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11月28日宣布: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

中国证监会11月28日宣布: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 此前知情人士介绍,央行未来数周拟提供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认购房企债券。 (中国证监会,路透社,第一财经、证券时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证监会回应“IPO再融资全面放缓”:科学合理保持常态化

中国证监会回应“IPO再融资全面放缓”:科学合理保持常态化 近日关于首次公开募股(IPO)审核放缓、再融资暂缓的消息在市场流传。中国证监会星期五(8月18日)回应,始终坚持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同时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更好地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说,“市场会感受到这种变化”,实现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投融资两端的动态积极平衡。没有二级市场的稳健运行,一级市场融资功能就难以有效发挥。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市场对于A股接下来会出台哪些改革措施出现了颇多传闻。 部分声音认为,新股发行数量过多,“吸血较多”,从而对市场造成了冲击,并认为暂停IPO可以减小抽血效应,并以此来维护资本市场运行稳定。近几个月以来,IPO节奏放缓之后,有关“暂停IPO”的传闻在市场上广为流传。 报道指出,相关小作文包括“IPO申报暂缓”、“第五套标准暂停”“新能源与储能行业不批准上市”等。7月IPO淡季正常的“0”申报,甚至引发市场“IPO暂停”误读。8月以来,民生银行、华鑫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叫停再融资之后,又传出再融资、大股东减持全面暂停传闻。 报道引述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说:“市场传言与事实相差甚远。证监会今天的回应就是,小作文都看到了,有些点可以研究,但大部分不靠谱。”他还说,监管方正面回应小作文,是“一件好事”。 王骥跃还分析认为,市场情绪高涨,发行节奏就会提高。市场低迷时,IPO节奏会随之变慢。监管提及的“科学合理保持IPO”,就是与市场相匹配,市场可承受的意思。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星期五就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还表示,在推动优化科技企业上市流程,为关键科技企业提供上市“绿色通道”。 据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证监会在加快研究论证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一揽子政策举措,相关文件将适时出台。其中主要政策举措之一,就是建立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提高审核注册效率,增加优质上市公司供给。 ...

封面图片

近年来,随着 A 股定增、转债等再融资方式节奏变缓,加上资金利率不断降低,上市公司发债的意愿不断提升,发行债券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

近年来,随着 A 股定增、转债等再融资方式节奏变缓,加上资金利率不断降低,上市公司发债的意愿不断提升,发行债券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主流方式。据 Wind 数据统计,今年以来,A 股上市公司发债规模接近 2.7 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 10%。剔除金融债后,A 股非金融公司债券融资额远超同期定增、配股和转债的融资规模。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债券市场作为上市公司融资主要平台之一,将为企业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融资选择,同时有利于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要主动提升投资者回报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要主动提升投资者回报 中国股市表现不佳之际,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让投资者更多共享公司发展成果,主动提升投资者回报。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消息,证监会上市司星期一(2月5日)召开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专题座谈会,围绕加强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文化、着力提升投资价值、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听取上市公司有关情况及意见建议。 会议认为,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是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方面。 会议提出,上市公司要切实承担提升投资价值的主体责任,主动提升投资者回报,积极维护市场稳定;重视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深入分析市值异常波动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公司投资价值;建立提升投资价值内部长期机制,强化上市公司对提升投资价值的思考。 会议还要求上市公司充分运用好提升投资价值“工具箱”,包括股份回购、大股东增持、常态化分红、并购重组等市场工具,主动加强与投资者沟通,通过业绩说明会、路演等方式,有效改善投资者预期。 会议说,证监会上市司将对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有关要求,持续开展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文化建设培训,优化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支持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积极维护市场稳定。 中国A股今年1月惨淡开局,本月初走势持续低迷,指标性的上证综指打响2700点保卫战,并在星期一跌至五年低点。中国国有基金和证监会本周联手加码救市,分别宣布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强调严惩操纵市场恶意做空。 2024年2月7日 7:03 PM

