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重新开放后,会不会释放价格压力,严重破坏欧美央行为经济降温的计划?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称,这些担忧是多余的。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本周热读 在中国重新开放后,会不会释放价格压力,严重破坏欧美央行为经济降温的计划?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称,这些担忧是多余的。

封面图片

埃尔多安任命首位女性资深经济学家出任央行行长

封面图片

摩根士丹利TMT会议.mp4

封面图片

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周二警告称,美联储加息可能会给美国经济带来额外的通胀上升压力,而不是令通胀降温,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将是如此。

封面图片

经济学家:全球经济萎缩冲击菲律宾经济

经济学家:全球经济萎缩冲击菲律宾经济 在菲律宾管理协会(MAP)与宿务商会于2025年5月30日联合举办的论坛上,知名经济学家谢利托·哈比托(Cielito Habito)指出,全球贸易已出现萎缩迹象,全球价值链遭遇冲击,若趋势持续,世界经济可能陷入更深衰退,而这对菲律宾的冲击,可能远超美国对菲出口商品征税的直接影响。 哈比托列举菲律宾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对美出口可能减少;海外菲劳汇款流入恐将放缓;旅游业收入可能下滑;其他国家可能通过电商平台向东南亚倾销更多商品,威胁本地制造业与就业。 特朗普现行政策包括上调进口关税、减税并依赖关税收入、打击非法移民、放松环保及其他管制措施、缩减联邦政府规模等,目的是促使制造业与就业机会回流美国、减少贸易逆差,并强化美方经济体质。 但哈比托也提醒,相关政策可能产生负面后果,包括:制造业回流却未必带动就业;工资与通胀上升将削弱美国产业竞争力;有利富人的政策恐加剧社会不平等;若多国减少使用美元进行国际贸易,美元可能贬值。

封面图片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明年底才能走出疫情 重新开放或从4月开始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明年底才能走出疫情 重新开放或从4月开始 据彭博社星期五(11月11日)报道,在接受彭博调查的23位经济学家中,近半数认为,中国从2023年第二季度才会结束“清零”政策,也就是于3月初举行的两会会议之后重新开放。另有七人称,重新开放要到7到9月期间开始;还有两人预计要到2024年的某个时候才会改变政策,这至少是在武汉首次报告病毒的四年后。 彭博的调查要求受访者选出他们预计重新开放的时间段,但没有要求他们预测最初的开放步骤是什么。 据报道,中国政府虽然没有公开称正在考虑或计划改变现行政策,但维持“清零”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这加剧了人们对北京迟早改弦易辙的猜测,国内和国际上开始对重新开放作出预期。 彭博社分析,中国政府何时开始减少对消费和投资造成压力的防疫限制措施,是经济学家评估明年前景的关键问题。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