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地区财政运行困难,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某地区财政运行困难,会发生什么呢? 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就是,罚没概率会直线上升,目前在中国生活,你很难说你哪里不违法违规,只要出门上路,就很可能违规,只要你生活,就很可能违规,原来执法成本高,政府没空管,现在穷急眼了,一定会想办法提高罚没收入,所以会开始严格执法。 结论就是,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政府地方财政收入紧张的地方,赶紧走,如果你要路过政府地方财政收入紧张的地方,提前备好买路钱,如果你有选择,不要去这些地方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短期内三大问题难解:首先房地产积重难返,既是财政命根,又是剥削人民的第一利器。然而人民已成穷鬼,房地产救不起来;其次地方财政

中国短期内三大问题难解:首先房地产积重难返,既是财政命根,又是剥削人民的第一利器。然而人民已成穷鬼,房地产救不起来;其次地方财政收入锐减,因高度依赖土地财政,而且还有巨额的债务,比如独山县的400亿挥霍;第三青年失业率高达20%,绝对低估了。接下来就是下坡路,但不会像日本那样体面跌落。

封面图片

中共国末路三部曲:政府负债居高不下,然后传导到个人负债冲高,再传导到黑社会崛起,为了催债。这是中国历代王朝崩溃的三部曲,中共还能

中共国末路三部曲:政府负债居高不下,然后传导到个人负债冲高,再传导到黑社会崛起,为了催债。这是中国历代王朝崩溃的三部曲,中共还能撑几年,主权在天。中共仅城投债已经达到90万亿,而地方财政收入仅12万亿,负债达到收入的7.5倍!

封面图片

据媒体统计,中国部分地方政府违规举债,甚至首次出现违规举债用于防疫的情况。

据媒体统计,中国部分地方政府违规举债,甚至首次出现违规举债用于防疫的情况。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云南玉溪市、四川平昌县、广西田东县、甘肃兰州高新区七里河园区管委会等有关单位和人员,因违法违规举债等被问责。与前些年相比,今年违法违规举债不再限于投向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还有的涉及疫情防控保障融资项目,而且虚假化债、虚报债务情况也被公开问责。 中央财经大学温来成教授告诉第一财经,从这些案例来看,隐性债务治理难度依然较大,尤其是一些财力不足的地方仍采取各种办法来新增隐性债务。隐性债务监管仍需进一步加强,以防范财政风险。 2017年以来,部分地方违法违规举债问责情况逐步公开。今年以来,云南玉溪市、四川平昌县、广西田东县、甘肃等多地公开违法违规举债问责情况。 上海财经大学郑春荣教授告诉第一财经,上述案例涉及云南、甘肃、广西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方可能因为财政收入下滑导致铤而走险、违规举债。 在这些违法违规举债具体案例中,除了常见资金用于当地基础设施项目等建设外,还首次出现违规举债资金用于疫情防控。 根据玉溪市政府官网公布的《关于玉溪市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等问题的问责情况》(下称《情况》),玉溪市人民政府为疫情防控保障融资项目违法违规举债5.96亿元。2020年2月,根据玉溪市政府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要求,玉溪市开投公司、玉溪家园公司向国开云南分行贷款5.5亿元并转借给玉溪市级有关单位。截至2021年2月,涉及贷款已由市级有关单位全部退回公司,并由公司偿还国开行。 “防疫支出属于公共卫生支出,理应由财政开支,不能因为防疫需要而违法违规举债来解决。”温来成说。 受2020年疫情冲击,不少地方财政收入大幅下滑,财政资金紧张。不过此前财政部公开表态,地方财政再困难也不能违法违规举债。目前地方政府举债唯一合法途径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第一财经)

封面图片

中国前五月财政收入下降2.8%

中国前五月财政收入下降2.8% 中国政府前五个月财政收入下降2.8%,其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1%,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0.3%,显示需求疲软拖累中国经济复苏。 据新华社,中国财政部星期一(6月24日)公布中国财政情况。数据显示,中国前五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1.79万亿新元),同比下降2.8%。 从税收收入来看,前五个月中国全国税收收入80462亿元,同比下降5.1%,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0.5%左右。 但非税收收入有大幅增长,前五个月非税收入16450亿元,同比增长10.3%。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 业内人士认为,非税收入能弥补财政收入不足,但具有不可持续性,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企业的隐性负担加重,社会营商环境欠佳。 包含了土地出让收入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也大幅下降。财政部数据显示,中国前五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638亿元,同比下降10.8%。 财政支出放缓。前五个月中国财政支出增长3.4%,前四个月增长3.5%。路透社根据财政部数据计算得出,5月财政支出仅增长2.6%,而4月份则增长6.1%。 路透社报道称,北京承诺加大财政刺激力度以支持脆弱的经济,包括开始发行1万亿长期特别国债,并推出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但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额的下滑加剧,一些关键货币指标创下历史新低,仍引发人们对国内需求持续疲软的担忧。 2024年6月24日 2:30 PM

封面图片

财政部料内地财政收入将继续出现恢复性增长

财政部料内地财政收入将继续出现恢复性增长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随著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将为收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预计财政收入将继续出现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会继续保持必要强度,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亦将保持一定规模。他表示,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著力扩大国内需求及扩大有效投资,今年将用好国债资金,安排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的投资规模等;另一方面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文化及旅游等新增长点。当局又指,今年会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下一步会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王东伟说,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已推动制订一揽子全面的化解债务方案,推动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化解,遏抑债务增量,去年中央亦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当局提到,上月已向各地提前下达部分今年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可发挥地方政府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另外,根据财政部数据,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按年增长6.4%,所有省份收入录得增长。公共预算支出27.46万亿元,按年升5.4%。 2024-02-01 11:28:00

封面图片

财政部指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著力扩大内需

财政部指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著力扩大内需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今年财政收入将继续恢复性增长,会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实施好积极财政政策,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他说要著力扩大内需,今年会用好国债资金,安排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大有效益投资,另一方面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文化及旅游等新增长点等,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至于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6.4%,公共预算支出27.46万亿元,按年升5.4%。 2024-02-01 18:32:5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