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春莹指所谓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是针对中国新的叙事陷阱

华春莹指所谓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是针对中国新的叙事陷阱 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平台贴文,驳斥美国近来频繁以产能过剩为借口攻击中国的言行。华春莹指出,西方有人一直将中国新能源行业的所谓「产能过剩」视为威胁,是针对中国新的叙事陷阱,亦是歪曲或忽视一些关键事实的谬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不是通过补贴实现,而是有充分理由,包括早期战略规划、持续研发投入、完善的产业链与供应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勤勉的劳动力、众多进取的企业,以及对地球未来负有的强烈责任感。华春莹又指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天然气及许多其他产品出口国,反问美方为什么不将同样的产能过剩标准,应用到自身,批评美方是双重标准。 2024-04-20 14:56:4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外交部反问三连!美方所谓“产能过剩”是人为制造的虚假叙事

外交部反问三连!美方所谓“产能过剩”是人为制造的虚假叙事 4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表达关切提问,发言人林剑表示,布林肯国务卿访华期间,中方已就此阐明了立场,美方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看似谈经济问题,实则荒腔走板,违背了比较优势这一西方经济学200多年来的基本原理,各国都会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是国际贸易的本质。 如果生产超出本国所需,就被称为产能过剩,要求压减产能,那么国与国之间还拿什么来开展贸易? 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占产量12%,就被说成了产能过剩,那么德国80%、日本50%、美国25%的汽车产量用于出口,难道不是更严重的产能过剩吗? 更何况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测算,要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2030年世界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将达到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当前全球的产能远不能满足市场实实在在的需求,又何谈过剩? 美方明知违背了经济学的常识和产业发展的事实,也要给中国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充分说明美方所谓的“产能过剩”并非市场定义下的结论,而是人为制造的虚假叙事和泛政治化的认知操弄,目的在于遏制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剥夺中国正当发展的权利。 来源:雪球7X24资讯

封面图片

国家能源局:全球巿场需求角度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国家能源局:全球巿场需求角度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国家能源局表示,从全球市场需求的角度而言,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存在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而且适度的供大于求,有助于整个产业技术进步及产品成本下降,解决问题主要依靠市场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在北京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到有西方国家舆论指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有关新能源出口正冲击国际市场。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回应指,国家新能源行业是在开放竞争中,练就真本事,不仅丰富全球供给,缓解全球通胀压力,亦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贡献,国家能源行业得到充分肯定,没有一个国家提出任何异议。章建华强调,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应该秉持经济市场经济原则和价值规律来看待产能问题,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态,在任何事情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都可能发生。国家能源局公布,去年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过全球的一半,累计装机规模占全球比重接近40%,新能源发电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光伏电池等「新三样」成为国外贸出口的「新名片」。章建华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希望与各方一道坚持公平竞争、开放合作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共同完善清净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共用知识和经验,为全球绿色低碳践行做出应有贡献。 2024-06-20 16:49:10

封面图片

《人民日报》:美国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有大选因素

《人民日报》:美国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有大选因素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称,美国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有大选年国内政治因素。 《人民日报》星期天(5月12日)发表署名“钟才文”的评论文章,题为《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用意何在》。 文章写道,近段时间以来,“在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美国极力渲染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调,引发一些国家跟风炒作。这么做的真正目的,可以说是众目昭彰。” 文章称,美国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最大企图是遏制打压中国优势产业,重要意图是扶持美国本土产业发展。另外,也是为了服务大选年美国国内政治需要。 文章写道,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最终选举结果将取决于少数几个关键摇摆州的选情。民调显示,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在宾夕法尼亚、密歇根、佐治亚、亚利桑那、威斯康星、内华达等六个关键摇摆州竞争极为胶着。而钢铁、燃油车等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恰恰是支撑上述关键摇摆州经济增长和就业民生的重要支柱。 文章称,无论是宾夕法尼亚的钢铁产业、密歇根的燃油车产业,还是佐治亚和亚利桑那的光伏产业、威斯康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内华达的电池产业,都面临着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竞争压力。此时抛出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调,正是美国大选候选人为了赢取选战胜利、迎合关键摇摆州选民和利益相关方需要采取的重要策略。 文章最后写道,遏制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并不能使美国本土产业变得强大,反而会扭曲国际市场,损害资源配置效率。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做法到头来只会是损人不利己。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4月7日在北京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晤时,表达了美国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担忧。李强则回应称,中国希望与美国一道,坚持公平竞争、开放合作的市场经济基本准则,不把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 2024年5月12日 5:17 PM

封面图片

#两岸国际【Now新闻台】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强调,中国新能源产业没有「产能过剩」。

#两岸国际 【Now新闻台】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强调,中国新能源产业没有「产能过剩」。 吴江浩在《日本经济新闻》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新能源车既未「低价倾销」,也不存在「去库存」问题,对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指责是双重标准,又斥责美国将特定产业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是真正的经济胁迫,以「产能过剩」名义限制进口实为贸易保护主义。 吴江浩认为中日两国产业链、供应链,紧密相连,中日开展新能源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希望中日两国企业抓住全球绿色转型机遇,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全球绿色低碳和永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封面图片

发改委 :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经济常识

发改委 :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经济常识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说,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常识,中方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据中国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郑栅洁星期六(6月22日)早上在北京与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共同举行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 郑栅洁说,本次对话旨在落实两国领导人加强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重要共识。 他说,中国近年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在推进自身绿色转型的同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中国承诺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所用时间全球最短、碳排放强度降幅全球最大。 郑栅洁强调,所谓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常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与欧盟高举的“绿色发展大旗”不一致,保护主义只会拖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方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他称,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全球产能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对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还可以作出更大贡献。 郑栅洁称,合作始终是中德双边关系的主基调,中德在能源绿色转型、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低碳零碳技术推广方面互补性很强、市场空间广阔、合作基础扎实。中国愿与德国在能效和循环经济、气候多边进程、工业减碳、能源转型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在绿色低碳技术领域进一步挖掘合作空间。 路透社报道,哈贝克在会上说,欧盟委员会启动反补贴调查的九个月来,非常详细地审查中国企业是否从补贴中获得了不公平的好处。这轮审查后产生的任何反补贴税措施“都不是一种惩罚”,而旨在补偿中国政府通过补贴给予国内企业的优势。 据发改委新闻稿,中德双方相关部门在会上就能效与循环经济、气候多边进程及中德双边气候合作、工业减碳和能源转型等重点议题进行对话交流。 2024年6月22日 2:07 PM

封面图片

谢锋称中方坚决反对美方选举年消费中美关系 指产能过剩是伪命题

谢锋称中方坚决反对美方选举年消费中美关系 指产能过剩是伪命题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指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在选举年,操弄中国议题,消费中美关系,强调中国产能过剩是伪命题,反问如果一国产品与服务优质高效、竞争力强,就被称为产能过剩,国际贸易还有甚么意义。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我的中国相册》颁奖仪式暨故事分享活动,谢锋出席并致辞。谢锋说美方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产品的加征关税,打著公平竞争幌子搞保护主义,真实目的是打压中国新能源等产业,遏制中国高质量发展。他敦促美方应排除国内政治干扰,停止为中美关系设置新障碍。 2024-05-17 21:15:38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