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矿到冶炼,再到零部件制造,中国在电动车电池生产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扮演重要角色,并占据绝对优势。

从采矿到冶炼,再到零部件制造,中国在电动车电池生产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扮演重要角色,并占据绝对优势。 尽管西方国家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但中国在开采稀有矿物、培训工程师和建设大型电池厂等方面遥遥领先,专家称任何其他国家在该领域实现独立自主已几乎不可能。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对电动车行业最终可能陷入电池短缺的担忧正推动汽车公司直接入局采矿业,而进入这样一个总体陌生的领域将带来新的风险。

对电动车行业最终可能陷入电池短缺的担忧正推动汽车公司直接入局采矿业,而进入这样一个总体陌生的领域将带来新的风险。 这些动作反映出汽车行业高管们终于恍然大悟:虽然需求潜力巨大,采矿业却并未行动起来,开采出足够的电池矿物材料。

封面图片

特斯拉股东投票反对深海采矿禁令

特斯拉股东投票反对深海采矿禁令 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非牟利组织As You Sow(种瓜得瓜)去年12月提交了这份提议,请求股东暂时禁止采购来自深海海床的矿物。“我们认为Tesla作为电动汽车转型的门面,在这方面的表现落后了,”该组织的生物多样性专案协调员利维(Elizabeth Levy)说。6月13日,78%的Tesla股东投票反对该提议,6%赞成,其中包括了弃权及券商未投票的份额。6月早些时候,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的投资者也否决了一项类似提议,同样由As You Sow发起,要求通用公开披露供应链中对一切深海矿物的使用情况。但该提议获得了12%的投资者支持,足以让As You Sow明年卷土重来。虽然商业化深海采矿的大幕尚未拉开,但该行业致力于从海面以下13000英呎(4000米)的海床上开采称为多金属结核的土豆大小的岩石。它们含有电动车电池使用的金属,如钴和镍。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科学家和环保人士呼吁暂停或禁止在脆弱且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深海生态系统中采矿,这场有关深海采矿的斗争正在升温。这一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许多独特生物的不二家园。一个联合国附属组织正在为制定海底采矿法规开展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新兴的深海采矿行业坚持认为,海底矿物能加速脱碳程序,提供新电池及其他关键的能源转型技术所需的材料。一些国家也表示支持:挪威于2024年早些时候开始推动北极海床采矿。2024年1月,Tesla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将深海采矿提议从今年的股东大会议程中删除,理由是该提议旨在对该公司进行微观管理。Tesla高阶总监兼总法律顾问温德姆(Derek Windham)写道:“该提议未能聚焦于超越公司日常业务的重大社会政策问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3月27日拒绝了Tesla的请求。此次投票突显了汽车行业面临的一个更广泛的问题:深海矿物是否是参与全球电动汽车竞赛的必要条件。沃尔沃汽车(Volvo)、大众汽车(Volkswagen)和宝马(BMW)等非美国车企已经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合作,签署了暂停深海采矿的协议。“美国在这方面是追随者,”As You Sow总裁富杰尔(Danielle Fugere)说,“其他国家走得更远,这体现在车企的营运方式上。”Tesla正越来越多地使用磷酸铁锂(LFP)电池,此类电池不依赖镍或钴,在中国也很受欢迎。该公司在继续扩大其在美国的LFP供应链,并称截至2022年初,其生产的近一半车辆都配备了LFP电池。领先的海底采矿公司Metals Company的行政总裁巴伦(Gerard Barron)表示,电池的化学成分可能进一步发生变化。“我认为LFP正在填补某个细分市场,”他说,“未来十年,钠离子电池将变得更加流行,并取代部分LFP的份额。这将需要我们开采的结核中的金属。”Tesla和通用汽车的股东投票正值电动汽车格局迎来重大变化之际。据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电池行业的产能将达到需求量的5倍。此外,明年电动汽车电池的镍含量预计将减少25%。基于这些变化,开采海底的镍和其他矿物可能既不利于环境,又缺乏经济效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媒:拜登的电动汽车梦 特斯拉的噩梦

