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立法|律师会:若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可参考加拿大法例

23条立法|律师会:若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可参考加拿大法例 香港律师会发表《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意见书。会长陈泽铭表示,23条立法受社会及国际高度关注,认为应尽快完成23条立法,强调维护国家安全与保障居民权利并非「零和游戏」。至于量刑等级方面,他说在当局提交草案前,不便评论。陈泽铭指出,咨询文件未有正式提出会否设有以公众利益作为辩护理由,近日坊间亦有相关讨论,建议如果政府考虑加入这辩护理由,可参考加拿大的资讯安全法。陈泽铭举例说根据当地有关条例,当被告能证明公开机密讯息可保障的公众利益,能够超越只保密有关讯息,或可作为辩护理由。但他说引用有关辩护理由要符合一些要求,包括披露讯息目的。他举例说若要揭露他人执行公务时犯下罪行,事前需要采取一系列法律步骤,包括向相关官员报告有关事宜,而且对方并无在合理时间内回应,就可引用有关辩护理由。 2024-02-27 15:46:21 (1)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李浩然:公众利益作辩护比较通行惟要小心处理

23条立法|李浩然:公众利益作辩护比较通行惟要小心处理 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立法会议员李浩然表示,以公众利益作为披露国家秘密的辩护理由,是比较通行的做法,但认为要小心处理,大量普通法国家也是倾向将门槛订得越来越高。保安局前局长、立法会议员黎栋国认为,有关国家秘密的罪行,是针对「明知」及「有合理理由相信」资料属国家秘密的行为。 2024-02-01 12:07:22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林定国:研有关窃取国家秘密罪是否可以公众利益辩护

23条立法|林定国:研有关窃取国家秘密罪是否可以公众利益辩护 政府正就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表示,当局正积极研究有关「窃取国家秘密」的罪行,是否可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林定国在本台节目《星期六问责》表示,明白到公众关注有关问题,事实上,不同地方在这议题上亦有不同规定,其中美国及英国都没有相关规定,但澳洲等地就可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当中亦有清晰严谨条件。林定国表示,要以公众利益作为辩护,必须要非常紧急和有凌驾性,例如涉及公众安危及生命安全,不是随便讲就可以作为辩护,要确保不会被滥用。至于对国家秘密的定义,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同一节目提到,咨询文件内已写明定义包括在无合法权限下披露相当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包括国家重大决定等,并具有相关意图,才算犯法。至于是否国家秘密就要看内容及相关来源,例如是否来自政府内部及情报机构,如果是朋友上网查到的内容,就有合理理由相信并非国家秘密。被问到有传媒透露行会消息是否犯法,邓炳强表示,如果是与政府的相关人士谈及政府正研究的政策,相信能够讨论。他又说,本港的普通法需要证明有意图,而相关定义并不主观,上法庭时须要证明,亦并非新鲜及模糊的事物。 2024-02-03 09:00:13

封面图片

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拟加入公众利益免责辩护

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拟加入公众利益免责辩护 香港特区政府考虑在《基本法》第23条立法中加入公众利益免责辩护,即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罪行的人能以此作为免责辩护的抗辩理由,但港府表明相关门槛很高。 综合香港yahoo新闻、星岛日报等报道,香港政府上个月就23条立法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咨询,咨询结果星期三(3月6日)出炉。 港府在咨询结果的文件说,考虑在草案中采纳四项提议,包括涉及勾结境外势力的国安罪行,“应属罪加一等”;国家秘密相关的罪行加入与“公众利益”相关的免责辩护;就保护国家秘密,引入类似“资料的保障”的条文;“间谍活动”罪应涵盖无人机等作为。 针对以“公众利益”为由进行免责辩护,文件说,所谓的公众利益必须是“很重大的公众利益”,而有关公众利益会大于国家安全风险,“门槛应该是很高的,而不是为了单纯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大部分情况下未必符合这一门槛。 香港保安局长邓炳强上个月受访时曾举例说,“如果保安局局长是特务,原来没有人知道,危害(国安)很厉害,政策害死好多人,而没有其他办法披露”,这种极端情况就可能构成公众利益抗辩理由。但如果只是官员私生活不检点,不构成国安风险,只是“家庭安全风险”。 文件也提到,港府考虑就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如涉及勾结外部势力,应属罪加一等;“间谍活动”罪方面,意图危害国家安全,而接近、查察、从上方或下方越过、进入或接达禁地,或出现于毗邻禁地之处的情况,应将无人机等工具纳入。 文件说,港府也会考虑收紧囚犯获得提早释放的门槛;完善与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相关的案件刑事诉讼程序;订明可应对、打击、阻吓及防止潜逃行为,并促使潜逃人士回港接受执法和司法程序的措施;研究制定措施以保障处理涉及国安案件或工作的人员。 文件还提到,大部分回应23条立法的民众都支持就某些罪行设立相称的域外法律效力。 2024年3月6日 2:10 PM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公众利益」免责辩护门槛高 大部分情况未必符合

