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监:交易所对个别机构异常交易行为采取监管措施并非限制卖出

中证监:交易所对个别机构异常交易行为采取监管措施并非限制卖出 中国证监会表示,近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对个别机构的异常交易行为采取监管措施,是履行交易监管职责的举措,并非限制卖出。中证监在微信发布答记者问题,表示监管部门对于正常市场交易不干预,依法保障投资者公平自由交易权利,对于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依规打击。下一步将指导沪深交易所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完善异常交易监管标准,依法依规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有媒体日前报道,内地监管部门限制主要机构投资者在开市后头30分钟及收市前30分钟内净卖出股票、禁止机构通过股指期货做空A股。内地量化私募基金宁波灵均日前被沪深交易所限制交易及启动公开谴责程序,指公司通过计算程序自动生成交易指令,短时间内大量卖出股票影响正常交易秩序,卖出股票金额合计25.67亿元人民币。公司日前发出致歉公告,表示长期看好中国股市,股票仓位始终坚持接近满仓状态。 2024-02-22 20:34:44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据报禁止机构做空A股 中国证监会:扰乱正常交易秩序坚决打击

据报禁止机构做空A股 中国证监会:扰乱正常交易秩序坚决打击 有媒体报道中国限制主要机构在股市开收盘时段净卖出、禁止机构通过股指期货做空A股,中国证监会回应称,对于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坚决依法予以打击。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星期四(2月22日)消息,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上述报道答记者问时说,股市有涨有跌是规律,有买有卖是常态。监管部门对于正常的市场交易不干预,依法保障投资者公平自由交易的权利,对于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打击。 发言人说,近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依规对个别机构的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监管措施,是履行交易监管职责的举措,不是限制卖出。证监会接下来将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完善异常交易监管标准,依法依规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沪深两地交易所星期二(20日)公告,量化巨头灵均投资在星期一(19日)开盘后,名下多个证券账户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交易指令、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下单,卖出深市股票合计13.72亿元(人民币,下同,2.56亿新元),沪市股票合计11.95亿元,其间深证成指、上证指数短时快速下挫,构成了异常交易行为。 沪深两地交易所同时决定,自星期二至星期四(20日至22日),对宁波灵均管理的相关产品连续实施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的监管措施,并启动对其公开谴责纪律处分的程序。 彭博社星期三(21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证监会已限制包括券商自营部门在内的主要金融机构,在早盘开盘和下午收盘半小时内净卖出股票。知情人士还透露,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已成立监察做空资金的专门团队,通过窗口指导机构禁止通过股指期货做空A股获利或集中卖出等。 2024年2月23日 8:36 AM

封面图片

深交所:本周共对 84 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深交所:本周共对 84 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深交所公告,7 月 8 日至 7 月 12 日,本所共对 84 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涉及盘中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情形;共对 16 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核查,并上报证监会 2 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封面图片

中证监加强对高频交易差异化监管 内外资执行同样交易监控标准

中证监加强对高频交易差异化监管 内外资执行同样交易监控标准 中国证监会出台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对高频交易提出更严格差异化监管要求;内外资均纳入交易报告制度、执行同样交易监控标准。中证监市场监管一部主任张望军表示,程序化交易投资者要提前报告帐户基本信息、资金信息及交易策略等内容;技术系统应当符合证券交易所规定,相关机构应当制定专门合规风控制度。同时要求由证券交易所明确高频交易认定标准,可对高频交易实行差异化收费,并从严管理异常交易行为。他又说,目前已研究形成针对北向投资者信息报告初步思路。在报告内容上,与内地投资者总体保持一致;在报告路径上,考虑先由投资者向香港经纪商报告,再转由港交所通过沪深港通监管合作安排,提供给沪深交易所。对于北向程序化交易的异常行为,沪深交易所将提请港交所进行协查,并对投资者采取相关监管措施。 2024-04-12 19:47:27

封面图片

上交所:本周对 45 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书面警示等监管措施

上交所:本周对 45 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书面警示等监管措施 上交所公告,本周对 45 起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书面警示等监管措施,对 20 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等进行专项核查,向证监会上报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2 起。

封面图片

知情人士:中国限制部分机构在股市开收盘时段净卖出

知情人士:中国限制部分机构在股市开收盘时段净卖出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就稳定资本市场运行进一步强化监管举措,包括限制主要金融机构在A股开盘和尾盘时段的净卖出。 据彭博社星期三(2月21日)报道,上述人士称,证监会已限制主要机构(包括券商自营部门)在早盘开盘和下午收盘半小时内净卖出股票。 因未获公开发言授权,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他们还表示,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已成立监察做空资金的专门团队,通过窗口指导机构禁止通过股指期货做空A股获利或集中卖出等。 彭博社的报道称,虽然监管层遏制做空已有数月,但此举标志着政府对市场活动的限制显著收紧,有可能冲击颇受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欢迎的交易策略。 目前尚不清楚该禁令会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金融行业,且没有迹象显示其将影响散户投资者,散户占据中国股市成交量的较大比例。但是,在最受关注的两个交易时段限制大型机构的交易活动,可让政府资金更容易影响市场,尤其是基准指数的收盘点位。 除此之外,知情人士还表示,证监会还要求部分券商撤回面向做空客户的融券交易。一位知情人士补充道,部分量化基金DMA多空收益互换产品仍被限制降低股票仓位。 另一位知情人士称,另一则窗口指导告知对冲基金不要下达集中卖出指令。 中国证监会近期动作频频,采取一系列举措寻求重振市场信心。上海和深圳交易所星期二(2月20日)对量化巨头灵均投资做出买卖股票限制,并公开予以谴责。沪深两地交易所公告称,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已平稳落地,下一步将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包括严格落实报告制度,明确“先报告、后交易”的准入安排,加强异常交易和异常报撤单行为监管等。 2024年2月22日 7:09 AM

封面图片

中证协发布程序化交易委托新要求 券商有权拒绝、并向监管报告高频交易中的异常交易行为

中证协发布程序化交易委托新要求 券商有权拒绝、并向监管报告高频交易中的异常交易行为 为落实程序化交易管理新规,中证协日前起草制定了《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示范文本)》下发给券商。其中高频交易管理单列一章,除了对高频交易定义、额外报告义务规定之外,还提出高频交易的额外管理要求,即投资者进行高频交易可能出现交易所规定的异常交易行为的,券商有权采取拒绝委托、撤销相关申报、暂停提供服务或终止与该投资者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措施,并向监管机构和交易所报告。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