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每年现金流逾240亿美元 有相当大能力持续回馈股东

腾讯:每年现金流逾240亿美元 有相当大能力持续回馈股东 腾讯去年末期息每股3.4港元,按年升近42%。集团计划将股份回购规模至少翻倍,由去年490亿港元,增至今年超过1000亿港元。总裁刘炽平表示,加大力度派息及回购,反映集团对股东回报的关注,但未透露股东回报要达到甚么水平,会综合考虑各因素,利用各方式回馈股东。刘炽平表示,现时内地科技股股价相当低迷、被低估,腾讯股价亦被低估,他认为加大回购对股东是最有利方案。他又说,集团每年现金流逾240亿美元,今年仍在增长,有相当大能力持续回馈股东。另外,他提到,集团整体组织优化已完成,去年第4季员工数目按年下跌,但按季基本持平,未来会激发人才活力、提升业务健康度及组织架构反应速度。 2024-03-20 19:34:5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腾讯高级管理人员酬金10年来首降

腾讯高级管理人员酬金10年来首降 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发布财报显示,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酬金自2013年起连年增长,但在2023年却减少,是1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第一财经报道,腾讯星期一(4月8日)发布完整版2023年财报,并披露了腾讯董事及首席执行官酬金情况。其中,去年酬金最多的是腾讯总裁刘炽平,为5247.8万元(人民币,下同,约995.49万新元),其次是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4292.3万元。 马化腾去年酬金同比增加了422.9万元,增长幅度9.9%,主要是薪金和花红增加。刘炽平去年酬金同比减少了1.35亿元,减少幅度72%,主要是因股份酬金开支减少。 据第一财经统计,腾讯高级管理人员酬金自2013年的2.59亿元连年增长至2022年的52.72亿元,2023年减少至46.1亿元,是1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腾讯财报也披露了股东持股的信息。2023年年底,腾讯南非大股东Naspers Limited通过Prosus控制的MIH Internet Holdings B.V.持有腾讯股份23.67亿股,相比上一年减少了2.1亿股,持股比例从2022年年底的26.93%下降到2023年年底的24.96%。 大股东减持的同时,腾讯自2021年起每年都在回购公司股份,且回购力度有所增强。 上游新闻报道,腾讯在财报中披露,计划将腾讯股份回购规模至少翻倍,从2023年的490亿港元(约84.14亿新元)增加至2024年的超1000亿港元。报道称,2023年腾讯回购金额490亿港元,超过去10年回购金额总和。根据年报,2023年腾讯共计回购1.5亿股,这些股份均被注销,股本减少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2024年4月10日 8:15 PM

封面图片

据第一财经,日前有市场传闻称,以中信为首的财团正在接洽腾讯南非大股东,拟全额收购其手中的腾讯股票,拿下腾讯控股权。经过多轮减持,

据第一财经,日前有市场传闻称,以中信为首的财团正在接洽腾讯南非大股东,拟全额收购其手中的腾讯股票,拿下腾讯控股权。经过多轮减持,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对腾讯持股比例已经从最初的46%降至当前的27.99%。腾讯股价在2022年以来大跌,若要收购其大股东手中的股票,中信仍要支出大约5000多亿港元。 #月光新资讯

封面图片

特步向大股东出售K-Swiss等资产 交易后派发特别现金股息

特步向大股东出售K-Swiss等资产 交易后派发特别现金股息 特步国际向控股股东丁水波及他的家族出售并私有化持有K-Swiss及帕拉丁品牌的全资附属公司KP Global,作价1.51亿美元,相当于KP Global截至3月底的帐面值。集团计划交易完成后派发约1.51亿美元特别现金股息,预计约每股0.447港元。建议有待独立股东于股东特别大会上批准。集团又建议进行一系列融资工具重组,以优化投资组合及强化核心业务运营。主席兼行政总裁丁水波指出,集团2019年中以2.6亿美元收购KP Global后经历3年疫情及内地经济放缓,消费者支出减少,对KP Global业务表现构成不利影响。今次出售将有助消除KP Global亏损对集团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持续影响。 2024-05-09 22:47:46

