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在月壤中首次发现分子水

中国科学家在月壤中首次发现分子水 中国科学家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中,发现了月球上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这标志着科学家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揭示了水分子和铵在月球上的真实存在形式。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对于月球演化研究和资源开发至关重要。嫦娥 5 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属于最年轻的玄武岩,是迄今为止纬度最高的月球样品,为月球水的研究提供了新机遇。基于单晶衍射和化学分析发现,这些月球水和铵以一种成分为(NH4,K,Cs,Rb) MgCl3·6H2O的水合矿物形式出现。该矿物分子式中含有多达六个结晶水,水分子在样品中的质量比高达 41%。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上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源于水分子和铵的特征振动峰。晶体的电荷密度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分子中的氢。ULM-1的晶体结构和组成与地球上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稀有火山口矿物相似。 via Solid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嫦娥五号月壤发现分子水#【转发!#中国首次发现月壤分子水#】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我国科学家们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中,发

#嫦娥五号月壤发现分子水#【转发!#中国首次发现月壤分子水#】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我国科学家们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中,发现了月球上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这标志着科学家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揭示了水分子和铵在月球上的真实存在形式。我国科学家在月壤中首次发现分子水 via 人民日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转发!#我国科学家在月壤中发现分子水#】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们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中,发现了月球

【转发!#我国科学家在月壤中发现分子水#】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们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中,发现了月球上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这标志着科学家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揭示了水分子和铵在月球上的真实存在形式。该研究成果近日在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在线发表。(总台央视记者帅俊全 褚尔嘉)网页链接 via 央视新闻的微博

封面图片

利用 NASA 现已退役的索菲亚平流层红外天文台(SOFIA)提供的数据,美国西南研究所科学家首次在两颗小行星的表面探测到水分子

利用 NASA 现已退役的索菲亚平流层红外天文台(SOFIA)提供的数据,美国西南研究所科学家首次在两颗小行星的表面探测到水分子。这一发现为揭示太阳系中水的分布提供了新线索。研究团队利用 SOFIA 收集的数据研究了 4 颗富含硅酸盐的小行星。SOFIA上的“暗天体红外相机”提供的观测结果显示,其中两颗小行星 Iris 和 Massalia 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表明其表面存在水分子。虽然科学家此前已在返回地球的小行星样本上探测到水分子的存在,但此次是首次在小行星表面发现水分子。SOFIA 对月球的观测显示,一立方米土壤内可能蕴藏着 12 盎司水,这些土壤遍及月球表面。 研究表明,Iris 和 Massalia 上水的丰度与月球上的相似,这些水也可能与月球表面的矿物结合,或附着在硅酸盐中。Iris 和 Massalia 的直径分别为 199 公里和 135 公里,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 2.39 天文单位。 via 匿名 标签: #NASA #小行星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来自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等的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相关研究为月球的地质活动和演变历史以及月球的环境特点提供了新见解,拓宽了人们对月壤复杂矿物组成的认知,为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及线索。

封面图片

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中国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 据科技日报星期天(6月23日)报道,来自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等的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 报道称,相关研究为月球的地质活动和演变历史以及月球的环境特点提供了新见解,为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及线索。 据估计,星际碳总量中约1.9%是以石墨烯的形式存在,其形态和性质由特定的形成过程决定。因此,天然石墨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将为星体的地质演化和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信息。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团队采用电镜拉曼联用技术,在月壤样品含碳量相对较高的位置采集了拉曼光谱,确认了月壤样品中石墨碳的结晶质量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月壤样品中存在碳的区域含有铁化合物,这与石墨烯的形成密切相关。 科研团队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成像、透射电子显微成像、冷冻条件下球差电镜的高角环形暗场像和高分辨像、能谱和电子能量损失谱、飞行二次质谱等多种表征技术的综合运用及测试结果的多方面严谨比对分析,探究并证实了月壤样品中检测到的石墨碳是少层石墨烯。 2020年12月,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样品,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表年轻火山岩区样品。截至今年6月初,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已完成向40家科研机构的114个科研团队发放258份77.7克,目前已有多个领域70余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在中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 石墨烯具有优秀的力学特性和超强导电性导热性等出色的材料特性,其下游应用主要涵盖基础学科、新能源电池、柔性显示屏、传感器及复合材料等领域。 2024年6月24日 7:55 AM

封面图片

理大获「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研究「月壤中找水」

理大获「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研究「月壤中找水」 有份参与国家探月工程的香港理工大学,通过国家航天局方面审核,获得由「嫦娥五号」探测器于2020年底,在月球采集得来的月壤样品,包括一份400毫克「表面铲取」样品,及一份42.6毫克的「深层钻取」样品。团队将研究月壤结构,探讨在「月壤中找水」。 2024-07-03 18:23:32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