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监:加大对涉嫌欺诈发行、财务造假问题线索排查力度

中证监:加大对涉嫌欺诈发行、财务造假问题线索排查力度 中国证监会表示,将加大对涉嫌欺诈发行、财务造假问题线索排查力度,更好保护投资者权益。全面排查涉案相关中介机构,对违法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中介机构加大惩戒力度。中证监新闻稿指出,下一步将从提高发现能力、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追究、突出打防结合等方面综合施策,不断铲除造假滋生土壤,切实维护市场诚信基础,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对相关违法案件处罚从重从快;加强与公安机关衔接配合,对涉兼刑事犯罪的公司及个人一律移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继续推动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对投资者进行实实在在补偿。证监会强调,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推动。 2024-02-05 05:53:10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证监会:依法强化打击欺诈发行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

中国证监会:依法强化打击欺诈发行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 中国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净化市场生态,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 中国证监会星期天(2月4日)在官网发布的新闻稿,公告上述信息。 根据新闻稿,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基础,是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前提,是中国证监会监管执法的重中之重。自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以来,证监会进一步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净化市场生态,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 新闻稿指出,中国证监会近三年共办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案件397件,同比增长近20%,作出行政处罚523件,涉及1932名相关责任人,对168人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16件。 新闻稿提到,中国证监会始终对欺诈发行行为予以全方位“零容忍”打击,坚决阻断发行上市“带病闯关”,从源头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如科创板上市公司泽达易盛、紫晶存储的IPO发行文件存在重大财务造假,证监会分别对两家公司及责任人处以1425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2670万新元)、9071万元罚款,公安机关对十余名责任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投资者获得超过13亿元民事赔偿。 新闻稿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直是中国证监会的执法重点,近三年共办理财务造假案件203件。在强化对“关键少数”的责任追究方面,奇信股份、宏达新材时任实际控制人被证监会分别开出1400万元、1000万元罚单;康美药业、獐子岛时任董事长分别被判处12年、15年有期徒刑。 ... 2024年2月5日 9:28 AM

封面图片

六部门:加大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刑事追责力度 推动完善民事追责支持机制

六部门:加大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刑事追责力度 推动完善民事追责支持机制 中国证监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推动加大刑事追责力度。推动出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加大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实施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等行为的刑事追责力度。深挖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挪用资金、职务侵占、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违法犯罪线索。供应商、客户、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第三方人员配合实施财务造假构成犯罪的,依法坚决追究刑事责任。推动完善民事追责支持机制。探索建立证券公益诉讼制度。推动简化登记、诉讼、执行等程序,完善示范判决机制,加大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适用力度。统筹运用先行赔付、支持诉讼、代位诉讼、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等一系列投资者赔偿救济制度机制,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

封面图片

证监会等六部门:加大对操纵资产减值计提调节利润、以财务 “洗澡” 掩盖前期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证监会等六部门:加大对操纵资产减值计提调节利润、以财务 “洗澡” 掩盖前期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加强对滥用会计政策实施造假的监管。强化财会监督,加大对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实施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密切关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执行情况,加大对操纵资产减值计提调节利润、以财务 “洗澡” 掩盖前期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封面图片

中证监发布文件收紧退市制度 调低两年财务造假退市门槛

中证监发布文件收紧退市制度 调低两年财务造假退市门槛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的出清力度,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当局计划调低两年财务造假、触发重大违法退市的门槛;新增一年严重造假、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况;并将资金占用长期不解决导致上市公司资产被「掏空」、控制权无序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取得上市公司有效资讯等,纳入规范类退市行为。中证监又计划提高亏损公司营业收入退市指标,将首发企业随机抽取检查比例由5%大幅提高至20%。 2024-04-12 19:06:07

封面图片

证监会等六部门:加大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实施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等行为的刑事追责力度

证监会等六部门:加大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实施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等行为的刑事追责力度 《意见》提出,推动加大刑事追责力度。推动出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加大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实施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等行为的刑事追责力度。深挖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挪用资金、职务侵占、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违法犯罪线索。供应商、客户、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第三方人员配合实施财务造假构成犯罪的,依法坚决追究刑事责任。(中国政府网)

封面图片

中国出台政策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

中国出台政策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 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出台政策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包括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绩效薪酬追索等内部追责机制,督促董事和高管人员履职尽责等。 根据新华社星期五(7月5日)报道,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增强公司治理内生约束。引导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突出对舞弊重点领域、环节的监督制约。 《意见》提到,落实独立董事改革要求,有效发挥独立董事监督作用,强化审计委员会反舞弊职责。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绩效薪酬追索等内部追责机制,督促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尽责。强化考核约束,将财务造假作为各级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扣分项。加大对“关键少数”的宣传教育力度,将诚信合规意识作为资本市场培训的核心内容。 据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意见的出台,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指明了方向,将有力推动各方进一步严惩财务造假,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全面构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新的工作格局,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明确5方面重点举措。一是坚决打击和遏制重点领域财务造假。严肃惩治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行为,严厉打击系统性造假和配合造假,加强对滥用会计政策实施造假的监管,强化对特定领域财务造假的打击。二是优化证券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健全线索发现机制,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深化行刑衔接协作。三是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力度。强化行政追责威慑力,推动加大刑事追责力度,推动完善民事追责支持机制。四是加强部际协调和央地协同。国有资产出资人加强监督管理,金融监管部门提升协同打击力度,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五是常态化长效化防治财务造假。增强公司治理内生约束,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完善财务信息相关制度,加强联合惩戒与社会监督。 ... 2024年7月5日 5:28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