米汽车何时上市?售车资质刚定了 据悉,目前小米汽车工厂外围已停满了一排排小米汽车SU7,已经有不少小米汽车SU7在道路上进行测试,同时小米北京汽车工厂也在招聘平台上,释放了大量对于叉车工和操作工的普通招聘需求。根据此前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小米SU7定位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搭载五屏联动系统,采用骁龙8295座舱芯片,并且实现小米澎湃OS上车。车机屏幕采用16.1英寸3K分办率的屏幕,支持CarPlay和airplay,后排还可以挂小米的平板Pad作为拓展屏,并且支持苹果 iPad。动力方面,小米SU7双电机版车型最大功率为673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2.78秒,配备容量为101kWh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为800km。单电机版车型最大功率299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5.28秒,配备容量为73.6kWh的弗迪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为668km。日前,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听闻苹果取消造车新闻之后,表示非常震惊,并发微博称,“小米战略是‘人车家全生态’,苹果退出造车后,苹果用户选购智能电动车,小米SU7肯定是最好的选择”。在近期举办的MWC 2024通讯展上,小米面向全球市场正式发布了“人车家全生态”以及澎湃OS,其中小米汽车SU7也首次在欧洲亮相。小米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澎湃OS全球可连接设备数已超8.23亿,海外布局将进一步加速,在欧洲市场,小米澎湃OS今年将首批覆盖3000万设备、未来目标1个亿覆盖。最新信息显示,小米之家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新增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充电桩销售、电池销售、二手车经纪、机动车修理和维护、蓄电池租赁、代驾服务等,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独家|蔚来造车资质已正式获批 新车尾标已无江淮字样

独家|蔚来造车资质已正式获批 新车尾标已无江淮字样 新浪科技向蔚来官方求证此信息,截至发稿未获回应。此前蔚来通过收购江淮资产拥有了自己的工厂,现在又拥有了自己的生产资质。去年10月,江淮汽车发布了拟通过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资产的公告,引发外界关注。同年12月5日,蔚来在港交所公告中表示,将收购江淮汽车第一先进制造基地和第二先进制造基地的生产设备和资产。工信部官网曝光的蔚来全系车型的生产申报信息显示,蔚来全系车型的尾标,全部从早前的“江淮汽车”变更为“蔚来”。在这之前的工信部官网信息中,蔚来车型申报企业均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意味着蔚来通过收购江淮资产拥有了自己的工厂,如今已开始交付自有生产资质的新车。目前,蔚来在安徽合肥拥有两座先进制造基地,八款蔚来在售车型均生产于这两座工厂。截至2024年3月底,蔚来已累计交付新车479647台。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宁王”开始带着小米造电池:SU7售价将再降?

“宁王”开始带着小米造电池:SU7售价将再降? 文 | 新浪科技 刘丽丽这家新公司将在北京投资建设电芯工厂,生产的电芯能够为各车企供货,供车企自行开发、装配为技术特性各异的整车电池包。它会对未来电池动能走向产生哪些改变?要知道,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的成本中大约占30%40%的比重,因此电池企业在产业链上呼风唤雨,牵一发动全身。造车的小米入局电池制造环节,引发市场一片喧哗。而其他几家股东也都有故事。北汽海蓝芯的股东北汽蓝谷内部人士对新浪科技表示,“共建电芯工厂是为了整合核心、优质供应链资源,谋划极狐的长远、稳健发展”。至于价格,他表示“反正不会比现在的价格高”。另有分析人士认为,新公司后续为小米汽车提供动力电池的可能性非常大。“新公司后续或为小米汽车提供电池”宁德时代在北京落子动力电池工厂这件事情酝酿已久。今年1月,北京市发改委官网发布的文章《北京将要推出1.0版产业地图》中提到,“计划今年开工建设宁德时代北京工厂项目”。2月,北京市政府印发的《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中,出现“开工建设宁德时代电芯工厂项目一期”的内容。随后,北汽蓝谷3月发布公告,拟与北汽产投、北京海纳川共同出资设立平台公司北汽海蓝芯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称这一公司将作为管理与投资主体,与宁德时代、京能科技及小米汽车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北京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将在北京投资建设电芯智能制造工厂。“与宁德时代、小米汽车的合作,是基于各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互补。”北汽蓝谷内部人士称,这一合作将提升北汽蓝谷在新能源核心零部件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与供应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长续航、更安全、更可靠的电动汽车产品。北汽蓝谷高管也曾在会议上表示,和宁德时代、小米共同在北京建设电芯工厂,是在关键的车用电池领域获得资源、技术和成本的保障。事实上,宁德时代与北汽的合作最早可追溯至2012年。当时北汽首批规模化运营的400辆E150 EV全部搭载宁德时代电芯。