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生蛇」有年轻化趋势 长者中风机会增近八成

调查指「生蛇」有年轻化趋势 长者中风机会增近八成 有调查发现,本港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人曾经患有俗称「生蛇」的带状疱疹,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香港感染及传染医学会、香港皮肤健康基金与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早前向2743名18岁以上人士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有超过三成受访者表示曾经「生蛇」或患有一种或以上的慢性疾病,属「高风险」一族。香港皮肤健康基金主席陈厚毅说,近年「生蛇」有年轻化的趋势,30至40岁的患者数目大大增加,30岁以上甚至10多岁的患者数目亦有所增加,50岁以上及患有慢性疾病人士,「生蛇」风险亦都增加。随著人口老化,预计「生蛇」人口会增加,超过六成的长者患者受「生蛇」及后遗症困扰一个月以上,影响心情、正常生活及睡眠等,「生蛇」一个月后中风机会增加近八成,「生蛇」一星期后患有心肌梗塞机会亦增加超过六成。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副会长苏曜华表示,现时有疫苗可以预防「生蛇」,但接种率很低,每剂疫苗大约是数千元,超过三成受访者表示,因为财政考量没有接种疫苗。他表示,资料显示疫苗能显著降低50岁或以上人士发生「生蛇」风险达97%,18岁或以上免疫力不全人士防护力亦达百分之87%,建议政府加强公众教育,提升高危人士的接种率。 2024-03-10 13:44:4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大筛查指8%公屋长者患青光眼 近9成早期未察觉

港大筛查指8%公屋长者患青光眼 近9成早期未察觉 奥比斯联同香港大学进行全港首个大型社区眼疾检查计划,初步结果显示,50岁或以上接受检查的公屋居民,有8%患有青光眼,当中有9成患者,未能在早期察觉患病。研究团队表示,青光眼大多数是无病征,患者较难发觉,强调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退化不能再生 ,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2024-02-23 18:24:38

封面图片

▌增2,535宗确诊 快测占六成四 张竹君:证明市民响应紧呼吁

▌增2,535宗确诊 快测占六成四 张竹君:证明市民响应紧呼吁 在今日的2,535宗个案中,当中897宗为核酸检测,其中13宗为输入个案,另有1,638宗为快速测试呈报个案,当中1,272宗为昨日的快速测试个案。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认指出,申报个案中有病征的患者减少,认为已「证明市民响应紧呼吁」。 政府呼吁市民昨日起一连三日进行快速测试,在今日的1,638宗快速测试呈报个案中,1,592宗为呈报平台申报,其他包括长者院舍、电话申报,当中1,272宗为4月8日的检测个案。 ▌多62人染疫离世 包括60岁长期卧床男曾获处方口服药 第五波再多62人染疫离世,其中53人为昨日死亡,包括一名60岁需长期卧床的男子。他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未能呑咽食物,曾患吸入性肺炎,兼患有糖尿、高血压。他在4月3日快速测试呈阳性、发烧送院,曾获处方新冠口服药物,至昨日凌晨死亡。 在昨日的53名死者中,分别为35男、18女,年龄介乎58至107岁,当中34人居住在院舍,34人没有接种疫苗,13人接种了一剂疫苗,5人接种了两剂疫苗,1人曾接种三剂疫苗,48人年龄为65岁以上。

封面图片

衞生署称尽早发现大肠癌及治疗可大大提升医愈及生存机会

衞生署称尽早发现大肠癌及治疗可大大提升医愈及生存机会 衞生署至今资助超过42万名市民接受大肠癌筛查,16.3%的检查结果呈阳性,当中2900人确诊大肠癌,近六成属于早期。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非传染病处高级医生方蕙表示,如果可以尽早发现到大肠癌,可以为患者进行适切治疗跟进,医好及生存的机会能大大提升。方蕙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说,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男性的发病率较女性高,而随著年龄增长,患大肠癌的风险亦会增加,60岁以上及70岁以上这两个组别人士的风险特别高。方蕙说,现时计划下的合资格人士是50岁至75岁,因为这个年龄组别人士,相较其他年龄人士风险较高,专家工作小组每年都会开会,并参考海外数据,决定计划是否需要调整。家庭医生林永和在同一节目说,发觉有不少市民仍未了解大肠癌筛查计划,但经过当局宣传和传媒报道后,越来越多市民咨询及主动表示希望参加。林永和说,鼓励合资格市民参加计划,如果发现有腺瘤等,可以早些切除,大大减低成为癌症的机会。 2024-03-22 09:43:25

