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新型肺炎疫情全球应对进行评估的独立小组18日发布报告指,中国官员本可以在去年1月更有力地实施公共卫生措施,并批评世界卫生组

一个对新型肺炎疫情全球应对进行评估的独立小组18日发布报告指,中国官员本可以在去年1月更有力地实施公共卫生措施,并批评世界卫生组织直到1月30日才宣布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据路透社报道,中期报告称:“专家小组很清楚的一点是,中国地方和国家卫生部门本可以在1月更有力地实施公共卫生措施。”报告补充称,人际传播的证据当时已经出现,但是“在太多的国家,这一信号被忽视了”。专家组尤其质疑为什么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直到1月第三周才开会,而且直到1月30日的第二次会议才宣布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国际卫生条例》既没有使用也没有定义大流行一词,但它的使用确实有助于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卫生事件的严重性上。直到3月11日,世卫组织才使用了这个词。” 在这份中期报告中,由新西兰前总理克拉克和利比里亚前总统瑟利夫领导的专家小组表示:“全球大流行预警系统不能达到应有效果”,并补充称:“世卫组织没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专家小组呼吁“全球重置”,并说将在5月提交世卫组织194个成员国的卫生部长的最终报告中提出建议。 (联合早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作出的这一决定并未得到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的一致同意。谭德塞表示,目前猴痘传播广泛,但人类对猴痘的了解仍然有限,因此尽管没有得到委员会的一致同意,他仍然作出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定。这也是世卫总干事第一次采取此类做法。 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味着猴痘疫情是一次“非常事件”,可能会蔓延到更多国家,需要全球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世卫先前宣布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还有新型肺炎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2016年拉美寨卡病毒疫情,以及现在仍未根除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小儿麻痹症)疫情。 尽管猴痘在中非和西非的部分地区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自5月份以来,已有74个国家报告了超过1.6万例猴痘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美联社)

封面图片

第 74 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于当地时间 5 月 31 日闭幕。

第 74 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于当地时间 5 月 31 日闭幕。 大会通过了“加强世界卫生组织对突发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决议”向世卫组织提出了加强当前和未来工作的建议,特别是要求成立一个会员国工作组来加强世卫组织对卫生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对。该工作组向所有会员国开放,负责审议本届大会收到的各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并向明年大会提交报告。 决议还敦促会员国加强核心公共卫生能力和人力建设,并在防范突发卫生事件时采取多部门协调方法;同时呼吁各国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向世卫组织通报各自领土内的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针对这些事件采取的措施,并继续及时向世卫组织通报其所掌握的准确公共卫生信息和实验室结果。 大会同意于今年 11 月底召开一次世卫大会特别会议,并专门设立一个政府间进程以起草一份防范和应对大流行的国际公约或协议并就此展开谈判。 在世卫组织 73 年的历史中,此前只有两项国际条约在其主持下进行过谈判,分别是 2003 年通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 2005 年通过的《国际卫生条例》。 (世卫组织,新华社,半岛电视台)

封面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武汉肺炎不再是「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象征著病毒大流行经已结束。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武汉肺炎不再是「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象征著病毒大流行经已结束。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强调是次的宣布并非意味该病毒不再对全球卫生带来威胁,并警告病毒变种的风险仍然存在。谭德塞更称「新冠病毒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改变了我们」。 他表示,是次疫情减退的趋势已持续超过一年,并承认大多数国家已回到疫情之前的生活。谭德塞亦强调了武汉肺炎对全球社会造成破坏,摧毁企业,使数百万人陷入贫困。 世卫在周四召集专家小组后,决定不再维持最高警戒级别。世卫并不会「宣布」病大流行,但在2020年3月首次使用该术语来描述疫情爆发的情况,当时许多科学家表示大流行已经开始。 去年五月,世卫组织专家表示大流行「即将」终结,并发表政策简报供各国政府跟随,涉及感染控制、检测、疫苗接种及虚假信息等议题。 报导原文: https://news.sky.com/story/covid-no-longer-a-global-health-emergency-world-health-organisation-says-12871889 #SkyNews 2023-05-05 2215 #世卫 #武汉肺炎 #疫情结束

封面图片

世卫组织公布,1月27日举行的新冠肺炎突发事件委第14次会议决定继续维持“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评级。

世卫组织公布,1月27日举行的新冠肺炎突发事件委第14次会议决定继续维持“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评级。 委员会同时提请世卫详细评估,未来数月如取消PHEIC评级,会对相关药物疫苗的研发与审批产生哪些制度影响,并研究取消PHEIC后的替代机制。世卫的紧急使用清单制度仅适用于PHEIC期间,国际间多个药品专利分享协议亦以PHEIC为前提。 突发事件委自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冠疫情为PHEIC以来,每三个月开会一次。 (WHO)

封面图片

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23日就多国猴痘疫情举行会议,于25日发布报告建议暂不将该疫情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23日就多国猴痘疫情举行会议,于25日发布报告建议暂不将该疫情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该委员会的声明表示,一些专家成员提出“不应忽视(猴痘)向更广泛人群进一步持续传播的风险”,并强调猴痘病毒活动“多年来在世卫组织非洲区一些国家中一直被忽视,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除一致承认猴痘疫情的紧急性外,紧急委员会还提出了一系列未来重新评估疫情的详细条件。例如,如果未来21天内报告的病例数增速加快,疫情在国际间或国家内部严重扩散,或者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增加等,总干事将重新召集该委员会作进一步评估。 总干事谭德塞声明敦促各国加强疫情监测,改进诊断、社区参与和风险沟通水平,以及适当使用治疗方法、疫苗、病例追踪和隔离等公共卫生措施;呼吁世卫组织成员开展合作、分享信息,并与受影响的社区接触,以快速有效地传达防护措施。 (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中国已建立60支国家级公共卫生和医疗应急队伍

中国已建立60支国家级公共卫生和医疗应急队伍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雷海潮说,中国已经建立60支国家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的应急处置队伍。 根据中新社,第三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11月4日至5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聚焦“大流行应对与挑战”议题。雷海潮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说,进入新世纪以来,冠状病毒已经带来三次较大规模疫情,对全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和危害,给世界经济和发展格局带来了冲击和影响。 雷海潮介绍说,中国已经建立60支国家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的应急处置队伍,在省、市、县一级也都建立了“平急结合”的专门力量,目前已经达到6500多支队伍。 他强调,正是由于这些专业力量的共同奋斗和有效组合,中国才能在应对疫情时科学规范、高质量地处置各类风险。 雷海潮还介绍说,在过去三年中,中国进一步健全村委会、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在组织动员民众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富有成效。目前,公共卫生委员会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村委会、居委会,城乡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里都有相应的卫生组织,进行组织动员,提供防病和健康知识传播等一系列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5月宣布,冠病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雷海潮表示,要及时总结经验,补上短板。加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强化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仍在持续,要不断推进相关领域的工作取得实效。 2023年11月5日 8:16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