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团债务风险持续发酵,中资地产行业股票、债券在金融市场重挫之际,中国央行公开发声,表示恒大集团相关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对中国金

恒大集团债务风险持续发酵,中资地产行业股票、债券在金融市场重挫之际,中国央行公开发声,表示恒大集团相关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外溢风险不大。 “恒大集团总负债中,金融负债不到三分之一,债权人也比较分散,单个金融机构风险敞口不大,”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中国央行举行的三季度金融数据发布会上表示,“总体上看,其风险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 邹澜表示,恒大集团近年来经营管理不善,未能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审慎经营,反而盲目多元化扩张,造成经营和财务指标严重恶化,最终爆发风险。他同时指出,恒大的问题在房地产行业是个别现象,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经营稳健,财务指标良好。 央行官员并安抚市场,将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并且上月底已经就此与商业银行开会沟通。邹澜表示,部分金融机构对试点房企“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存在一些误解,误解为“红档企业”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业资金链紧绷。央行和银保监会9月底已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 针对目前陷入债务困境的恒大集团,邹澜称,目前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按照法制化、市场化原则,依法依规开展风险组织化解工作,督促恒大集团加大资产处置力度,加快恢复项目建设,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针对境外投资人关注的中资地产企业境外美元债大跌,邹澜表示,相关部门已经关注到境外房企美元债的变化,将敦促发债企业及其股东严格遵守市场纪律规则,妥善处理还自身的债务问题,积极履行法定偿债义务。 上月底,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主持了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金融机构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进一步报导,中国金融监管机构上月底窗口指导了至少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允许银行在四季度加快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审趸售放。知情人士并表示,银行还可以向监管机构提交新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RMBS)的发行计划,以释放更多个人按揭贷款额度。 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同一场合表示,中国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会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及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PPI有望于今年底至明年有所回落。 (彭博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突发重磅! 香港法院下令清算中国恒大集团!

突发重磅! 香港法院下令清算中国恒大集团! 香港法院下令清算中国恒大集团,这意味著这家曾经中国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正式宣告破产。 恒大集团的负债超过3000亿美金,是全球负债最多的公司之一。 其破产将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封面图片

8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约谈恒大集团高管。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指出,恒大集团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必

8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约谈恒大集团高管。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指出,恒大集团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努力保持经营稳定,积极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依法依规做好重大事项真实信息披露,不传播并及时澄清不实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

封面图片

中国银保监会发言人称,关注到恒大集团对一笔境外债券未能履行担保义务,表示这是市场经济中的个案现象。银保监会相信境内外监管部门会依

中国银保监会发言人称,关注到恒大集团对一笔境外债券未能履行担保义务,表示这是市场经济中的个案现象。银保监会相信境内外监管部门会依法公平公正地处理相关事宜。恒大集团全部债务中金融债务占比约三分之一,结构比较分散,其金融投资数额很小。因此,这不会对我国银行业保险业的正常运行造成任何负面影响。银保监会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在落实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的前提下,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对房地产和建筑业的金融服务。现阶段,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称,恒大集团经营管理不善、盲目多元化扩张,最终导致风险暴发,属于个案风险。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总体保持健康发展,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坚守主业、经营稳健。目前,A股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韧性较强、活跃度较高,交易所债券市场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涉房上市公司、债券发行人经营财务指标总体健康,恒大集团风险事件对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外溢影响可控。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保持市场融资功能的有效发挥,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正常融资,促进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银保监会,证监会)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称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中国央行称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中国人民银行发文,提出要推进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并强调当前中国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星期二(11月14日)在官网发表专栏文章,谈到了中国央行近年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工作及当前工作重点。 文章称,中国央行近年通过包商银行破产清算、海航集团、华信集团、方正集团破产重整等案例警示,让各类经营主体切实感受到“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等市场原则的硬约束。 在银行体系方面,中国央行持续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动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和风险化解。积极探索在部分省份开展硬约束早期纠正试点,对新增高风险银行提出“限期整改”的硬约束要求。 文章也提到,中国央行出台资管新规等系列监管制度,统一监管标准,强化风险隔离,推进资管业务整改转型,层层嵌套、资金空转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银行规模大幅压降;平稳完成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突出问题整改,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互联网资产管理、股权众筹、虚拟货币交易、互联网外汇交易等领域整治工作基本完成。 在地方债方面,文章称,中国央行“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融资平台平等协商,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化解既有债务风险、严控新增债务,并完善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 文章还说,加快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架构已经初步建立,已有一定资金积累。 文章称,当前中国“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今年第二季末,中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49.21兆元(人民币,下同,约83.81兆新元),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406.25兆元,资产占比超过九成;今年第二季度近4000家商业银行中,绝大部分银行处在安全边界内,高风险银行数量仅300余家,资产占全部银行的不到2%,“银行稳则金融稳”。 ... 2023年11月14日 1:09 PM

封面图片

韩国政府成立工作组关注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

韩国政府成立工作组关注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 随着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加剧,韩国政府专门成立工作组,密切关注中方风险给韩国市场带来的影响。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星期天(8月20日)消息,根据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秋庆镐的指示,财政部在旗下经济政策局内设置“中国经济情况组”。 工作组将在财政部的政策引领下,与韩国银行(央行)、产业通商资源部、金融委员会等多个机构和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密切关注中国经济情况变化。 此外,政府高层对话机制也将关注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由财政部第一次官(副部长)方基善主持召开的经济应急管理工作组会议将讨论对策,宏观经济金融问题工作检查会议也将随时评估中国经济情况。 韩国财政部认为,来自中国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恒大的金融风险对韩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的直接影响或有限,但今后事态如何演变以及中国政府如何应对等可能成为变数,因此目前尚难预测有关风险给韩方带来的影响。由于韩中经济息息相关,政府正在密切关注中方风险对韩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 金融监督院也于17日成立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监测工作组。韩国金融部门初步研判,国内金融公司的碧桂园债务问题风险敞口微乎其微,中方风险对国内带来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有分析认为,若中国房地产风险波及全球金融机构,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届时韩国经济受到间接影响在所难免。

封面图片

【《经济日报》: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经济日报》: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经济日报》发文表示,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一系列“大招”“重拳”频频出击,有序处置重点领域突出风险。从果断处置高风险企业集团和高风险金融机构、出台资管新规及配套实施细则、专项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打击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再到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支持防范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完善系统重要性银行和保险公司评估和监管制度等,这场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近日,国务院向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金融机构总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