美媒:拜登的电动汽车梦 特斯拉的噩梦 拜登有一个梦想。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看起来是帮助他将梦想照进现实的最佳人选。拜登希望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并且正在利用他颁布的规模达到数以十亿美元计的《通胀削减法案》来实现这一目标。其实,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正在朝着这个方面迈进,它已经与西方供应商建立了深厚的商业关系,其电池来自内华达州的一家工厂,得州的锂精炼厂也正在建设中。2023年,特斯拉车型在“美国制造”汽车年度排名中占据了前四名。但是,特斯拉也在两面下注,对冲风险。市场研究公司IHS Markit的贸易数据显示,在《通胀削减法案》生效仅7个月后,特斯拉就开始大量采购中国制造的锂离子电池,以至于一度成为这些电池的美国最大单一进口商。然后,到2023年底时,这项耗资达到惊人的25亿美元的采购狂潮,就像它的开始一样戛然而止,因为全球汽车行业都在观望拜登会在多大程度上,将使用中国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电动汽车排除在《通胀削减法案的税收抵免体系之外。特斯拉从中国大量采购电池也就是说,特斯拉利用了该法案的临时开放窗口来储备更便宜的电池。但是去年12月,美国财政部出台的新指导方针彻底关闭了这个窗口,该方针实际上将中国电池排除在了税收抵免之外。拜登需要汽车制造商帮助他实现绿色转型目标,但是他的政策让汽车制造商寻找非中国金属材料供应商的难度大大增加。这个挑战如此之大,以至于有可能破坏他发展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主要目标。“如今的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主导者是特斯拉,因此(拜登打造的美国电动汽车供应链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该公司如何重组其供应链,以及能否重组。特斯拉已经这么做了,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它一直严重依赖中国供应商。”专业咨询公司CRU Group电池材料主管萨姆·阿德姆(Sam Adham)表示。拜登出招中国是20多种关键金属和矿物的全球最大开采国或加工商。过去10年,中国加强了对从锂到锰、钴等关键电池原料的庞大供应网络控制。相比之下,美国则远远落后。这就是拜登推出《通胀削减法案》的目的。这是一个对中国怀有敌意的法案,被作为一种催化剂,推动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及其自由贸易伙伴(从澳大利亚到智利、摩洛哥和韩国)周围建立一个替代供应网络。对于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美国汽车制造商来说,获得税收抵免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电动汽车产品线正在亏损数十亿美元,并面临消费者对高售价的抵制。《通胀削减法案》则有望降低他们的汽车售价。福特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如果福特无法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竞争,该公司高达30%的全球收入可能面临风险。但是目前为止,福特一直严重依赖中国的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借此来降低自己的成本。Model 3使用宁德时代电池美媒根据CRU的供应链数据、详细的海关记录以及对二十多名高管和官员的采访进行的分析显示,汽车制造商要想达到《通胀削减法案》的要求,还有很长的一路要走。不过,美国财政部做出了让步,允许中国非国有企业在境外生产的金属进入美国汽车市场。美国似乎接受了这个现实,即如果没有印尼的镍、刚果的钴,美国汽车制造商将无法获得所需的原材料,尽管它们承诺在美国矿山、精炼厂和电池厂上花费数千亿美元。华盛顿的一些鹰派人士和美国金属生产商对此表示反对,并辩称《受关注外国实体》规定在排斥中国方面的力度还不够。但是,特斯拉、福特等其他汽车制造商都在大力游说,反对停止使用便宜的中国电池。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被比亚迪超越,失去了全球最畅销电动汽车制造商桂冠。“中国对电池技术材料的影响力大于欧佩克对石油的影响力,”马蒂亚斯·格罗马克(Mattias Gromark)表示,他在瑞典投资管理公司Atlant Fonder AB管理着一只投资欧洲和北美电池供应链的绿色金属基金,“欧洲和北美的整个电池行业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不用中国电池难盈利特斯拉的利润率和专有技术使其具有明显优势,但中国零部件制造商仍将是其在北美及其他地区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国唯一一家大规模销售电动汽车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部分车型在今年年初失去了《通胀削减法案》给予的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补贴,其中包括最实惠的Model 3,该车型使用了从中国宁德时代进口的电池。福特计划从宁德时代为其野马Mach-E和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采购低成本磷酸铁锂电池。