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为要卖问界给赛力斯?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周臻)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为什么华为要卖问界给赛力斯?

为什么华为要卖问界给赛力斯? 言出法随的回答 因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要大洗牌,国企必须把品牌捏自己手里。 中国搞新能源汽车,一是为了能源安全。二是为了产业升级。 第一点就不解释了。但是第二点里道道就跟多了。 在互联网时代。我国诞生了数家从体量上说是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从本质上来说,是外资控股,或者外资持股的合资企业。 这些企业从中国攫取了巨额的利润,最终还是要输送到海外。只不过外资用了一种很隐蔽的收割方式,你以为你买的是国货,不好意思,还真不是。 可能你会说,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啊。把一些高薪岗位留在了国内。但是,你翻看财报,薪酬+研发的数额也就那么多。比起靠资本赚钱那是苦了不止一星半点。 到了手机行业。中国品牌占据了智能手机的大半天下。但是问题还是跟上面一样,都是外资控股或者参股企业,合着还是在给外国人打工。 而你要是研究下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他们的政府也不高效,贪腐问题重生。他们的经济结构跟我国根本没法比。所谓的做高端卖标准,实际上都是些小生意。但是他们在不怎么卷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报酬,社会经济活跃度也更高。原因就是,他们的利润都留在了自己家里,肉烂在锅里了。而像我国包括还有几个被外资侵蚀的国家,比如东亚另外那两个,都是老百姓卷的要死,回报又少的可怜。 到了新能源车时代。新入场的企业,同样是外资控股和参股。从大的层面来说,你买一台新势力,还不如去买一台合资车,对国家有意义。所以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否则升级是毫无价值的。 否则就会落得一个。升级之前又卷有穷,升级之后还是又卷又穷。白升级了。 最后中国汽车市场,还是要回归到以国企为主干,国内民企为辅,外资和外资控股的民企较少份额的时代。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言出法随)

封面图片

为什么华为要卖问界给赛力斯?

为什么华为要卖问界给赛力斯? asdf-quark的回答 华为想要割韭菜赚钱啊,为了赚钱不寒碜。 最简单的算术,算一下,25亿用于买问界品牌,假设问界卖1000万辆,平均到每辆车上是250元。 各位买问界的用户,250元/辆就当是捐给华为吧。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asdf-quark)

封面图片

赛力斯拟 25 亿元收购问界商标,华为回应「继续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为何「剥离」问界商标?如何解读?via 知乎热榜 (aut

封面图片

为什么华为要卖问界给赛力斯?滑动和伪造数据遥的回答赚车企钱车企也没办法不买就没商标车也卖不了赛力斯等于哑巴吃黄连via 知乎热榜

封面图片

为什么华为要卖问界给赛力斯?小小鲤鱼不吞钩的回答合法抢劫,注册商标要不了几个钱,我转手一卖就25亿,牛逼不牛逼via 知乎热榜

封面图片

25亿转让商标,为什么华为要卖掉“问界”?

25亿转让商标,为什么华为要卖掉“问界”? 划不划算,不是吃瓜群众说了算,而是出钱的人说了算。赛力斯愿意巨资买商标,自然是觉得,这个价格是没毛病的。长期以来,华为的商标都存在不清晰的问题。AITO汽车是赛力斯旗下的,AITO品牌也属于赛力斯,但AITO汽车旗下的“问界”系列商标,却又属于华为。这就非常不对劲了。要是华为把商标权收回,赛力斯就会失去“问界”的商标使用权。这对赛力斯而言,是极度危险的。这种商标与品牌的不一致,也让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过于依赖对方。赛力斯买下“问界”系列商标,那么,品牌产权就清晰了。“问界”系列车型隶属于AITO汽车,AITO属于赛力斯,因此,“问界”品牌与华为再也没有产权上的隶属,完全属于赛力斯了。在品牌产权上,“问界”与华为完成了切割。那么,“问界”品牌是否价值25个亿呢?在队长看来,完全是值得的。为什么?因为打造一个品牌,是非常艰难的。队长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南极人。这原本是一个服装品牌,可它在转型电商时,自己不生产服装了,而是专门搞品牌授权。你去淘宝、京东、拼多多上搜,南极人不仅有衣服、裤子、鞋子,还有暖水器、电热毯、暖手宝等。南极人公司通过品牌授权费,一年就能赚12个亿。赛力斯花25亿,买下“问界”的商标权,也就是南极人两年多的品牌授权费而已。美国也有一个品牌,叫“花花公子”,原本是一本潮流杂志,。但通过品牌授权,中国已经遍布花花公子的服装、鞋子、袜子、内裤等。每年靠品牌授权和自营香水、首饰、酒等产品,从年度亏损500万美元,到年度营收50亿美元。南极人是平价服装品牌,花花公子是杂志品牌,而问界是一个是豪华汽车品牌,哪个更值钱?都不用队长说了。在家电领域,飞利浦也是万金油品牌,一些不知名的厂家,只要拿到飞利浦的品牌授权,就能鱼目混珠了。问界对标的BBA,它现在的品牌价值是25个亿,但未来的品牌价值可能是100亿,甚至1000亿。在中国豪华汽车市场上,月销超过3万辆的新势力品牌,就只有理想和问界。而且,这两家还不需要参与残酷的价格战,走的都是高端路线。当比亚迪、特斯拉打起激烈的价格战时,均价55万的问界M9却狂卖了1.7万辆,均价30多万的理想汽车也狂卖了4万多辆。其中,理想的销量回暖,还仰仗于新上市的L6,把价格下探到了30万以内,但问界却是越卖越贵,还越卖越好。那么,对标理想,“理想”这个品牌,25个亿,是绝对不会卖的。理想汽车年度营业额已经突破1000亿,不出意外,问界汽车今年的营业总额也将突破1000亿。理想汽车的净利率是9.53%,一年差不多就能净赚100亿。考虑到赛力斯一季度毛利率为21.5%,与理想汽车差不多,二者的净利率应该也差不多。25个亿买下“问界”商标,看似很贵,实际上,一个季度就全部赚回来了。可以说,25亿不仅不贵,还很便宜。但问界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智界”、“享界”、“傲界”三大品牌,也将分别转让给奇瑞、北汽和江淮。但车厂也不是傻子,商标这玩意儿,你做起来了,销量上去了,商标就值钱。没做起来,销量上不去,商标就不值钱。赛力斯愿意花25亿买“问界”,是因为华为确实把问界打爆了。可“智界”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享界”还没正式预售,“傲界”还在PPT上。也就是说,这个品牌值不值钱,车厂愿不愿意花钱买,还是在于,华为能不能把销量打上去。像奇瑞打造的“智界S7”,月销不超过3000辆,奇瑞就暂时没兴趣买“智界”相关商标。仔细说起来,赛力斯买问界商标,跟出海关系不大。因为封锁华为的西方国家,不会让问界进入,而那些中立国,也不会因为问界隶属于华为,就把问界拒之门外。而且,问界的核心技术基本都来自于华为,就算做了切割,也无法进入西方市场。它的根源在于,现在不买,以后买,就要更贵了。问界卖得越好,“问界”品牌就越贵。在“问界”品牌已经起势,但还没有进入巅峰状态的情况下,抓住机会,收入囊中,对双方都好。华为可以通过转让问界商标,继续深度绑定赛力斯,扶持赛力斯主攻新能源豪华市场。赛力斯拿下问界商标,也可以安心埋头造车,搞交付,不用担心被华为抛弃了。产权清晰,分工合作,各自都有美好的前途,才能合作共赢,走得更远。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