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介绍,习近平在过去几周向财金官员们提出了确保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快于美国的目标。他说,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是证明一党制度优于

知情人士介绍,习近平在过去几周向财金官员们提出了确保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快于美国的目标。他说,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是证明一党制度优于西方自由民主、而美国在政治经济都正衰落的重要体现。为响应号召,各部委正研究加速制造业、技术、能源和食品工业的大型项目,并启动派发消费券。 官员们也正筹划与外国投资者与外企进行对话,以安抚他们去年被打击私有资本所受的惊吓。北京也正推动扭转在房地产等方面的政策以刺激经济,如搁置房产税试点、各地放松限购等。央行则于日前降准,但未如市场预期作降息操作。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王一鸣日前说,要实施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来对冲疫情影响,让二季度经济增速重返5%以上,为全年实现5.5%目标奠定基础。 2021年第四季度美国GDP同比增5.5%,快于中国的4.0%,是二十年来首度。 (华尔街日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官方:中国去年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欧日经济

中国官方:中国去年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欧日经济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四(2月29日)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评读公报时指出,横向比较,中国去年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 盛来运当天在官网发布的评读中介绍,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23.55万亿新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了5%左右的预期目标。四个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4.5%、6.3%、4.9%、5.2%,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 盛来运指出,纵向比较,5.2%的经济增速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中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随着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中国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盛来运说,2023年,中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分季度看总体平稳回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比上年多增38万人。 盛来运指出,就业形势改善,主要得益于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效应、服务业较快恢复的带动效应,以及稳就业政策的支持效应。2023年,中国可比价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为就业规模扩大提供了坚实支撑。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较快恢复,对就业带动明显增强。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已超过疫情前水平。 2024年2月29日 4:15 PM

封面图片

IMF预计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会持续

IMF预计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会持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受困于房地产危机、生育率下降、人口迅速老龄化等问题,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到2028年经济增长率会下滑至3.5%。 综合彭博社和法新社报道,IMF星期五(2月2日)在一份报告中说,今年中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很高,在房地产市场严重下滑和外部需求疲软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将放缓,且很可能会持续几年。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可能进一步打压私人需求,加剧信心恶化”。 IMF说,中国房产开发商的财务压力持续存在,加上住房需求放缓及库存过剩的问题,今年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可能会进一步萎缩。 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4.6%。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这个数字将在2028年进一步降至3.5%左右。 在这份报告发布前,IMF与中国官员进行磋商,以收集经济和政策信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团团长钱德拉星期五在记者会上说,这次磋商集中讨论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IMF建议中国政府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钱德拉说,IMF认为要使房地产市场平稳过渡到规模较小的地步,中国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有关部门应迅速对资不抵债的开发商进行重组,同时加大融资,以完成预售但尚未完工的住房项目,并允许房价进行更大程度的调整。 不过,对于上述较为悲观的预测,中国驻IMF代表执行董事张正新在报告附带的书面回应中表示反对。 张正新说:“我们对中国近期经济发展的评估更为积极”,而非报告所说的“缓慢复苏”。IMF工作人员应仔细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对中国经济前景进行更适当的评估,以“帮助稳定信心”。 2024年2月3日 8:41 AM

封面图片

回应美西方唱衰中国经济 中国外交部:中国经济崩溃论一再崩溃

回应美西方唱衰中国经济 中国外交部:中国经济崩溃论一再崩溃 针对美西方唱衰中国经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中国经济没有崩溃,倒是中国经济崩溃论一再崩溃。 综合外媒报道,美国总统拜登称,中国面临经济困难,既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影响,也与中方经济政策有关。澳大利亚财长查默斯称,中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对澳洲构成冲击。美国副财长阿德耶莫则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主要波及亚洲邻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星期二(9月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有关上述西方领导人质疑中国经济的提问时说,似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但事实是,中国经济没有崩溃,反倒是“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 毛宁表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环境严峻复杂,但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总体回升向好。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去年的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三分之一,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毛宁强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将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加强互利合作,分享发展红利,中国的发展将为亚洲邻国和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

封面图片

2024年中国经济分析

2024年中国经济分析 2023年,中国经济因为疫情受到重创。“没信心”成为过去一年的高频词,也汇聚了中国经济困难的所有症结。国际预测机构认为,2024年的前景可能更为黯淡,增速将明显减缓。经济学家们预测,2024年中国经济增幅将从今年的5.2%放缓至4.6%。中国经济20年来都是借钱搞基建、刺激增长。随着债台高筑,财务爆雷、引爆金融危机恐是迟早的事。 然而,中媒表示 众多海外机构和人士纷纷表示看好2024年中国经济形势。多家外资机构认为,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消费回升、企业盈利改善以及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等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明年中国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 原文链接 《经济日报》 《央视新闻》 《新华社》 《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 《BBC中文》 《华尔街日报》

封面图片

央行官员:中国经济正由高速成长向中速收敛

央行官员:中国经济正由高速成长向中速收敛 中国央行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正由高速成长向中速收敛,但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在明显收窄,正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 综合中国新闻网和新浪财经报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星期四(12月7日)在2023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发表致辞。 王一鸣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正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制造业也在达峰后进入平台期,基础设施、尤其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逐步收窄,驱动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动能正在放缓,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中速收敛。 王一鸣称,如果将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速的阶段分为上下半场,“可以说现在正在进入下半场”。他解释道,上半场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速逐年下降,同时伴随经济结构深刻的变化,而下半场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在保持经济稳定运行中有效防范和化解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至于如何挖掘中国经济新动能,王一鸣说,应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绿色转型、扩大开放五个方面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未来最重要的新动能,因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他认为,从经济增速和增长质量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但增长质量和效益还没有根本性好转。传统的稳增长、扩张性政策的边际效益在递减,“我们经济的发展不能走老路,要在转型过程中开辟出一条新路”。 2023年12月8日 12:31 PM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GDP增速超过美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GDP增速超过美国 虽然受新冠疫情开始以来最严重的一波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对中国官员,要确保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超过美国。 在过去几周的会议上,习近平向高层经济和金融官员表示,确保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很重要,因为这对显示中国一党制是优于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以及美国政治和经济上都在衰落至关重要。 年最后一个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长.%,增速超过中国经济的.%。美国总统拜登当时声表示,这是年来美国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中国。这引起了中国政府高层官员的不安。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