“福特曾多次表示,他们很难在电动汽车上赚钱。如果没有磷酸铁锂电池,他们就无法真的赚到钱。对汽车制造商来说,这是个问题。”CRU电池材料主管阿德姆称。一些人认为,韩国可能是个解决方案,因为中国在电池领域的三大竞争对手三星SDI、LG新能源和SK On都在韩国。而且,韩国是美国的自由贸易伙伴,这一地位能够让它吸引在全球寻找硫酸镍、硫酸钴和氢氧化锂等电池化学品供应商的西方汽车制造商。韩国电池巨头LG新能源韩国并没有可观的电池金属开采储量,但大量投资正帮助该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中心之一。据外媒计算,自《通胀削减法案》生效以来,韩国公司(其中一些与美国汽车制造商成立了合资企业)已承诺投入近480亿美元在国内和北美建造新工厂,生产化学品、阴极和成品电池。韩国难成替代国但是,韩国也难以建立不受中国影响的新供应链。韩国电池制造商历来依赖中国原材料。不过,如果韩国企业能够继续满足《通胀削减法案》的要求,他们就有望获得丰厚回报,这激起了投资者的狂热投资,去年在韩国引发了电池行业相关股票的大幅波动。这场竞赛将韩国最大的工业金属生产商带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钢铁制造巨头浦项制铁计划使用澳大利亚的原材料建造两座锂加工厂,而铜冶炼厂LS MnM和有色金属冶炼厂韩国锌业都在推进硫酸镍的生产。LS MnM的计划为非中国供应链会是什么样子提供了一幅蓝图。该公司计划在韩国建立两个加工厂,在2026年前的第一阶段投资6700亿韩元(约合4.95亿美元),使用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口的镍和钴来生产电池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将用于制造销售给韩国制造商的电池阴极,后者将成品电池出口给通用、特斯拉、大众汽车和福特等公司。然而,要想满足美国汽车制造商的预期需求,韩国企业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即使他们能从合规供应商那里获得足够的原材料,他们仍需要在精制化学品生产成本上与中国对手竞争,这种前景令人生畏。中国对印尼镍业的大量投资,帮助印尼获得了相对于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等其他生产国的巨大成本优势。随着价格暴跌,印尼以外的许多矿商被迫暂停运营。“我们的客户要求获得中国制造商提供的价格,”铜冶炼厂LS MnM企业战略团队负责人Jung Gon Hwang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寻找更多中国尚未投资的材料。”最新报道称,拜登计划放缓美国的电动汽车转型步伐。今年正值大选年,拜登需要回应主要汽车制造商和工会的担忧。知情人士称,美国政府正考虑放宽推动从油车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尾气排放法规,给与汽车制造商更多时间。美国将不要求汽车制造商在未来几年内迅速提高电动车的销量,直到2030年后才要求大幅增加电动车销量。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在锂产业的前沿 矿商正押注于更环保的第二春

在锂产业的前沿 矿商正押注于更环保的第二春 尽管长期预测看涨,但由于下游需求未能匹配,这一金属的价格一直徘徊在两年低点附近。但这个庞大的矿区也让我们窥见了西澳大利亚州的未来,或者说,这片几十年来一直被中国钢铁行业需求所定义的广阔地区,希望进入一个新的、更环保的发展阶段。这种电池原料仍然只占出口的一小部分,但它的前景已经吸引了该地区一些最大、最大胆的矿业公司的关注,并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从吉娜•莱因哈特(Gina Rinehart)到克里斯•埃里森(Chris Ellison)的矿产资源有限公司(Mineral Resources Ltd.)。由智利矿业巨头Sociedad Química y Minera de Chile和澳大利亚企业集团Wesfarmers Ltd.共同拥有的芒特霍兰山是近年来在西澳大利亚州建立的最大的业务之一。一家加工厂上个月开业,一家精炼厂将于明年开业,最终生产的氢氧化锂足以在半个世纪内每年为近100万辆新电动汽车提供动力。问题在于,该产业一直处于扩张状态,产能过剩已经迫使一些企业按下了暂停按钮,并有可能延长已重创该行业的低迷期。国际能源机构预测,由于电池和电动汽车的需求,未来15年锂需求将在2020-2021年的基础上增长40倍,这需要数十个额外的荷兰山。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SQM首席执行官里卡多•拉莫斯(Ricardo Ramos)表示:“一开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冒险,但现在这是未来。”SQM的大部分产品来自智利,但其在智利的开采合同将于2030年到期,未来前景不确定。拉莫斯说:“就在我们今天说话的时候,我希望澳大利亚能再有十个荷兰山,一个是不够的。”智利拥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广阔的自然资源,拥有富含矿物质的盐滩。但除了包括阿根廷和玻利维亚在内的拉丁美洲“锂三角”(Lithium Triangle)之外,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锂储量。