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共享消费”领域行政指导会,哈啰、青桔、美团、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

今日,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共享消费”领域行政指导会,哈啰、青桔、美团、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主体参加。目前“共享消费”行业普遍存在定价规则不明确、明码标价不规范等不当行为,要求企业增强合规意识,规范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证券时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知情人士对路透社说,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升格为国家反垄断局,成为市场监管总局所属的副部级单位,由总局副局长

知情人士对路透社说,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升格为国家反垄断局,成为市场监管总局所属的副部级单位,由总局副局长甘霖担任局长。有关变动需获国务院及全国人大最终批准。 该人士说,新架构将提升反垄断局自身的政策研究能力,不必再作外包。 该人士说,北京正将欧洲的反垄断机构作为学习榜样。8月2日,欧盟竞争总司副总司长特别顾问德克·范尔格斯曾为反垄断骨干人才培训班远程授课。 (路透社)

封面图片

中国市监总局:加快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中国市监总局:加快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称,将加快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建立和推行案例指导制度,防止“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等问题。 据澎湃新闻,中国国务院新闻办星期三(1月31日)举行的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中国国家市监总局副局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蒲淳说,将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 蒲淳说,市监总局将为广大经营主体营造更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加快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建立和推行案例指导制度,防止“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等问题。 同时,更好运用提醒告诫、行政指导等方式,耐心做好沟通说明,积极争取理解支持,在依法履职中体现执法温度。 蒲淳说,市监总局还将持续完善准入准营规则和市场退出机制,为经营主体办理业务提供更多便利。同时,还将着力优化对经营主体的评价方式,引导各地区、各部门更加重视提高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 在促进公平竞争方面,蒲淳提到,将大力破除行政性垄断和地方保护,推动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保障经营主体自主经营权。依法查处各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既发挥好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又保护好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活力。 在规范市场秩序上,他提到,将依法惩处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坚决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2024年1月31日 10:59 AM

封面图片

中国金监总局“三定”方案出炉 增设科技监管等司局

中国金监总局“三定”方案出炉 增设科技监管等司局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揭牌五个多月后,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的“三定”方案出炉。 中国机构编制网星期五(11月10日)晚间发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新“三定”方案自2023年10月29日起施行。 人员配置方面,国家金监总局机关行政编制910名。领导班子延续了此前银保监会“一正四副”的配置,设局长一名,副局长四名;同时还包括司局级领导职数114名。 据证券时报报道,对比原银保监会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本次金融监管总局机关行政编制减少15名,但司局级领导职数增加了七名。 方案显示,金监总局设有27个正司局级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厅(党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司、法规司、统计与风险监测司、科技监管司、公司治理监管司、普惠金融司、金融机构准入司、大型银行监管司、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司、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财产保险监管司(再保险监管司)、人身保险监管司、资管机构监管司、非银机构监管司、银行机构检查局、保险和非银机构检查局、机构恢复与处置司、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稽查局、行政处罚局、内审司(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人事教育司(党委组织部)、财务会计司、党建工作局(党委宣传部)。 相较原银保监会内设机构设置,金监总局正司局级内设机构有新设也有撤销,例如,取消保险中介监管部、创新业务监管部、信托监管部等,相关职能也划入了其他部门。 科技监管司、金融机构准入司、资管机构监管司、机构恢复与处置司、稽查局、行政处罚局、内审司(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则为机构改革后新设立部门。 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今年3月出炉,在原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金融监管总局,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穿透式监管”等各项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等。 今年5月18日,金监总局正式揭牌;7月20日,金监总局31家省级监管局和五家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以及306家地市监管分局统一挂牌。 2023年11月11日 2:55 PM

封面图片

市监总局:部署元旦春节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

市监总局:部署元旦春节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蒲淳表示,部署开展元旦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围绕节日消费热点,建立食品、工业产品、生活服务、药品四大类监管清单。蒲淳表示,会加强价格波动监测,强化价格监管执法,坚决杜绝销售过期、腐败变质、假冒伪劣等问题食品,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截止本月16日,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检查逾32.2万家单位;因价格立案有252宗,已处罚80宗;因产品品质立案的有1108宗,已处罚279宗;涉及食品安全而立案的有2681宗,已处罚2197宗。提及食物安全,他表示,要做好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制度体系,持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去年全系统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约703.5万批次,不合格率2.72%,按年微跌。蒲淳表示,当局将持续完善准入准营规则和市场退出机制,为经营主体办理业务提供更多便利,促进公平竞争,依法查处各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他又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活力和规范秩序的根本保障。 2024-01-31 11:59:56

封面图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局长袁喜禄6月1日介绍,总局组织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迅速组建专案组,在5月初对“作业帮”“猿辅导”两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局长袁喜禄6月1日介绍,总局组织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迅速组建专案组,在5月初对“作业帮”“猿辅导”两家机构开展检查的基础上,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检查。检查发现,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分别予以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此次重点检查查办案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虚构、夸大、诱导”。比如虚构教师资质、夸大培训效果、夸大机构实力、编造用户评价、虚构原有价格等。 有些课程原价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但实际售价仅为1元,所谓的划线价并非真实、有依据。这些“优惠折价”看似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实惠,实际上是通过划线价和实际售价间的巨大利差,诱导大批家长去买单。 (人民日报)

封面图片

广东省市监局:凉茶加入西药属违法行为

广东省市监局:凉茶加入西药属违法行为 中国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告,凉茶添加西药属于非法行为。 据《羊城晚报》报道,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星期四(4月11日)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禁止凉茶非法添加药品。 凉茶是传统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因气候、水土特征以及广东人的饮食习惯,素有喝凉茶的习惯,这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不良商家近几年为了提高凉茶对感冒、“清热解毒”“降火”“祛湿”等功效以吸引消费者、提高销量,在凉茶中违法添加西药。 为规范凉茶制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凉茶经营需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按食品经营许可范围经营,相关经营者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在凉茶加工制作过程中添加含有化学成分的西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另据《南方都市报》去年6月报道,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情况中,南沙区某凉茶铺2022年4月被发现售卖的“强力感冒茶”,被检出禁止在生产经营的食品中添加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治疗疼痛与发热),被罚10万零20元人民币(约1万8750新元)。 2022年12月,东莞市东城某凉茶店在自制凉茶中违法添加布洛芬等西药成分,店主陆某裕被判刑七个月、店员陆某林被判刑六个月、缓刑一年,两人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2024年4月12日 9:04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