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宁吉喆:经济仍面临困难挑战 须推政策稳增长扩大内需

全国两会|宁吉喆:经济仍面临困难挑战 须推政策稳增长扩大内需 在北京,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表示,过去一年,国家取得了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新成绩,同时必须看到,今年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宁吉喆在全国政协会议大会发言环节上表示,一是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并存,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二是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并存,供求总量失衡,企业增产不增收。三是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四是实际困难和信心不足并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社会预期偏弱。这些问题必须在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加以解决。他提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多推出有利于稳增长的政策,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他又说,要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开拓城乡和区域发展空间;推动结构性改革,在改革开放转型发展上积极进取。 2024-03-07 10:01:25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财政部指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著力扩大内需

财政部指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著力扩大内需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今年财政收入将继续恢复性增长,会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实施好积极财政政策,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他说要著力扩大内需,今年会用好国债资金,安排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大有效益投资,另一方面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文化及旅游等新增长点等,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至于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6.4%,公共预算支出27.46万亿元,按年升5.4%。 2024-02-01 18:32:51

封面图片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在机遇与挑战一节中,纲要称,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中国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成长壮大。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持续改善,中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国内市场空间更趋广阔。 但纲要指出,中国的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财政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堵点仍然较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把我国打造成国际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任重道远。 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包括促进消费投资、完善分配格局、提升供给质量、完善市场体系、畅通经济循环。要着力挖掘内需潜力,特别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为支撑,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15日发布《“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新华社 1,2)

封面图片

简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简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部分内容: 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释放生育政策潜力。 增加劳动报酬,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和监管,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详细内容:

封面图片

全国两会|唐英年称工作报告务实进取 有信心经济增长5%左右

全国两会|唐英年称工作报告务实进取 有信心经济增长5%左右 在北京,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认为,总理李强政府工作报告务实、进取。唐英年说,报告预计今年经济增长5%左右,对此有很强信心做得到,因为国家经济趋势没有改变,一直稳健增长。至于十大工作任务的几个重点,例如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内需和高水平开放等,虽然字数不多,但含义非常广和深。他表示,报告提及要发挥市场化作用,相信很多人估计国企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压缩民企空间,今次说明保证当局要突显民企的角色。他又说,欣赏李强提出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增添报告的可信度。 2024-03-05 14:42:09 (1)

封面图片

中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宁吉喆:预计能实现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中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宁吉喆:预计能实现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中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改委原副主任宁吉喆星期六(1月6日)说,从2023年1至11月数据看,经济增长、新增就业等指标预计能够实现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约5%的全年预期目标。 根据证券时报报道,也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的宁吉喆在第28届(2024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开幕致辞时作出如上表述。 宁吉喆还说,中国价格涨幅低于预期目标,主要是受到猪肉等食品价格下降的影响,有利于降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成本,当然,过低的物价也会影响到企业利润增长。 他认为,长期看,中国将实现价格总体平稳温和上涨的趋势。 中国去年全年GDP增长目标约5%。去年第三季GDP增长4.9%,超出普遍预期。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去年10月表示,四季度只要增长4.4%以上,就可以保障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他对完成预期目标“非常有信心”。 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上月19日说,随着经济动能持续恢复、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4年1月6日 2:24 PM

封面图片

宁吉喆:释放消费潜能需消除不敢消费后顾之忧

宁吉喆:释放消费潜能需消除不敢消费后顾之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说,今年初市场曾预期中国经济将迎来快速修复过程,但实际恢复过程既在持续又有波动;他也提到当前扩大居民消费仍需解决若干深层次问题,消除居民“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星期六(9月23日)在上海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宁吉喆就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及未来经济前景作开幕致辞演讲。 宁吉喆说,当前中国经济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态势。今年初,市场曾预期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个快速修复过程,但实际恢复的过程既在持续又有波动。虽然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恢复速度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但应当看到,中国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同样应当看到,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也不会改变。 宁吉喆就中国经济前景提出五点看法,他首先指出,中国居民消费空间广、潜力大。1-8月,中国以接触型、聚集型消费为代表的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4%,但住房、装修、家电等大宗消费不及预期。不过,中国有14亿人口、四亿多中等收入群体、2.64亿60岁以上老年人,他们对住房、看病、求学、养老等需求很大。释放这一庞大需求,要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重点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消除居民“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 二是中国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缺口多、潜力大。宁吉喆说,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加速,优质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出来。他举例说,在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建设、建筑节能低碳改造、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中国有较多的潜力空间以及历史欠账,是今后必须要做的事情,亟需加大投资补短板强弱项。 他提出的第三点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动能在、潜力大。宁吉喆认为,人力资源丰富仍是中国的一个显著优势,目前,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年,近五年毕业的大学生4000多万人,人才红利、工程师红利急需释放。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