锂是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革命的核心。从坚硬的岩石资源中快速提取锂的能力,加上现有的基础设施,意味着它已经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开发热潮。2016年,西澳大利亚州有一个生产锂矿。今天,有七个。在2000年时,该国的供应量约占全球供应量的六分之一,而如今其开采量已接近全球一半,几乎是智利产量的两倍即使中国在精炼产能方面仍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数字也相当可观。在矿业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两个世纪的背景下,对这种超轻金属的热情相对较新。直到最近,西澳大利亚州规模最大的投资还集中在收入更高的项目上,比如支撑全球最大矿商的铁矿石。锂被用来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甚至用来硬化香水瓶的玻璃。“过去很难做成一笔生意,我们在办公室里都挂了个铃铛。锂生产商Pilbara Minerals Ltd .的首席执行官戴尔•亨德森表示:“过去,当我们敲定一笔交易时,我们会摇铃,整个办公室都会欢呼雀跃。”“我们会打电话给现场,说‘把工厂重新打开,我们有一笔生意’。那只是短短几年前的事。”和这里的其他人一样,亨德森看到了投资者和一些开发商的犹豫。但他认为,锂市场相对年轻,意味着去年的价格暴跌和电动汽车需求趋平应被视为成长中的烦恼。当然,那些在铁矿石行业发了财、需要为未来寻找新赌注的亿万富翁,也在继续涌入能源转型带来的金属行业。仅莱因哈特和她的公司汉考克勘探公司(Hancock Prospecting)的主要已知锂投资,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价值接近10亿美元不包括铜、稀土等。不过,问题在于,资深生产商、大亨们,乃至西澳大利亚州,是否能够将以往在大宗材料方面的经验,运用到电池开采、加工和供应链下游的能力中,充分利用与美国和其他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为澳大利亚经济提供另一个增长点。同时也面临了一些主要障碍,包括比智利等生产国的碳足迹更高,考虑到硬岩加工的能源强度,以及围绕氢氧化锂生产的技术挑战,这些挑战甚至阻碍了重量级的Albemarle Corp .的生产,它还曾受到疫情后延迟和成本增加的打击。澳大利亚在Kwinana的第一家锂冶炼厂是天齐锂业公司和IGO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于2021年开始生产,此后一直难以实现预期的产量,而扩张计划则被搁置。从最早的时候起,采矿就已经融入了西澳大利亚的结构中。西澳大利亚的面积与西欧大致相当,人口只有小国新加坡的一半。该行业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淘金热,但正是中国经济的觉醒创造了钢铁和铁矿石的繁荣,这种繁荣如此之大,以至于帮助中国经济避开了全球金融危机,缓冲了疫情的影响。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钢铁生产商面临着清理这个至少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7%的行业的压力。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收益预计将下降,据政府预测,到2028-29财年,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收益将从本财年的1360亿澳元降至仅830亿澳元。锂电池短期内无法填补这一空白。即使在2028-29年,出口额预计也将仅略高于90亿澳元。为了扩大锂热潮的影响,并在出口收入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带来好处,西澳大利亚州需要扩大其地理优势,并在包括铜在内的其他电池材料上加倍投入,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些政策支持。在去年制定了关键的矿产战略之后,澳大利亚政府表示,正在计划采取进一步措施支持下游加工。花旗(Citi)分析师凯特•麦卡奇恩(Kate McCutcheon)认为,澳大利亚有优势丰富的硬岩锂资源,符合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的供应商有可能从价格溢价中受益,而且在国内更多的加工工序,这是一项绿色福利。但挑战仍然存在,包括高成本和能源供应,更不用说管理氢氧化锂有限的保质期通常它在六个月后开始降解缺乏进一步扩展到电池生产的潜力。“你正在与其他国家竞争,这些国家在某些领域提供有吸引力的免税期、更低的劳动力和能源。迄今为止,中国以外的下游项目已被证明比预期的更难运营,成本要高得多。”回到荷兰山,西澳大利亚州州长罗杰·库克指出,去年该矿区锂矿的增加带来了比金矿更多的特许权使用费。该州和澳大利亚将在这里推动下一步进程。“让我们不要失去远见,”他在碾碎矿石的嘎吱声中说,“需求仍在增长,我们将在这里满足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镍战”,印尼将打败全球所有对手?

