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房企「碧桂园」上半年惨亏2000亿!恐引爆债务违约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碧桂园上半年亏损489亿人民币 警告或陷债务违约

碧桂园上半年亏损489亿人民币 警告或陷债务违约 深陷债务危机的中国房企碧桂园今年上半年录得489亿元(人民币,下同,约90.59亿新元)的亏损。碧桂园坦言,公司面临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并警告出现债务违约的可能性。 综合彭博社、法新社和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碧桂园星期三(8月30日)在向港交所提交的文件中公布,今年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的亏损为489.3亿元,去年同期则纯利6.1亿元,股东应占的每股亏损为1.79元。 碧桂园公布,今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同比增39.4%至2263.1亿元,然而销售成本也同比大增72.6%至2505.7亿元,令期内转录毛亏约为242.6亿元。 截至今年6月底,碧桂园总借贷(有息负债余额)下降至约2579.1亿元,其中未来一年内将有1080亿元的借贷到期。目前公司现金余额缩减至1305.7亿元,其中受限制现金余额295亿元。受限制现金主要包括预售物业建设和工人工资等未被解除限制的保证金及因诉讼而被冻结的资金。 碧桂园称,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虽然公司对本轮调整周期有所预判,但市场下行的深度和持续度超出公司预期,未能及早做出更有力度的应对措施,对三四线及更低线城市投资比例过大、负债率压降速度不够等潜在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刻、化解行动不够及时有力等都致使公司面临自成立以来的最大困难。 碧桂园警告,如果未来财务状况持续恶化,或将无法满足若干借款的财务契约条款,导致违约。公司将尽最大努力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做好销售,盘活资产,削减不必要开支,采取各种债务管理措施化解阶段性流动性压力。 上述财报公布后,碧桂园股价星期三收盘录得3.3%的跌幅,跌至0.88港元(约0.15新元)。今年以来,碧桂园在香港的股价已暴跌67%,沦为仙股。 碧桂园曾是中国销售额最高的房地产开发商,但目前陷入无法偿还螺旋式上升债务的窘境。这家大型民营房企能否避免违约,将影响境内外投资者对中国地产行业未来前景的信心。如果碧桂园无法偿还9月4日到期的私募债,将正式陷入债务违约。这笔债券余额为39.04亿元人民币,也是未来一年碧桂园境内债余额最大的一笔债券。 ...

封面图片

中央社碧桂园从债务违约到清算申请 恐步上恒大后尘 ||

封面图片

中央社香港专家:碧桂园债务违约机会高 北京难拯救 ||

封面图片

美国之音碧桂园债务展期计划获得通过,暂时避免了一次债务违约 ||

封面图片

中央社中国房企债务爆雷 碧桂园收盘暴跌18.36% ||

封面图片

碧桂园警告称难以偿付债务

碧桂园警告称难以偿付债务 中国房地产巨头碧桂园警告称,该公司将无法如期或在相关宽限期内,履行所有海外债务款项的偿付义务。 根据《华尔街日报》,碧桂园星期二(10月10日)称,该等未付款项可能导致相关债权人要求相关债务的义务加速履行。 碧桂园说:“本集团面临资产处置出售的重大不确定性,预计本集团的流动性在中短期内仍将持续紧张。” 此前,财联社星期一(10月9日)报道,碧桂园正在进行境外债务重组准备,或将在近日公布境外债重组计划。报道没有公布更多细节。 另据路透社报道,继9月在宽限期截止前支付两笔美元债票息后,碧桂园下星期一(10月16日)将再面临两笔合共6680万美元(9142万新元)的境外美元债利息到期,分别与2024年4月6.5%和2026年4月7.25%的债券挂钩,支付宽限期为30日。 如果碧桂园无法在10月17日之前支付1500万美元的9月息票,其全部离岸债务可能被视为违约。 碧桂园有109.6亿美元的离岸债券和价值424亿元人民币(79.5亿新元)的非人民币贷款。如果违约,这些债务将需要重组,公司或其资产也面临被债权人清算的风险。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