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俄军攻乌一周年,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包括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

2月24日俄军攻乌一周年,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包括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维护核电站安全、反对战略武器风险、保障粮食外运、停止单边制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战后重建等12条内容。 (中国外交部)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方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

中方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 该文件全文由中国外交部公布。 该文件包括12点: 1、尊重各国主权。 2、摒弃冷战思维。 3. 停火 4.开始和谈。 5.解决人道主义危机。 6. 保护平民和战俘。 7.维护核电站安全。 8.降低战略风险。 9.保障粮食出口。 10. 结束单边制裁。 11.保障生产供应链稳定。 12.推进战后重建。

封面图片

习近平在《俄罗斯报》撰文谈到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的必要性: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推动和解与和谈。复杂的问

习近平在《俄罗斯报》撰文谈到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的必要性: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推动和解与和谈。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只有大家坚持平等、慎重的对话协商,才能找到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理性出路和通往世界安全的道路。 12点《中方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 1. 尊重各国主权。 2. 摒弃“冷战思维”。 3. 停火。 4. 开始和谈。 5. 解决人道主义危机。 6. 保护平民和战俘。 7. 维护核电站安全。 8. 降低战略风险。北京强调不能使用核武器,必须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9. 保障粮食出口。 10. 结束单边制裁。 11. 保障生产供应链稳定 12. 推进战后重建。

封面图片

澎湃新闻消息,中国外交部网站2月24日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十二条中国立场包括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

封面图片

中国特使:停火止战才能为政治解决巴以冲突创造必要条件

中国特使:停火止战才能为政治解决巴以冲突创造必要条件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在与沙特阿拉伯外交部副部长胡莱吉会面时说,当前巴以局势严峻,只有停火止战,才能为政治解决巴以冲突创造必要条件。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翟隽星期四(10月26日) 访问沙特,与沙特外交部副部长胡莱吉会谈,就中沙关系和当前巴以局势交换意见。 翟隽说,沙特是中东地区重要国家,中方始终将沙特置于中国中东外交优先位置。中方愿同沙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不断提升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 他指出,当前巴以局势严峻,中方对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人道形势恶化感到痛心,唯有尽快停火止战,推动局势降温,才能给政治解决创造必要条件。 翟隽强调,在“两国方案”基础上重启巴以和谈,是打破巴以冲突恶性循环的唯一现实出路。中方愿同沙方保持沟通协调,凝聚促和努力,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解决。 翟隽这趟中东行,始于出席上星期六(2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和平峰会。他在星期天(22日)的记者会上说,加沙形势十分严峻,发生大规模地面冲突的风险空前上升,前景令人担忧。他主张国际社会共同发挥作用,寻找和平出路。 翟隽星期天在埃及与该国外交部巴勒斯坦事务部长助理乌萨玛会面时,指出当务之急是停火止战,尽快开辟人道救援通道,有效缓解加沙民众的苦难。 在与胡莱吉会面前,翟隽星期二(24日)到访阿联酋,与该国国务部长萨耶赫会面时,重申当务之急是推动局势降温,实现停火止战,加大人道救援力度,避免危机外溢。 2023年10月27日 2:25 PM

封面图片

中国代表李辉: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唯一可行出路

中国代表李辉: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唯一可行出路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三轮穿梭外交时强调,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唯一可行出路,呼吁冲突当事方为恢复直接对话创造条件。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李辉上星期五至星期四(5月3日至9日)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三轮穿梭外交,先后访问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分别同土耳其副外长阿克查帕尔、埃及外交部部长助理哈立德、沙特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和阿联酋总统外交顾问卡尔卡什、国际合作事务国务部长莉姆举行会谈。 访问前后,李辉还同巴西、南非、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官员进行沟通。中方同各方就乌克兰危机深入交换意见,并为局势降温提出六点主张。 李辉呼吁遵守为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他强调,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唯一可行出路。冲突当事方应为恢复直接对话创造条件,推动局势降温缓和,直至达成全面停火。 李辉提出,加大对相关地区人道主义援助,改善人道主义状况,防止出现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冲突当事方应避免袭击平民和民用设施,保护妇女、儿童等冲突受害者,尊重战俘基本权利,并支持冲突当事方交换战俘。 李辉表示,反对使用核武器和生化武器,防止核扩散,避免出现核危机;反对武装攻击核电站等和平核设施,各方均应遵守核安全公约等国际法,坚决避免出现人为核事故。 李辉表明,中方愿与各方共同支持国际能源、金融、粮贸、运输等合作,共同维护油气管道、电力能源设施、海底光缆等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这是中国代表一年内第三次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穿梭外交。 ,李辉访问乌克兰、波兰、法国、德国、欧盟总部和俄罗斯,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与各方接触和交流。李辉强调,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的当事方,不会拱火浇油。中方愿同各方继续加强沟通对话,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 ... 2024年5月10日 10:25 PM

封面图片

中国外长王毅26日应约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通电话。贝尔伯克强调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应担负的特别责任,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让普京

中国外长王毅26日应约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通电话。贝尔伯克强调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应担负的特别责任,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让普京俄国停止对乌战事。 王毅说,高度关注乌克兰局势变化,支持一切有助于缓和局势和政治解决的努力。围绕欧洲安全问题,各国的合理关切都应得到重视。在北约连续五轮东扩情况下,俄罗斯的正当安全诉求理应得到妥善解决。冷战早已结束,北约有必要重新考虑自身的定位和承担的责任。中方认为基于集团对抗的冷战思维应当彻底摒弃。中方支持北约、欧盟与俄罗斯重启对话,寻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实现欧洲大陆的长治久安。 王毅表示,中方不赞成用制裁手段解决问题,更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实践早已证明,制裁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制造出新的问题,不仅造成经济上“双输”或“多输”局面,还会干扰影响政治解决的进程。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履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安理会如果采取行动应当有助于当前危机的政治解决,而不是鼓动新的对立对抗。鉴此,中方在安理会讨论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决议案时,阻止了引用含有授权动武和制裁的表述。中方将继续为寻求和平、实现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外交部,德国外交部)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