23条立法|「公众利益」免责辩护门槛高 大部分情况未必符合 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结束,政府就咨询期内收到的意见作出回应。考虑「国家秘密」相关的罪行加入「公众利益」免责辩护,但有关公众利益必须很重大,大于国家安全风险,门槛应该很高,并非单纯满足公众好奇心,大部分情况未必符合。当局亦会考虑,如干犯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时,涉及勾结境外势力,应属罪加一等。当局说,由于曾有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行而被定罪囚犯于假释期间潜逃,积极考虑修例收紧囚犯获得提早释放的门槛。政府说,立法建议获大部分公众支持,会争取尽快将草案定稿,以提交立法会审议。 2024-03-06 18:04:51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李浩然称窃取国家机密以公众利益作豁免理由较为通行

23条立法|李浩然称窃取国家机密以公众利益作豁免理由较为通行 政府在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文件指出,根据普通法,如某人知道另一人犯了「叛国」罪,却没有于合理时间内把所知向当局披露,即属干犯「隐匿叛国」。文件建议,将「隐匿叛国」罪行编纂为成文法则。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立法会议员李浩然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政府在2003年首次计划就23条立法时,并没有处理「隐匿叛国」罪行,认为今次立法处理是合适做法。他指出,这20多年期间很多普通法系统,有关罪行慢慢形成了一个更加重要地位,亦有受关注的案件出现。他强调,普通法系统本身也有类似罪名。就有关窃取国家机密是否可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李浩然认为,基于公众利益作为豁免理由是比较通行的做法,至于豁免标准就要研究,不同国家有不同做法,大量普通法国家,包括英国的最新立法,也是将门槛提得越来越高,因此何为公众利益要小心处理。对于传媒披露行政会议消息,会否涉及违反国家秘密的罪行,李浩然说,这关乎刑事罪行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有没有犯罪意图、有没有伤害到国家安全、有否权限披露,这也是法庭一直以来的定罪要求。 2024-02-01 10:39:46 (1) 感谢来自某频道的投稿! 吃瓜俱乐部 @ChiGuaClub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李浩然称窃取国家机密以公众利益作豁免理由较为通行

23条立法|李浩然称窃取国家机密以公众利益作豁免理由较为通行 政府在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文件指出,根据普通法,如某人知道另一人犯了「叛国」罪,却没有于合理时间内把所知向当局披露,即属干犯「隐匿叛国」。文件建议,将「隐匿叛国」罪行编纂为成文法则。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立法会议员李浩然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政府在2003年首次计划就23条立法时,并没有处理「隐匿叛国」罪行,认为今次立法处理是合适做法。他指出,这20多年期间很多普通法系统,有关罪行慢慢形成了一个更加重要地位,亦有受关注的案件出现。他强调,普通法系统本身也有类似罪名。就有关窃取国家机密是否可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李浩然认为,基于公众利益作为豁免理由是比较通行的做法,至于豁免标准就要研究,不同国家有不同做法,大量普通法国家,包括英国的最新立法,也是将门槛提得越来越高,因此何为公众利益要小心处理。对于传媒披露行政会议消息,会否涉及违反国家秘密的罪行,李浩然说,这关乎刑事罪行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有没有犯罪意图、有没有伤害到国家安全、有否权限披露,这也是法庭一直以来的定罪要求。 2024-02-01 10:39:46 (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