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公布,1月27日举行的新冠肺炎突发事件委第14次会议决定继续维持“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评级。

世卫组织公布,1月27日举行的新冠肺炎突发事件委第14次会议决定继续维持“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评级。 委员会同时提请世卫详细评估,未来数月如取消PHEIC评级,会对相关药物疫苗的研发与审批产生哪些制度影响,并研究取消PHEIC后的替代机制。世卫的紧急使用清单制度仅适用于PHEIC期间,国际间多个药品专利分享协议亦以PHEIC为前提。 突发事件委自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冠疫情为PHEIC以来,每三个月开会一次。 (WHO)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卫健委要求重大及以上级别突发事件两小时内报告

中国卫健委要求重大及以上级别突发事件两小时内报告 中国国家卫健委近日发文要求,重大及以上级别突发事件,对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五例的重大及以上级别突发事件,或可能引发重大及以上级别突发事件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接到报告两小时内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委。 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网站星期一(12月11日)消息,为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有效减轻各类突发事件,卫健委制定了《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办法》共26条,其中突发事件医疗应急方面,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其隐患。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监测机构等为突发事件医疗应急信息责任报告单位,应依据各自职责和相关要求向地方人民政府和(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办法》提到,对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五例的重大及以上级别突发事件,或可能引发重大及以上级别突发事件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接到报告两小时内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委,伤亡情况暂时不清时先报告事件情况,伤亡情况通过进展报告报送,省级以下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直接上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同时抄送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办法》指出, 对重大及以上级别突发事件,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由专人对接各救治医疗机构,实时掌握伤病员救治情况,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保持24小时信息畅通;特别重大事件每日报告,重大事件隔日报告。 此外,《办法》还提出,建立倒查追究制度。加强检查指导,努力提高信息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的单位,坚决按照相关规定,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每年对各地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进行评估。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不按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医疗应急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2023年12月12日 1:43 PM

封面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作出的这一决定并未得到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的一致同意。谭德塞表示,目前猴痘传播广泛,但人类对猴痘的了解仍然有限,因此尽管没有得到委员会的一致同意,他仍然作出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定。这也是世卫总干事第一次采取此类做法。 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味着猴痘疫情是一次“非常事件”,可能会蔓延到更多国家,需要全球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世卫先前宣布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还有新型肺炎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2016年拉美寨卡病毒疫情,以及现在仍未根除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小儿麻痹症)疫情。 尽管猴痘在中非和西非的部分地区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自5月份以来,已有74个国家报告了超过1.6万例猴痘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美联社)

封面图片

突发事件应对法拟全面修订。

突发事件应对法拟全面修订。 司法部部长唐一军介绍,近年来,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新型肺炎疫情对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亟待通过修改该法予以解决。 此次主要从6个方面进行修改完善:理顺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工作领导和管理体制;畅通信息报送和发布渠道;完善应急保障制度;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管理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保障社会各主体合法权益。 草案提到,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工作领导体制。草案规定,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和新闻采访报道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建立网络直报和自动速报制度,提高报告效率,打通信息报告上行渠道;加强应急通信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确保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工作的通信、广播安全畅通。草案还规定,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应急运输保障体系以及能源应急保障体系。草案规定,建立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工作投诉、举报制度,鼓励人民群众监督政府及部门等不履职行为;支持、引导红十字会、慈善组织以及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应对突发事件。草案还提及,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获取、使用他人个人信息合法、安全。 (人民日报)

封面图片

中国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 明确信息发布制度

中国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 明确信息发布制度 中国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对于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应当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等。 根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星期五(6月28日)通过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共八章,包括总则、管理与指挥体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法律责任、附则。该法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突发事件应对管理与指挥体制,明确各方责任,设专章对管理与指挥体制作出规定,其中明确跨行政区域突发事件应对及协同应对机制;规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设立、组成,明确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布的决定、命令、措施,与设立它的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措施具有同等效力,法律责任由设立它的人民政府承担。 修订后的法律完善了信息报送和发布的规定,建立多项制度。一是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有关人民政府和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和决定、命令、措施等信息;二是对于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应当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规定新闻采访报道制度,支持新闻媒体开展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突发事件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公正;三是建立健全网络直报和自动速报制度。 该法明确规定,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要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或者授意他人迟报、谎报、瞒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信息。 在完善应急保障制度方面,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依法与有条件的企业签订协议,企业根据协议进行应急救援物资等的生产、供给;建立健全应急运输保障、能源应急保障等体系;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发布警报,进入预警期后,对重要商品和服务市场情况加强监测,并与价格法等有关法律作了衔接规定。 ... 2024年6月29日 8:43 AM

封面图片

#曝光 #突发事件

#曝光 #突发事件 佤邦司法委向中方移交67名中国籍涉诈人员 2024年3月31日,佤邦司法委向中方移交了67名涉诈人员,其中有4名为电诈主干成员,1名中方发函协助抓捕网逃人员,1名为中方发函解救人员。 佤邦司法委经摸排调查,发现并拔除了数个从外地回流至佤邦,流窜作案的小规模电诈窝点。于3月31日上午将上述人员及一批作案物资,在云南省孟连县孟啊口岸完成了移交。 我邦始终欢迎各界人士的到访,坚持对外开放。坚持与不法行为做斗争。打击违法犯罪力度不减,根除网络诈骗决心不动摇。 订阅东南亚扒一扒频道 https://t.me/baoguangni 欢迎投稿爆料: @dny_818

封面图片

九人死亡。。。突发事件!

九人死亡。。。突发事件! 2024年5月9日7时40分许,在青铜峡市G110国道西山公墓附近,发生一起甘肃牌照货车与一辆宁夏牌照小型普通客车相撞交通事故,致9人死亡、2人受伤,伤者已送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迅速反应,公安、消防、卫健、应急等部门正在现场开展救援处置,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