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2022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目标是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目标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报告指出,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各级政府必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要带头。一定要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报告还提到,要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报告指出,因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关键领域创新支撑能力不强。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突出,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现象屡有发生,有的在政策执行中采取“一刀切”、运动式做法。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有的漠视严重侵害群众权益问题、工作严重失职失责。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依然多发。 有关港澳问题,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两岸同胞要和衷共济,共创民族复兴的光荣伟业。 有关国防和军队建设,报告指出,要全面深化练兵备战,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指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并称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报告亦回顾过去一年,指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全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新华网)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天开幕。习近平、李克强等出席开幕会。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天开幕。习近平、李克强等出席开幕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将中国2021年GDP年增长目标定在6%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过艰苦努力,我们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宏观调控积累了新的经验,以合理代价取得较大成效。过去一年,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 (新华社,央视新闻,无线新闻)

封面图片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央层面基本完成。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 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东方汇娱乐丨福利频道 TG资源大全丨东南亚大事件

封面图片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4日上午举行预备会议,通过了大会议程: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4日上午举行预备会议,通过了大会议程: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本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上年执行情况,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法、最高检工作报告。 审议《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案。 审议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以及港澳特区的代表产生办法。 根据大会日程,3月5日上午、3月8日上午、3月11日上午分别举行三场全体会,余下时间为代表团及代表小组会议审议。 (中国人大网)

封面图片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央层面基本完成。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 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封面图片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开幕,李克强作简本《政府工作报告》,宣布2023中国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GDP增5%、CPI增3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开幕,李克强作简本《政府工作报告》,宣布2023中国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GDP增5%、CPI增3%、城镇调查失业率5.5%;拟安排赤字率3%,地方专项债3.8万亿。 2023年中国政府工作重点是:着力扩大内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此前,习近平在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已在《求是》发表。 付大会审查的2023中央预算案显示,国防开支15537亿元(较去年增7.2%)。 (路透社,图: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中共二十大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主持。习近平代表十九届中央作100分钟的口头报告(仅集中讲要点),书面报告全文72页

中共二十大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主持。习近平代表十九届中央作100分钟的口头报告(仅集中讲要点),书面报告全文72页另行印发代表审查。 应到会的代表和特邀代表中39人因事因病请假,其中属主席团常委会、本应在主席台第一排就坐的共5人:王岐山(12至13日出访哈萨克斯坦)、江泽民、朱镕基、吴邦国、罗干。 习近平报告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党领导和特社、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须坚持的五项重大原则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特社道路、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发扬斗争精神。 报告中保留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表述。 (新华社,图文直播:新华网,中国网)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