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正出现一些复苏的萌芽,但可能得等待更长时间才能让投资者重拾信心。

中国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正出现一些复苏的萌芽,但可能得等待更长时间才能让投资者重拾信心。 巴克莱银行经济学家预计,尽管中国政府部门在过去几个月出台了支持性措施,但2023年中国房屋销售料将再下降10%,房地产投资预计将下降8-10%。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穆迪下调中国房地产行业评级至负面

穆迪下调中国房地产行业评级至负面 国际信评机构穆迪已下调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评级,从“稳定”调至“负面”,并称经济增长疲软正在影响购房者的支出。 据法新社报道,穆迪星期四(9月14日)称,预计中国未来6到12个月的房地产合同销售额将下降5%左右,而且中国政府最近政策支持的影响将是“短暂的”。 穆迪也称,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碧桂园的信贷压力也让购房者更加规避风险。 碧桂园债权人本周批准公司旗下六只境内债券还款期展延三年,消息出来后,碧桂园港股一度上涨近10%。 穆迪还表示,经济较弱的城市预计房地产销售将出现最大跌幅,“经济疲软的地区将导致大部分预期的销售下降,而且人口持续外流。” 美国银行本周的一份调查也发现,中国房地产已经超越美国和欧盟,成为投资者眼中全球信用风险首要来源。 调查有8%的受访投资者认为,中国房地产潜在的“泡沫破灭”是最大的尾部风险,紧随其后的是央行因高通胀而保持鹰派立场、地缘政治恶化、信贷紧缩等。

封面图片

调查:中国投资者计划削减房地产配置占比达创纪录水平

调查:中国投资者计划削减房地产配置占比达创纪录水平 一项最新调查发现,计划在未来一年削减房地产配置的中国投资者比例达到创纪录水平,突显出中国政府为房地产行业注入活力所面临的挑战。 综合彭博社和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长江商学院星期三(9月27日)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计划在未来一年削减国内房地产投资的受访者净占比升至创纪录的31.7%,比2020年8月上升了32.5个百分点。 投资者对房价的悲观预期似乎是他们态度谨慎的原因之一。调查显示,预计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在未来一年上涨的投资者比例降至47.6%,创下2018年调查开始以来最低纪录。 调查称,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的预期自2020年8月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从2018年9月至今,投资者中认为房价偏高的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认为房价基本合理的人数则呈上升趋势。 调查报告作者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刘劲和研究员陈宏亚建议,中国决策层近期应实施力度略强的货币政策稳定楼市。 不过,投资者对房地产以外的领域更为乐观。约70%的受访者预测,中国国内股价将在明年上涨。约58.5%的投资者认为,2023年中国GDP增速可以超过5%。 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投资者对A股的预期比上期有小幅下降,但仍明显好于2022年10月末的调查,总体上保持稳定。与此同时,投资者下调了对港股的预期,但自2021年4月开始,投资者对港股的预期整体呈现好转趋势。

封面图片

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仍高度依赖外国投资

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仍高度依赖外国投资 #柬埔寨 西港头条 #本地新闻 国际房地产专家近日指出,尽管柬埔寨房地产市场近来出现轻微复苏迹象,但整体行业的发展仍高度依赖外国投资者的资金流入。 Propnex Cambodia公司首席执行官Alan Neo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正经历变化,这一趋势不仅限于柬埔寨,而是全球性现象。目前,该行业的开发与交易活动主要依赖海外投资者,国际资本的流入对市场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他进一步指出,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柬埔寨房地产市场仍将以国际投资者为主要推动力。特别是在公寓项目方面,外国买家占据主导地位,而本地购房者的比例相对较小。 Alan Neo还提到,2025年柬埔寨本地投资者的市场参与度虽略有提升,但由于房地产行业对资本投入要求较高,依靠国际投资仍是不可避免的发展策略。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将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中国官媒:将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发文指出,中国房地产仍处于调整周期逐渐向稳定过渡,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经济日报》星期三(12月6日)见报文章“房地产市场将从调整期走向稳定期”中指出,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前高中低后稳的趋势。预计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逐渐向稳定过渡。 文章称,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20年,不可能总是保持高速发展,进入调整期实属正常。长期看,房地产市场调整有益于中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但短期内应注重防风险。 文章指出,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房地产企业负债率、杠杆率有序下降,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 文章分析,中国房地产新的需求将来自城市化趋势、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以及住房改善性需求。 2023年12月6日 9:18 AM

封面图片

李稻葵:中国房地产市场或需一年才能复苏

李稻葵:中国房地产市场或需一年才能复苏 前中国央行顾问李稻葵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才能恢复。他还建议中国政府采取更多措施鼓励向开发商放贷,以阻止违约的蔓延。 根据彭博社星期二(9月26日)报道,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四到六个月,中国最大城市的销售可能会恢复增长,但在较小的城市,“需要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实现良好的复苏”。 李稻葵还建议政府建立一种机制,增加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以降低金融传染风险。他估计,开发商需要大约人民币1000亿元人民币(约187亿新元)来缓冲当前的低迷。 李稻葵还说,一些开发商在三四线城市的资产过重,因此他们的财务状况在未来六个月内无法改善。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流动性问题的蔓延,商业银行增加贷款仍然极其重要。必须出台一些政策来阻止银行贷款的萎缩。 一种可能的机制是,中国央行或中国今年成立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与中国六大商业银行组成一个委员会,同意共同发放贷款。 李稻葵说:“当销售恢复时,商业银行的贷款将会恢复。我们说的是流动性支持。我并不是说所有开发者都应该生存下来。我呼吁的是停止金融市场的恐慌,停止因销售放缓而导致的违约。” 李稻葵指出,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房地产销售可能稳定在每年11至12亿平方米,而2021年的峰值约为18亿平方米。 他说,中国人民银行有可能在年底前再次降息,但他预计不会“多次或大幅降息”,部分原因是银行的利润率相对较低。 李稻葵预计,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更详细的计划将很快公布。他说,这些政策与支持房地产行业的措施相结合,将“比降息重要得多”。 报道指出,房屋销售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过去两年市场的崩溃使碧桂园等房地产巨头濒临违约,导致住房项目未完工,引发市场恐慌。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也大幅下降。 报道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显示,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今年年初出现短暂回升后,自4月份以来逐月下降,8月份同比下降25%。

封面图片

迪拜将举办国际房地产展

迪拜将举办国际房地产展 迪拜土地局宣布,第21届国际房地产展(IPS 2025)将于2025年4月14日至16日在迪拜世界贸易中心举行。IPS是全球领先的房地产交流平台,旨在汇聚房地产专业人士、投资者和创新者,推广项目、建立业务关系并促进交易。 本届IPS将包括房地产展览、主会议和五大核心支柱活动,聚焦智能和可持续城市、房地产科技、设计等领域。预计吸引超过16,000名访客,来自全球各地的参与者将共同探讨合作机会和行业趋势。 迪拜土地局局长强调,IPS 2025将巩固迪拜作为全球房地产投资目的地的地位,展示最新项目和技术,并增强市场信心。随着迪拜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IPS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