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家骅指界定政治团体进行活动相当技术性 依赖行政机关判断

汤家骅指界定政治团体进行活动相当技术性 依赖行政机关判断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将设立「应变反驳队」,针对社交媒体就基本法23条立法的敌对文宣工作。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表示,作为行会成员有责任协助解释,他对外国媒体的解说工作从没停止,一直有困难,预料未来亦将更加困难。汤家骅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现时与2003年提出就基本法23条立法时有很大分别,当年没有港独、没有街头暴力,亦没有外国干预,当时的咨询工作做得不好,社会关心基本人权保障,但香港国安法已经写明,国际人权公约保障的范畴及法治原则都适用,将来亦应适用于23条。他表示,界定政治团体所进行活动相当技术性,依赖行政机关作出判断,他举例,几年前美国最高法院就有关「人道机构」案件提及,行政机关对于伤害国家安全或构成伤害的性质,法庭应尊重及接纳,不需要提出具体证据。汤家骅解释,因为涉及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等,依赖情报收集、线人意见及形势判断等,并非一般人可以知道,亦并非有事实根据可作出的判断,他认为,除了保障个人权利,法例的其他细节属技术条文当然可咨询市民,但对于解决有关问题并非有太大帮助。 2024-01-26 11:16:3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律政司上诉《愿荣光》禁令 指特首发出证明书 法庭应遵从行政机关判断

律政司上诉《愿荣光》禁令 指特首发出证明书 法庭应遵从行政机关判断 律政司就《愿荣光归香港》申请禁制令案,禁止公众播放或弹奏歌曲《愿荣光》,高等法院法官陈健强 7 月 28 日颁下判词,拒绝批出临时禁制令。律政司早前提出上诉,周三(9 日)表示相关上诉许可申请,正等待法庭审理,并公开「草拟上诉理由书」。 律政司在理由书逐一反驳原审裁决,指行政长官根据《国安法》第 47 条发出证明书,法庭应遵从行政机关的判断,批出临时禁制令,认为法庭缺乏专业知识作判断,强调法庭只能在特殊情况下,才可拒绝批出禁令。律政司又指,原审忽视须有法庭命令,各大网络平台才愿意移除不实内容;公众教育或更有效一说,更是毫无根据及「偏离现实」。律政司重申,禁令与刑事检控没有冲突,相反是相辅相成,形容原审比较两者是不切实际。 法庭线报导 TG/IG @thewitnesshk #愿荣光归香港 #禁制令 #行政长官证明书 #国安法 #国家安全 #律政司 #政治凌驾一切

封面图片

#法庭报导1⃣律政司上诉《愿荣光》禁制令 指特首证明书对法庭有约束力 国安议题上应遵从行政机关判断

#法庭报导 1⃣律政司上诉《愿荣光》禁制令 指特首证明书对法庭有约束力 国安议题上应遵从行政机关判断 《愿荣光归香港》临时禁制令申请上月遭高院拒绝,律政司事隔10日后表示就判决提出上诉。律政司公开的上诉许可草拟通知书指,特首早前发出的证明书已指出受禁制的4类行为涉国家安全,认为该证明书对法庭具约束力,而法庭在国安议题上需遵从行政机关的评估,又批评原审法官陈健强在这议题上以为法庭能与行政机关在同等位置作判断。 2⃣吕世瑜案终极上诉:若认罪或求情不获减刑 难达至公义 终院押后裁决 25岁理大男学生吕世瑜承认「煽动他人分裂国家」罪,由于被归类为「案情严重」,判处刑期下限5年,换言之未能获全数三分一认罪减刑,掀起《国安法》刑期分级制的法律诠释争议。终院聆讯处理其上诉,5名本地法官听毕双方陈词后,押后颁布裁决。据悉,若法庭维持原判,吕最早可于明年1月从狱中获释;若然上诉得直,届时可即时获释。 3⃣【初选47人案】邹家成称倡「香港民族」并非港独 指一国两制下港人理应享自主权 4⃣送囚车被控违限聚令月底裁决 李盈姿:若罪成代表条例用作打压行动自由 5⃣二胡伯伯被控无牌演奏及筹款 结案陈词:不希望法庭以旋律定罪 致成国际笑话 6⃣涉披露同袍隶属小队及编号等个人资料 五旬停职警员准保释候讯 7⃣民间电台挂海报声援在囚者遭票控 曾健成:国安法下反对声音被噤 香港已「五光失色」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邓炳强:授权行政机关订立附属法例更有效维护国安