封面图片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吁境外上市公司遵守国内外法律和守住风险底线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吁境外上市公司遵守国内外法律和守住风险底线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呼吁境外上市公司遵守国内外法律,守住风险底线。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微信公众号星期四(1月11日)发布的消息,方星海星期三(1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境外上市公司分会成立大会上致辞时,作出以上表述。 他说,在过去30年间,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已从最初的大型国有企业逐渐延伸至消费、科技、医药、互联网新经济、新能源等多领域的民营和创业企业。在此过程中,境外上市推动中国公司不断适应国际资本市场要求,提高了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并在证券法制、财务会计制度、公司治理规范等多方面为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境外上市也为各国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创造了良好机遇。 他指出,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新的一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境外上市公司要在上市和日常业务中认真贯彻落实。 方星海介绍,去年3月31日,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截至目前,共有包括VIE企业在内的86家境内企业在境外上市新规施行后完成备案。其中,有51家拟在香港上市,35家拟在美国上市。中国也进一步完善了境内上市公司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办法,累计核准23家上市公司发行GDR,合计募资约122亿美元(约162亿新元),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新路径,也为境外投资者打开了参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窗口。 他指出,境外上市公司涉及境内外法律与监管政策的多重适用,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赴境外上市面临的各项挑战也更加复杂。特别近些年来,个别中国赴境外上市的企业出现了重大违法违规事件,有的过度加持杠杆,借助境内外市场盲目融资扩张暴雷;个别企业严重财务造假、虚假陈述。 他强调,在全球市场高度关联的今天,这些不仅在境外资本市场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也带来了各种输入性风险,必须从严惩治。希望境外上市企业严格遵守上市地法律法规,同时要遵守本国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024年1月12日 8:06 PM

封面图片

中国证监会宣布根据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中国证监会宣布根据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星期天(8月27日)宣布,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首次公开售股)节奏,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证监会在官网上公布,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证监会决定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 证监会也宣布,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证监会也会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 中国官方也在星期天宣布,将从星期一(28日)起,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 另一方面,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也会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这项调整将自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实施。证监会解释,此举是为了落实证监会发布的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安排,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功能发挥,更好满足投资者合理交易需求。

封面图片

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

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 中国证监发布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推动提高分红水平,并加强对异常高比例分红企业的约束。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上星期五(12月15日)消息,为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下简称《现金分红指引》),以及《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决定》(以下简称《章程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沪深证券交易所同步修改完善规范运作指引,明确操作性要求。 《现金分红指引》修订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鼓励现金分红导向,推动提高分红水平。对不分红的公司加强披露要求等制度约束督促分红;对财务投资较多但分红水平偏低的公司进行重点监管关注,督促提高分红水平,专注主业。 二是简化中期分红程序,推动进一步优化分红方式和节奏。鼓励公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分红频次,结合监管实践,允许上市公司在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在一定额度内审议批准下一年中期现金分红条件和上限,便利公司进一步提升分红频次,让投资者更好规划资金安排,更早分享企业成长红利。 三是加强对异常高比例分红企业的约束,引导合理分红。强调上市公司制定现金分红政策时,应综合考虑自身盈利水平、资金支出安排和债务偿还能力,兼顾投资者回报和公司发展。对资产负债率较高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佳,存在大比例现金分红情形的公司保持重点关注,防止对企业生产经营、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章程指引》相关条款修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鼓励上市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引导形成中期分红习惯,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同时增加对中期分红的完成时限要求。 二是督促公司在章程中细化分红政策,明确现金分红的目标,更好稳定投资者预期。同时,引导公司在章程中制定分红约束条款,防范企业在利润不真实等情形下实施分红。 为更好顺应市场实际和公司需求,增强回购制度包容度和便利性,推动上市公司重视回购、实施回购、规范回购,积极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中国证监会也在同日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对部分条款予以优化完善。 ... 2023年12月18日 11:44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