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将检视简约公屋及推动盛事等项目 惟暂未纳入未来5年规划

审计署将检视简约公屋及推动盛事等项目 惟暂未纳入未来5年规划 《港区国安法》生效后,过去有3份审计报告都有多个章节,审视各部门或机构落实情况。审计署署长林智远接受《明报》专访时表示,《港区国安法》生效后,留意到有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完全没当一回事」,有违法风险,审计署有责任审视。政府现就《基本法》23条展开立法工作,林智远表明,任何新法例、新政策都会是审核项目之一。他又说,署方会检视简约公屋、推动盛事等涉巨额公帑项目,但由于有关项目才刚「落地」,有些仍在拨款阶段,因此暂未纳入未来5年审计规划内。日后拣选审计题目时,会考虑事情的重要性、时间性、所涉风险、公众关注和所带来的裨益,亦会密切留意公众和媒体所关注议题。最近一份审计报告独立成章审查中大的外判校园设施被质疑「管过了头」,林智远说,不会因为事小而不写出来。原则上当然希望先审视更重要、更大的事情,但当计划了未来5年的研究范围后,难以因坊间意见而改变。林智远去年曾率团访京,向国家审计署和港澳办汇报审计署工作。他指出,作为特首提名、中央任命的官员,访京很正常,强调过去多名署长亦曾访京。 2024-02-14 09:27:1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审计署查中大 署长林智远指会审视所有用到政府公帑的机构

审计署查中大 署长林智远指会审视所有用到政府公帑的机构 #港闻 最新一份审计报告针对中大监管餐厅等进行审计,是首次独立成章审核资助大学。审计署署长林智远指,会审视所有用到政府公帑的机构。 (12/2/13:20)

封面图片

港审计署长:有政府部门没把国安法当回事 须多审视执行情况

港审计署长:有政府部门没把国安法当回事 须多审视执行情况 香港审计署长林智远说,有政府部门和公营机构完全没将《香港国安法》当一回事,有违法风险,因此审计署有责任审视。 综合网媒“香港01”和《星岛日报》报道,《香港国安法》在2020年生效后,近期三份审计报告均有多个章节审视各部门或机构落实国安法情况,并提出建议。 林智远接受一份报章专访时说,《香港国安法》生效后,留意到有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没将《香港国安法》执行到位,或未完全落实政府的要求,有违法风险,因此审计署有责任审视。他强调,若被审视的组织在国安方面做得好,下次未必会再审查。 对于《基本法》第23条立法后,审计署会否重点审核,林智远说,凡是新法例和政府新政策,审计署都会检视,并指新事物风险相对较高。 2024年2月14日 12:16 PM

封面图片

审计署公布《文化产业基金的资助监察工作》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

审计署公布《文化产业基金的资助监察工作》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 #审计署 审计署公布《文化产业基金的资助监察工作》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就文化产业基金(下称基金)对受资助企业的后续监督工作进行审查,探讨其管理机制与执行质量。报告指出,基金自2013年10月至2020年6月获批准并执行的资助项目合共316项,涉及的批给金额为517,858,773.35澳门元。审计署得悉文化基金与文化产业基金将会合并后,为探讨基金设定的机制及其执行能否令公帑用得其所,即对其展开审查...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审计署长林智远称,港区国安法生效后,有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完全没当一回事,将会多加审视。

#港闻 【Now新闻台】审计署长林智远称,港区国安法生效后,有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完全没当一回事,将会多加审视。 港区国安法生效后的三份审计报告,都有多个章节审视政府部门或机构,落实港区国安法的情况。 审计署长林智远接受报章访问时称,留意到有单位没将法例执行到位或未完全落实政府新要求,形容有违法风险,署方有责任审视。 他强调若被审视的组织在港区国安方面做得好,下次未必会再查。至于基本法23条立法后会否重点审核,林智远称凡是新法例和政府新政策,署方都会检视,强调新的东西风险相对会较高。

封面图片

审计署公布《澳门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二)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

审计署公布《澳门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二)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 #审计署 澳门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间享有政策、资金、公司制度上种种优势的公共资本企业,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公司获得6次增资后的资本额为92.85亿澳门元,而用作投资的总额为89.64亿澳门元,其中横琴产业园项目占80.74亿澳门元,中山项目金额8.9亿澳门元。审计署在2020年12月发布的《澳门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揭示产业园项目在管理与决策上的显著问题...

封面图片

中国审计署:地方违规借债未全面停止

中国审计署:地方违规借债未全面停止 中国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地方化债取得阶段性进展,但违规举借债务尚未全面停止,去年24个地区国企通过金交所形成政府隐性债务超112亿元(人民币,下同,20.89亿新元)。 综合《新京报》和财新网报道,中国国家审计署星期二(6月25日)发布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地方化债取得阶段性进展,19省市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仍存在违规举借债务尚未全面停止、拖欠账款有所新增等两方面隐患。 审计报告首次披露,去年24个地区所属国企通过在金融资产交易所违规发行融资产品、集资借款等方式向社会公众融资,至2023年底余额373.42亿元,主要用于支付到期债务、发放人员工资等,形成政府隐性债务112.58亿元。 报告也指出,拖欠企业账款有所新增。10省市56个地区在按要求建立拖欠台账锁定存量后,2023年3月以来又新增拖欠76.31亿元,其中5个地区在无预算安排、未落实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安排车站等项目建设,新增拖欠69.5亿元。 此外,还有7省30个地区通过直接销账、将无分歧欠款改为有分歧欠款等方式,虚报2023年完成存量清偿53.28亿元。 2024年6月26日 9:12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