封面图片

腾讯向股东派发京东港股,腾讯对京东持股比例降至2.3%。

腾讯向股东派发京东港股,腾讯对京东持股比例降至2.3%。 腾讯控股12月23日早间在港交所公告,以实物分派的方式宣派公司通过Huang River间接持有的约4.57亿股京东集团A类普通股的特别中期股息。实物分派将按记录日期持有每21股股份获发1股京东集团A类普通股的基准。非合资格股东将无权收取京东集团股份,但将按于记录日期就所持有的每21股股份获发1股京东集团A类普通股的基准就持有的股份收取现金代替京东集团股份。京东集团股份之零碎股份将不予分派。合资格股东及非合资格股东享有的京东集团股份的零碎配额(即其于公司内所持有的股份并非21股股份的完整倍数)将以现金替代派付方式分派。为厘定享有实物分派的权利,公司将于2022年1月24日(星期一)至2022年1月25日(星期二)(包括首尾两天)暂停办理股东登记及股份过户手续,在此期间股份之转让手续将不予办理。 此外,公告显示, 董事会认为已是直接向公司合资格股东转让由集团于京东集团持有的大部分权益的适当时间。实物分派将使股东能有弹性地自行决定参与投资京东集团股份的程度。尽管进行实物分派,公司及京东集团将继续保持双方互利的业务关系,包括通过其持续的战略合作协议。鉴于集团减少于京东集团的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刘炽平已辞任其于京东集团担任的董事一职,自2021年12月23日起生效。 同日京东集团公告, 腾讯对京东持股比例将由17%降至2.3%。 (界面新闻)

封面图片

陷于资金困境的广州富力地产周一称,将获主要股东李思廉及张力提供约80亿港元股东资金;同时碧桂园服务宣布以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收

陷于资金困境的广州富力地产周一称,将获主要股东李思廉及张力提供约80亿港元股东资金;同时碧桂园服务宣布以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收购由李思廉等控制的富力物业管理公司。 碧桂园旗下的物业管理公司碧桂园服务公告称,向富力物业(由李思廉、张力及陈思乐持有)收购富良环球100%股权,从而间接收购在中国从事物业管理服务之目标公司100%股权。李思廉及张力为富力地产的创办人及董事长。收购事项之代价由不超过70亿元(针对2021年现状部分),以及不超过30亿元(针对未来0.66亿平方米在管面积合约)组成,合共最高代价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碧桂园服务将以现金分两阶段(共四期)进行支付。此外,富力收市后公布获两名大股东李思廉及张力提供资金,预期周二(21日)将收到约24亿港元。 公司公告表示,在主要股东提供财务支持后及按现有可供使用现金,除非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即使没有计及任何进一步外部融资或由公司非持续性业务如资产出售带来之现金流,“预期有足够资金应付于短期内到期的债务。在主要股东的财务支持下,且预期未来数月自公司行动的正面进展,本集团非常有信心于财政年度结束前继续改善本集团的财务状况”。富力地产并表示,于收到股东资金、预留利息以及其他财务费用后会考虑回购长年期票据。此外,富力地产亦透露已就出售若干非核心资产接受要约意向书,并将继续与潜在买家洽谈其他指定作出售用途的资产。 自恒大危机爆发后,一众高负债的内房企业备受关注,股价亦受压。融创中国股价今天曾创超过四年新低,收挫逾一成;富力收低逾7%。另外,据英国《金融时报》,恒大两位高管指集团业务可能被地方政府和大型国有开发商“按地区”接管,但补充称,这样复杂的救援将是“最后的办法”。 (路透社)