23条立法|邓炳强:授权行政机关订立附属法例更有效维护国安 政府就《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提出的修正案,包括涉及赋权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可为维护国家安全所需,订立附属法例。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把关于主体法例的繁复及技术性事宜,例如执行细节,行政事宜,以及须由行政机关持续检视和完善、及时订立的事宜,以制定附属法例方式处理,是普通法制度下的惯常做法,行之已久,其他司法管辖区例如英国和美国亦有相关做法,呼吁市民毋需顾虑。他说,为了更有效地实施主体法例,由立法会授权行政机关订立附属法例,在香港的法例中亦非常普遍,今年以来订立的附属法例已有超过20条,例如《道路交通条例》、《按摩院条例》下的附属法例。邓炳强又说,附属法例必须按照主体条例的规定而订立,内容不得超越主体条例所规管事宜的范围,附属法例亦会交由立法会以「先订立后审议」的程序订立,立法会可以修订、甚至废除有关附属法例,可见订立附属法例的权力,是会受到有效制约。他重申,国家安全风险可能突如其来,而且现时无法预计,授权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订立附属法例,就《香港国安法》、《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等规定订立具体落实细节,才能更有效实施维护国家安全的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 2024-03-16 22:40:23 (2)

封面图片

23立法|汤家骅指草案加入公众利益作辩护 回应社会意见

23立法|汤家骅指草案加入公众利益作辩护 回应社会意见 政府今日将《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刊宪。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表示,政府整体有回应社会在咨询期提出的意见,包括在「国家秘密」方面加入「公众利益」作为免责辩护;而条例草案较其他国家温和及合理,同时亦列明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亦要尊重《基本法》下订明的个人权利,相信可令对草案有疑虑的人士安心。汤家骅指出,英国政府拒绝将「公众利益」作为免责辩护,加拿大虽有相关条文,但涵盖面相当狭窄,相反23条草案条文的涵盖面则较为广阔。至于会否担心被滥用,他认为有关门槛高,相信不会削弱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对于草案下部分罪行如叛国、叛乱等,最高刑罚为终身监禁,汤家骅说,国家安全法例下的罪行是相当严重,是对整个国家的犯罪行为,终身监禁是国际标准。至于会否担心有人会误堕法网,汤家骅相信不会,因为有关法例其中一项重要元素是有犯罪意图,要有意图伤害国家利益,相信绝大多数港人都不会有该意图,因此应该不会出现误堕法网的情况。 2024-03-08 18:31:32 (1)

封面图片

汤家骅:忧虑英国当局透过事件打击香港驻伦敦经贸办

汤家骅:忧虑英国当局透过事件打击香港驻伦敦经贸办 英国警方起诉三人,涉嫌违反英国国安法,被告包括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行政经理。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说,消息令他感到震惊,予人感觉是「政治滥用」,认为英国国安法在定义上,远较香港国安法模糊,范围更广阔,忧虑英国当局透过今次事件打击香港驻伦敦经贸办,或会影响经贸办在当地的运作,同时打击职员的士气。汤家骅解释说根据现时所披露的资料,有关被告涉及两宗罪,包括协助外国情报机关收集资料。但他指出,外国情报机关在英国国安法中并无定义,条文亦列明检控时不需指出涉及甚么情报机关,因此或会让人将特区政府经贸办视作外国情报机关。汤家骅说,英国国安法及官方秘密法并无就甚么「情报」或「资料」要受监管或禁止作出定义,只列明只要任何情报有损英国安全或者利益,就可构成受保护的资料。他质疑有关条文模糊,因为英国安全或利益的范围可以很广阔,例如在英国推广中国品牌电动车,如果影响英国本土汽车品牌的销量,会否等同损害英国利益,当中所收集的资料又会否成为外国情报,他担心或会误堕英国国安法的法网。汤家骅又说,今次事件的第二宗罪涉及外国干预罪,指出涉案人强行进入民居,他认为就算案情属实,最多属于非法进入住所,属普通罪案,但英国提升至国安层面,相信在国际法中极为少见。他指出,在英国国安法下,犯罪意图只需证明涉案人罔顾及有机会损害英国利益,并不似在香港国安法下,必须证明某人意图目的是要伤害国家,因此认为英国国安法的涵盖范围,远超一般人对国安法的想像层面。 2024-05-14 15:31:43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汤家骅:早一日通过法例对社会安定有帮助

23条立法|汤家骅:早一日通过法例对社会安定有帮助 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表示,曾于2003年撰文,指23条立法并非洪水猛兽,当时关注咨询方式,又说从第一日开始已支持立法。他不认为咨询期1个月是「走过场」,因为本港面对的风险大,加上地缘政治的对立性,早一日通过法例对社会安定有帮助。而经过「占中」事件及2019年的事件,现时已有国安法。今次 23条立法的咨询文件就个别罪行的元素提出如何处理,以及外国的处理方法等,大家有机会公开讨论。汤家骅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对于有法律或经济学者批评文件内容定义模糊,损害香港经济,汤家骅认为如以政治角度作出广泛批评,并无大意议。他又说与20年前相比,不同国家的转变相当大,英国近期亦通过国家安全法,亦有外国干预罪。 2024-02-03 09:08:3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