2017年8月,宁德时代超1亿认缴北汽新能源4000万元注册资本,北汽蓝谷上市后持股比例0.76%。2019年北汽又与宁德时代签下5年动力电池供货协议。双方还成立联合研发团队,全球首款CTP电池搭载在北汽EU车型上。2019年同年,北汽新能源成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第一大客户。2021年2月,北汽蓝谷旗下专注于换电站运营建设的蓝谷智慧能源宣布完成超3亿元的A+轮融资,宁德时代联合北汽新能源、SK新能源、廊坊安鹏基金共同领投。2021年5月21日,北汽蓝谷宣布完成55亿元定增,其中宁德时代获配3亿元。“这个新公司成立,可以理解成我们跟宁德时代合作更紧密了,股权上又有关系了,”北汽蓝谷内部人士表示,其实北汽蓝谷一直以来跟宁德时代合作就很紧密,几乎100%的车都是用的宁德时代的电池,也是宁德时代的第一家客户。关于后续是否会由北京时代动力供货,价格是否更为优惠,上述人士表示,这个还要看具体的商务条款,“股权上有合作,包括一些比较好的黑科技或者最先进的电池,有优先使用权之类的可能性都有”,至于价格,“反正不会比现在的价格高。”小米是今年新能源汽车圈的流量王者,订单量屡破纪录,交付量也节节攀升。小米SU7发布后32天,小米量产的第10000辆整车正式下线。截至5月中旬,已完成第10000辆小米SU7的交付。有消息称,小米SU7正在全力扩充产能,4月18日标准版、Max版开始交付,5月底Pro版开始交付,6月份交付超过1万台。小米汽车表示要保证完成今年10万台交付目标。雷军之前曾称,小米汽车的目标是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车厂。雷军还表示,小米已实现了电池包的完全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此次小米与宁王的合作来势汹汹,雷军这话很有可能成为现实。上述人士表示,“新成立的公司后续为小米汽车提供动力电池的可能性非常大,供货数量肯定不会少,强强联手之后,也进一步确保了电池质量,就是共赢了。”动力电池装车率走低,增速低于产能在2024北京国际车展现场, 蔚来董事长李斌在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交谈中表示“把我们成本降低一点,这样我们利润能高一点”,曾毓群的回复是“性能提高一点”。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公开吐槽车企是在为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打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曾谈到,动力电池价格不断上涨,使整车企业苦不堪言。但2024年以来,动力电池厂商分化加剧,一线电池厂商地位相对稳固,国内外全面布局,而在原材料价格下行趋势下,二、三线企业有苦难言。目前,宁德时代稳坐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头把交椅,基本实现了新能源乘用车客户全覆盖,合资客户涵盖上汽、北汽、吉利、东风、广汽、长安、一汽、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主流车企,以及特斯拉、戴姆勒、大众、宝马、现代等国际企业。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张金惠认为,目前装载的动力电池成为汽车营销卖点之一,对于二、三线企业来说,突围机会不大,一线龙头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巨大,技术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取决于配套(新能源)车的销量,当前销量大的(新能源)车基本是(搭载)一线电池厂的产品。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强者恒强的发展趋势,一线企业的电池也有利于(新能源)车的销售。”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成立,也显示出赢家通吃的趋势。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可以确保电池供应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电池技术的研发。对于宁德时代而言,这种合作方式有助于绑定大客户,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这种合作模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已逐渐成为常态。但是,目前最新的动力电池装车率数据并不太乐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发文表示,2024年4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率为45%,今年1-4月累计装车率为46%。而2020年12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率曾高达86%,全年累计装车率也高达76%。现阶段国内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都存在产能大于装机量的情况,库存压力较为明显。动力电池装车率下滑,最关键的因素在于纯电动车销量增速放缓,增长陷入了瓶颈。分析人士认为,动力电池装机率的下降,会给宁德时代等供应商造成更大的经营压力,一旦库存过多,仓储成本都会是天文数字。长期来看,乘用车电池需求依然强劲,但销量增速却低于动力电池产能,国内未来新能源汽车份额、动力电池产能和库存已然成为车企、供应商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新公司的成立可能会影响动力电池市场的集中度,尤其是当新公司能够提供高质量和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时,可能会吸引更多整车厂商以类似模式合作,加快影响现有市场格局。”上述人士表示。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