封面图片

软银持股不足0.5%?马云或已成阿里巴巴最大单一股东

软银持股不足0.5%?马云或已成阿里巴巴最大单一股东 1月23日,据澎湃新闻获悉,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蔡崇信大幅增持阿里股票。美国证监会网站一份13F文件显示,蔡崇信家族基金Blue Pool增持了价值1.5亿美元的195.7万股阿里股票。根据阿里巴巴的2023年财报,蔡崇信此前持股比例为1.4%。公开资料显示,《南华早报》于2015年被阿里巴巴集团收购,是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截至发稿,阿里巴巴集团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受创始人增持消息影响,1月24日,阿里美股(Nasdaq:BABA)盘前涨超2%。1月23日,阿里美股收于每股74.02美元,涨7.85%,总市值1882.6亿美元;其港股(09988.HK)股价也于24日收于每股72.60港元,涨7.32%。分析人士指出,创始人大幅增持,体现了对阿里未来发展、对管理团队及战略方向充满信心。此举也有力回应了前段时间马云抛售阿里巴巴的传言,目前看他不仅“一股未卖”,还在不断增持。软银持股或已降至不到0.5%软银集团是阿里巴巴最早的投资者之一,两家公司的渊源可以回溯到2000年,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为阿里巴巴投入2000万美元。2004年,软银又追加投资6000万美元。当阿里巴巴于2014年在美国上市时,软银成为了阿里的最大股东,持有阿里约34%的股份。在软银集团的股权投资组合里,阿里巴巴股票所占比重也曾一度接近1/4,为软银集团唯一可流动的大型资产。2022年6月,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退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但阿里的股票当时依然是软银持有的价值最高的资产,孙正义也称软银将尽可能长期地持有阿里巴巴股票。然而,在2022年财年第一财季录得创纪录亏损后,为满足流动性需求,软银集团选择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报道援引摩根士丹利计算的数据称,由孙正义创办的软银集团已通过远期合约减持了阿里股份,其持股比例从2022年12月的7%左右降至去年3月的2%左右,到去年5月时又降至不到0.5%。虽然远期合约并不完全等同于正式出售股票,但可以确定的是,软银正在快速地抛售阿里股票。阿里巴巴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7月12日,第一大股东软银的持股比例已降至13.9%,而截至2022年7月15日,软银持股比例为23.9%,意味着在一年时间里软银对阿里的持股比例下降了10%。软银此前的财报也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软银集团的股权投资组合里,阿里巴巴相关资产比重已经从曾经的23%下降至0.1%。阿里集团2023年回购95亿美元2014年的5月,阿里巴巴提交了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计划,当时马云持有约2.06亿股,持股比例为8.9%。而近几年来,阿里巴巴已不在财报中披露马云的持股数据,从截至2020年7月2日的数据来看,当时马云持股已降至4.8%,低于5%。2020年10月,马云从阿里巴巴董事会成员列表中移除。不过,他依然是阿里巴巴的合伙人之一。在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中,由合伙人提名董事会的大多数董事人选,而非根据股份的多少分配董事席位。两个月前,马云家族信托拟减持阿里股票的消息曾一度引发市场热议。去年11月16日,据美国证交会(SEC)官网披露的F144文件显示,马云家族信托拟减持1000万股阿里股票,市值超8.7亿美元。去年11月17日晚间,针对马云家族信托减持计划,马云办公室律师明确回应,这次披露的出售计划是一个远期规划。马云坚定看好阿里,当前股价远低于阿里实际价值,仍会坚定持有阿里股票。而在去年11月29日,拼多多市值直追阿里之际,自2019年卸任以来便鲜少露面的马云罕见发声。澎湃新闻记者从阿里多名员工处确认,马云在阿里内网回复员工提到拼多多市值的帖子时表示,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我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另外,在去年港股市场表现低迷的情况下,阿里巴巴集团也和许多互联网公司一样选择大力回购。据统计,2023年,阿里巴巴以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0亿元)的总价回购了总计8.979亿股普通股(相当于1.122亿股美国存托股),是回购力度最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阿里巴巴一度是“中概股之光”,2020年曾创下8577亿美元的市值巅峰,在全球市值榜上位居第六。2021年是阿里的分水岭,也是阿里相对“敏感时期”,比如平台经济反垄断所带来的影响等,在这一年,阿里第一次扩大了原定的100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回购计划。去年11月16日,阿里巴巴(NYSE:BABA,09988.HK)发布2024财年第二财季(截至2023年9月30日)财报,该季度,阿里营收2247.9亿元,同比增长9%,高于市场预期的2240.96亿元。Non-GAAP净利润为401.88亿元,同比增长19%。非公认会计准则摊薄每股美国存托股收益为15.63元,同比增长21%。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表示:“阿里处于为增长而投资的最佳财务状况。”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