封面图片

衞生防护中心提醒市民提高警觉 指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方法

衞生防护中心提醒市民提高警觉 指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方法 鉴于全球近日录得的麻疹个案有所上升,衞生防护中心提醒市民应提高警觉,并强调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中心发言人说,欧洲与中亚已有超过58000人受感染,邻近一些麻疹仍是风土病的国家,例如菲律宾及马来西亚亦有相类似的上升趋势。世衞数据显示,全球的麻疹个案去年有所上升,当中168个国家共呈报超过30万宗个案,较2022年增加近八成。发言人指出,本地人口已接种两剂含麻疹疫苗的覆盖率一直维持在95%以上,但香港作为国际旅游频繁的国际城市,仍面对输入麻疹病毒及其在本地社区进一步传播的潜在风险。衞生防护中心已发信予医生及私家医院,提醒他们提高警觉及呈报任何怀疑个案,中心亦发信予外佣职业介绍所、机场、轮船业界、邮轮公司及大学,建议相关机构分别鼓励外佣、边境管制站人员及大学职员或学生,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国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本港大部分私家诊所均有提供MMR疫苗,家长应按照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为子女安排免疫接种,以得到适时和全面的保护。 2024-03-01 20:12:20

封面图片

署方指23/24季度接种逾186万剂季节性流感疫苗属历史新高

署方指23/24季度接种逾186万剂季节性流感疫苗属历史新高 衞生署发言人表示,2023/24季度各项接种计划共接种超过186万剂季节性流感疫苗,较上年度同期增加约两成,接种剂数为历史新高。发言人回应传媒有关季节性流感疫苗使用的报道时表示,截至昨日,在政府疫苗接种计划下,6个月至未满18岁的儿童接种了约53万8200剂流感疫苗,接种剂数为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6.9%,整体疫苗覆盖率达52.9%,亦较去年同期的覆盖率39.8%,上升13.1%。发言人又指,过去数年,只有约四分一参与「季节性流感疫苗学校外展(免费)计划」的幼稚园和幼儿中心,选用喷鼻式减活流感疫苗。发言人重申,接种喷鼻式疫苗有较多限制及较多注意事项,使用限期亦较短。减活喷鼻式流感疫苗不适用于怀孕、免疫力低或有其他禁忌症的人士,如患有哮喘或在过去12个月内曾患上喘鸣的两岁至4岁儿童、正服用亚士匹林或含水杨酸盐药物的儿童和青少年。今季流感疫苗将于今年7月开始陆续到期,而2024/25季度流感疫苗接种计划预计将于9月展开。衞生署将会根据今年向参与学校外展计划的学校和医生进行的调查结果、科学委员会及其他地区衞生当局的最新建议和经验,拟订2024/25季度推行方案的细节,包括最佳的运作模式及拟提供的疫苗种类。 2024-06-03 21:37:43 (1)

封面图片

调查:18至35岁港人安全感最低 超四成有财务负担

调查:18至35岁港人安全感最低 超四成有财务负担 香港保诚星期四(1月4日)发布“保诚财务健康指数”调整结果,整体得分有53.1分,反映香港人对目前的财务安全感较有信心,但长远财务自由规划的信心相对较少。其中18至35岁人士的未来财务自由度及安全感得分最低,其中有财务负担者占43%。 根据星岛日报报道,保诚首席产品管理总监冯伟成说,上述调查反映港人在目前和未来的财务安全感均较财务自由度为高。不过,即使港人储蓄目标清晰,但进入完全财务自由的确有难度。加上不少人要预算52%月入作为日常开支,因此他们更会关注目前的财务状况多于未来需要,这或许会妨碍他们实现财务目标,导致他们对退休后的财务状况信心不大。 冯伟成还说,受访者随着年龄增长,忧虑会由父母健康渐转到外在因素,50至60岁受访者之中,57%会担心个人生活质素、56%担心住屋开支、51%担心经济环境,可见及早规划财务变得十分重要。 其他年龄层方面,18至35岁人士的未来财务自由度及安全感得分属所有年龄层中最低,当中背负财务负担占43%、欠清晰储蓄目标有26%。相反,即使较年长的受访者要支付家用、育儿开支,无疑令储蓄减少,但36至49岁及50至60岁的财务乐观度得分反而有52.4分及55.1分,较18至35岁51.9分高,这主要由于50岁以上受访者累积到一定财富,又无须供养父母或子女。 2024年1月4日 8:17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