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明年底才能走出疫情 重新开放或从4月开始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明年底才能走出疫情 重新开放或从4月开始 据彭博社星期五(11月11日)报道,在接受彭博调查的23位经济学家中,近半数认为,中国从2023年第二季度才会结束“清零”政策,也就是于3月初举行的两会会议之后重新开放。另有七人称,重新开放要到7到9月期间开始;还有两人预计要到2024年的某个时候才会改变政策,这至少是在武汉首次报告病毒的四年后。 彭博的调查要求受访者选出他们预计重新开放的时间段,但没有要求他们预测最初的开放步骤是什么。 据报道,中国政府虽然没有公开称正在考虑或计划改变现行政策,但维持“清零”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这加剧了人们对北京迟早改弦易辙的猜测,国内和国际上开始对重新开放作出预期。 彭博社分析,中国政府何时开始减少对消费和投资造成压力的防疫限制措施,是经济学家评估明年前景的关键问题。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随着中国放弃新冠“清零”政策并转向重新开放,中国也将政策重点放回经济增长。经济学家最近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在未来数月可能仍然疲软。

随着中国放弃新冠“清零”政策并转向重新开放,中国也将政策重点放回经济增长。经济学家最近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在未来数月可能仍然疲软。 那么,中国经济离复苏还有多远?BBC驻中国记者麦笛文(Stephen McDonell)北京报道。

封面图片

经济学家下调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学家下调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野村控股下调了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的预测,称随着冠病病例激增,中国的重新开放之路可能“缓慢、痛苦而崎岖”。 据彭博社报道,在星期四(11月24日)的报告中,野村经济学家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2.9%小幅下调至2.8%,明年的预测从4.3%下调至4%。 这一预测低于彭博调查经济学家所得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长3.3%和4.8%的预估中值。 野村称,病例的增多可能会使得决策者不愿迅速放松管控,从而出现“进退交错”的情况。 这家投行的封控指数显示,目前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1.1%的地区处于封控之中,高于10月底时的9.5%。

封面图片

野村经济学家陆挺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中国解除动态清零抗疫政策后仅短暂复苏,并且房地产行业重新开始下行,这些表明政府宽松政策的影响

野村经济学家陆挺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中国解除动态清零抗疫政策后仅短暂复苏,并且房地产行业重新开始下行,这些表明政府宽松政策的影响可能较弱。他预计中国政府将宣布进一步的救援计划,不过这些措施可能是渐进式的。

封面图片

经济学家说,中国必须克服目前这波新冠感染潮,情况才能全面好转。

经济学家说,中国必须克服目前这波新冠感染潮,情况才能全面好转。 “结束动态清零政策只是开始,要到达幸福的彼岸,还会经历低谷,我们还不确定这个低谷有多深,”一位经济学家表示。“换言之,在情况好转之前,可能会变得更糟。”

封面图片

#本周热读 经济学家说,中国必须克服目前这波新冠感染潮,情况才能全面好转。

#本周热读 经济学家说,中国必须克服目前这波新冠感染潮,情况才能全面好转。 “结束动态清零政策只是开始,要到达幸福的彼岸,还会经历低谷,我们还不确定这个低谷有多深,”一位经济学家表示。“换言之,在情况好转之前,可能会变得更糟。”

封面图片

彭博调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房价将续跌至第三季

彭博调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房价将续跌至第三季 彭博社调查经济学家中,绝大多数都预测中国房价将继续下降至今年第三季。 据彭博社星期一(1月29日)报道,在接受调查的17名经济学家中,16名预测中国月度房价环比将继续下降,直至今年第三季。 自2022年4月以来,中国新住宅价格每月都在下降。二手房价格的跌势甚至更长。 丹斯克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冯梅伦(Allan von Mehren)说,很难很快看到情况快速好转。中国官方更积极的货币刺激和进一步宽松的住房政策应该会导致2024年下半年价格企稳。 在另一项调查中,接受彭博调查的19名经济学家中,有12名预计中国GDP平减指数将至少再下降两季。 GDP平减指数被用于衡量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与实际GDP增长之间的差异。中国该指数已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如果持续下降到6月,将创下1999年以来最长的连跌趋势。 对于中国的GDP预测,经济学家小幅上调了未来两年的增长预测。根据彭博社对66名经济学家的调查,2024年中国GDP预计将比上年增长4.6%,略高于先前预测的4.5%。51名经济学家对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的预估中值从4.3%上调至4.5%。 不过,上述数字仍低于一些经济学家预测的官方目标5%。 2024年1月29日 5:34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