“镍战”,印尼将打败全球所有对手? 全球镍供应的超级玩家过去一年,由于全球镍供应严重过剩,镍价大幅下跌超过40%,全球约一半镍矿无利可图,多家矿业巨头减产甚至关闭矿场。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称,镍价下跌的原因之一是来自印尼的镍供应过剩。镍是生产电动车电池的重要原材料,随着近年来新能源车产业的飞速发展,镍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储量超过全球储量的1/5。坐拥优势的矿产资源,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印尼主要出口镍矿原矿。为加强本土产业链建设、提升镍资源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印尼政府采取“下游化”的资源经济政策,包括限制性的出口政策和宽松的国内矿业冶炼投资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逐渐扩大在印尼镍产业链的相关投资。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法国镍业巨头埃赫曼、韩国LG新能源等纷纷进入印尼镍产业。中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尼官方统计显示,2012年至2022年,中企累计为当地镍产业建设投资了142亿美元,远超其他国家。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报道认为,自“下游化”的资源经济政策实施以来,外国投资者已在印尼镍冶炼厂投资约140亿美元。钢铁和电池等与镍矿开采相关的出口额增长了30倍。在多项政策的激励下,印尼镍供应量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全球镍储量增量为1700万吨,其中1650万吨来自印尼。印尼镍出口额从2017年的33亿美元提升至2022年的338亿美元。预计2021年至2025年全球镍中间品新增产能中将有超过80%来自印尼。随着印尼逐渐在全球镍行业占据核心地位,其镍生产及贸易政策变化成为影响全球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复盘近年来的镍价波动可以发现,印尼政策深刻影响国际镍价走势。2014年印尼禁止镍矿石出口时,全球镍价急剧上行,涨幅高达65%;2019年印尼再次宣布镍矿出口禁令,使得镍价在短时间内迅速同比上涨72%。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印尼的镍矿石产量达到近2亿吨,预计2024年由于外来投资及政策刺激,镍矿产量将再次增加,这可能导致全球镍价触及新的低点。在2月刚刚结束的印尼总统大选中,镍产业政策备受关注。赢得选举的普拉博沃的镍产业主张与现任总统佐科一致,因此不少外界声音认为,印尼镍产业或将延续现有发展政策与走向。嘉能可、必和必拓、标准普尔等均预测称,2024年印尼镍产量将继续增加,全球镍市场将保持过剩状态。西方多家企业不堪重压本轮镍价暴跌给全球镍企带来不小的冲击,西方企业尤其感受到市场压力。全球知名资源企业英美资源集团近日将其镍业务减记了5亿美元;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贸易商嘉能可已关闭其在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岛的镍业务;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将其镍业务的税前价值减记了54亿美元,并且正考虑关闭其在澳大利亚的旗舰镍矿业务;澳大利亚多家镍矿冶炼厂宣布关闭,澳政府近日正式将镍纳入扶持行列,并向镍生产行业提供了一笔纾困资金。英国《金融时报》在2月底的一篇报道中表示,法国镍业巨头埃赫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特尔·博里斯表示,印尼的低成本镍供应商将在未来几年内“消灭全球其他竞争对手”。她说,5年后,印尼镍产量可能占全球最高等级纯镍产量的3/4以上,这将给其他地方的竞争对手带来重大后果。国际能源署近日表示,到2030年全球镍需求量将超过500万吨,高于目前的330万吨。