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防联控机制26日印发“乙类乙管”后《疫情监测方案》《检测方案》《重点人群机构场所防控指引》《个人防护指南》《防控培训方案》。

联防联控机制26日印发“乙类乙管”后《疫情监测方案》《检测方案》《重点人群机构场所防控指引》《个人防护指南》《防控培训方案》。 各地依托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哨点医院,每日统计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人数、急性发热呼吸道症状人数、核酸检测数和阳性数、抗原检测数和阳性数,按照流感监测网络流程上报,并按中疾控的要求测序上传。 省会城市选择城区内若干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对在校学生每日开展发热、干咳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监测。 有条件的城市探索布点采检污水处理厂污水样本,并对阳性样本测序。 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每周2次全员筛检,外来人员进入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并现场做抗原。场所内出现感染者即开展全员核酸。 疫情严重时,短期内可采取推迟大型活动、限制堂食等减少人群聚集的措施。 (国家卫健委)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3月10日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3月10日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诊5天内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的人员、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进行抗原检测;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等人员在隔离观察期前5天每天一次自测;有需求的社区居民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购买试剂自测。 核酸检测仍然是是否感染的确定依据。如核酸检测阳性,不论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均按照感染者采取相应措施;如核酸检测阴性但抗原检测阳性,则视同感染者采取集中隔离等措施,密切观察,连续进行核酸检测。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说,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 同时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检测和民众自测的基本要求及流程。 (国家卫健委)

封面图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 方案指出,强化入境人员、密接接触者等隔离医学观察管理,要求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应采集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应同时采集2份鼻咽拭子样本,分别使用不同核酸检测试剂检测,两次检测原则上由不同检测机构开展。解除隔离后的第2天和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期间做好健康监测,减少流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新华社)

封面图片

联防联控机制19日印发修订《核酸检测实施办法》《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居家健康监测指南》取代第九版防控

联防联控机制19日印发修订《核酸检测实施办法》《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居家健康监测指南》取代第九版防控方案中3、6、7、9四个附件,将“二十条”已写明的若干措施调整落实成文。 监测方面,修订主要是写入凭48小时核酸乘机乘车、“落地检”等近月来新加码的全国性规定。第九版方案原附件7《不同场景下区域核酸检测策略》中筛查范围、频次、启停机制等内容都未作修改。 人员管控方面,修订主要是根据“二十条”将完成集中隔离的入境人员和密接者(原适用居家健康监测)改划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又写明社区应明确生活物资需求清单和供应配送专门力量、满足居民用药就医需求等。 (国家卫健委)

封面图片

联防联控机制12月8日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规定各地为辖区内老年人每周提供2次免费抗原检测。

联防联控机制12月8日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规定各地为辖区内老年人每周提供2次免费抗原检测。 各省制定抗原检测阳性结果报告相关规定,通过APP小程序等信息系统方便各类人员填报。个人抗原自测出阳性即按指引居家隔离或照护。 (国家卫健委)

封面图片

进京联防办1月6日发《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工作总方案》规定对出现“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新型变异株”的国家入境人员或国内地区人

进京联防办1月6日发《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工作总方案》规定对出现“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新型变异株”的国家入境人员或国内地区人员,经报同意可采取临时性防控措施。 定期对出现症状且抗原阳性的入境人员作核酸采检测序。 在首都重大活动期间动态调整防疫措施,认真排查参会人员风险,严格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在“疫情流行严重”时可管控社会面流动,并严格高校校园管理。 方案还要求,牢固树立重大疫情全国防控一盘棋的意识,遇有重大情况随时向中央请示汇报。 (北京市人民政府)

封面图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加强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加强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口岸城市要学习借鉴上海市建立空港管理委员会的经验,建立由1名负责同志牵头,卫生健康、疾控、海关等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口岸防控专班。有条件的城市设置加强防疫的缓冲区。 对入境口岸通道、隔离场所、定点医院、冷链相关企业等高风险岗位人员1天1次核酸检测,对其他工作人员每周开展2次核酸检测,对工作人员家属每周开展1次核酸检测,均纳入当地应检尽检、免费检测范围;可根据当地疫情风险,适当扩大重点区域和人员核酸筛查范围。 推广对直接接触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的岗位实施“14日封闭管理作业+7日集中隔离+7日居家监测”的轮班做法。实行轮班制后一线工作人员不足的,有关省份要统筹力量支持。 严格人员流动管控,2022年3月15日前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对港澳口岸除外)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前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人员抵达后至少进行1次核酸检测。 (中国政府网)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