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3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包括2幅全色图像和1幅彩色图像。全色图

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3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包括2幅全色图像和1幅彩色图像。全色图像由高分辨率相机在距离火星表面约330千米至350千米高度拍摄,分辨率约0.7米,成像区域内火星表面小型环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见,据测算,图中最大撞击坑的直径约620米。彩色图像由中分辨率相机拍摄,画面为火星北极区域。 (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3月26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两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图像中,火星呈“月牙”状,表

3月26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两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图像中,火星呈“月牙”状,表面纹理清晰。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至距离火星约1.1万千米处,利用中分辨率相机拍摄了火星全景。此时,由于探测器处于火星侧后方上空(以面向太阳为前方),得到两幅“侧身”影像。 目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在停泊轨道运行一个月,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磁强计等载荷陆续开机,对火星开展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新华社)

封面图片

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24日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包括按照制图标准分别制作的火星东西

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24日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包括按照制图标准分别制作的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鲁宾逊投影图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空间分辨率为76米,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质量更好的基础底图。 (国家航天局)

封面图片

首次来自火星的直播欧洲航天局(ESA)在 6 月 3 日 00:00 开始从其火星快车探测器(Mars Express Orbi

首次来自火星的直播 欧洲航天局(ESA)在 6 月 3 日 00:00 开始从其火星快车探测器(Mars Express Orbiter)上直播火星的照片。这一壮举是为了庆祝火星快车发射二十周年。直播持续 1 个小时,ESA 表示虽然不是真正的现场直播,但在一小时内将每 50 秒展示一幅新的火星图像。ESA 的火星快车探测器操作经理 James Godfrey 表示,通常我们看到的火星图像都是数天前拍摄的,现在我们能看到最接近火星当前面貌的图像。来源 ,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天问一号完成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传回首幅火星图像。

天问一号完成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传回首幅火星图像。 2月5日20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197天,距离地球约1.84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10万公里,飞行里程约4.65亿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 此前,天问一号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公里处,获取首幅火星图像。图中,火星阿茜达利亚平原、克律塞平原、子午高原、斯基亚帕雷利坑,以及最长的峡谷水手谷等标志性地貌清晰可见。 (国家航天局)

封面图片

欧空局“火星快车”以壮观的火星图像纪念25000圈轨道飞行

欧空局“火星快车”以壮观的火星图像纪念25000圈轨道飞行 欧空局的"火星快车"轨道飞行器在庆祝其第25,000次轨道飞行时,捕捉到了一幅令人惊叹的火星高空图像,其中包括塔西斯地区和火卫一。二十多年来,这项任务广泛绘制了火星大气层地图,研究了火星卫星,并对火星表面和地质特征提出了新的见解,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对火星的了解。图片来源:ESA/DLR/柏林联邦大学火星快车于 2003 年底抵达火星,并于 2023 年 10 月 19 日完成其第 25000 次轨道飞行。在到达火星后的二十年里,轨道器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火星的认识。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完整地描绘了火星的大气层,追溯了火星表面水的历史,对两颗火星小卫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详细研究,并传回了令人惊叹的火星三维景象。这张新照片也不例外。它的重点是塔西斯地区,该地区占火星表面的四分之一,是火星著名的巨型火山所在地。这里可以看到许多火山:奥林帕斯火山、阿尔西亚火山、帕沃尼斯火山和阿斯克雷乌斯火山,以及约维斯火山、比布利斯火山和尤利西斯托鲁斯火山。奥林帕斯火山(Olympus Mons)是最大的火山,高达近 22 千米(相比之下,地球上的珠穆朗玛峰只有 8.8 千米)。这幅来自欧空局火星快车的图像显示了火星的一个切面,以纪念欧空局火星快车的一个里程碑:它绕红色星球运行的第25000个轨道。这幅令人惊叹的景象展示了火山、山谷、陨石坑、云层,甚至还有火星最大的卫星火卫一的飞临。这幅图像由火星快车的高分辨率立体相机(HRSC)于 2023 年 10 月 19 日在第 25000 轨道上收集的数据组成。它是利用垂直于火星表面的天底通道视场和高分辨率立体相机彩色通道的数据制作的。地面分辨率小于450米/像素,图像中心约为2°N/248°E。图片来源:欧空局/德国航天中心/柏林大学峡谷和云彩火星上的火山虽然迷人,但它们并不是这里唯一有趣的特征。令人兴奋的是,火星快车还捕捉到了一位不速之客,它就是火星最大的卫星火卫一。按照太阳系的标准,火卫一距离火星非常近,它的轨道距离火星表面只有 6000 公里。而我们自己的月球距离地球表面大约 38.5 万公里。Noctis Labyrinthus 的裂缝峡谷火星快车曾多次观测过,包括在可视化飞越中也可以在三座火山横切画面的下方看到。在奥林匹斯山北面可以看到Lycus Sulci的大型滑坡,右上方还有Tantalus Fossae的沟谷。火星快车以前也探索过这些地貌。在画面的底部可以看到一些迷人的天气特征,蓝色的色彩悄然出现在这个原本沙色的场景中。这些色彩斑斓的云带是云:右边是一小条明亮的云带,左边是波纹状的"利波"云。当成堆的气流越过下方地形上的障碍物(如隆起的山脊)时,就会产生利波云,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爆发式的速度。然后,气流在山脊的避风(利)面形成波浪状特征。这幅来自欧空局火星快车的图像显示了火星的一个切面,以纪念欧空局火星快车的一个里程碑:第25000圈轨道运行。这幅令人惊叹的景象展示了火山、山谷、陨石坑、云层,甚至还有火星最大的卫星火卫一的飞临。地形上贴着许多标签,突出了值得注意的特征和区域。图片来源:ESA/DLR/柏林联邦大学探索火星火星快车号在过去二十年里揭示了大量有关火星的信息而且还没有停止。轨道飞行器将继续拍摄火星表面图像、绘制火星矿物图、探索火星大气的成分和循环、探测火星地壳下的情况以及研究火星环境。航天器的高分辨率扫描仪负责拍摄这些新图像,这些图像向我们展示了从风雕刻的山脊和沟槽到巨型火山侧面的天坑,再到撞击坑、构造断层、河道和古老的熔岩池等一切。这项任务在其寿命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使我们对我们的行星邻居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了解。火星快车高分辨率立体相机(HRSC)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开发和运行。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牛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

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牛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环绕火星成功。 (新华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