这种情况下,只有有足够耐力承受当前低迷的公司才能受益。作为支撑能源转型的关键原材料,镍产业正越发引起全球的重视。美国“市场观察”网站2月29日的报道分析称,镍不是普通的矿物,它在制造高容量电池、不锈钢和各种先进合金中不可或缺。镍还在现代电子产业和高性能技术产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低级镍是不锈钢的原材料,而高级镍用于汽车电池等产品。不少西方国家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时强调“清洁原材料”,印尼的镍被“另眼相待”。由于镍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力,在部分气候活动人士看来,印尼火电使用的增加“是一个大问题”。根据美国组织气候权利国际的一份报告,印尼北马鲁古省的IWIP镍工业园区在去年因镍矿而实现了20%的经济增长,已经有5个燃煤发电厂正在建设中,还有7个正在计划。该组织还称,这些电厂每年燃烧的煤炭比西班牙、巴西等国燃煤发电厂消耗的煤炭还要多。作为生产推动降低碳排放的电动车的原材料,镍的生产却留下“大量二氧化碳足迹”。气候活动人士还抱怨说,印尼的镍工业对这个热带岛国的“严重森林砍伐”以及空气和水污染负有责任。事实上,印尼发展镍矿产业链的过程中一直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批评:例如员工工作条件艰苦、砍伐雨林为矿山让路、冶炼厂运行的大部分廉价能源来自燃煤发电厂等。因此,包括必和必拓在内的一些生产商表示,客户应该准备好为“绿色”镍支付更高的价格。但从来自市场的反馈看,到目前为止,这种意愿似乎并不存在。“镍行业的欧佩克”印度尼西亚投资部长巴赫利尔·拉哈达利亚此前表示,该国正在研究建立类似欧佩克的镍和其他用于电池的关键金属卡特尔的可能性。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领域独立专家列奥尼德·哈扎诺夫称,俄罗斯约占世界优质镍产量的17%,在“镍行业的欧佩克”中应该扮演重要角色。他认为,以矿业和金属巨头诺尔斯克镍业(诺镍)公司为代表,俄罗斯企业在高端镍市场占有不少于17%的份额,公司的销售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球市场的整体形势。他表示:“当然,俄罗斯不应该在‘镍佩克’中扮演二三流角色,而应该扮演主要角色。”俄罗斯emigrating网近日报道称,根据2022年左右的数据,世界前十大镍生产地区为:第一是印度尼西亚,该国以80万吨的年产量位居首位。第二是菲律宾,该国矿产产量每年增长约1%,30个矿井平均每年生产42万吨。第三是俄罗斯,该国大部分镍矿位于北部,年产量约为27万吨。第四是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年产量为22万吨。第五是澳大利亚,第六是加拿大,之后分别是巴西、中国、危地马拉和古巴。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近日分析称,全球对于镍需求比较大的经济体主要是中国、欧盟和美国。三者共同点是制造业比较强,尤其是新能源产业发展比较快,因此未来对于镍的大量需求将持续。林伯强认为,由于回收技术所限,当前镍原料供应更多依赖矿产开发,所以印尼等矿产供应国在产业链中会占有较大优势。俄罗斯“财经”网2月的一篇报道称,在2024年,镍的消费量预计将进一步增长,主要需求来自不锈钢和电池生产商,分别会增长5%和18%。由于俄乌冲突,俄罗斯的镍产业受到来自西方政治因素的冲击。俄罗斯塔斯社近日援引诺镍公司的预测称,继2023年镍产量下降5%之后,2024年镍产量将会再次下降,因为地缘政治风险影响运营。该公司2023年的镍产量降至约20.9万吨。诺镍公司预计,2024年的镍产量将比2023年下降7%-12%。报道援引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弗拉基米尔·波塔宁的话称,尽管西方制裁尚未直接针对诺镍公司,但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制裁限制了诺镍公司的发展。诺镍公司预计,2024年,地缘政治风险将继续对公司的运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